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84060
☆ 走出学院的现象级中国经济读本,精装纪念版全新上市!
平装版发行超100万册,上市2年全程领跑各大经济学畅销榜
☆“文津图书奖” 、新京报年度通识写作奖、得到年度荐书、南都年度十大好书
豆瓣9.1分、年度zui受关注图书;微信读书“神作”tag,87万人在读!
☆ 收录作者精装版序言,特别附赠有声书,“金话筒”奖得主王大民先生播送
从置身事内开始,读懂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区分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不追求社科铁律,只寻求约束条件下的真实与合理。
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 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分税制、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本书致力于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介绍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介入的具体机制,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运作模式,并梳理了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现象。全书以作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一线的工作经验、多年的调研经历,以及深厚的教研积累为基础,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理解当代中国的通识政经读本。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财政、城市化建设、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参与经济运作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本书进一步解读了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
本版收录了作者新撰写的“精装版序言”,分享了他有关理解中国社会经济现象的心得体会。精装版的前勒口附带有声书贴纸,读者可以扫码兑换权益,收听由“金话筒”奖得主、知名主播王大民先生演播的《置身事内》有声书。
精装版序言
前 言 从了解现状开始
上 篇 微观机制
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第二章 财税与政府行为
第三章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第四章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下 篇 宏观现象
第五章 城市化与不平衡
第六章 债务与风险
第七章 国内国际失衡
第八章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精装版序言
十年前,我从美国回到中国,开始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当时已在美国生活了六七年,习惯了路上车辆主动避让行人,所以在国内过马路有时难免提心吊胆。记得和一位经济学同事聊起这件事,粗略分析了司机和行人的博弈问题,感觉很难解决,因为某一方单独改变行为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风险,似乎只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未来,人们“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改变观念,更尊重人,马路上这一“不文明”现象才会消失。
几年后,交通摄像头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有些地方开始处罚不避让行人的司机。短短一两年,上述“不文明”现象就基本消失了。又过了几年,司机就习惯了避让行人,而行人面对主动停车等待的司机,也加快了过马路的脚步,大家都变得“文明”了起来。一个事关“文明”的大原则,就这样变成了“罚一百扣三分”的小规矩,演变的方式和速度,远超我当年的想象。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极快,往往三五年就会小规模翻天覆地。面对其中的现象,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判断其好坏?答案取决于用何种“标尺”去衡量。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拿它跟什么比较,决定了我们对它的观感和理解。
常见的标尺有三。
……
前言 从了解现状开始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梦碎的房价。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本书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内容脱胎于我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课程讲义。我剔除了技术细节,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核心的内容和观念: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机体中,我们的发展有赖于对这个机体的认知。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否则就丧失了“同情的理解”的机会。
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非常复杂,不同理论和信息都只能反映现象的不同侧面,至于哪个侧面有用,由读者决定。对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如金融和投资)的读者,我希望能帮助他们了解日常业务之外的政治经济背景,这些背景的变化往往对行业有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学的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脱节严重,我将中国政府作为本书分析的主角,希望可以帮助构建二者之间的桥梁。对非专业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他们读懂国家政经大事和新闻。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本书结构与数据说明
本书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本书力求简明扼要,突出主要逻辑和重点事实,不会过多展开细节。有兴趣深究的读者可以参考每章末尾“扩展阅读”中推荐的读物。
本书使用了很多数据,若处处标注来源,会影响阅读。所以对于常见数据,如直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或万得数据库中的数据,我没有标注来源,但读者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只有那些非常用数据或转引自他人研究的数据,我才注明出处。
本书虽为大众读者所写,但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使用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可用作大学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与各章节内容相匹配的课件,可通过扫描本书钱了口的二维码获取。
感 谢
本书使用的数据和文献,跨度很大。引用的260多种文献中,绝大多数发表于2010年之后。假如没有近些年本土经济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没有海外对中国经济研究的日渐深入,我不可能整理出这么多素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重镇,向来重视制度和历史分析,也积极参与现实和政策讨论,我对中国经济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在这里开始的。学院几乎每周都有十数场报告,既有前沿学术探讨和热点政策分析,也有与业界和政府的交流讨论,在这种氛围中,研究者自然而然会关注现实问题。本书几乎每一章的主题,复旦的同事都有研究和著述,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在复旦工作的六七年中,我几乎每周都参加陈钊和陆铭等同仁组织的学习讨论小组,本书中的很多想法都源于这些讨论。
2017—2018年,我做了大量实地调研,与很多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官员交流,这些经历影响了本书的视角和框架。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很多领导和业界精英。
本书涵盖的主题跨度很大,在写作和学习过程中,我请教了很多同事,他们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和鼓励。尤其要感谢陈硕、陈婷、董丰、刘志阔、吴乐旻,他们仔细阅读了本书的初稿章节,提供了大量宝贵建议。感谢我的教学和研究助理拜敏旸、丁关祖、李嵩同学,他们帮我收集了很多数据。同样也感谢那些帮我审读书稿的聪慧可爱的同学,他们阅读了部分章节的初稿,在内容编排和文字上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
最后,感谢世纪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钱敏、贾忠贤、曹迪辉三位编辑老师。他们的专业素养是这本书质量的保证,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对“出一本好书”的热情与执着,让我感动。
本书的一切错漏之处都归我自己。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争取有机会再版时改正。
