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58991
u 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导论,从古代典籍,到五四文化的解读;从鲁迅研究,再到新国学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呈现和揭示的不仅是中国文学、中国学术的脉络和精神,更是中国文化之演进。
《赤地立新:王富仁先生学术追思》收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王富仁学术研究的论文四十余篇。作者包括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内容涉及建国以来关于鲁迅研究、新国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语文教学研究等方面新中国学术问题的研究和争鸣,是*部研究王富仁学术的论文集。可以说,《赤地立新》为读者打开一幅生动的新中国学术演进的脉络图,有探索有争鸣,有新中国学术演进的动态论述,更有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所坚守的中国学术之路。
——总论篇——
王富仁学术思想评述 / 刘 勇 李春雨 003
孤绝启蒙:持续与深化
——王富仁先生的精神面相 / 李 怡 019
有思想有生命有灵魂的学术
——王富仁学术研究谈片 / 王培元 030
王富仁与中国二十世纪晚期的启蒙文化思潮 / 李 怡 048
固守与超越:王富仁新文学研究框架的双重建构
/ 刘 勇 陶梦真 065
“影响研究”如何深入?
——王富仁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模式的质疑所引起的思考/ 查明建 077
思想与激情
——谈王富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宋益乔 082
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 李怡 089
王富仁学术研究论略 / 李金龙 100
简论“王富仁现象” / 袁向东 111
——鲁迅研究——
论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
——兼谈陈安湖同志对它的批评 / 袁良骏 119
鲁迅小说研究视角的转换
——评王富仁的《〈呐喊〉〈彷徨〉综论》及其批评者的批评/ 魏绍馨 138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 汪 晖 153
“回到鲁迅”之辨 / 邱焕星 177
略评《呐喊》《彷徨》的两个研究系统 / 刘川鄂 190
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转型的开启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论争之再思/ 黄海飞 201
“鲁迅”:从新启蒙到世俗化 / 陈国恩 217
“每一个词语都是一扇大门”
——论王富仁的语言观及其鲁迅研究中的应用 / 谭桂林 223
“鲁迅怎么看我们”
——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断想 / 张 克 241
王富仁的“呐喊”:中国需要鲁迅 / 宫 立 257
一部独特的鲁迅研究史
——读王富仁的《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吴成年 262
鲁迅研究中的儒学阴影
——对于《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一种解读》/ 赵学勇 刘铁群 270
——“新国学”研究——
我看“新国学”
——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的片段思考 / 钱理群 285
百年新文学的“传统”与“现代”
——兼论王富仁先生“新国学”理论构想的学术价值/ 刘 勇 李春雨 299
不破而立:王富仁先生“新国学”研究片论 / 康 鑫 318
鲁迅学与“现代国学”和“新国学” / 王卫平 328
“新国学”建构与中国现代文化
——关于王富仁先生《“新国学”论纲》的思考 / 陈方竞 342
“新国学”与“红学”
——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札记 / 梁归智 352
从坚守启蒙到倡导新国学
——王富仁近年来的学术走向 / 康莉蓉 365
——其他研究——
召唤真正的“左翼文学”精神
——论王富仁的左翼文学研究 / 康 斌 375
王富仁女性文学研究论略 / 谭 梅 388
人生感受:王富仁作家作品评论的关键词 / 陶永莉 400
王富仁和语文教育的两度结缘 / 韩卫娟 412
漫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
——关于王富仁《文化与文艺》的断想 / 王德禄 418
《王富仁序跋集》读后 / 范志强 426
“我的文学观”
——读王富仁及其《呓语集》 / 于慈江 437
客观性、主体性和现代性
——读“旧诗新解”,纪念王富仁先生 / 姜 飞 481
论王富仁的古代文学经典解读 / 韩卫娟 0493
指掌之上论春秋:王富仁先生的中国文化研究 / 张 俊 499
