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91784
本书运用跨文化交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视角,点评了不同国家的100多个电影故事。这些电影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征各有神奇、百紫千红,既展现世界主要文明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元生活方式,促进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也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流学的教学辅助。
目录
第一部分:适合做汉语国际教学辅助的
电影故事与点评
一、建议用作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教学辅助
1.《我们诞生在中国》(美国、英国、中国合拍)潘一禾点评
2.《美丽中国》(英国、中国合拍)潘一禾点评
3.《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潘一禾点评
4.《功夫梦》(美国、中国合拍)熊诗怡点评
5.《太极张三丰》(中国香港)赵璞点评
6.《十二生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万岩点评
7.《环游地球八十天》(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合拍)何颖点评
二、建议用作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教学辅助
第一类:展现中国的民间传说和传统艺术
8.《大圣归来》(中国)何颖点评
9.《宝莲灯》(中国)尹可点评
10.《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合拍)尹可点评
11.《百鸟朝凤》(中国)赵璞点评
第二类: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往事,讲述中国人的特殊生活经历
12.《城南旧事》(中国)李颢点评
13.《那山那人那狗》(中国)李颢点评
14.《红高粱》(中国)叶健点评
15.《钢的琴》(中国)叶健点评
16.《甜蜜蜜》(中国香港)李颢点评
17.《岁月神偷》(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合拍)李颢点评
18.《桃姐》(中国香港)李颢点评
第三类:中国悠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像呈现
19.《孔子》(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万岩点评
20.《大明宫》(中国)包蕙翰点评
21.《赵氏孤儿》(中国)梁慧卉点评
22.《末代皇帝》(英国、意大利、中国、法国合拍)包蕙翰点评
23.《霸王别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尹可点评
24.《十月围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熊诗怡点评
25.《辛亥革命》(中国)王赛男点评
三、建议用作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教学辅助
26.《温州一家人》(中国)梁慧卉点评
27.《中国合伙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万岩点评
28.《亲爱的》(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合拍)苏彦伃点评
29.《小武》(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合拍)赵璞点评
30.《老炮儿》(中国)苏彦伃点评
31.《欢乐颂》(中国)王雨恬点评
32.《驴得水》(中国)王赛男点评
33.《西藏一年》(中国、英国合拍)王赛男点评
34.《鲜花》(中国)[哈萨克斯坦]阿依娜点评
35.《一 一》(中国台湾、日本合拍)韩靖超点评
第二部分:展现各国文化的电影故事与点评
一、欧美文化(西方文化)
36.《我去哪儿?》(意大利)潘一禾点评
37.《契克》(德国)潘一禾点评
38.《危楼愚夫》(俄罗斯)赵璞点评
39.《12怒汉》(俄罗斯)何颖点评
40.《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苏彦伃点评
41.《与母亲共度周末》(罗马尼亚)王雨恬点评
42.《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捷克、斯洛伐克合拍)包蕙翰点评
43.《澳洲乱世情》(澳大利亚、美国合拍)韩靖超点评
44.《末路小狂花》(澳大利亚)韩靖超点评
45.《荒野有情天》(澳大利亚、美国合拍)韩靖超点评
46.《金橘》(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合拍)叶健点评
二、亚洲文化
47.《深夜食堂》(日本)王赛男点评
48.《摔跤吧!爸爸》(印度)何颖点评
49.《误杀瞒天记》(印度)包蕙瀚点评
50.《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熊诗怡点评
51.《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新加坡)李颢点评
52.《美丽拳王》(泰国)熊诗怡点评
53.《一路有你》(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钟玉雯点评
54.《大日子》(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钟玉雯点评
55.《国家代表》(韩国)[韩]曹瑞胤、苏彦伃点评
56.《青木瓜之味》(越南、法国合拍)叶健点评
三、中东地区文化
57.《小鞋子》(伊朗)韩靖超点评
58.《推销员》(伊朗)王赛男点评
59.《一次别离》(伊朗)苏彦伃点评
60.《我在伊朗长大》(法国、美国合拍)王雨恬点评
61.《冬眠》(土耳其、法国、德国合拍)叶健点评
62.《追风筝的人》(美国)尹可点评
四、非洲文化
63.《卢旺达饭店》(英国、南非、意大利、美国合拍)叶健点评
64.《第九区》(美国、新西兰、 加拿大、南非合拍)潘一禾点评
65.《羔羊》(埃塞俄比亚、法国、德国、挪威、卡塔尔合拍)潘一禾点评
66.《赫迪》(突尼斯、比利时、法国合拍)潘一禾点评
67.《上帝也疯狂》(博茨瓦纳、南非合拍)叶健点评
五、拉丁美洲文化
68.《上帝之城》(巴西、法国合拍)许靖点评
69.《巧克力情人》(墨西哥)许靖点评
70.《摩托日记》(阿根廷、美国、智利、秘鲁、巴西、英国、德国、法国合拍)
许靖、韩靖超点评
71.《暴力特快》(委内瑞拉)许靖、韩靖超点评
72.《中央车站》(巴西)叶健点评
第三部分:展现跨文化交流的电影故事与点评
一、文化差异与更好交流
7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美国、中国台湾、英国、加拿大合拍)
潘一禾点评
74.《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美国、加拿大合拍)梁慧卉、潘一禾点评
75.《更好的世界》(丹麦、瑞典合拍)潘一禾点评
76.《课室风云》(法国)[西班牙]何张雨婷点评
77.《达令是外国人》(日本)王雨恬点评
78.《狂吻俄罗斯》(中国)[俄罗斯]郭玛丽、苏彦伃点评
79《上海之吻》(美国)王雨恬点评
