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84088
拉康本人是一位“多元化”的人物。他集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医生、哲学家于一身。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独具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对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首先,对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和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剖析,然后,重点介绍拉康的潜意识论、主体理论、欲望理论,探讨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及临床心理治疗观,*后是对其理论的总体评价。
导言
第一章拉康的生活与传奇
第一节拉康传奇
第二节拉康的生平
第三节学术经历
一、年轻的精神病学家
二、精神分析学大师
三、精神分析政治中的边缘人与绝对权威
第四节走向终点
一、拉康晚年
二、终点也是起点
第二章拉康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第一节时代背景
一、一战后法国的社会现实
二、20世纪法国思想界的风云激荡
三、法国精神分析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哲学背景
一、黑格尔辩证法的启示
二、存在主义的影响
三、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科学背景
一、精神病学界对妄想症的研究
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运用
三、借力数学与拓扑学
第四节心理学背景
一、回归弗洛伊德
二、接受洛文斯坦的分析
三、挑战自我心理学
第三章拉康对潜意识的解读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
第二节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
第三节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第四章拉康语境中的主体论
第一节镜像阶段:自我的形成
一、镜像阶段论
二、镜像阶段的理论根源
三、镜像阶段中自我的形成
四、镜像阶段的意义
第二节父亲的隐喻:语言与主体
一、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学说
二、拉康的俄底浦斯情结论
第三节想象界、象征界与实在界:主体的三层结构
一、主体三层结构说
二、三层结构与主体的不同面向
第五章拉康的欲望理论
第一节需要—欲望—需求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二、拉康的欲望论
三、需要、需求、欲望三者的关系
第二节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一、“fortda”游戏的象征意义
二、欲望源于匮乏
第三节欲望的对象
一、小写的对象a
二、对象a的含义
第四节欲望即换喻
一、弗洛伊德的“植物学专论”之梦
二、潜意识欲望成为语言中的能指
第六章精神病的心理病理学
第一节妄想型精神病
一、埃梅病例
二、弗洛伊德对妄想狂病因的解释
三、拉康对埃梅的分析
第二节精神病的心理病理机制
一、“物”——永远失去的本源性对象
二、精神病与“物”的显现
第七章话语疗法
第一节话语疗法——治疗的本质与目的
一、话语疗法——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二、病人是言说的主体
三、被分析者的言语将以逆反的形式返回给他本人
第二节分析者的角色——缄默的听众
一、分析者的传统立场
二、缄默的听众
三、缄默的功能
第三节解释与移情
一、解释即寻找“被打落的所指”
二、移情标志着治疗的进展
第四节治疗时间的变革——弹性时间
一、弹性会谈时间
二、弹性时间的功能
第五节分析结束的标志
一、穿越幻象
二、承认症状
三、消解知情的主体第八章“总结的时候”:对拉康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拉康与弗洛伊德:回归还是创新
第二节拉康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把精神分析的医学分析模式转变为一种语言学的人文分析模式
二、创新精神分析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三、创建以主体为特征的人格结构观
四、对精神分析治疗观的改造
五、传播和扩大了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第三节拉康理论的主要局限
第四节拉康理论的主要影响
一、拉康与哲学
二、拉康与文学艺术
三、拉康与解释学
四、拉康与传播媒体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言
雅克·拉康(JacquesMarieEmileLacan,1901-1981)是法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大师之一。他集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于一身,不仅在精神分析学界而且在整个西方学术界,都可谓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精神分析学,试图借助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重新解读(reinterpret)弗洛伊德(SFreud)的“文本”(text),赋予其科学的地位,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一、拉康生平及理论简述
拉康于1901年4月13日出生在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这一年正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作《梦的解析》出版的第二年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发表的当年。童年时他在一所耶稣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在这里,他除了学习医学之外,还接受了各种知识的训练。中学毕业后,拉康进入法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除此之外,他还到巴黎大学医学系学习精神医学,并多次到巴黎或巴黎附近的圣露易医院、拉莱克医院、突索医院实习。由此,拉康在原有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朝研究精神病等方面发展。
