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739192
本书以近似文学研究的沉思,以饱含移情的敏感笔触,以不含哲学行话的行文笔法,将哲学家的思想、风格与笔法冉现于读者眼前。
《本雅明及20世纪哲学大家们》讲述从那遥远的年代起,知识在罗森茨维格、列维纳斯、本雅明、塞尔托、法兰克福学派、德里达的研究中得以聚积、提炼、区分和推广。他们对轻描淡写不屑一顾,严格要求回到事物本身,回到文本本身然而,他们似乎还没有被真正阅读、被真正理解。所有这一切将被重新捡起,从尘封已久、神秘莫测、发出声响的东–一篇文章开始。
目录
瓦尔特·本雅明 001
瓦尔特·本雅明 003
本雅明其人005
犹太教 006
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007
旅行、言语 008
意象、死亡与梦幻011
超越康德的评论体系012
暴力的历史与回忆014
现时的门槛:瓦尔特·本雅明对历史实践的挑战 016
现时不容置疑的要求018
“必须对习以为常的习惯进行干扰”021
巴别塔和废墟025
远距离的实践028
高强度的实践031
瓦尔特·本雅明书信的十三个侧面 034
莫里斯·梅洛-庞蒂 047
现象的抗拒力 049
半开放的事物052
产生裂缝的存在057
感性的东西 060
弱小的存在 065
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071
列维纳斯:现象学与犹太人的世界观 073
斯特拉斯堡、巴黎、法国与现象学076
饱和 077
启示与理性 088
此或彼,本体论之争:海德格尔—列维纳斯 095
分离 096
重读海德格尔100
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或有关他者的问题 105
知识与欲望 107
揭示与启示 110
爱、死亡、踪迹111
“面孔显灵”117
人类、历史、国家119
背景 123
意外 127
质问 130
保罗·利科 135
保罗·利科:悲剧的记忆,头绪 137
悲剧与哲学 138
论悲剧 142
面对,不要回避147
困境与叙事 151
《圣经》的诱惑153
积极性 157
雅克·德里达 159
唤醒回忆161
书写的吸引 163
凭什么阅读?168
游戏与必要性170
目的的穿越:斯宾诺莎、康德和德里达176
斯宾诺莎 178
康德 195
德里达 203
弗朗兹·罗森茨维格 209
弗朗兹·罗森茨维格的挑战 211
声音,回忆与承诺212
从分离到分离217
“圣爱的启示就在众生的心目中”225
天文学中的暗喻、近邻与远者228
这种挑战还有必要吗?230
黑格尔与罗森茨维格差异之形成 232
先例 233
研究的主线 237
把握的关键 240
辩证法的基本单位243
黑格尔:基督教的诱惑之一?244
《黑格尔与国家》与一种预言2464
本雅明及 20 世纪哲学大师们
法兰克福学派 249
法兰克福学派 251
“真理是具体的。”理性与自然:对法兰克福学派几篇文章的注解251
理性,历史,自然254
“批评理论”259
理性与自然令人担忧的同一性262
理性的统治 264
“否定辩证法”268
对分离真理和幸福的理性进行的唯一可能并且必要的全方位解构269
启蒙运动:一个神话,一项任务 273
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尔的批评273
启蒙运动,西方理性,当代历史275
内部与外部:理性的张力278
回返神话的内在性285
在发生偏航的起源处:丢失(自我)的恐惧 288
摹仿、回忆、批评……理性的另一种用法? 292
理性的批判与怀念:对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文章的几点注释 296
启蒙运动理性的辩证法299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之反驳303
草草了事或未完成的启蒙运动理性的任务 309
阿多诺:“本真的行话”311
阿多诺:海德格尔与一种行话314
罗森茨维格、海德格尔与“新思维”319
面对黑格尔的阿多诺、海德格尔和罗森茨维格:客观性331
他者或超验性的问题341
瓦尔特·本雅明
“读书时我就要捂起耳朵。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别人无声地讲故事了。可讲故事的人却不是爸爸。冬天,我有时会在温暖的小房间里临窗站着,就这样,外面的暴风雪便开始向我讲述故事,静静地。” 很少有作品能像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字这样让人感受到如此的静谧。它们吸引并突然抓住读者,让人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个素未谋面的行人抓住了。他的写作是坚定的,思想积累着、压缩着,并从远处隐秘地浮现出来,然而其发展趋势却总是出人意料,就像山间的行者看到的风景一样。而难以预料、悬念式的总结更是加强了这种效果:人们永远都无法抵达旅行的尽头。这种呈现—这个词对于本雅明来说至关重要—方式中充满了奇遇,它展现了和文学作品一样丰富的事物:童年、一座座城市、一个时代,还有巴黎。总之,瓦尔特·本雅明的文风2 让人们无可置疑地相信,他算得上极少数几位思维不会被阅读磨损的大作家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笔优美,更因为他的思想在一篇又一篇作品中被展现、锤炼和追寻,却没有完全达到终点。他的直觉是转瞬即逝的,这其中有一种暗藏目标的幽灵穿越所有作品,却没有对作品进行理论抽象。人们多次强调了这项工作的支离破碎性。这是一种失败吗?又或是追求灵光闪现般的真理所作出的牺牲?还是两者兼备?本雅明曾强调卡夫卡的失败;是的,本雅明自己的作品带着一道伤痕,从他初期的写作开始就一直为一种悲伤的阴影所笼罩。本雅明不是个激情四溢的人,但更不是一个不停地自我埋怨的人。本雅明从自己身上看到了一种坚忍的耐心。而本雅明持重的性格也深藏着难以置信的奥秘。并不是只有他的文章是安静的,他本身也总是生活在安静中。
1940年9月26日,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的交界处自杀身亡。当时他带了一只文件包,后来这只文件包一直下落不明,人们也就无法确切知道包里装了些什么1。那时的本雅明只为少数几人所知。他的朋友中有些人后来变得声名显赫(如肖勒姆、霍夫曼斯塔尔、阿多诺、布莱希特、克劳索维斯基[Klossowski]、马塞尔·布里昂[Marcel Brion]),他们很早便感觉到了本雅明过人的独创性和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觉到了其复杂性。表面看来,本雅明的研究方向五花八门,这使得他那些最亲密的朋友(肖勒姆、布莱希特)对他思想的严密性及其主导意义 产生了怀疑。很久之后,在阿多诺、肖勒姆、梯德曼(R. Tiedemann)和汉娜·阿伦特以及许多其他朋友的帮助下,本雅明进入了德国、意大利以及后来法国和美国的知识界,从此,对本雅明阐释的论战便拉开了序幕:哲学家还是作家,真正的或是虚伪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还是失去了土地的犹太人,纯粹的随笔作家还是谨慎的学者,预言家还是空想家……
当然,本雅明的作品本身就不是为了使人们达成共识而写作的。但情况经常是这样,有些批评似乎除了所承认的动机外还别有用心,好像在某些问题上完全有可批评之处的本雅明还存在着一个更深层的、用耳朵听不见的或者说难以切入的问题。这是他失败的另外的踪迹吗?
下面几段文字是对于本雅明的评析,以此勾起人们对这个“过路人”的回忆。这几段文字之间并无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如果说有,那就是笔者有一个不知能否实现、或许不合时宜的心愿:想让人们从中隐约看到历史哲学的具体普遍性如何在不否认自身存在的基础上完成或实现更加抽象和理想化的普遍,以及艺术作品分散却真实而关键的普遍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