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29067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世界史学科内外的广大读者,功用既在于阅读,亦便于查阅,兼具工具书的特性;分国际篇、国内篇,每篇文章聚焦一个具体历史主题、历史问题,探究问题的由来、发展与趋势,既是学术史、知识史、思想史的回顾、总结与展望,又是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理论问题的分类、点评与比较;所涉主题对于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世界性、前沿性、学术性、专业性、比较性、展望性。
《知识世界与人类文明》是关于国际和国内世界史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依据世界历史知识生产现状,分国别、区域、领域、专题进行研究,盘点每个学科的具体数据、发展路径,系统梳理全球世界史的发展,以期助推我国学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
发思想之先声,提升我国学者在世界史领域的话语权。
2023年的主题是“世界史研究的中心与边缘”。近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不断发展,原先研究中的边缘区域和边缘群体也受到了关注,这也是全球世界史研究转向的一部分。在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日益受到质疑、反思既往文化知识霸权渐成潮流的当今世界,如何平等地看待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特质,努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知识生产格局,无疑值得进一步思考。本辑围绕这一主题收录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章,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展望性,每篇文章聚焦一个历史主题,探究问题的由来、发展与趋势,涉及了全球史书写、犹太学、区域国别研究、史学话语权和民族主义史学等具体内容。
序言:知识世界与人类文明
- 中国世界史学术·
中国的全球史书写——朱明
国内史学话语资源与史学形态构建的进展——张作成
犹太研究在中国内外:比较视野的反思——宋立宏 托比亚斯·布林克曼
从“经世致用”到“学术自觉”:中国中东研究知识生产的历史考察——张玉友 高瑗
中国的南亚国别区域研究——清末以来中国印度研究的脉络与基本特征——谢志斌 刘姿麟
近代早期军事革命的地域论、广域论与军事革命的判断标准问题——屈伯文
中国学者冷战研究发展报告——刘子奎 陈泓宇
- 全球世界史学术·
全球史的“边缘转向”:国际全球史发展报告——曹寅 175
国际史学话语体系与史学形态的演进趋势——张作成
古代晚期研究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意识、时代背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康凯
工作组与研究小组:联邦德国历史知识生产组织管窥——陈慧本
近代早期德国史:一项学术史的考察——杞支雅男
19 世纪英国的环境和景观——亨利·弗伦奇著 刘晓卉译
近代早期英国史研究对象的转变:“中心”与“边缘”——徐艺欢 李新宽
从战略性到政治性:学术团体视角下美国中东研究的历史考察——段九州 周璐洋
20 世纪美国学者的宗教改革史研究——付亮 372
从无名小城到生态都市——20 世纪下半叶美国奥斯汀市的绿色化之路——刘晓卉
全球史中的近代早期军事革命:东亚视角——欧阳泰著 屈伯文译
从民族主义史学到修正派史学——以独立史为例看秘鲁史学研究之嬗变——王迪
从内部的“他者”到文化共同体: 犹太学知识谱系在现代西方的生成与重塑——艾仁贵
战后日本思想史研究的发展与动向——以“亚洲主义”思想的考察为中心——刘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作者简介
自古以来,权力与知识的共生、纠结乃至互动,一直是学界一个古老而又常新之主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哲学王”的概念,主张只有那些掌握了真正知识的哲学家才有资格统治国家,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事实的认知,而是对于善和正义的深刻理解;而在雅典城邦政治中,雄辩术等知识也在公共事务讨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在古希腊,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一方面被视为实现理想社会秩序的关键,另一方面也被认为是实际政治行动和影响力的来源。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pouvoir-savoir)概念以强调两者的相互作用,认为权力通过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实施控制,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利奥塔进一步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的知识霸权,“知识和权力是提供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谁决定知识是什么?谁指导应该决定什么?在信息时代,知识的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是统治问题”。总的来看,古今的哲人智者们对此皆极为关注而又都未能有定论,但古今中外的各个民族都对人类基本知识的构成、演变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