1932年拉康在实习与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博士论文《论偏执狂病态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拉康的博士论文在其思想发展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研究了许多患妄想症的病人,开始对他们的语言的紊乱感兴趣。他的研究使他确信,病理现象的产生不会完全脱离主体的人格。他的博士论文标志着他的兴趣逐渐由医学和精神病理学转向精神分析学。1936年在捷克马里兰巴(Marienbad)举行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拉康提交了论“镜像阶段”(the mirror stage)的论文。“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拉康后来所有理论的奠基石与出发点。关于“镜像阶段”的论文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理论形成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镜像阶段”不仅是儿童主体或自我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拉康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
从1945年开始,尤其是50年代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闻名于世。1953年7月,他在新成立的“法国精神分析学会”召开的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上作了题为《象征、想象与实在》的重要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回到弗洛伊德去”的口号。同年9月,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拉康所作的题为《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学中的作用与范围》的大会报告(通常称为“罗马讲演”或“罗马报告”)异常成功,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使拉康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罗马报告”是拉康思想形成的第二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拉康开始放弃对黑格尔(G.W.F.Hegel)的追随,而把索绪尔(Fde 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构建他自己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体系。由此,拉康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进入他思想历程的第二阶段。是年,52岁的拉康开始了直到他逝世为止、长达26年之久的研讨班(Seminar)。能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展讲演,也是拉康的一大奇迹。这些讲演的最初目的是训练精神分析学家如何返回并真正阅读弗洛伊德的原始文本,但更重要的却是发展和扩大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研讨班使拉康将法国知识界众多名流以及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精神分析学家聚集在他的周围。
1966年,拉康的《文集》出版,达到了6周之内销售3万册的惊人纪录。《文集》是一本长达900多页的晦涩、深奥的学术著作,收集了拉康1936-1966年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28篇论文。尽管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的主旨是要说明潜意识与语言的关系,但他却用晦涩的语言来阐明深奥的理论,他甚至经常玩文字游戏,以验证语言的潜意识。拉康在《文集》的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写作风格作了说明:“文如其人。”的确,拉康的写作风格与其人格特点是极其吻合的。随后,《文集》的日文、英文和德文版本也先后问世,拉康分别为之作序。褚孝泉翻译的中文版《拉康选集》于200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拉康的《广播谈话录》和《电视谈话:精神分析》两部文稿分别于1970年和1974年在比利时和法国电视台播出。在拉康《文集》出版以后,其女婿雅克阿兰·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遂酝酿出版他的多个讲演。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法文出版的讲演已有8个,英译本亦有7个。有英译版的七个研讨班的名录如下:《讲演1:弗洛伊德论技术,1953-1954》(1988);《讲演2: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与精神分析技术,1954-1955》(1988);《讲演3:精神病,1955-1956》(1993);《讲演7:精神分析的伦理学,1959-1960》(1992);《讲演11:精神分析的四个基本概念,1964》(1979);《讲演17:精神分析的另一面,1969-1970》(2007);《讲演20:再来一次:论女性性欲——爱与知识的局限,1972-1973》(1999)。
1974年拉康被邀请到比利时的卢汶大学、意大利的罗马大学讲课。1975年秋他还被邀请到美国各个著名的大学讲学,如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拉康此时的影响绝不亚于当年的弗洛伊德。
正是这种学术威望和怪异的性格,使拉康的一生数度沉浮,并与法国精神分析组织的数次分裂联系了起来。拉康早在1934年就加入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1952年当选为该协会的主席。但由于学术观点的分歧,于次年辞职,与他人另行组织“法国精神分析学会”。由于他坚持与美国自我心理学家所把持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相对抗,终被法国精神分析学会开除出去。1964年6月拉康在其追随者的支持下,宣告成立“法国弗洛伊德学派”,后来又改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拉康学派”。“学派”先后创办了《弗洛伊德学派通讯》《潜意识》和《弗洛伊德研究》等刊物。尽管它不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团体会员,但由于拉康的学术威望日盛,“拉康学派”逐渐成为法国精神分析学的代名词。由于拉康晚年独断专权,导致学派内部危机四起。到了1980年,拉康不得不宣布解散他苦心经营近20年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但仅数月之后,他又向其追随者发表了《致千人信》,宣布成立“弗洛伊德事业学派”。
