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66207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目 录
序
前言
第1章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检测鉴定研究
第l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物种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 形态学鉴定
2 细胞学鉴定
3 生物化学分类
4 分子生物学分类
第2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形态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3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分类与检索
4 讨论
第3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细胞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显微镜检结果
3 讨论
第4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1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2 假高粱种子不同部位DNA的快速制各研究
3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4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的研究
5 利用RFLP方法分析rDNA 18S~26S区的研究
6 假高粱及其近似物种的DNA指纹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菟丝子的检测鉴定研究
第1节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l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展望
3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2节 菟丝子的形态鉴定研究
l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第3节 菟丝子的电镜扫描鉴定研究
l 材料与方法
2 菟丝子属种子的超微结构特征
3 菟丝子属种子超微结构特征的分析
4 讨论-
第4节 菟丝子分子生物学鉴定
1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优势
2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所需材料
3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方法
4 菟丝子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分析
第5节 菟丝子的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分析
1 菟丝子属种子的超微结构特征
2 应用超微结构特征鉴定的优缺点
3 DNA微量提取方法的研究
4 ILP分子标记
参考文献
第3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的鉴定研究
第l节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土著植物一枝黄花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2节 瘦果电镜扫描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瘦果的电镜扫描分析
第3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毒麦及其近似种形态学与细胞学鉴定方法研究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毒麦及其近似种形态学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3节 毒麦及其近似种细胞学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研究
第6章 三种外来杂草次生代谢物的初步分析
第7章 豚草属重要杂草的风险分析
第8章 燕麦属重要杂草的风险分析
第9章 假高粱的适生性与入侵中国的风险分析
第10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中国的风险研究
第11章 检疫性杂草的鉴定、监测、风险评估与信息咨询系统的构建
附录1 种脐的扫描电镜观察图
附录2 14种菟丝于种子的超微结构图
附录3 超微结构特征的分种检索表
附录4 TaKaRa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操作步骤
附录5 本系统所涉及杂草种子名录
附录6 本系统涉及的杂草科名列表
附录7 本系统涉及的杂草属名列表
前言
第1章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检测鉴定研究
第l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物种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 形态学鉴定
2 细胞学鉴定
3 生物化学分类
4 分子生物学分类
第2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形态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3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分类与检索
4 讨论
第3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细胞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显微镜检结果
3 讨论
第4节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1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2 假高粱种子不同部位DNA的快速制各研究
3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4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序列的研究
5 利用RFLP方法分析rDNA 18S~26S区的研究
6 假高粱及其近似物种的DNA指纹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菟丝子的检测鉴定研究
第1节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l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 菟丝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展望
3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2节 菟丝子的形态鉴定研究
l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第3节 菟丝子的电镜扫描鉴定研究
l 材料与方法
2 菟丝子属种子的超微结构特征
3 菟丝子属种子超微结构特征的分析
4 讨论-
第4节 菟丝子分子生物学鉴定
1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优势
2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所需材料
3 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方法
4 菟丝子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分析
第5节 菟丝子的传统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分析
1 菟丝子属种子的超微结构特征
2 应用超微结构特征鉴定的优缺点
3 DNA微量提取方法的研究
4 ILP分子标记
参考文献
第3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的鉴定研究
第l节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土著植物一枝黄花的形态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2节 瘦果电镜扫描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瘦果的电镜扫描分析