80.《一丝偶然》(阿根廷、西班牙合拍)王雨恬点评
81.《岳父岳母真难当》(法国)[俄罗斯]郭玛丽、王赛男点评
二、跨文化生存与适应
82.《非法入境》(法国)韩靖超点评
83.《刮痧》(中国)熊诗怡点评
84.《面子》(美国)赵璞点评
85.《西班牙女佣》(美国、墨西哥合拍)[西班牙]何张雨婷、韩靖超
点评
86.《喜宴》(中国台湾、美国合拍)赵璞点评
87.《饮食男女》(中国台湾、美国合拍)韩靖超点评
88.《成长边缘》(美国)潘一禾点评
89.《雪行者》(加拿大)潘一禾点评
90.《老爷车》(美国)潘一禾点评
三、异国旅行与文化共享
91.《迷失东京》(美国、日本合拍)王赛男点评
92.《迷失Z城》(美国)潘一禾点评
93.《面纱》(美国、中国、加拿大、比利时合拍)包蕙瀚点评
94.《通天塔(美国、墨西哥、法国合拍)韩靖超点评
95.《印度之行》(英国、美国合拍)叶健点评
96.《印式英语》(印度)赵璞点评
97.《波拉特》(美国、英国合拍)[哈萨克斯坦]阿依娜、韩靖超点评
四、文化冲撞与矛盾化解
98.《孙子从美国来》(中国)苏彦伃点评
99.《推手》(中国台湾、美国合拍)李玉爽点评
100.《撞车》(美国、德国合拍)韩靖超点评
101.《自由作家》(美国、德国合拍)赵璞点评
102.《最后的武士》(美国)何颖点评
103.《穆斯林》(俄罗斯)[俄罗斯]郭玛丽、韩靖超点评
104.《大病》(美国)潘一禾点评
105.《神迹》(美国)潘一禾点评
106.《幸福终点站》(美国)潘一禾点评
后记
后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是在最近10年间,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不远万里来中国学习的各国留学生,我认识的研究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远赴“他乡”,去义务任教“汉语国际教育”或“作为第二外语的汉语”,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力量,并且有的已经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我对这两大类同学都抱有特殊的敬意和深深的期许,因为我清楚他们所经历、所代表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今“全球化”时代可能打破一切人为限定的跨国、跨语言、跨族裔文化交流,这个各国人民和世界性多元文化之间全面相互学习和诚意沟通的进程,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旅程之一,也是未来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希望之所在。
为了积极参与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总纲领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了用不断变革的意识让自己更主动、更优质地为学生服务,我在临近退休之际(2017年年初),策划了这个“《跨文化电影故事欣赏》研究生合作项目”,主持了这个主要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和美学专业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的集体写作活动。我的初衷或设想之一,是动员中外学生一起讲好中国故事、各国文化故事和跨文化经历;之二是通过集体写作和由此引发的相互咨询、参考、沟通和修正,让中外研究生们拥有更多的文科“实习”机会,切实历练他们的学术意识、表达才艺和扩大他们的跨文化视野;之三是希望这样的合作项目本身也有其特殊价值,比如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喜好和看法,展现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自身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鲜活地记录和分享大家各自不同的跨文化经历和学习体会。
不过,在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反复修改和最终成书过程中,困难也远超出最初的想象。一是大家的选择和想法非常分散,对“跨文化交流学”基本概念的掌握也深浅不一;二是各自的写作(虽然给过“范本”和写法建议)方式和水平也参差不齐;三是真正进入筛选和编审时,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话题,不仅涉及太多的历史、社会、文化知识面,而且涉及大量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在这个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努力过程中,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所有亲身参与搜寻和写作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热情和才华!其次我要感谢韩靖超、苏彦伃、李颢三位女硕士生的全力相助,她们各自负责了本书三个部分的稿件收集与整理,花费了相当的时间精力进行前期文字修改。再次要感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给予了这个项目一定的运作经费。同时也要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相关编审和黄兆宁编辑,感谢他们极其辛苦的审阅和编辑工作。
我个人在这个研究项目中的主要贡献,除了策划和申报选题之外,一是在反复修改和最后校对定稿的过程中,尽量尊重中国国情和保留每个同学的主要想法,二是努力发现那些不应该缺席的好电影,然后自己来“拾遗补阙”、享受这个师生携手共进的探索真知过程(也算是一种对老师生涯的告别仪式吧)。我相信这个选题是非常符合时代需求的,是需要继续做下去的好课题;同时中国的两个成语“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也许又最好地诠释了本书十分“初步”和“有限”的价值或意义。由此,也真诚希望广大读者对书中的欠缺或错误予以批评和斧正。
潘一禾
2018年10月31日于杭州求是社区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人类很少真的自己思考,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思考。人类对群体思维的依赖,使我们成为世界的主人。然而,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正在陷入知识的错觉和群体的无知。——(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文化触变,就是一种创造文化的行为。创造出符合生存于那个时代、那个空间的人们的文化,此种行为除了称之为创造以外,没有任何更适合的词汇。的确,当今的国际性文化接触发生得太快,岂止无法抵抗所要接受的文化因素,就连对其进行选择的余地好像也都没有了。然而,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性文化关系中,每一种文化在维持它的个别性之时,整个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被保存了下来。文化的多样化,才是文化的普遍性特征。——(日本)平野一郎《国际文化论》
