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9116128
本书以挖掘整理抗战文化史料、研究抗战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当代价值、探讨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重点,较全面介绍和总结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包括机构、活动、成果、学者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等,以大量翔实的史料和客观公允的研究概述,反映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广西抗战文化上的研究与探索经历,既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又为后来研究者提供重要学术参考。
本书在论述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缘起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客观记述了1979年以来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历程,通过介绍相关活动、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以及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组织机构与活动内容,反映了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考与展望。本书对推进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及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意义。
丛书信息
广西抗战研究丛书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供应社研究(1939—1945)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概述
……
目录
绪论 研究要旨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研究过程
一、1979—1989年:资料整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夯实研究基础
二、1990—1999年:研究成果涌现并形成影响
三、2000—2023年:由文学扩展到文化、多领域发展的研究突破
第二章 活动内容与方式
一、资料收集整理和课题研究
二、召开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
三、开展田野调查
四、编辑《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和《抗战文化研究》
五、举办图片展览
六、参与制作影视作品
七、举办新西南剧展演出
八、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第三章 资料收集整理成果
一、系统性资料成果“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的编撰出版
二、《桂林文化大事记(1937—1949)》《桂林抗战文艺辞典》等成果的编撰出版
三、《桂林文史资料》《广西文史资料》等选编资料成果
四、《抗战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15卷的编撰
五、抗战遗址和文物资料集
六、《广西通志》《广西大百科全书》等志书收录资料
第四章 学术研究成果
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本专著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研究成果
三、《桂林抗战文化史》等桂林文化城研究成果
四、“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丛书”的编撰
五、文化艺术研究成果
六、新闻、教育、社团和人物研究成果
七、抗战文化遗产研究成果
八、研究文集
九、论文概况
十、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
第五章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与活动
一、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简历与宗旨
二、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历届会员大会
三、历届理事会概况
四、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主要活动
第六章 主要专家学者
一、抗战文化研究专家
二、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
第七章 社会作用与影响
一、社会作用
二、获奖与荣誉
三、社会影响
结语 进一步开展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思考
附录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大事记(1979—2023)
后 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精彩书摘
传承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工程
(代前言)
这本《广西抗战文化研究概述》,是对1979年开展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以来45年历史作总结和介绍的书,也可以说是对“广西抗战文化研究”这个新兴的学科(专题)作研究之书。
在研究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先提出的概念是“桂林文化城研究”,之后又渐渐使用“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这个概念,并逐步替代“文化城”,因为“文化城”属于带形象性的历史概念,“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属于学科概念,更理性化也更规范一些。很明显,这两个概念基本是同义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1988年广西抗战文艺研究会(1996年改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广西抗战文化研究”这一概念也随之提出并渐渐使用多了起来。这可以说是研究视域在扩展,研究对象在扩大所致,由研究桂林一地的文化现象扩展到研究广西各地的文化现象,这也是很正常的发展过程。但从广西抗战文化的历史呈现和现实权重来看,桂林抗战文化在广西抗战文化中是占到极其庞大的体量和极坚沉的一份权重的,甚至有学者提出:“现在我们所讲的广西抗战文化,实质上就是桂林抗战文化。”从这一角度观察,广西抗战文化与桂林抗战文化两个概念有时是可以混用的。桂林抗战文化可以代表广西抗战文化,广西抗战文化可以特指桂林抗战文化。这两个概念,可以在具体论述环境里分别使用。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45年的学术史,是凭借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桂林和广西其他地区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辉煌业绩,以及融入其间的深邃内涵所生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段历史的精彩和重要之处,在本书《绪论:研究要旨》的第一节“研究缘起”里作了简略介绍,大量的史实在已存世的《桂林文化城史话》《桂林抗战文艺概观》《桂林抗战文化史》《广西抗战文化史》《桂林抗战艺术史》等著作中可以阅读到。这里只从当年创造和参与这段辉煌历史的几位文化名人的言论中做点简略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胡愈之根据桂林当时集中了国内大批著名的进步文化人、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文化出版物丰富多彩、文化团体众多而活跃等现象,提出:桂林是“国民党统治下大后方的唯一抗日文化中心”。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也说:“当时的桂林,在大后方被叫作‘文化城’。”文艺理论家周钢鸣说:在武汉、广州沦陷后,“桂林,逐渐成为抗战后方文化中心,有中国大西南‘文化城’之称”。他们三人都是亲历那段历史、创造桂林文化城业绩的抗战文化人,上述所说又都是在历史沉淀了几十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前后说的,应该是相当准确的。
对于这样一段文化现象极为丰富的历史,当年在桂林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和进步文化滋养的文学青年、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许觉民(笔名洁泯)这样评论说:桂林“在某种程度上说,较之当时大后方政治中心的重庆,文化的繁荣景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然而这现象却记载着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十分灿烂的一页”。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在这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十分灿烂的一页”的文化感召下形成的。抢救、整理和总结这一段历史,发掘其深邃内涵和独特要义,成了一代学人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在当年参与桂林文化城创建的文化前辈林焕平、秦似、魏华龄等人的引领下,一群有识之士逐渐聚拢了起来,开展了研究。我那时也被前辈文人的抗战文化业绩和丰硕文化成果深深吸引,从收集桂林抗战文艺期刊资料、撰写资料长文《“桂林文化城”期刊简介》和大学毕业论文《论桂林文化城在国统区抗日文艺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开始了我的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真的是弹指一挥间,我沉浸在抗战文化史料和研究之中,到如今竟有45年了。我庆幸能跟随学界前辈一道,共同促成了广西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特色学科(专题)——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诞生和成长。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从最初的五六人做起,如今已发展成为有一百多名学者参与(还有一批作此专题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正在成为后备力量)、有上百部研究成果问世的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社会科学界的一个特色优长学科(专题),打造了一个在全国学术界有影响的学术品牌。
这段学术史,为广西地方文献库发掘了新的文化资源,为中国现代文艺史和现代思想文化史提供了独特视野和新鲜史料,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提供了新内容。在研究中,我们深深认识到:抗日战争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极大,对其开展深度研究的价值日益清晰。一方面,抗战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抗战文化重要的成果——《义勇军进行曲》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旋律已成为我们民族基因中重要的元素,整合成了中国的国魂。研究抗战文化,传承抗战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工程。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抗战精神,永远弘扬抗战精神。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右翼分子及其政府中的右翼力量顽固坚持右翼立场,不仅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罪恶行径作出深刻反省和道歉,反而频频以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教科书等错误活动破坏亚洲和平和世界安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关抗日战争的研究,自然不会随着历史慢慢远去而陈旧,反而日益增添了其当代性意义和世界性价值。我们所编辑的学术集刊《抗战文化研究》能够发行到世界各国重要的机构和图书馆,就是由于其具有这种世界性意义而受到关注。由此可以看到,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内容广泛,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大有作为。我们必须为此作更大的努力。
本书客观记述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过程,在论述研究缘起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叙述了45年的研究过程,介绍了相关活动、研究成果和相关专家学者,反映了主要学术团体——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内容,最后分析论述了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的作用与社会影响。期望以这本学术史小书,反映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创建广西特色优长学科(专题)的追求与经历,反映他们在这一领域作出的学术努力和独特贡献,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借鉴,为后来者提供立此存照的学术参考。
李建平
2023年6月26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