1981年9月9日,拉康在巴黎辞世,整个学术界都为之哀悼。
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创立是与拉康所谓的“回归弗洛伊德”的行动相一致的。但是,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也不是在弗洛伊德的原始文本上附加一种新的成分,而是对弗洛伊德的肯定,对其理论思想的发展。因而,拉康的“回归”更是一种创新。拉康对精神分析学的特殊贡献,便是他创建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他在一种新的方向(或如他自己所说,沿着弗洛伊德一开始就指明的方向)——结构和语言的方向上推动了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因此,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精神分析分支的独特之处。
第一,继承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方面,同时在解读过程中加以改造。弗洛伊德自认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奠基石分别是潜意识的心理机制、阻抗和压抑机制、性本能的重要性,而潜意识又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命题,也是学派内部最少发生分歧的命题。拉康重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潜意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他回归的目标直指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他不仅同样以梦、症状、语误和倒错(他又增加了双关语)等现象作为潜意识出现于意识的方式,而且承认凝缩和移置是潜意识的主要活动机制,潜意识的欲望是人的最深层次的欲望。他也重视对自我及人格结构的探讨,只不过在其性质和命名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拉康虽然反对“医学化”的美国自我心理学,却未抛弃精神分析对精神病和神经症的治疗作用。
拉康不仅在基本理论观点上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而且对弗洛伊德的基本概念也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拉康认为弗洛伊德有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本能、潜意识、重复和移情。他本着忠实于弗洛伊德主义传统的精神,对这四个基本概念进行了一番阐释、说明和重建相结合的工作。
第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方法是人文科学的结构分析。拉康把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的方法引入精神分析领域,建立了一套迥异于传统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从而把精神分析的医学分析模式转变为一种语言学的人文模式。他借助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以及雅各布森对隐喻和换喻的作用的发现,同时把结构主义热衷于追求深层结构和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结构的兴趣结合起来,得出全新的诠释话语,认为“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凝缩与移置,可以等同于语言学或修辞学中的隐喻和换喻机制。人类主体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建构起来,同时,主体又被语言分裂为两部分:说话的主体和潜意识的主体。真实性只能在潜意识的话语中揭示出来。
相应于潜意识的改造,拉康把精神分析治疗界定为一种话语疗法,认为精神分析不是针对于治疗的一门准医学的技术,而应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和一种个体研究及自我发现的过程。分析者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是听者与说者的关系,是一种话语交流,这种交流以语言关系中的主体间性(或互为主体性)为基础。
第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具有反生物学倾向的文化性特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它根植于生物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而拉康的研究却带有强烈的反生物学倾向,他更重视文化的而非“自然的”驱力,更重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影响。他的镜像阶段论的提出以及由镜像阶段发展为俄底浦斯情结期,本身就是对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论的否定。而他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更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颠覆。
第四,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不仅是结构主义的,而且带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特征。拉康所创立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的关系是复杂的。在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运动兴盛之时,拉康大胆地把索绪尔封闭的语言符号体系与心理学观念相结合,开创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式,他自己也由此成为法国结构主义的重要一员。在拉康的理论中,重视潜意识的结构、主体的结构特征,极度推崇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意义,强调“他者”的重要性,这一切均显示了结构主义注重整体、深层结构和崇尚理性的特征,是拉康结构主义思想的体现。但是,拉康的理论中又明显带有后结构主义的特征。比如,他在阐明其主体观时明确地指出,由于语言的分割和异化作用,主体和另一个主体的关系,主体与其潜意识的关系,只能处于不稳定的断裂状态中,绝对意义是永远难以实现的目标,这是解构主义消解一切终极意义的体现。拉康把能指看作意识言语,所指则是潜意识言语,同时他又认为人是潜意识的主体,从而消解了言语的中心性和主体在意识言语中的中心地位,这是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极端表现。
三、拉康理论的后现代特征
