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0229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新)》中公教育为2019年参加教师资格初中历史考试的考生奉上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习题集!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10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10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初级中学)(新)》中公教育为2019年参加教师资格初中历史考试的考生奉上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习题集!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10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10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目 录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卷(一)~(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十)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卷(一)~(十)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十)
免费在线读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该记载反映的是()对原料的要求。
A.青铜器B.瓷器
C.漆器D.景泰蓝
2.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有关治国理政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回答反映他主张()。
A.反对借助法律治国B.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C.恢复周礼,实行德治D.约法省禁
3.汉高祖“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至茂陵,赐迁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当时山东临淄有的强宗大族被迫离开故地,迁居到几千里之外的会稽。这一举措()。
A.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B.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政府力量
4.“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5.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6.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清代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化的外衣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
7.我国的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代并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农业经济的发展
C.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D.新的儒学体系形成
8.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林则徐意在说明()。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输入导致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9.()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四洲志》B.《华事夷言》
C.《瀛环志略》D.《海国图志》
10.学者雷颐认为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题干中的“乌托邦”是指()。
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B.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C.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11.“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由的用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摘自茅盾小说《春蚕》的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B.1895—1905年
C.1912—1922年D.1922—1932年
12.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
13.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千克猛增到6.6万千克。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A.人民公社的建立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C.科学种田理念的普及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14.1954年,周恩来在与印度尼赫鲁总理就西藏问题进行会谈中提出:“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欣然赞同。周恩来所说的“原则”()。
①首先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②违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实际体现了“求同存异”方针
④标志着中国外交已经走向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5.有学者指出,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题干中“”所填人物应是()。
A.克利斯提尼B.伯里克利
C.梭伦D.西塞罗
16.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开辟西欧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这一壮举完成的时间是()。
A.1492年B.1494年
C.1496年D.1498年
17.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熟铁冶炼搅拌法是由工场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共同发明的。这反映在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
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
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
18.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自由贸易政策B.科学技术的滞后
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D.对殖民地的依赖
19.2014年,一尊高2米的普林西普铜像在东萨拉热窝市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内揭幕。每当人们提起这位青年的名字时,总会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日俄战争D.德雷福斯事件
20.1964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这次会议后诞生了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它的名字是()。
A.欧洲联盟B.七十七国集团
C.西非共同体D.南锥体
21.20世纪30年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当时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喜剧片,还有很多历史冒险片和荒诞片。这些电影在当时的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
A.欢娱和幻想为恐慌中的人们提供消遣
B.诙谐和幽默为战争中的人们提供抚慰
C.夸张和想象为富足中的人们提供鼓舞
D.历史和冒险为革命中的人们提供引领
22.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用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D.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
23.“春秋三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左传》B.《公羊传》
C.《谷梁传》D.《吕氏春秋》
2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A.《资治通鉴》B.《汉书·艺文志》
C.《玉海》D.《隋书·经籍志》
25.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B.重点突出原则
C.系统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27.简述讲解历史事件需要注意的事项。
28.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有哪些基本任务?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其重视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
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这一悖论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中。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
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民众监督的作用。民众监督是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信任投票、账目审计和告发程序,都是在公民直接行使主权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上进行的。前三种程序已经制度化,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运行机制较为成熟。信任投票和账目审计往往与告发程序联合,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控。
——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5分)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古代雅典的监督机制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请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东西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贡献是什么。(6分)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该记载反映的是()对原料的要求。
A.青铜器B.瓷器
C.漆器D.景泰蓝
2.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有关治国理政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回答反映他主张()。
A.反对借助法律治国B.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C.恢复周礼,实行德治D.约法省禁
3.汉高祖“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至茂陵,赐迁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当时山东临淄有的强宗大族被迫离开故地,迁居到几千里之外的会稽。这一举措()。
A.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B.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政府力量
4.“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5.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6.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清代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化的外衣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
7.我国的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代并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农业经济的发展
C.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D.新的儒学体系形成
8.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林则徐意在说明()。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输入导致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9.()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四洲志》B.《华事夷言》
C.《瀛环志略》D.《海国图志》
10.学者雷颐认为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题干中的“乌托邦”是指()。
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B.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C.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11.“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由的用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摘自茅盾小说《春蚕》的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B.1895—1905年
C.1912—1922年D.1922—1932年
12.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
13.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千克猛增到6.6万千克。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A.人民公社的建立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C.科学种田理念的普及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14.1954年,周恩来在与印度尼赫鲁总理就西藏问题进行会谈中提出:“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欣然赞同。周恩来所说的“原则”()。
①首先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②违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实际体现了“求同存异”方针
④标志着中国外交已经走向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5.有学者指出,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题干中“”所填人物应是()。
A.克利斯提尼B.伯里克利
C.梭伦D.西塞罗
16.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开辟西欧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这一壮举完成的时间是()。
A.1492年B.1494年
C.1496年D.1498年
17.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熟铁冶炼搅拌法是由工场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共同发明的。这反映在工业革命初期()。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
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
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
18.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工业避开世界市场的竞争,转到安全的、受到保护的帝国市场,帝国因此作为缓冲避免了锐意创新的需要……长此以往导致了其经济的衰落。据此可知,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自由贸易政策B.科学技术的滞后
C.过分重视国内市场D.对殖民地的依赖
19.2014年,一尊高2米的普林西普铜像在东萨拉热窝市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内揭幕。每当人们提起这位青年的名字时,总会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日俄战争D.德雷福斯事件
20.1964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这次会议后诞生了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它的名字是()。
A.欧洲联盟B.七十七国集团
C.西非共同体D.南锥体
21.20世纪30年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当时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喜剧片,还有很多历史冒险片和荒诞片。这些电影在当时的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
A.欢娱和幻想为恐慌中的人们提供消遣
B.诙谐和幽默为战争中的人们提供抚慰
C.夸张和想象为富足中的人们提供鼓舞
D.历史和冒险为革命中的人们提供引领
22.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用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D.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
23.“春秋三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左传》B.《公羊传》
C.《谷梁传》D.《吕氏春秋》
2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A.《资治通鉴》B.《汉书·艺文志》
C.《玉海》D.《隋书·经籍志》
25.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B.重点突出原则
C.系统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27.简述讲解历史事件需要注意的事项。
28.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有哪些基本任务?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其重视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
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这一悖论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中。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
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主要发挥民众监督的作用。民众监督是建立在直接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信任投票、账目审计和告发程序,都是在公民直接行使主权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上进行的。前三种程序已经制度化,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运行机制较为成熟。信任投票和账目审计往往与告发程序联合,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控。
——摘编自张春梅《古典时期雅典的官员监督机制》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5分)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古代雅典的监督机制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请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东西方社会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贡献是什么。(6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