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265575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舍此,没有其他任何选择余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获得幸福、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舍此,没有其他任何选项。
“中国式”与“现代化”两者缺一不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必然会具有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否则,现代化就会缺少时代靶向,成为自说自话者。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以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为基石的发达经济、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世俗化、城市化、对外开放、教育的普及、法治社会、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必须形成符合自身具体国情的、特有的“现代化道路”,否则现代化建设便难以在中国的“土壤”当中扎根、生长,遑论成功。就此而言,必须有效地把握好现代化的方向性目标;必须将现代化同自身的客观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国家规模形成有效的结合;必须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两者形成有机的结合;必须形成足够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必须拥有一个有所作为的领导群体。
“中国式”与“现代化”两者缺一不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必然会具有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否则,现代化就会缺少时代靶向,成为自说自话者。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以大工业和市场经济为基石的发达经济、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世俗化、城市化、对外开放、教育的普及、法治社会、社会成员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必须形成符合自身具体国情的、特有的“现代化道路”,否则现代化建设便难以在中国的“土壤”当中扎根、生长,遑论成功。就此而言,必须有效地把握好现代化的方向性目标;必须将现代化同自身的客观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国家规模形成有效的结合;必须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两者形成有机的结合;必须形成足够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必须拥有一个有所作为的领导群体。
目 录
引 言 中国为什么如此重视现代化问题………………………………………………….1
第一章 现代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6
一、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7
二、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11
三、“现代性”与“现代化过程”的差异 ………………………………………….47
第二章 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向………………………………………………………………….50
一、现代生产力的新发展 …………………………………………………………………50
二、以人为本的现实化 …………………………………………………………………….56
三、市场竞争逻辑和社会保护逻辑两者的平衡推进 ………………………….61
四、共生性趋势愈益凸显 …………………………………………………………………69
第三章 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79
一、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0
二、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 ………………………………………………………83
三、余 论 ……………………………………………………………………………………. 114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的“V 字形”演化历程………………………………………….. 116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坐标 ……………………………………………………. 117
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时期 …………………………………………………………… 119
三、中国现代化的试步时期 …………………………………………………………… 132
四、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起飞时期 ……………………………………………………. 145
第五章 规划性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59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必要性及特征 ………………………………….. 159
二、规划性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意义 ………………………………. 166
三、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合理边界 ………………………………………………… 179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 186
一、现代化的乘数效应何以可能 ……………………………………………………. 186
二、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 194
三、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的积极影响 …………………………………………….. 201
四、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的隐患及应对 …………………………………………. 209
第七章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215
一、后发优势 ………………………………………………………………………………… 215
二、后发劣势 ………………………………………………………………………………… 221
三、扬长避短 ………………………………………………………………………………… 231
第八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影响………………………… 237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可分割性 …………………………… 238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重要意义 ……………………….. 243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 253
四、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安全推进的保障意义 ………………… 260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和发展 ……………………………………… 265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 273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形成 ……………………………………………………. 273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基本内容 …………………………………………….. 277
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鲜明特征 …………………………………………….. 289
第十章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陷阱”的成功规避……………………………. 296
一、依附性陷阱 …………………………………………………………………………….. 297
二、去工业化陷阱 …………………………………………………………………………. 301
三、资本至上陷阱 …………………………………………………………………………. 304
四、福利过度陷阱 …………………………………………………………………………. 309
五、社会动荡陷阱 …………………………………………………………………………. 312
六、余 论 ……………………………………………………………………………………. 317
第十一章 防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误判…………………………………………………. 320
一、应防止将“中国式”与“现代化”分割开来 …………………………… 321
二、应防止对市场经济做片面的理解 …………………………………………….. 325
三、应防止将中国式现代化等同于“争霸”……………………………………. 331
主要参考书目………………………………………………………………………………………… 341
后 记…………………………………………………………………………………………………… 352
第一章 现代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6
一、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7
二、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11
三、“现代性”与“现代化过程”的差异 ………………………………………….47
第二章 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向………………………………………………………………….50
一、现代生产力的新发展 …………………………………………………………………50
二、以人为本的现实化 …………………………………………………………………….56
三、市场竞争逻辑和社会保护逻辑两者的平衡推进 ………………………….61
四、共生性趋势愈益凸显 …………………………………………………………………69
第三章 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79
一、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0
二、现代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 ………………………………………………………83
三、余 论 ……………………………………………………………………………………. 114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的“V 字形”演化历程………………………………………….. 116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坐标 ……………………………………………………. 117
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时期 …………………………………………………………… 119
三、中国现代化的试步时期 …………………………………………………………… 132
四、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起飞时期 ……………………………………………………. 145
第五章 规划性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59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必要性及特征 ………………………………….. 159
二、规划性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意义 ………………………………. 166
三、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合理边界 ………………………………………………… 179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 186
一、现代化的乘数效应何以可能 ……………………………………………………. 186
二、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 194
三、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的积极影响 …………………………………………….. 201
四、中国现代化乘数效应的隐患及应对 …………………………………………. 209
第七章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215
一、后发优势 ………………………………………………………………………………… 215
二、后发劣势 ………………………………………………………………………………… 221
三、扬长避短 ………………………………………………………………………………… 231
第八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影响………………………… 237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可分割性 …………………………… 238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重要意义 ……………………….. 243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 253
四、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安全推进的保障意义 ………………… 260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和发展 ……………………………………… 265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 273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形成 ……………………………………………………. 273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基本内容 …………………………………………….. 277
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鲜明特征 …………………………………………….. 289
第十章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陷阱”的成功规避……………………………. 296
一、依附性陷阱 …………………………………………………………………………….. 297
二、去工业化陷阱 …………………………………………………………………………. 301
三、资本至上陷阱 …………………………………………………………………………. 304
四、福利过度陷阱 …………………………………………………………………………. 309
五、社会动荡陷阱 …………………………………………………………………………. 312
六、余 论 ……………………………………………………………………………………. 317
第十一章 防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误判…………………………………………………. 320
一、应防止将“中国式”与“现代化”分割开来 …………………………… 321
二、应防止对市场经济做片面的理解 …………………………………………….. 325
三、应防止将中国式现代化等同于“争霸”……………………………………. 331
主要参考书目………………………………………………………………………………………… 341
后 记…………………………………………………………………………………………………… 35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