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21135
1.继《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畅销10万册后,作者木紫老师历时10年,立足3—6岁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关注3—6岁孩子成长的关键点,推出新书《3—6岁,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
2.内容上包括5大方面:社会发展、情绪情感、自理能力、性格发展、入园策略等,
解析3—6岁孩子日常教养难题。
- 专业解读:立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通过100 个日常生活场景,从儿童心理学专业角度,解读3-6岁孩子行为表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因素,帮助家长看清3—6岁孩子行为背后内在的心理动因,让孩子踏实过好3-6岁,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的孩子会为自己鼓掌吗?
孩子发脾气,就是不懂事?
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因为自私吗?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性格好、智商高、爱学习、兴趣广泛、身体健康、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未来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社会。如何让期待变成现实呢?3—6岁很关键。
本书立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通过100 个日常生活场景,从科学与发展角度详细解析了3—6岁孩子的行为表现,帮助家长了解3—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科学养育。
第 1 章 获得主动感:拥有人生远航的风帆
主动感对于孩子的意义 / 002
你的孩子主动感发展良好吗 / 006
感受生命意义,珍惜生命:体验自我价值感 / 010
让孩子成为能为自己鼓掌的人:关注自尊心 / 014
先让别人做,自己看着:行为能力的萌芽 / 018
入园能带来主动感:温水煮青蛙效应的启示 / 021
引导孩子感受“我能行”:获得主动感 / 024
第 2 章 变得更聪明:根据认知特点,开展智力活动
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 030
幼儿思维一大特点:自我中心性 / 034
孩子思维大发展:支持孩子的思维符号化 / 038
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入前运算思维阶段 / 041
关注孩子的近发展区,当好孩子的脚手架 / 045
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 / 048
阅读很益智,如何做得更好 / 052
数学启蒙不能只想着数数 / 056
才艺学习要看孩子是否喜欢 / 060
第 3 章 让心飞扬:如何促进情绪、情感的积极发展
“不、不、不,我就不”:3 岁叛逆期 / 064
“哨兵站岗”游戏的启示 / 067
给孩子快乐的资本 / 070
别让孩子陷入痛苦里 / 073
孩子有了恐惧情绪,怎么办 / 077
这样的哭,我不屈服:识别孩子的情绪伪装 / 081
发脾气就是不懂事吗:学会管理情绪 / 084
用等待磨磨孩子的急脾气 / 088
第 4 章有本领,守规则: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此时该严格要求孩子有礼貌 / 094
遵守规则:让规则教育事半功倍的方法 / 098
被欺负必须反抗:避免性格上的懦弱 / 101
学会整理物品:享受秩序生活 / 104
3—6 岁,教孩子学做家务的好时候 / 107
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进行时 / 110
建立时间观念,不迟到 / 113
第 5 章 建构好人格: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通向有追求的未来:建立自信 / 118
暖心孩子:懂得如何爱 / 121
面对挫折:收获勇敢 / 124
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懂节约,不浪费 / 127
从撒谎到不撒谎,需要一个好的教育过程 / 130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性别角色 / 133
关注孩子的羞愧感,做好道德教育 / 136
第 6 章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做个受欢迎的孩子
你家宝贝是“受欢迎型幼儿”吗 / 140
进入同伴群体,发展美好友谊 / 145
依恋幼儿园:不仅仅是爱和依附 / 149
告诉孩子:多沟通,少动手,朋友多 / 153
好父亲是榜样 / 157
第 7 章 全面发展:拓宽孩子的行为版图
树立“全人”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 / 162
保护孩子天赐的求知心 / 165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 167
带孩子运动,身心智全面发展 / 170
支持探索与发现,崇尚科学精神 / 174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 178
第 8 章 家园共育: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产生入园焦虑,大人无须崩溃 / 182
妈妈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是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 / 186
做好集体意识启蒙 / 190
接受老师建议,管理好孩子的睡眠 / 193
多与老师沟通,配合好孩子的教育 / 196
《3 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出版后,获得了众多妈妈甚至爸爸的认可和支持。从他们的购书反馈里我了解到,他们觉得这本书促进了自己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科学的育儿理念,使得他们不仅重视孩子的身体成长,还学会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遇到教养难题懂得去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被情绪主宰。总之,在教养这件事情上,他们变得更有信心了。