拉康是一位“多元化”的人物。正如拉康研究者萨若普所说:“拉康集情绪和理性于一身,既是诗人,又是数学家,既是超现实主义者,又是结构主义者。”Sarup,M.(1992).Jacques
Lacan.New York:Harvester Wheastsheaf,P13.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放射出强烈的文学色彩,积淀有浓厚的哲学底蕴,后期则又融入了拓扑学的结构与术语,但这远远不是拉康理论的全部。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上,拉康创立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独树一帜,实现了方法论和学科性质的重大突破。而在哲学领域,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独具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甚至在西方后现代主义这一最新思潮中也撒下了争议的种子。在文化艺术领域,拉康更是以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融合的话语,对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震荡。从拉康与后现代主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不难看出其理论的后现代特征。
如前所述,拉康首先是一个结构主义者,生活于一个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哲学积极发展的时代,他所创立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和黑格尔哲学,其方法论依据则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哲学。因此,他在“回归弗洛伊德”的旗帜下所创立的新的理论体系,更多地具有结构主义和语言学的特征。
然而,由于1968年的法国“五月学潮”,人们对在学潮中保持中立的结构主义产生异议,乃至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失去了往日的兴趣。这种局面导致了结构主义内部自我倒戈,诞生了适应社会和政治需要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其中尤以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当代哲学家,被誉为后现代之父,他所创立的解构主义思想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著有《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写作与差异》等。2004年10月8日在巴黎去世,被法国总理希拉克称为真正的“世界公民”。的解构哲学为典型,因此后结构主义又称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典型标志。不久,拉康、巴尔特(Roland Barther,1915-1980)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r,1915-1980),法国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主要著述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学》(1957)、《符号学原理》(1964)、《文本的快乐》(1973)等。、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是法国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后现代思潮的主要代表,其思想新锐深邃,对当代西方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但其私人生活备受争议,1984年死于艾滋病。著有《疯癫与文明》(1961)、《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词与物》(1966)、《规训与惩罚》(1975)等。 等人也纷纷转向解构主义,成为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这种哲学思想的转向,使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表现出显著的后现代特征。与结构主义注重整体、深层结构,崇尚理性不同,后结构主义更加重视差异性,主张破碎性,否定一切结构、秩序,否定系统的知识和终极意义的存在。拉康关于自我的分裂和异化、主体与语言的关系、潜意识的主体等主张,与其后结构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的性质和功能是不断变化的。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中,自我来自本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起着一种协调作用。而在自我心理学家那里,自我具有了独立的能量和起源,主要承担着适应的功能。但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自我被理解为一种“镜中的我”,一种他人眼中的“我”,是在镜像阶段产生的对自我完整性的虚幻认识,因此自我是误认的结果。或者说,自我是沿着虚构的方向、在“误认”的基础上被构成的,因而自我仅仅是一个影像,是自我的理想,是主体在镜像阶段经历的一次前语言的异化,自我是主体的异化部分。拉康对自我的“解构”,使得现代主义理论家中独立、完整、确定的自我带有了分裂、虚幻和不确定的性质,从而实现了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
拉康认为,自我诞生于想象的秩序,而主体通过言语活动表达其欲望和情感,是通过象征秩序形成的。由于语言符号先于主体而存在,所以和习得语言一样,主体的形成实际上是人类个体把自己嵌入一种预先存在的象征秩序,并由此使其欲望服从于这个秩序的系统压力:在使用语言中,他(她)自身的“自由的”本能能量被这个系统操纵和组织着。也就是说,语言产生了“我”,并使“我”在语言中异化。拉康坚信,“人只是被语言俘获,并备受拷打的主体”。Sarup,M.(1992).Jacques
Lacan.New York:Harvester Wheastsheaf,P108.主体在拉康那里仅是一种“文本”,一种“能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作为主体而消失,并成为能指”。王治河著:《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能指漂浮不定,只有寻找到潜意识的所指,它才被扣住,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符号。拉康把能指看作意识言语,把所指看作潜意识言语,同时他又认为人是潜意识的主体,从而消解了言语的中心性和主体在意识言语中的中心地位,这是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极端表现。