人类作为一种具有虚构能力的生物,其对人生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对意义和社会认同的追求。未来,一个幸福社会的标准更多来自于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的是拥抱未知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和技能。*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我们诞生在中国》
英文名:Born in China;导演:陆川;美国、英国、中国合拍;2016年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结合了纪录片和故事片两种体裁的歌颂自然的电影。导演从350个小时的中国大自然画面电影素材中,人工创编了有关四种动物生活的故事,并用一年四季的更替顺序将四个故事讲述出来。影片展现了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上数不胜数的动物和植物生灵,呈现了东南西北千差万别的生态条件,强调了大自然所有生命都在轮回交替中生生不息的世界观。
第一个动物故事的主角是生活在高原地带的雪豹“达娃”。她作为一个抚养着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经常要为一家生存而辛苦觅食。她曾经成功地完成过一次次的捕猎,还曾与强劲的对手勇猛抗争,保住了自己的好地盘。可惜,有时她也会在捕猎中意外受伤,比如这个寒冬,她最熟悉的领土竟然被一个竞争对手硬性抢走,母子们在寒风中艰难地寻找新地盘,可是附近的猎物明显减少。最后,美丽无比而又身手矫健的雪豹“达娃”因伤重不治,悄然倒在了雪地上,她的两个孩子也在不远处的山洞中前途难卜……
第二部分讲的是生活在四川茂密竹林中的大熊猫“丫丫”和女儿“美美”的故事。她们在森林中快乐地玩耍。“美美”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地尝试自己爬上高高的大树,用全新视角去体会“成人”的世界。她的母亲看着她一次次摔下来,或者一次次从小坡上滚下去,然后又不断地去把她扶起来,抱到怀里,为她排除恐慌,让她得到安慰。
第三部分讲的是小金丝猴“淘淘”的故事。在神农架的原始丛林里,小金丝猴“淘淘”因为妹妹出生后赢得了父母的百般疼爱而备感落寞,同时淘气的他也早就渴望离开家人,成为自由流浪的一族。没想到原始生态中种种残酷和激烈的竞争,让他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父母的身边,重新加入了大家族的集体生活。
最后一个部分讲的是关于藏羚羊的故事。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母藏羚羊们纷纷与公藏羚羊们告别,成群结队地赶往某个圣地,她们用辛苦的奔波去强身健体,同时自然滋养腹中的胎儿,然后在“他乡”合适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中生育新的一代,并带着孩子再次长途跋涉,重回家乡,去见他们的父亲和属于自己的家园。而另一边,天上的仙鹤们在长空中翱翔,带走一个又一个结束了生命之旅的灵魂,传说这些灵魂将开始下一段充满未知的生命轮回……
这部讲述了神秘的雪豹、呆萌的熊猫、淘气的金丝猴和敏捷的藏羚羊的电影也是一部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广生态环保的公益电影。
跨文化视角点评:
一、在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我们每个人在不熟悉的文化和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文化差异面前,差不多都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所以请不要以为这是一部给小朋友看的电影。这部看似给儿童讲动物故事的电影,其实呼吁的是今天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态保护问题。尊重和热爱大自然以及我们栖居的地球,是一个所有人都必须关心的共同价值和现代伦理问题。
二、用动物故事讲中国道理。由于四个动物故事都是中国导演和剧组创意的,所以基本上讲的也是典型的中国故事,也就是“家”的故事。比如雪豹“达娃”和她的“地盘”争夺战,代表的是中国辽阔的边疆特色,虽然人迹罕至,但生命在这里始终顽强地生存和发展,每个生物、每个物种的“出生地”和“成长地”,都是神圣和可爱的。小金丝猴“淘淘”离家出走,最终“浪子回头”的故事,诠释的是中国人心目中“家”的绝对重要性。每个人不管在“外面”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不管曾和家人发生过怎样的争执,最终都归于一种结果:不仅“血浓于水”、亲人的情感永远不变,而且远方的游子总会想“落叶归根”、回家团圆。再进一步,中国传统文化还希望“家庭关系扩大化”,让亲情关系扩大到社会关系,让社会上的人际关系都有“准亲情”感。整个人类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关系最好就像家庭关系,分分合合,起起落落,最终,天下人永远应该是一家人,人与自然也应该是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
大熊猫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第二个关于大熊猫母女的故事,其中大熊猫女儿“美美”和上面讲的小金丝猴“淘淘”一样,都要经历一个少年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渴望冒险和自由成长,但又总是要从山坡上滚落,或者从凶险中拼了命才逃脱险境和生存下来。眼看着下一代的惊险成长经历,慈爱的母亲们总是既愿意放任,又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既欣喜孩子们的迅速成长,又清楚他们最终都将自立门户。这样的故事体现的仍是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依恋和亲密无间是最美好的“家”的伦理常情。
三、万物有灵,自然有大美而不言。第一个故事结尾处的雪豹母亲“达娃”,为了避免饥寒而死,孤注一掷地冲向平时不属于她捕猎的对象——牛群。她死死地咬住一头牛犊的脖子,却无法让其迅速就范。这时牛妈妈用她庞大的身躯和牛角,拼命顶撞“达娃”,最终“达娃”负伤而逃。几天后,白雪逐渐掩盖了她不再挣扎的身躯。这虽然不是一个快乐的结局,但电影很快又开始讲述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出生和成长故事,并最终让镜头转向中国传统意象中代表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的“仙鹤”——中国的“国鸟”丹顶鹤。在丹顶鹤们双翅耸立,昂起头颈,仰天高歌之时,在它们彼此对鸣,或原地踏步,或跳跃空中,舞姿优美、悠然自在之时,这些动物们的生命本能已经让人感慨万千。中国人认为“自然有大美而不言”,自然和动物的语言我们人类不能完全懂,但我们可以想象和体会,可以观察和试讲。总之,四季更替、生死轮回,大自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让人敬畏的、神秘奇美的、生生不息的伟大存在。
《美丽中国》(六集纪录片)
英语原名:Wild China;导演:Phil Chapman;英国、中国合拍;2008年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故事梗概:
在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中视传媒(CTV)与英国BBC环球公司合作拍摄了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这部纪录片旨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大地的美丽风光,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中国的自然和历史。这部作品时间总长约6个小时,拍摄时间历经3年,摄制组在中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0多个国家级的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还有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剧组成员用高清的镜头配以优美的音乐,生动记录了包括极北的赫哲人的生活、桂林的船上人家、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长城、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青藏高原的藏羚羊、秦岭的野生大熊猫,以及云南的亚洲象等“美丽中国”镜像。中国大地的自然资源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多姿多彩、美妙神奇,让人惊叹之余也回味无穷。这部纪录片共有六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可根据课堂需要选取观看。
跨文化视角点评:
一、这部合拍片把镜头瞄准了中国大地上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和生活在其间的中国各族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从山川河流到花草树木,从桂林山水到香格里拉,从青藏高原到鄱阳湖水,从贵州山洞里的学校到藏民与鸟兽的通灵,这部纪录片都十分自然地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那就是相信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人人都要热爱和珍惜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与生存资源,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实现人的族群生存,也就是用最合适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影片的这个定位,十分准确地展现出一个淳朴而又美丽的中国——她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好的家园。
二、从美学特点看,就如影片一开始聚焦的烟雨漓江,那种灰色基调的优美景色,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最推崇的水墨意境,山山水水、花鸟鱼虫,人在其中,乐在其中,这种美学风格追求也形象地解释了为何千百年来,中国的先人们都为拥有这样的山水景致而感到特别骄傲与自豪,并且渴望把生活中的各种体会、人生不同阶段的得失收益,都最终“寄托于艺术”“寄情于山水”。这样的自然美学定位,造就了中国式审美的含蓄内敛,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通过“意境”和“意味”去追求生命之“意义”的深厚美学传统。
三、这部纪录片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国农业文明中人对自然资源极其珍惜的精神,如年年等着看到春来燕归后才开始插秧的农民,在漓江上沿袭了1000多年的渔夫与鸬鹚之间相依相助的关系,江浙一带农民世代传承的稻田和养鱼结合耕作的方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镜头下的“美丽中国”也在经历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建设的冲击,所以这部纪录片也在提醒观影的人们:这些传统而美好的生活方式,既是我们需要加倍珍惜的,也往往是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甚至可能因为漠然视之而忽略其价值,可能意识不到它们是正在流失和被破坏的文化——从这个暗示看,这一定要保护的中国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已不仅是美丽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当今世界各族人民需要一起面对的问题。
四、该片的英国导演曾强调说:我们希望中国人为自己的广阔田野和野生动物们而感到自豪,真诚地关心它们,并努力保证它们的生存。我们也希望(通过此片)纠正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的负面看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二集)(纪录片)
英文名:A Bite of China;导演:陈晓卿、任长箴、程工;中国;2012年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共七集的纪录片,展示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体现了“民以食为天”、人要学会“与天同乐”的中国智慧。纪录片用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假定我们都是天生的“美食家”,所以在渴望品尝天下各种美食的奇妙之味的同时,不妨先去了解一下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于是我们会随着镜头看到大自然“馈赠”的各种食物,它们是如何被我们发现、选取、采摘和处理,被送进大大小小的厨房,送上各家各户的餐桌的。
第二集叫《主食的故事》。主食是指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也通过各种“主食”样貌、口感、制作方法的差异,描绘出中国不同地域各种民族的风俗差异和饮食习惯。
跨文化视角的点评:
一、中国文化内部的多元性。该片第一集灵活地展现了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如海洋、盆地、湖泊和草原、山林等,用大量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形态丰富,各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之间总是存在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等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也决定了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中国人必然拥有截然不同的食物资源,必须采用不同的获取食物的途径,由此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差异极大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由于自古以来的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而相互分享、理解与促进。迄今为止,中国人出门或出远门的一大乐趣,就是尝遍天下美食,通过美食和制作美食的手艺,感性地认识全世界的朋友。