附录:
王富仁先生学术记略 511
后记 / 商昌宝 509
王富仁先生去世后,中国许多报刊都开设了纪念专栏,也有好些学校老师组织了学生阅读先生著作的读书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而言,这种阅读基本上还是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将王富仁先生的学术作品,与自己的学业和知识的增长联系起来,这当然是有意义的,也是我们通常的一种阅读方式、求知的方式。不过,在我看来,纪念先生,或者说阅读先生的著作还有另外的方式,那就是努力将自己的生命与先生的生命感受结合起来,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来。
一般认为,这里的差异主要缘于我们关注目标的迥异。我们往往强调一代与一代人有很大的区别,也容易将自己定位在差异性当中,就像以往总有同学会向我强调我们之间存在代沟,新一代人如何有了很大不同等等。但我们仔细想想,大家现在所认为的不同也许就像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一样,有些是 PM2.5,有的是 PM10,在有的城市是以煤灰为主,而在有的城市则可能是化学气体构成的,但实质却是一致。或者就如同我们置身某一间写字间,它的前身曾经是图书馆,摆放过一架一架的藏书,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被分割后的一间一间的小房
001间。虽然,图书馆和办公室明显不同,但我们将所有的架子全部都抖搂干净,它们的骨架还是相同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里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做学术研究切勿随波逐流,而应该在不一样中看出一样,在一样中看出不一样。如果一味地随波逐流,那么我们将失去自我的主体性。而如果我们失去了思维能力的主体性,那么就如同那些尘埃颗粒,只能漂浮在大气中,无法认清自己,甚至不知自己是谁。
在今天,纪念王富仁先生、阅读先生的著述,重要的就不是某一种知识的增加,而是我们能够从中读出一种从个人生命出发的深刻的人生态度与治学方式,那才是王富仁对中国学术最大的启示。这不是否认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说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发展壮大的是自己的情怀与精神追求。也就是说,我们的整个学术思想应该是深入骨髓、长在“肉”中的,从自身的人生追求中延伸出来的,而不是别人“给”定的。在学术研究中,如果我们一味地以功利的眼光来衡量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以是否“卖”得出去、是否受人追捧为价值标尺,那么一旦当这些预想的“成功”无法达成,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学术失望中,对学术研究失去信心。因为此种衡量方法非常脆弱,不堪一击,它始终等待着被别人认可、被别人评价。与此不同,如果你的学术思想根植在你的生命体系中,那么你时时会觉得有许多东西
不吐不快,甚至不能发声都是内心的痛苦。如果大家有这样的状态,那么我们的学术研究才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力量。相反,一味地等着被别人挑选、被承认,你就将永远失去人生主动权。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纪念王富仁先生,再来重读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追思会上,钱理群老师认为王富仁先生的学术风
格体现着其理论建构的自觉性,而赵园老师则认为王富仁老师对文字具有极其敏锐、细腻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我认为这两点在王富仁老师身上兼而有之。他的宏大的史的建构能力正是来自他丰富且独特的文学感悟,但是他之所以会对学科造成冲击,完全是因为他构筑了基于自身人生体验的庞大的学术体系,让你站在面前叹为观止、敬仰膜拜。不过有意思的是,最后他又会促使你忘掉这个体系本身。如同王老师提倡新国学,其实他从未想过如何解释古代文学,他提出新国学的概念就在表明一个“态度”:即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思想的发展,乃至于与中国现当代思想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有权并可以被纳入国学的系统中。