拉康的主体理论曾明确地阐明,由于语言的分割和异化作用,主体和另一个主体的关系,主体与其潜意识的关系,只能处于不稳定的断裂状态中,绝对意义是永远难以实现的目标,这是解构主义消解一切终极意义的体现。
重视欲望问题是后结构主义者的普遍特征,欲望论也是拉康以结构分析的方法和语言学的术语解读弗洛伊德的另一项尝试。拉康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代之以欲望论,并以需要、欲望和需求的三元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二元论。拉康除了赋予传统的需要和欲望概念以新的含义之外,还引入了一个新的术语——需求。需要来源于匮乏,并通过语言转变为需求。拉康把需求称为“能指的狭谷”(defile of the signifier),在他那里,需求似乎是一个总称,它指明了象征界,指明了意义的处所,在此原始的欲望逐渐被异化。欲望诞生于需要与需求的间隙,是被压抑进入潜意识之中的不能被表达为需求的部分需要。拉康强调:欲望总是既超越于需求,又在需求之前存在。首先,因为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它超越了需求,它是永恒的。当需求以自己的条件把欲望表达为一种语言形式时,也就是使欲望依附于能指时,欲望就背叛了它的真实意义。其次,欲望也探究需求之下的领域。欲望就是原始的基本匮乏在语言中的异化,通过隐喻和换喻的途径,欲望才转向并依附于需求,因此,需求将总是得到潜意识的欲望的支持。由此可见,拉康的欲望观已偏离了纯生物性的说明,它是生物性的需要被语言所异化的结果,是通过能指之间的替代而实现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欲望就是换喻。拉康认为每一个人的欲望的实现总是或者依赖于自然界,或者依赖于他人。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Lacan,J.(1968).The Language of
the Self(AWilden Trans.).New York:Delta,P75.这是拉康在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分析基础之上得出的关于欲望的重要命题,也是其后现代思想的重要体现。
四、拉康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研究的意义
(一)拉康理论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拉康去世之后,其理论遗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人类学家、文化(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美术等)理论家、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的再思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形成的“拉康研究热”方兴未艾,英语中已经有了“拉康产业”(lacan industry)一说。Wyschogrod,Eet al ed.,(1989):Lacan and Theological
Discours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2.根据那奎斯特(J.Nordquist)所列研究拉康的文献目录统计,到1987年止,以英文出版的有关拉康的研究著作已达48部。Nordquist,J.(1987):Jacques Lacan:A
Bibliography.Santa Cruz:Reference and Research Services.
实际上,自拉康《文集》出版以来,世界各国学术界对拉康的关注就没有间断过,如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翻译出版拉康的《文集》和研讨班讲义。亚洲的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翻译出版了大量拉康本人及其研究者的著作,其中包括拉康早期的著作如《同时发生的疯病》《妄想型精神病》《精神病》,晚期的如《广播谈话录》《电视谈话:精神分析》等。拉康的《文集》分三部分,分别于1972年、1977年和1981年翻译出版。
英语世界对拉康的关注最早,也最为丰富多彩。早期对拉康的解读主要是针对他的已有文献的翻译和注解,以译介性的居多。如安东尼·威尔顿(Anthony Wilden)的《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学中语言的功能》(1968)就是对拉康1953年《罗马报告》的完整英译和详尽注释。1977年,阿兰·谢里登(Alan Sheridan)从拉康《文集》中选择了9篇文章译为英文出版,冠名为《选集》。英文《选集》的出版情况及谢里登所选9篇文章的名称,分别参见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代序第8页注释2和代序第14页注释2。在此《选集》的基础上,约翰·缪勒(John Muller)和威廉·理查森(Willian Richardson)于1982年出版《拉康与语言:〈文集〉导读》,概述了每篇论文的背景和写作思路,并附上了简要的注释。除此之外,是针对拉康理论的某些主题而完成的著作,这些早期的著作通常针对拉康前期的理论,如“语言和潜意识”“镜像阶段”“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等,较有代表性的如简·盖洛普(Jane Gallop)的《阅读拉康》(1985),萨缪尔·韦柏(Samuel Weber)的《回到弗洛伊德:雅克·拉康对精神分析学的错位》(1991)。按照我国学者吴琼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前英语世界的研究,由于受已有文献的局限,因而主题也相对比较狭隘。但有三部著作相对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了拉康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研究者深入理解拉康的思想。分别是戴维·梅西(David Macey)的《语境中的拉康》(1988),拉康的女弟子伊丽莎白·鲁迪奈斯科(Elisabeth Roudinesco)的鸿篇巨制《百年大战:法国精神分析学史》第二卷《雅克·拉康集团:法国精神分析学史,1925-1985》(1986)的英译本(1990),理查德·博斯比(Richard Boothby)的《哲学家弗洛伊德:拉康之后的元心理学》(2001)。梅西的著作重点梳理了拉康与科热夫解读的黑格尔辩证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与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之间的思想联系。博斯比的著作重点探讨了拉康的理论与弗洛伊德已有观点或论题之间的渊源和联系。鲁迪奈斯科借助于她作为法国人和拉康弟子的优势,向人们详细讲述了以拉康为主角的法国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及其政治,提供了理解拉康思想的社会文化语境。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代序第13页。
