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编辑推荐
《世说新语》是中国zui早的小说,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千多则,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每篇小说短小精悍,语言含蓄凝练,表现了魏晋名士的个性智慧和气度风神,再现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自问世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以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不仅可以领略魏晋名士的风范,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也可以学习书中人物的洒脱、高洁、谦逊、正直等品质,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但所谓知人论世,理解一部作品,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在阅读《世说新语》时,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品评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否则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同时,对于书中内容所传达的精神观念,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也应辩证对待,不妄作褒贬。
作者简介
目 录
德行*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媒体评论
(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宋书》
免费在线读
德行*
陈仲举言为士则①,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所在④,欲先看之。主簿白⑤:“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名臣,延熹八年(165)任太尉,永康元年(167)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情败露后被杀。
②登车揽辔(pèi):坐上车子,手拿缰绳。这里指赴任就职。揽,执持,掌握。辔,驭牲口的缰绳。
③豫章:郡名,今指江西南昌。太守:又称郡守,管理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著名的贤人,经学家,世称“南州高士”。
⑤主簿:官名,是中央或地方郡县所设置的属官,负责掌管文书、印鉴等。白:陈述,禀报。
⑥府君:汉代对太守的称呼,后仍沿用。廨(xiè):官署,官舍。
⑦式:通“轼”,古代车厢前扶手的横木。人站在车中,扶车厢前横木,以表示敬意。商容:商末殷纣王时期的贤臣。闾:里巷的门,指住处。
陈仲举的言语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人的典范。他刚为官上任,就有治国经世、匡扶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地方,就询问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大家的意思是请府君先到官署去。”陈仲举说:“周武王灭商后,经过商容的住处,便双手扶轼,以示敬意,连席子都没坐暖。我尊敬这位贤人,先不进官署,有什么不可以呢!”
陈仲举言为士则①,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所在④,欲先看之。主簿白⑤:“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名臣,延熹八年(165)任太尉,永康元年(167)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情败露后被杀。
②登车揽辔(pèi):坐上车子,手拿缰绳。这里指赴任就职。揽,执持,掌握。辔,驭牲口的缰绳。
③豫章:郡名,今指江西南昌。太守:又称郡守,管理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著名的贤人,经学家,世称“南州高士”。
⑤主簿:官名,是中央或地方郡县所设置的属官,负责掌管文书、印鉴等。白:陈述,禀报。
⑥府君:汉代对太守的称呼,后仍沿用。廨(xiè):官署,官舍。
⑦式:通“轼”,古代车厢前扶手的横木。人站在车中,扶车厢前横木,以表示敬意。商容:商末殷纣王时期的贤臣。闾:里巷的门,指住处。
陈仲举的言语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人的典范。他刚为官上任,就有治国经世、匡扶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地方,就询问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报:“大家的意思是请府君先到官署去。”陈仲举说:“周武王灭商后,经过商容的住处,便双手扶轼,以示敬意,连席子都没坐暖。我尊敬这位贤人,先不进官署,有什么不可以呢!”
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东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及教育家,人称“郭有道”。
②袁奉高:袁阆(làng),字奉高,慎阳(今河南正阳)人,汉末士人,颇有名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