在结合经济学前沿研究和大量一线调研经历基础上,作者简明清晰地刻画出了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模式,全书结构完整,视野开阔,分析框架有理论穿透力。在阐述中国政治经济的现实和深层逻辑时,说理通透,笔触简练客观,语言平易流畅,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的堆砌罗列,常常寥寥几句就点出了宏观问题的核心所在。
本书正标题为“置身事内”,指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无法置身事外。对于读者来说,置身事内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我们每个人利益相关,我们都置身事内。今天我们所处的早已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只有越来越多的公民具备理解经济问题的能力,对我国经济政策持“理解之同情”态度,才能更好地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良性发展。而这也正是推荐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书评推荐
我们致敬《置身事内》,致敬它对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置身事内”的清晰呈现。我们也致敬它的作者兰小欢,致敬他对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研究的整理,他兼具专业性和易读性的文字或将成为经济学通识写作的一种范本。
——《新京报》年度通识写作奖颁奖词
本书从经济学分析出发讲述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中国独有的经济体制,而在其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的书名《置身事内》,想表达的或许就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政府并不是古典经济学中所谓的“守夜人”,而是“置身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全书围绕着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历史、全面地探讨了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变迁,以及其背后驱动的逻辑,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增长模式。在回望来路的同时,《置身事内》也对新的发展时期政府角色、功能的演化进行了前瞻,将落脚点放在了“以人为本”,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为我们未来的探索也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好书颁奖词
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
中学时我听过一件事,一直记着:美国就算只把加州单拿出来,也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当时我想,美国有50个州,那真是富强得难以想象。后来我才知道,加州的GDP 占美国GDP 总量的15%,是美国的第一经济大州,远超其他州。不过这种类比很好记,我现在也常在课堂上套用:广东和江苏相当于世界上第13 和第14 大经济体,超过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山东、浙江、河南每一个单独计算都是世界前20大经济体,其中,河南仅次于荷兰。
几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创业团队想进入中国市场。公司做汽车智能驾驶配件,小有规模,势头不错。两个创始人都是20 多岁的小伙子,有全球眼光,想在新一轮融资时引入中国的战略投资者。当时我正为湖北省政府的投资基金做咨询,就给两人介绍了湖北总体及武汉的汽车产业情况。他们是头一次来中国,对湖北完全没概念。于是我就套用了上述类比:湖北的GDP 总量与阿根廷相当,所以湖北省投资基金类似于阿根廷的主权基金。两人一听眼睛就亮了。几年时间一晃而过,2019 年湖北的GDP 已经接近瑞士,而阿根廷却再次陷入衰退,其GDP 已不足湖北的七成。
我国规模超大,人口、面积、经济总量都与一个大洲的体量相当, 各省份的规模也大都抵得上一个中型国家,且相互之间差异极大:新疆的面积是海南的47倍;广东的人口是西藏的33倍,GDP 总量是后者的62倍;北京的人均GDP 是甘肃的5倍。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远大于美国各州。美国最富的纽约州人均GDP 也不过是最穷的密西西比州的2.3倍。 不仅如此,我国各地风俗、地理、文化差异也大, 仅方言就有上百种,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要理解政府治理和运作的模式,首先要了解权力和资源在政府体系中的分布规则,既包括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布,也包括同级政府间的横向分布。本章将介绍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逻辑。第一节简要介绍行政体系的几个特点。第二节至第四节结合实际情况,详述事权划分三原则:外部性和受益范围原则、信息复杂性原则、激励相容原则。 第五节介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经济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招商引资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所涉具体事务既深且广,远超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的讨论范畴。了解招商引资,是理解地方政府深度融入经济发展过程的起点。
第一节 政府治理的特点
图1—1 描绘了中国的五级政府管理体系:中央—省—市—县区—乡镇。这一体系从历史上的“中央—省—郡县”三级体系演变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以下设了“专区”或“地区”。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试行“以市管县”,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市的数目不足200 个。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1983 年开始,“以市管县”在全国推行,大多数“地区”都改成了“地级市”,城市数目大幅增加到600 多个(图1—1 中地级市与县级市之和)。 目前依然存在的“地区”,大都在地广人稀的边疆省份,面积很大,如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在县乡一级,帝制时期的地方精英自治体制(所谓“皇权不下县”)随帝制瓦解而终结。民国至新中国初期,政权逐渐延伸到了县以下的乡镇和城市的街道。在乡以下的村落,则实行村民自治,因为行政能力毕竟有限,若村落也建制,那财政供养人口又要暴涨一个数量级。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对应的行政单位数目(单位:个)。资料来源:民政部网站。
图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18 年)
现实情况当然远比简化的“五级”复杂。比如,同样都是地级市, 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资源完全不同。再比如,同样都是县级单位,县级市、县、市辖区之间也有重大差别:在土地和经济事务上,县级市的权力比县大,而县的权力又比一般市辖区大。这五级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如近些年的“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省直管县”“撤乡设镇”等。即使在省级层面上也时有重大变革,如1988 年设立海南省、1997 年设立重庆直辖市。而最近几年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也会对现有行政区域内的权力和资源分配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政府体制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不断发展变化,非常复杂,研究专著汗牛充栋。本章结尾的“扩展阅读”会推荐几本相关读物,本节只简要介绍几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体制特点。
中央与地方政府。央地关系历来是研究很多重大问题的主线。一方面,维持大一统的国家必然要求维护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另一方面,中国之大又决定了政治体系的日常运作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历史上,央地间的权力平衡需要各种制度去维护,一旦失控,王朝就可能分裂甚至覆灭。小说《三国演义》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头,正体现了这种平衡之难。按照历史学家葛剑雄的统计, 从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六国到1911 年清朝结束,我国“统一”(即基本恢复前朝疆域且保持中原地区相对太平)的时间不过950 年,占这一历史阶段的45%,而分裂时间则占55%,可见维持大一统国家并不容易。 如今,央地关系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宪法中。现行宪法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了国体和政体,紧接着第三条便规定了央地关系的总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是一条高度抽象和灵活的原则,之后的章节会结合具体内容来展开讨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