如果说在20世纪的后20年,拉康的影响主要在法语和英语世界,在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研究文献的增多和人们对拉康理解的深入,针对拉康的研究出现了多元化和深层化的趋势。这种多元化首先表现为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的多元,其次是研究主体身份的多元。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的角度看,除了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研究之外,文学批评、女性主义、影视评论、哲学和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解读和运用拉康理论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繁荣起来。此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菲利浦·胡特(Philippe Van Haute)的《对抗适应:拉康的主体之“倾覆”》(2002)和阿尔弗雷多·艾德尔斯坦因(Alfredo Eidelsztein)的《欲望图:对拉康著作的运用》(2009),二者分别从主体的潜意识构成和欲望图的结构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拉康的同一文本《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中主体的倾覆和欲望的辩证法》进行了解读;洛伦佐·切萨(Lorenzo Chiesa)的《主体性与他者:拉康的哲学阅读》(2007),以主体的“三界”为叙述框架,在精神分析学的场景中对拉康的主体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齐泽克(Slavoj iek)依据拉康的后期理论,从政治分析、文化评论等角度对拉康进行了恣意的阐发,从出版《斜视:通过大众文化看拉康》(1991)、《享受你的症状!——雅克·拉康在好莱坞内外》(1992),到出版《欢迎光临真实的沙漠》(2002)和《如何阅读拉康》(2006),创作力极其旺盛。其他如阿伦卡·祖潘西卡(Allenka Zupancˇicˇ)完成伦理学视角的研究《实在的伦理:康德,拉康》(2000),珍妮·罗莱恩·施罗德(Jeanne Lorraine Scheroeder)的法学视角研究《拉康的四种话语,或由内而外的图灵法则》(2008),安德烈·诺色德(André Nusselder)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幻想接口:拉康的赛博实体论》(2006)等。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代序。上述学者的身份已经远远超出英、美、法等拉康流行的主要国度,而是遍及世界各地。例如,胡特是比利时的精神分析学家,艾德尔斯坦因是阿根廷的精神分析学家,齐泽克是来自斯洛文尼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康派精神分析师。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对拉康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同一研究者可能有多部作品问世。以拉康《文集》的英译为例,1977年,阿兰·谢里登从《拉康文集》中选择了9篇文章译为英文出版,拉康派精神分析师布鲁斯·芬克(Bruce Fink)按照同样的篇目于2002年完成全新的英译本,2006年完成900多页法文《文集》的英文全译本。后者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学术工程!所有拉康研究者心中都会清楚。同样是这个芬克,本着客观、忠实的原则,于2004年完成《一字一句讲读拉康:〈文集〉细读》,以简洁、明快、重点突出的文风相对客观地呈现了拉康的深奥理论。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代序第10页。
当然,在解读拉康的过程中,也不否认有些学者是从批判性和工具化的角度来使用拉康,有任意使用的嫌疑,对于从客观和本真的角度来阐述拉康并无多少帮助,如英美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工作。“当她们走向拉康的时候——更倾向于在批评实践中挪用拉康,就是说,她们喜欢把拉康的理论工具化,喜欢从拉康的理论中抽取一些‘有用的’概论与观点,并将其与其他理论工具相结合,广泛地运用于文学批评、电影批评、文化研究等等领域。虽然她们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但在阅读拉康的方面,与法国女性主义者相比,她们的文本阐释力要弱得多,多数时候,她们与拉康的文本维系着一种想象性的关系。” 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代序第22页。
(二)拉康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拉康的研究远没有达到工具化阅读的阶段,勉强可说是进入文本性阅读的初期。在本文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末撰写硕士论文《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和在台湾出版《拉冈》一书时,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中英文文献的匮乏。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和国内各图书馆藏书量,搜遍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当地重要高校的图书馆,大海捞针似的复印到20多本有关拉康的英文著作,而且多是二手文献,直译自拉康本人的文献只有3篇。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角度直接研究拉康的中文文献更是少得可怜,已故南京师范大学刘恩久先生的一篇会议论文和杜声峰的专著《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成为最直接的中文参考,其他都只能从哲学和文评等著作和论文中获得片断的信息。
时隔十几年后,国内学术界的拉康研究确实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单从出版的专著和译著来看,已经不下几十本。比较有代表性的译著有:褚孝泉译的《拉康选集》(2001),直接从法文译出,但或许受语言和学术背景的影响,译本似乎把拉康的晦涩一并带了出来,使可读性大打折扣;王小峰和李濯凡译自日本学者福原泰平的《拉康:镜像阶段》(2002),这是当前我所见到的关于拉康的译著中最规范,原作者的写作也最有可读性的一部著作;李朝晖译自德国学者格尔达·帕格尔的《拉康》(2008),尽管内容主要涉及镜像阶段、语言和无意识等拉康早期的理论,但语言生动,逻辑清晰,是较好的普及性读物,正如译者的评价,“格尔达·帕格尔在把原创学者的思想介绍给还不是那么专业的读者方面是做得很成功的”。[德]格尔达·帕格尔,《拉康》,李朝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封底。西方文化图文速读系列中的《拉康》(2003)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拉康理论的核心概念和主题。其他可以参考的还有:王文华译自后现代交锋丛书中的《拉康与后女性主义》(2005);怀宇译自法国学者穆斯达法·萨福安的《结构精神分析学:拉康思想概述》(2001);牛宏宝、陈喜贵译自英国学者玛尔考姆·波微著的《拉康》,这是昆仑出版社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版的“世界著名哲学家小传”丛书中的一本,位列同一丛书的还有马克思、列维斯特劳斯、弗洛伊德、福柯等。