在文章中,王老师梳理了“国学”一词的由来,“国学”一词的产生最初具有其对抗性,它的诞生是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而王老师则呼吁我们不要在一个对抗性角度上来研究国学,更应该秉承一份包容的态度。什么是国学?只要能够表达现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思想和意志的都是国学,甚至我们今天中国人研究的英国文化也是中国的国学。这样的说法旨在予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努力和创造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其实王老师不怎么关心固定不变的结论性东西,他始终关心的正是态度问题。正如《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这本书,它的精华在于亮明一个姿态,即鼓励我们中国的学者不受前人的鲁迅研究结论的影响,而用我们自己的能力,从我们的感知出发建构起一套自己的体系。之所以这本书会对学科体系造成冲击,原因即在于他昭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我们也有权力来阐释鲁迅的可能。这就是一种与人生体验、与生命追求同在的治学方式。其中,与其说是知识增长的丰沛,不如说是生命发掘的深厚;与其说是治学的严谨,不如说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召唤。
意识到这份生命的“态度”,我们纪念先生、阅读先生就不要只盯住他的结论不放,而应该从中学会思考。可以这样认为,王富仁先生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其思维搭建的全过程,为我们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维示范。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王富仁老师的著作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一点点搭建起来,最终完成自我的成长。在这里,我们甚至不应该被先生的一些结论性的话语,也就是他学术研究的“形”所束缚住,而应该深刻领悟到先生学术活动的“神”。如同他讲《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很遥远的地方开始讲起,但是你听完之后不会觉得王老师是在东拉西扯。他虽然讲得很广,可他的逻辑运演始终是凝聚在鲁迅身上。在他的遗作《鲁迅与顾颉刚》中,前三篇始终没有涉及顾颉刚本人,到了第四篇才真正谈到。但他前面三篇的论述绝非无用功,而是详细阐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趣味分野问题,这也正是鲁迅和顾颉刚的根本分歧。王富仁老师的学术研究就如同纳米解剖刀甚至可能是“量子解剖刀”,他一点点地解剖出组织结构中的原子、分子,再一步步地上升到表面,让你看到他要论述的问题。他展示了思维从最原初的状态一点一点往上训练的过程。这就好比自行车打气,读王老师的著作不仅会激励你将“气”充起来,更教会你如何充气。如孟子所说“文以气为主”,也许当我们的内在之“气”逐渐充实起来之后,我们就能够触及王富仁学术思想中的更大的问题。
四川大学的姜飞老师曾在微信中这样描述王富仁先生的价值:“王先生的研究,所谓反封建的镜子,所谓‘五四’的四个关键词,所谓新批评、新国学,以及各种随机的表达,非无可商之处,然而他的真诚、坚实和他的深刻、锐利为他赢得尊敬。在我们的时代,他是真正的学者。王先生的研究,是以学术的方式抒写他的正义激情和未来期许,王先生的学问,不是学问,而是诗,是激于血性和良知的愤怒让王先生成为诗人,王先生是不写诗的大诗人。”姜飞老师虽然和王老师有着代际差别,可却深刻地把握到了王老师的精髓。真诚、坚实、深刻、锐利,这四个关键词就是自我生命成长的四个特点。所以今天纪念先生,更有意义的是我们不要因为先生的一些随机表述而一叶障目,而应该深入理解他走过了一条那么坚实的、来自生命内在冲动的学术道路。
先生去世之后,各种回忆、追思不少,但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还是认真总结先生的学术思想。商昌宝先生受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续小强博士之托,约我合编一部先生的学术思想论集,专门收录这些年来学界对先生的评述、研究,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能这就是第一本关于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论集吧,从中,我们不仅可以重温先生的思想历程,而且也是再一次“人生对话”“学术对话”的机会:与先生一生的遭遇对话,与先生的思想对话。
我们(包括昌宝与我)这批人属于晚熟的一代,在上大学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有重新思考未来的可能性。后来一进大学,可以说是轰炸式的思想扑面而来,我们的所思所想也是在上大学后发生了改变,大学对于我们而言具有启蒙的意义。其实我们现在用启蒙一词也是姑且用之,它远比18世纪启蒙运动的含义要复杂得多,对我们绝大多数而言,它意味着自己思想的丰富,以及对自我的发现。王富仁先生的出现就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成为我们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的领路人、思想导师。在纪念先生的今天,我们理当用更大的情怀和思想的坚守来面对当下,努力让先生的历史追问能够照亮未来。
2018年3月16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