一些妈妈还说,在阅读过程中,懂得了育儿是爸爸妈妈都要参与的事情,缺少了谁,都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遗憾。于是,很多妈妈读完后还让孩子爸爸看。有的妈妈是和孩子爸爸一起看的。还有的爸爸看过后,推荐给了自己身边的好朋友。
这很符合我的写作期待。
看到家长们购书后一条又一条发自肺腑的留言,我被鼓舞了。读者受益了、孩子幸福了,我的写作初衷就实现了。爸爸妈妈们已经懂得,育儿的路上,需要不断学习、自我修行,才能走得更顺畅。
在外人看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自然而然的、变化的过程,但对教养者来讲,却是一个不断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孩子个性特点、知悉孩子发展情况、促进孩子发展的历程。如果教养者不学习,即使孩子还在幼儿阶段,爸爸妈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也会很焦虑,常常搞不定孩子,觉得孩子不争气、不聪明。当孩子落后于同龄孩子时,他们就会急躁,但吼完孩子又会后悔。他们还担心孩子因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里照顾不好自己,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好一点儿,愁孩子跟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莫名地担心孩子的未来,等等。
和世上的任何事情一样,我们要做好教养这件事,难免会遇到困难、会出现不如意的情况,会迷茫、会失落,关键在于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该抱持一种什么样的教养心态,如何建立一种能指引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的科学教养观。
历时近十年的思考和学习,我又写了《3—6 岁,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这本书立足于 3—6 岁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孩子成长的关键点,解析日常教养过程中孩子的特别行为,帮助教养者看清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情绪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力促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建立起一种面向未来的“全人”发展观。
这本《3—6 岁,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不仅是送给妈妈的育儿心理书,也是送给爸爸的育儿心理书。书名中之所以用了“好妈妈”,是为了表述方便,更是为了督促每一位养育者都能给孩子如“妈妈十月怀胎” 般亲密、贴心的爱。
本书秉承《3 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一书所具有的科学、实用的理念,虽仅着眼三年,却是把这三年嵌在孩子的一生中来研究,使得家长在把握这三年的教养重点的同时,也获取对孩子整体成长的认识和思考。本书立足心理学理论与实验,从科学与发展的视角详细解析了孩子的日常表现,不仅深挖了五大领域的关键点,还包括家长们特别关心和容易困惑的内容,以及这个年龄段非常重要的成长任务、容易忽视的方面等。
3—6 岁这个阶段,仍然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呢?本书首先让家长看到 3—6 岁孩子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具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然后结合日常生活环境,给出家长怎么做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使他们变得更聪明的方法。
3—6 岁还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塑形期,因为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活动倾向,常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或中坚结构。虽然后天通过教育或者自我修正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进行改造,但往往是量的变化,而且需要外界的强烈刺激或者自身的艰难挣扎,否则,一个人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活动倾向是很难改变的。
那么,爸爸妈妈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的性格塑形呢?首先要帮助孩子完成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社会化任务。家长可以透过孩子的行为特点,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鼓励符合孩子成长需要的行为,从日常小事中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更具体的做法,在书里会有清晰的呈现。
除以上谈到的内容,本书还包括 3—6 岁孩子的情绪情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游戏游玩、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生活等,都是与 3—6 岁孩子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都是需要爸爸妈妈以科学方法来对待的内容。
总之,在孩子 3—6 岁这个阶段,爸爸妈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做到:
分清孩子的行为性质是成长表现,还是问题行为;正确地爱孩子,而不是溺爱;才能懂得孩子的情绪发展规律,不与孩子的情绪较劲儿,不打压、不嫌弃;重视运动和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会陪孩子一起玩, 在玩的时候做好孩子的“脚手架”;在孩子的日常表现中,努力把握孩子的近发展区,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水平提升。
每一个成长得好的孩子身后,都有懂教养的爸爸妈妈。他们看似云淡风轻地就养出了好孩子,实则在教养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耕细作的脚印;他们眼光长远,深入了解儿童心理,不断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坚守养育好孩子的初衷。岁月不负有心人,终,他们收获了美的期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