国内研究拉康的学者,其身份以哲学、文评、语言学领域的居多,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临床的较少,但近十几年来,随着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培训和临床应用在我国日益增多(参见总序关于精神分析培训部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对于拉康理论的关注度也在增高。霍大同教授发起和领导的四川大学精神分析研究中心,专注于拉康理论及其应用,为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在我国的传播及中法之间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桥梁作用。从川大走向法国,并在法国留学多年的秦伟,有着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多重背景,又赴法国进修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对拉康理论及其影响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拉康把德国的东西用法国的方式、法国人的语言,把它重述了一遍”,“他在创新当中翻译,在背叛中传递”。施琪嘉,Wolfgang Senf 主编:中国心理治疗对话(第二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34、35页。对于拉康的身份,秦伟更倾向于将他认同为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拉康对精神分析的发展贡献非常大,在他曾经工作并举办过多年研讨班的圣安娜医院,约有60%的医生愿意继续将精神分析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因此,拉康影响了法国众多的精神科医生,“至今为止,在(法国)精神科工作的好多人都是拉康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施琪嘉,Wolfgang Senf 主编:中国心理治疗对话(第二辑),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汉语界的研究性著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集中在港台,在大陆的图书馆里能查到的有:杜声峰著《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梁浓刚著《回归弗洛伊德》、王国芳和郭本禹合著的《拉冈》;进入21世纪之后,语言和文评领域的专著较多,大约有4部,分别是方汉文著《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2000)、黄汉平著《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2006)、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2006)、严泽胜著《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2007)。前两部著作从后现代主义和文化批评的视角切入拉康的理论,后两部著作分别从语言和主体角度切入,但关注的主题都没有离开拉康的潜意识论、镜像阶段论、主体的三重秩序等主要理论观点。
哲学领域的专著有3部:黄作著《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2005)、张一兵著《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2006)、吴琼著《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上、下,2011)。从文献的拥有量、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综合考量,最后一部著作被誉为“目前国内关于拉康思想最为完整的一部研究著作”。作者在文中总结的国外拉康阅读的文本性阅读、阐释性阅读、批判—批评性阅读三种模式,以及拉康结构理论的失败逻辑、剩余逻辑、悖论逻辑、非对称性逻辑和拓扑学逻辑五种逻辑,都是非常有创新性的概括。因而有评论者指出,“那里面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有对我们日常的主体性的独到分析。击碎主体性的迷梦、穿越欲望的幻象、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作者恰如其分地称之为拉康继康德之后提供给我们的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作者完全有资格与拉康对话,与国际上的拉康研究者们对话”。吴琼著:《雅克·拉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封底。
尽管国内的拉康研究也在纷纷展开,但拉康逻辑的诡异和文笔的艰涩众所周知,加之其理论中借用了多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使得其理论文本模糊难懂,恰如其自称的“语言之墙”,或分析治疗师那种像一面冷冰冰的镜子一样的中立态度,自动地抵御着研读者的智慧和学识的进攻。因此,若想透彻地、尽量准确地理解拉康的思想,就必须理解拉康建筑理论大厦的材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精神病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人类学、黑格尔哲学、存在主义,等等。全面、系统地将拉康的理论介绍给中国学界和普通大众,应该是众多学科的学者合力而为的一项宏大工程。
(三)在我国介绍和研究拉康理论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介绍和研究拉康的理论及其思想有着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至少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丰富我国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加强学术界对精神分析运动史的全面了解。