二、中国人在加工“主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和才干,也体现了“民以食为天”“与天同乐”的中国智慧。在许多外国人看来,饮食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类似宗教一样的神圣之事。因为饮食不仅仅是供我们果腹和免受饥饿之苦的日常事情,也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愉悦体验,饮食在中国人看来,还代表了人间最重要的文化。对群体而言,一个家的饮食,一个地方的饮食,都是这个家的文化和某个地方性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文化“他者”最易感受和接近的文化产品,真的是“零门槛”的跨文化交流第一步。对个体而言,饮食习惯是出于你内心深处的那道抹不去的成长记忆,你从小在家中、在某一地区形成的“胃口”,会跟随你一辈子,会是你“永远的乡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适应力很强,但唯一难以适应的就是自己的饮食习惯,所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把中餐馆开到哪里。中国人希望中餐馆开遍全世界,与世界一起分享美妙无比也取之不尽的“天赐”美食。
三、有些观众感觉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暴露出中国目前许多地方连基本的现代卫生条件都不够,在那些地方就餐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食欲。不过这部纪录片也恰恰想告诉观众,那些在餐桌上五颜六色、卖相极佳的精美菜肴,当劳作的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取它们(也就是食材)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付出许多艰辛的。我们在认识了那一个个勤劳勇敢的采摘者、种植者、打捞者、持守传统烹饪方式的烹饪者之后,在品尝美食之时,应该会更带有一颗感恩自然和他人的心。中国人相信:历史是普通人创造的,美食是属于大家的;文化的自由共享和相互尊重,是最美味的人生盛宴之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英语原名:Life of Pi;导演:李安;美国、中国台湾、英国、加拿大合拍;2012年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故事梗概:
一名渴望创作灵感的作家,无意中得知派·帕帖尔有一个传奇故事,就请求他再向自己讲一遍。故事中的主人公派(Pi)是个从小生于印度,却又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男孩。他的父亲曾经营一个可供市民参观的小动物园,这让派从小就熟悉各种动物的长相和习性。他曾经试图独自去接触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但父亲为此勃然大怒,并以一只羊瞬间被虎咬死的血腥方式教训他,告诉他凶猛的老虎和人不一样,人与这样的动物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随便地接近它们只会让自己随时丧命。从那时起,派几乎也失去了对野性世界的好奇探索。在派17岁的时候,由于经营不善,动物园维持不下去了,于是他父亲决定举家迁移加拿大,让他们的动物们能卖个好价钱。于是,派不得不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同父母、哥哥一同搭上了一艘日籍货船。在航海途中,货船遭遇了海上暴风雨,船上人员几乎全都遇难。在这场海难里,少年派侥幸掉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还,却不幸地失去了他的全部家人,同时也开始了长达227天的海上漂流。
在漂流的最初几天,与少年派同船的有一匹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坐着一堆香蕉漂过来母猩猩,一条凶残的鬣狗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面对生存的困境,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冲出来又咬死了鬣狗。于是救生艇上就只剩下少年派和一只随时可能扑上来的孟加拉虎。最初少年派试图用各种方法躲避老虎,甚至想方设法杀死老虎以求得自己的平安。然而当老虎下水后无法再上船的时候,原本想让老虎葬身大海的少年派却动了恻隐之心,想办法又让老虎重回了救生艇。这时的派才意识到正是理查德·帕克对他的生存威胁,使得他自己能在海上存活下来,不因海上的孤独与寂寞而绝望致死。而且时刻的戒备也让少年派没有时间去忧伤痛失亲人的不幸。没有老虎理查德·帕克激发的生存本能,少年派也无法活下去。
在长达7个月的漂流里,少年派靠着救生手册来学习求生措施。他合理分配救生艇上的罐装食物,每天写日记,收集淡水,甚至几次三番学着驯服老虎。他待在用救生衣捆绑而成的小筏上,捕捉海鱼以喂饱老虎,好让它不至于过度饥饿而扑食自己。少年派和老虎理查德·帕克一同在壮观的飞鱼群里争夺一条大鱼;在猛烈的暴风雨中,他声声叩问上帝,喊出心中的痛苦与绝望;在茫茫无际的海上艰险地躲避鲨鱼的追踪;在寂静的夜里他和老虎理查德·帕克一起观看发着荧光的海洋生物和跃出海面的座头鲸。在他俩耗尽食物与体力,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之时又奇迹般地漂流到一座天堂般的小岛,狐鼬如长在地里的植物一般遍布小岛。直到夜幕降临,少年派才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食人岛,岛心的淡水湖会在夜里分泌出酸液吞噬鱼类。于是为了生存,少年派在岛上留下了初恋情人系在他手上的红绳,离开了小岛,与老虎理查德·帕克再次踏上漂流之程。最终,他们的救生艇漂到了墨西哥的海滩上而得以获救,而老虎理查德·帕克上岸后就头也不回地进了丛林,只留得瘫倒在地的少年派不舍地哭喊。
上岸获救后的少年派在医院里逐渐康复,当初那艘遇难日本货船的所属公司派了两名日本代表,前来询问遇难事故的原因。两名日本代表起初并不相信派所说的他与孟加拉虎的漂流故事,他们希望派能给出一个没有动物、没有食人岛的故事。于是派向他们讲了一个不同版本的海难故事。暴风雨袭击货船之后,只有船上一名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自己和他的母亲逃上救生艇。凶残的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继而又在冲突中杀死了派的母亲,派一怒之下杀死了厨子。在漂流了227天后存活了下来。看到两个日本人惊恐的表情,少年当时顺理成章地以为他们会相信第二个故事。然而当上门来的作家翻开当年的档案时,上面却写着“最后他和这只动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
当派·帕帖尔问作家: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一个?作家说,有老虎的那个。于是派对他说:“所以你跟随上帝”。
跨文化视角的点评:
一、小说作者拥有丰富的跨文化生存经历。扬·马特尔(Yann Martell)于1963年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出生后,父亲被任命为加拿大外交人员,先后派驻多国。幼年的扬·马特尔随着父母旅居哥斯达黎加、法国、墨西哥、阿拉斯加、加拿大等地,从小就见识甚广。马特尔先求学于安大略省的圣三一学院,后来又就读于彼得堡的特伦特大学,主修哲学。毕业后他出门远游,在印度、伊朗和土耳其待了好一阵。2002年,扬·马特尔创作的这篇小说获得了布克奖。
二、电影导演有意沟通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获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选择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四方合作拍摄的3D电影,并在拍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力争拍出让全世界人民都能一起欣赏的最佳电影。他谈到自己的伟大“初衷”时说:“派的故事就像这个男孩的名字,是一个无理数(Pi,π的谐音),是一个无解的存在,而这种不可知也恰是故事本身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故事的作者来自西方,有犹太人的背景,西方人的文明建立在游牧民族基础之上,强调坚强、侵略性,把人摆在首位。比如同样讲漂流的《老人与海》是很好的例证,但派的故事与海明威的故事完全不同,马特尔的思路非常现代,他使得东西方文明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存在于文字中,更强调哲学和思辨,同时他的笔调是比较聪明的,在一个刺激的故事内部,安置了幻觉、信仰、神学、动物学等话题,给出了比如‘旧约’‘新约’合二为一的叙说思路,甚至故事内部也兼容了伊斯兰教、印度教的存在。难得的是,把有关宗教的故事讲得兴味盎然转而又跳出了宗教,回归到人的本身,甚至于你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下一步要做什么,都有很巧妙的回答。”不过,从小说到电影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再次改编和扩充内容的过程,李安曾透露:单单是剧本,居然就改了整整400稿!
这部作品可以讨论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手法创意非常丰富:各种宗教信仰的异同、西方思维与东方意境、人与自然(动物、植物、大海、岛的存在等)、两种故事叙事等,都可以引发多种解读(包括必然且有价值的误读)。
三、反思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异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人定胜天与天人合一,往往是一般讨论中首先要“假设”的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这个电影故事初看起来,讲的是少年派独自面对海上各种艰难险阻,还要时刻防备一只凶猛无比的孟加拉虎,这类“冒险生还”的故事,似乎体现的是典型西方式个人主义理想,歌颂强大的个人力量,强调务实精神和求生欲望能使人战胜困难,包括征服自然。但李安导演让影片中的大自然始终呈现摄人心魄的威严和神秘莫测的奇美,从而让观众反思人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性。
李安认为,在当代美国的中学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重要的课外阅读材料,甚至十有八九被当作课堂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通常美国式的讨论围绕着精神力量的价值、人应不应该有宗教信仰这些要点进行。“因为美国人比较相信人,因为美国比较得天独厚,所以是一个乐观的国家,人们追寻自由,觉得什么东西人力都可以克服。”因此,从一个东方人的角度重新来拍西方人的哲学故事,在李安看来是很有意思的。李安说:“我自己来自东方文化,是偏向道家一点的思维方式,比如不是什么都要照你的意愿存在,如果一切都照人的意愿进行下去,这个地球终究会走向毁灭,就像地球上的动物正在渐渐消失,自然生态也渐渐消失,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谦虚一点。”
在经常穿梭于世界各国的李安看来,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国家,崇尚自由,相信人力可以征服一切。在许多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好莱坞大片里,总少不了个人英雄情结,在灾难性的危机里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牺牲小我去拯救世界。与之相对,李安曾如此说道:“可我觉得时候也到了,像我们成长在中国,不太信这套,什么人定胜天——人对老天爷是要有敬畏的。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好是个机会,让我觉得在这方面可以有所发挥。”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李安成功地通过电影故事的复杂讲法(一个是冒险生还的故事,一个是人吃人的残酷生存故事)和极其丰富的视觉呈现方式,保留了小说原著极易让人联想到的《约伯记》《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隐喻,同时明显传递了中国传统中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和“天意难违”的智慧结晶。不仅如此,李安还成功地削弱了东方与西方多种世界和人性认识间的尖锐对立性,反而将它们的异同和各自道理都温和地融进影片元素里。于是,相信人的理性可以让人在茫茫宇宙天地里“得天独厚”,和相信人始终需要有敬畏之心、要敬重自然和神灵,这两种说法在电影中一点也不冲突,它们可以公开并置和隐性融合,反而带给人更深远、更丰厚的感受和沉思。
曾有记者对李安做过一个专访,其间记者讲道,小孩、动物、水,这三样是电影界公认最难拍的题材,李安却恰恰围绕这三个主题开启了巨大的挑战,甚至他还努力挑战尝试3D技术拍摄。因为他明白3D技术对于现代人的魅力所在,所以他就要用3D技术来赋予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和神奇无边的张力。在这部电影中,静如平镜的海面在日光下犹如天堂般安宁;海洋生物在夜晚发出点点荧光,抬头可见的满天繁星仿佛时远时近;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波涛滚滚、海浪汹涌,让人在惊心动魄中重新认识自然的壮美和宏大,从而学会从内心里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李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还谈道,好莱坞曾希望这个电影故事可以更多地倾向于大众口味,就做单纯的冒险故事,讲一个男孩怎么征服老虎、历险成长。但是李安一直在挣扎,在他看来,真实的世界不单单像一个冒险故事那样单纯。那头一直威胁着少年的孟加拉虎,甚至一度让少年派产生依恋与不舍,这才是故事的真正新意和神奇所在。正是深刻的跨界人文思考融合好莱坞高科技的视觉效果,才让各国观众都对这部影片抱有较高的兴趣,这是漂亮的跨文化内容组合和技术合作。
四、关于人性、生存、欲望问题的深刻思考。小说的最后,日本交通省派来的两名官员与派对话,派诉说了另一个版本的残酷故事:救生艇上其实没有鬣狗和猩猩,也没有老虎和斑马,有的是一名水手,一名厨子,派的母亲,还有派,中间发生过什么?——难道,老虎就是派的另一个自我?
