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7563
日期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俄罗斯·洛蒂·第一章自由血统:过去的花样
第二章醒来的世界(圣彼得堡,1899-1904)
第三章第一次革命与第一届杜马(圣彼得堡,1904-1906)
第四章蝴蝶(圣彼得堡,1906-1910)
第五章学校(圣彼得堡,1911-1914)
第六章恋人与诗人(彼得格勒,1914-1917)
第七章初尝流亡滋味(克里米亚,1917-1919)
第二部分欧洲·西林·第八章成为西林(剑桥,1919-1922)
第九章重组(柏林,1922-1923)第十章缪斯登场(柏林,1923-1925)
第十一章流亡生活场景(柏林,1925-1926)
第十二章异想(柏林,1927-1929)
第十三章作家纳博科夫
第十四章《防守》
第十五章反与正(柏林,1929-1930)
第十六章明亮的书桌,黑暗的世界(柏林,1930-1932)
第十七章远景(柏林,1932-1934)
第十八章翻译与转换(柏林,1934-1937)
第十九章奔波(法国,1937)
第二十章《天资》
第二十一章穷困(法国,1938-1939)
第二十二章寻找出口(法国,1939-1940)
致谢
文献目录
索引
译后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先后因俄国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背井离乡、漂泊流转,现代历史严重扭曲了他的生活,对于这场变革,他几乎无法漠视。可是,没有人像他那样顽强地执着于个人的事业,或者说,没有人比他更坚定地与时代保持着距离。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的父亲担任第一届临时政府不管部部长,因为反对沙皇,父亲遭遇监禁,并被剥夺宫廷头衔。在如此混乱的年代,纳博科夫继续写着他的爱情诗,仿佛身边什么也没有发生。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冲进冬宫的那个夜里,纳博科夫写了一首诗,并注释说:“写作过程中,我能听到街上传来的尖利的来复枪声和机枪讨厌的嗒嗒声。”
他出生在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家境相当富有。十七岁时,他继承了家族最宝贵的遗产,那些奢华的庄园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当时的主人是别兹博罗德科公爵——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政策主管。但是革命和移民很快迫使他不得不以写作为生——阅读对象是那些萍漂梗泛、阮囊空空的流亡者,数量不满百万。三十年代后期,纳博科夫和妻子的生活穷困潦倒,若没有一些救济机构和像拉赫马尼诺夫等崇拜者的慷慨相助,他们很难活下去,更谈不上逃离希特勒的魔掌、前往美国了。在美国,他们的生活相对要好一些,但仍然捉襟见肘。直到《洛丽塔》大获成功以后,花甲之年的纳博科夫才重新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从康奈尔大学退休后,他去了欧洲,在瑞士定居。住在一家豪华的旅馆里,他可以不受打扰地写作,除了童年的那五十个家仆现在换成了穿制服的侍者以外,历史的沧桑陵谷之变似乎并没有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任何痕迹。
纳博科夫个人戏剧的每一幕都是在无法逆料的不同背景下上演的。最初是帝俄的小小一角,那是圣彼得堡独具魅力的地区,革命前的文化给它披上了绮丽的晚霞;从那里驱车两小时,则是一座庄园,一片杉树林,一条河,纳博科夫魂牵梦绕的故园。接着是俄侨阶段,一个“物质贫困,知识丰饶”的时期,到处是幽闭恐怖症和钩心斗角,还有不可避免的离散。又一个二十年,纳博科夫的美国时期,在那里,他们每逢寒假就得从一个教授家搬到另一个教授家;夏天则是彻底的游牧生活,他们开着汽车,从一家汽车旅馆到另一家汽车旅馆,他寻觅着蝴蝶的栖息地,寻觅着《洛丽塔》等小说的灵感。最后重返欧洲,十五年里,站在蒙特勒皇宫旅馆的高处,他俯视着日内瓦湖上的水鸟。
随着每一幅背景的改变,那些配角也在发生变化。在彼得堡的一个街角,一个小男孩停了下来,他的父亲正在跟老托尔斯泰聊天;在巴黎,一个瘦瘦的俄国作家正在乔伊斯和匈牙利足球队面前朗读自己的法语作品。在流亡欧洲时期,纳博科夫跟移民作家中的朋友和敌人的关系对英语读者来说也许没有多大意义,但对纳博科夫本人却很重要:坚定的卢卡什,温和的艾亨瓦尔德,敏锐严厉的霍达谢维奇,狡猾的阿达莫维奇,善妒的蒲宁。在美国,纳博科夫最亲密的朋友应该是埃德蒙·威尔逊,直到最终恶化为一场越洋的谩骂和争讼。其他朋友包括(按照字母顺序):莫里斯·毕晓普,罗伯特·弗罗斯特,豪尔赫·纪廉,詹姆斯·劳克林,哈利·列文,玛丽·麦卡锡,约翰·克劳·兰塞姆,梅·萨顿,艾伦·泰特,E.B.怀特和凯瑟琳·怀特。在最后一幕中,纳博科夫从公共生活中退隐,跟家人生活在一起,仅仅会见一些老朋友、出版商、借瑞士之地利的作家名流、批评家以及一些矢志不渝的拥趸。这段时期最有爆炸性的故事应该是纳博科夫与威尔逊及传记作家安德鲁·费尔得的不和。