第3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毒麦及其近似种形态学与细胞学鉴定方法研究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毒麦及其近似种形态学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3节 毒麦及其近似种细胞学鉴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研究
第6章 三种外来杂草次生代谢物的初步分析
第7章 豚草属重要杂草的风险分析
第8章 燕麦属重要杂草的风险分析
第9章 假高粱的适生性与入侵中国的风险分析
第10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中国的风险研究
第11章 检疫性杂草的鉴定、监测、风险评估与信息咨询系统的构建
附录1 种脐的扫描电镜观察图
附录2 14种菟丝于种子的超微结构图
附录3 超微结构特征的分种检索表
附录4 TaKaRa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操作步骤
附录5 本系统所涉及杂草种子名录
附录6 本系统涉及的杂草科名列表
附录7 本系统涉及的杂草属名列表
前 言
杂草对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早已触目惊心。据估计,我国每年杂草重度危害的农田高达3580万hm2,造成作物年平均减产量为12.3%-16.59毛。尤其是检疫性杂草一旦入侵,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做好检疫性杂草的检疫鉴定和风险预警,对防止检疫性杂草的传入、保护农牧业生产和人畜健康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植物及其产品的国际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夹带检疫性杂草种类较多的进口原粮、饲料粮及蔬菜种子等农产品不断增加,杂草传入传播风险加大,对检疫性杂草的检疫鉴定及分析其入侵风险也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书根据重要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危害机制、入侵风险等特点,遵循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采用形态学、细胞学、解剖学、电镜扫描、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研究了高梁属、菟丝子属、一枝黄花属、黑麦草属、豚草属、燕麦属等重要检疫性杂草及其近似种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等鉴别特征,明确了重要检疫性杂草属种的形态、微形态、细胞组织结构和超微特征与异同,比较描述了近似种之间的特征差异;建立了重要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根据入侵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机制和特点,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资源竞争、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化感活性成分提取与鉴定、生理生化特性等化感作用研究,以及假臭草、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不同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采用定性、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预测了重要检疫性杂草入侵中国的风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构建了检疫性杂草分类检索鉴别、生物学特性、风险评价、预警监测等集成信息咨询系统,为检疫性杂草的鉴定、监测与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书共有包括重要检疫性杂草的鉴定、化感机制、风险控制等三部分内容,共分11章。第1—4章主要介绍了假高梁、菟丝子、加拿大一枝花、毒麦等重要检疫性、入侵杂草与其近似种的形态学、细胞学及电子扫描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第5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化感作用研究;第6章为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假臭草不同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第7—10章为豚草属、燕麦属重要杂草,假高粱,以及加拿大一枝花的风险分析,第11章为杂草鉴别、监测、风险预警信息咨询系统的构建。
本书著者为郭琼霞研究员,参与撰写的人员有(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若轩、庄蓉、刘景苗、李宁、吴媛、沈荔花、陈峥、陈颖、卓涛、姚向荣、郭琼霞、黄可辉、黄振、黄娴、谢敏、虞赞。其中,第1章由虞赞、黄娴、黄可辉、郭琼霞撰写,第2章由庄蓉、黄振、谢敏、郭琼霞撰写,第3章由沈荔花、郭琼霞撰写,第4章由黄振、姚向荣、黄可辉、郭琼霞撰写,第5章由沈荔花、陈颖、卓涛、郭琼霞撰写,第6章由陈峥、郭琼霞撰写,第7章由刘景苗、郭琼霞撰写,第8章由姚向荣、黄振、郭琼霞撰写。
……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植物及其产品的国际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夹带检疫性杂草种类较多的进口原粮、饲料粮及蔬菜种子等农产品不断增加,杂草传入传播风险加大,对检疫性杂草的检疫鉴定及分析其入侵风险也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书根据重要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危害机制、入侵风险等特点,遵循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采用形态学、细胞学、解剖学、电镜扫描、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研究了高梁属、菟丝子属、一枝黄花属、黑麦草属、豚草属、燕麦属等重要检疫性杂草及其近似种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等鉴别特征,明确了重要检疫性杂草属种的形态、微形态、细胞组织结构和超微特征与异同,比较描述了近似种之间的特征差异;建立了重要检疫性杂草的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根据入侵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机制和特点,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资源竞争、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化感活性成分提取与鉴定、生理生化特性等化感作用研究,以及假臭草、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不同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采用定性、定量风险分析的方法,预测了重要检疫性杂草入侵中国的风险;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构建了检疫性杂草分类检索鉴别、生物学特性、风险评价、预警监测等集成信息咨询系统,为检疫性杂草的鉴定、监测与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书共有包括重要检疫性杂草的鉴定、化感机制、风险控制等三部分内容,共分11章。第1—4章主要介绍了假高梁、菟丝子、加拿大一枝花、毒麦等重要检疫性、入侵杂草与其近似种的形态学、细胞学及电子扫描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第5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化感作用研究;第6章为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假臭草不同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第7—10章为豚草属、燕麦属重要杂草,假高粱,以及加拿大一枝花的风险分析,第11章为杂草鉴别、监测、风险预警信息咨询系统的构建。
本书著者为郭琼霞研究员,参与撰写的人员有(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王若轩、庄蓉、刘景苗、李宁、吴媛、沈荔花、陈峥、陈颖、卓涛、姚向荣、郭琼霞、黄可辉、黄振、黄娴、谢敏、虞赞。其中,第1章由虞赞、黄娴、黄可辉、郭琼霞撰写,第2章由庄蓉、黄振、谢敏、郭琼霞撰写,第3章由沈荔花、郭琼霞撰写,第4章由黄振、姚向荣、黄可辉、郭琼霞撰写,第5章由沈荔花、陈颖、卓涛、郭琼霞撰写,第6章由陈峥、郭琼霞撰写,第7章由刘景苗、郭琼霞撰写,第8章由姚向荣、黄振、郭琼霞撰写。
……
媒体评论
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