如上所述,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看,交流总有一个“我与他者”交流的问题,与派交往的老虎,或者说人(素食)与兽(肉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构成了影片的核心。但是,其实电影中与人类交往的另一重要“他者”是大海(或大自然)!李安把用3D技术呈上一场关于大海的饕餮视听盛宴的目的,放在了探寻和维护现代人内心净土的目标上。
由于电影极强的带入感,观众大都会和少年派一样,心中有自己的秘密花园,保留着对万千世界的真正好奇和探险冲动,想着能否和一切动物、植物和未知神灵交朋友。同样,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前人的教导,曾经的纯真无邪和开放好奇会渐渐离去或隐藏。我们的内心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中会不由自主地滋生与他者攀比或竞争的欲望和渴求、恐惧与不安,从而忘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有记者如此解说了李安的想法:“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让我们感到威胁,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出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正是这样普遍的人性问题、普遍的社会与自然生态问题,会超越世俗的宗教冲突,超越现世的文明碰撞,会让我们思考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和人性改造命题。这是超越文化冲突的终极价值思考,是大自然神奇力量能抵达人类内心世界、让人们理解文化共享和分享之必要性的理由之所在。
五、关于信仰异同问题的探索。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汉语国际教育老师和学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李安的这部影片中,也巧妙地用复杂的、多元的视角“触碰”了这个问题。少年派从小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对信仰的问题一直处于探索状态,故事结束时他也没有得到内心确切的答案。派的父亲认为他信仰多个宗教就等于什么都不信,应当用理性去做出选择,不过他宁可儿子产生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而派的母亲则对他说,理性只能解决外在的问题,不能解决内心的问题。电影因此让观众意识到信仰和各种信仰间的差异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可以把选择权留给每个人自己去思索。
导演李安曾经说过:小说作者马特尔的思路非常现代,他使得东西方文明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存在于文字中,更强调哲学和思辨……
“我自己来自东方文化,是偏向道家一点的思维方式,因此我的改编侧重难免又会稍微调整,我蛮期待看到这种撞击的发生,哪怕是在学校里的孩子们中间产生另一个讨论的可能性也是很好的。比如不是什么都要照你的意愿存在,一切都照人的意愿进行下去,这个地球终究会走向毁灭,就像地球上的动物正在渐渐消失,自然也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谦虚一点。”所以这是一个进一步改编、融入中国智慧后的电影故事,电影让信仰三种宗教的年轻人派,实践了人类与各种“他者”的真诚交往:这里面的“他者”有他人、他国、老虎、大海、万物和神(复数)——影片创新性地体现了跨文化交流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不了解他者,不了解自己。生命平等,共生共存。
也许导演李安认为,生活中难免遭遇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大小冲突,其实没有必要去立马硬争一个对错,唯一的明确答案也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首先还是要看到,人类在大自然环境中的同一物种属性让人拥有相通的人性,也让不同的文化肯定存在着共同性,在信仰问题上人类会有一样的困惑和迷茫,也有同样的纯真和向善之心。
这个融入中国智慧后的电影好在哪里?倡导灵魂的互通?在电影故事中,人与兽之所以达成了“休战”协议,首先是出于必需,然后是出于彼此心照不宣的尊敬。老虎的武器是它的爪牙,人的武器是他的头脑(理性)。派对自己说,理查德·帕克或许是无法驯服的,但在上帝的旨意下,他可以得到训练。那么这是一个让你相信上帝的故事吗?应该说,这个融入中国智慧的电影故事立意更高:那就是建议每一种文化都开放和兼容并蓄,鼓励全球化时代人人参与更高境界的跨文化深度交流。
《上帝也疯狂》
英语原名:The Gods Must Be Crazy;导演:加美·尤依斯;博茨瓦纳、南非合拍,1980年
(叶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专业2016级博士)
故事梗概:
在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每年长达九个月的干旱导致动物大规模迁徙,人类也无法居住,只有一小群布希族人在这里过着知足惬意的生活。他们与世无争,没有所有权的意识,他们也没有见过其他的人类,与现代文明完全隔绝。他们擅于用树叶收集露水,或从植物和树根那里取水。对他们而言,这片荒凉的沙漠简直就是上帝赐予他们的人间天堂。一天,布希族成年男子凯走在沙漠里,突然一个可乐瓶子从天而降,他以为是上帝从天上扔下来的,于是便把瓶子带回了部落。部落里的人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上帝送给他们的礼物。他们渐渐发现瓶子有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可以吹音乐,可以磨蛇皮,还可以砸树根等。瓶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但他们的矛盾也渐渐出现了,因为瓶子只有一个,而大家都想优先使用。一次,一个族人因为争夺瓶子被打伤了,凯十分生气,他认为上帝一定是疯了才把这个瓶子送给他们。他想让上帝把瓶子收回去,便把瓶子扔向天空,不料瓶子落下时却砸伤了他的女儿丹妮。于是凯又把瓶子埋到沙堆里,却因为瓶子上有血味而被土狼挖了出来,碰巧又被玩耍的丹妮捡了回来。大家惊恐地看着这个瓶子,把它称为“不祥之物”,最后凯决定把它带到世界尽头去丢掉。