但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孤独的人,有关他的生平故事应该集中于他那谜一般的个性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其中有三点非常突出。第一,他非同寻常的自信:有谁敢在一部非虚构的作品中这样开头:“我像一个天才一样思考”?第二,他对别人强烈、专注、始终不渝的感情。尽管交友十分有限,但他对父母、妻儿的爱可谓情深意长。第三,他坚定不移的个性主义。他不容许他的鉴赏趣味或坚决的意见受到时代的调和,他讨厌集团、一般化和各种陈规惯习,讨厌独特和独立之外的一切东西。
第十三章作家纳博科夫
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也许是来自下一个维度的草稿。
——《最后的证据》手稿
纳博科夫之艺术的真正故事在于,他要发现创造性的形式与虚构手段,去表现他的哲学所提出的全部问题。二十年代末,他不仅抛弃了早期诗歌中的那些二手词汇和技法,而且告别了诸如《声音》《仁慈》《柏林向导》等小说中那种直接的沉思,这些内容最好作为哲学来处理,可惜还很单薄,作为艺术吧,又太平了。随着他的才能不断发展,纳博科夫找到了新的结构与策略,从而使得他的思想可以尽情展现出知性的价值来,同时又有人性的背景,有根基,有名姓。
在《防守》中,纳博科夫首次设计了一个手法来充分表达他的思想观念。在开始研读他的第一部杰作之前,我们需要对纳博科夫的思想进行研究,需要分析它们是如何构成他艺术之独特性的。
一
纳博科夫坚信,只要我们学会不理所当然地去看待世界,生活就会充满幸福。这一基本倾向——别忘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曾准备命名为《幸福》——影响着他的全部创作,它的好奇心,它的开放姿态,最重要的,它充满感激的惊奇感。在早期一个短篇中,他说,一个次要人物“是悲观主义者,像所有的悲观主义者一样,是一个可笑的、观察力迟钝的人”。在他早期的一首诗歌中,使徒们看到蛆虫从一条狗的膨胀尸体中爬出来时觉得很恶心,但基督却独自对死狗那洁白的牙齿感到惊奇。
在纳博科夫看来,将生存看作是优胜劣汰的斗争,是要争取全球垄断,这样的常识大错特错。他的一个人物承认,很难对付“生活的所谓实际的一面(你我在星光下卖书做账显得很不真实)”。
纳博科夫用“艺术”反对“常识”,但他的艺术有着特殊含义,常常引起误解。卡车司机会说,运输使世界得以运转,但纳博科夫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就相信艺术是比其他人类活动更重要的职业。他也不会把艺术看作是避难所和隐居地,可以从残酷的世界逃进鉴赏家的茧室里,编织着往昔生活的那些精致蚕丝。对纳博科夫来说,艺术是能够从屠宰店的那些肉块上看到美的精神,是从忙乱的世界中超脱出来的精神,不是要弃绝世界,而是要重新打量它,去品味那无价、无用又无餍的生活。
在他的艺术中,纳博科夫既探求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独特之处,又探求将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组合方式。他天性喜欢独立,喜欢任何独立不依的事物,喜欢心灵在遭遇自由粒子的世界时的那种自由。他憎恶一般与概括,憎恶强迫性的联系。例外,意想不到的火花,有待在新的特异层面发现的起爆的细节,总是能够摧毁分类学、决定论和通则的牢狱。他喜欢去看待事物自身,而不受范畴或平均数的限制,他喜欢观察处于开放状态的瞬间,喜欢将每个事物无所约束地珍藏在心里,喜欢追求更彻底的心灵解放,能够摆脱性格的囚室,时间的牢房。
尽管他赞美自由电子,他对分子的各种可能联系也大加颂扬。他发现,就像事物的独特性一样,它们与其他事物、瞬间和心灵的重新组合也是奇妙无穷,难以解释,比如长期进化发展的自然界的复杂拟态手段,比如某个瞬间的精妙和谐。世界充满了花样,它们太容易被忽视,比如雪花上的几何图形,比如信手涂鸦的图案。宇宙充满着各种意想不到的联系,而纳博科夫认为,最接近于生命创造奇迹的却是,他能够将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重新排列整合,从而构成他自己的组合,比如词语、世界、感觉。
二
纳博科夫哲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事物,是一切神秘之物中最神秘的一种”。在《玛丽》中,加宁的记忆再造了他和玛丽的过去,因此柏林彻底从眼前淡去。纳博科夫强调心灵的指导性力量,加宁的记忆无须依赖什么契机,无须尝一尝从普鲁斯特糕点铺出来的什么小玛德莱娜点心。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