我国现有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状况,如同整个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样,是对弗洛伊德创建的经典精神分析及其后在美国的发展有全面和透彻的研究。但对于精神分析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却是研究的短板。而拉康素有“法国的弗洛伊德”之称,拉康学派也是法国精神分析运动史上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的一个群体。因此,认识和了解拉康的理论,几乎等同于了解了整个法国的精神分析。通过对拉康的研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人们了解了法国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深化学术界对世界范围内的精神分析运动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认识。反过来,对研究者来说,既能开拓理论视野,又可以丰富国内心理学界的理论研究。
2.从临床应用的角度,促进拉康学派这一精神分析学分支的应用和发展。
拉康尽管打着“回归弗洛伊德”的旗号,但在理论和临床方面,他都有创新和改变。仅就临床方面而言,他也不同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始于神经科,治疗的主要病人是以癔症为主的神经症病人,而拉康始于精神科,他的起点是治疗重症精神病患者。因此,拉康对精神病人有着非常深刻的临床洞察,提出了“排除”(Forclusion)这一重要的精神病的心理机制。“Forclusion”在法语中不容易翻译,本义是说法律权利过期无效。“Verwerfung”在德语中有“扔出去、排除出去”的意思,也有“拒绝”之意。形容词词性则有“下流”的意思。这对于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和治疗精神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分析治疗的目标、形式、原则等各个方面,拉康都有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这些思想和方法迄今在法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学习者和推广者。在我国,心理治疗处于起步阶段,学习和借鉴新的有效用的方法和技术依然是当务之急。因此,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研究和介绍拉康,也是拉康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
3.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为今后以拉康理论为支点的学科间交流和国际对话提供理论基础。 拉康的早期贡献在精神病的治疗和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30年代末期转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后,创建了极具特色的主体理论,探讨了语言和潜意识的关系,揭示了欲望的本质。由于拉康本人知识积淀雄厚,学术视野开阔,使其理论在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糅合进了哲学、文学、语言学、人类学、数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因此,拉康的理论思想也成为上述各个领域的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出发获得的研究结果,需要经常进行开放性的交流和对话,以期获得对拉康理论全面、客观和深入的解读。反之,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学者、每一种语言的解读,都是实现学科间和不同语种间交流的必要基础。
五、本书的主题与范围
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重点介绍拉康作为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学术思想形成过程及著作,以及他在法国精神分析学的组织机构建设及发展中所遭遇的排挤和特立独行的创举。
第二章介绍拉康思想形成的宏观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他的学术思想形成有直接影响的几个来源:黑格尔哲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存在主义哲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等。
第三章着重介绍拉康取道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重新解读,揭示他的两个重要发现:潜意识—语言—梦之间的活动规律的相似性,以及他提出的“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和“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两个重要命题。
第四章是拉康关于主体的理论,这是他理论思想的核心内容。本书认为,拉康的主体理论是从发生学和结构学两个层次同时展开的。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它包括“镜像阶段”论和“俄底浦斯情结”论。从结构学角度出发,拉康又把人的主体性分为三个层次: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发生学和结构学两个层次的分析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
第五章探讨拉康的欲望理论。拉康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代之以欲望论,并以认识欲望代替了弗洛伊德的愿望的满足,以需要、欲望和需求的三元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二元论。文中着重分析了拉康关于欲望的两个命题:“主体是欲望的主体”“欲望是象征的产物”;“欲望即换喻”。
第六章初步探讨了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首先介绍了他早期研究的“埃梅”病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他对精神病的心理病理机制的创见,即排除和被排除事物的返回。拉康的精神病理学思想正是他后来提出镜像阶段论和象征理论的经验基础。
第七章重点介绍拉康作为一名临床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的治疗理论和技术进行的独特改造,包括他对治疗目标、治疗原则的重新界定,对分析师克制自我欲望、保持中立性的重视,背弃传统提出的弹性治疗时间等,最后简要介绍了他对结束治疗的标准的看法。
第八章是总结部分,分析拉康回归弗洛伊德的实质性意义,从拉康与不同学科的关系方面分析和探讨拉康的影响,并总结了他一生的贡献和局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