距离部落600英里(约966千米)外有一座现代城市,那里呈现出异常繁忙的景象。城市的女职员汤普森小姐决定辞职去博茨瓦纳的部落地区当老师,生物学博士安德鲁与好友布迪正在当地进行生物调查,他负责接待汤普森小姐。但他的车因为刹车故障,一路上状况不断,窘态百出。同时,在距离部落2000英里(约3219千米)外的另一座城市,波哈领导的暴动分子袭击了政府要员,并在与政府军展开激烈的交火后逃窜。
这一天,凯在路上与安德鲁一群人相遇了。他把这些人看作“神仙”,便把瓶子递给他们,想让他们把瓶子收回去,但布迪用布希语告诉凯他们也不需要瓶子,所以凯只好失望地继续前进。由于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凯用麻醉针刺中了牧民的一只羊,被抓进警察局,并被判了死刑。好在安德鲁和布迪将他保释出狱,他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不久,暴动分子闯进了这里,并劫持了汤普森小姐和她的学生。凯在跟随安德鲁和布迪在野外考察时,突然发现了被劫持的人群。他们想办法让凯伪装成人质,用麻醉针刺晕暴乱分子,解救了汤普森小姐和她的学生。安德鲁对汤普森小姐倾慕有加,虽然不懂如何与女性相处,而且在她面前做了很多愚钝的事情,但汤普森小姐最终被他的真诚和可爱所打动,接受了他的表白。
最后,凯告别了安德鲁和布迪,走到一处断崖,他认为那里就是“世界尽头”,于是把瓶子扔下断崖,并顺利返回了部落,布希人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生活。
跨文化视角点评:
一、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遇。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的相遇通常会引起激烈的碰撞甚至冲突,但这部电影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即两种文明通过瓶子相遇,虽然会有一些误解,但最终还是可以友好共处的。瓶子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突然“闯入”布希族的世界,扰乱了他们原本平静安详的生活,所以他们才决定把这个现代文明的“不祥之物”丢到“世界尽头”。对布希人而言,一切都是上帝的赏赐,他们听到打雷声,以为是上帝吃饱了在打嗝;看到飞机飞过,以为是上帝的肠胃不舒服。他们没有警察和法律,没有暴力和犯罪,甚至没有“所有权”的概念。而大城市则是另一番景象:忙碌的工作,动荡的政治局势,无法满足的权力和欲望等。当凯第一次见到汤普森小姐时,觉得她是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凯看到安德鲁和布迪时,认为他们是“神仙”;凯第一次看到汽车,以为那是圆脚的动物。而汤普森小姐则认为凯十分粗鲁,警局和法庭的人则将凯视为偷窃犯并把他抓进监狱。当这两种文明相遇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解和偏见,但他们后来却能善意交流,真诚互助,比如布迪和安德鲁将凯保释出狱,凯则帮助他们解救人质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不同文明之间的求同存异。人类文明是多样化的,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种种差异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不同的文明之中一定有共性存在,所以尊重差异、寻求共性是文化间交流的首要态度。电影通过两种文明的相遇,呈现出的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理念。通过影片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十分复杂,有人为了夺取权力进行暗杀和抢掠,也有人厌恶城市而向往淳朴简单的生活;有人残暴无情,也有人还保留着善良无私的天性。相对来讲,布希人的生活显得安详有序。他们自给自足,始终保持着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只是没有人能知道布希族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还能持续多久,也没人能保证布希人的文明不会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我们只能希望他们在被影响的同时,还能保持一种简单而知足的生活。
三、人类本性中的单纯与美好。虽然电影批判了现代城市文明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对布希族恬淡安逸的生活状态表示赞赏,但我们已很难摆脱现代文明的影响,也无法回归原始状态。所以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思考不应停留在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上,而要通过两种文明的相遇,唤醒人类本性中单纯美好的品质,让人们认真思考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另外,无论是凯在遭遇现代文明时的不知所措,还是安德鲁在面对汤普森小姐时的一系列滑稽表现,这些妙趣横生的画面都营造出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也强调这片非洲大地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总的来讲,这部电影通过两种文明的交流与对话给观众一些启发,即不要在现代文明的长河之中迷失自己,而应丢弃邪恶的“瓶子”,保留那些美好的东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