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3139丛书名: 大夏书系·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
手把手教你上好班会课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及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渠道。召开主题班会也成为了考察班主任基本功的内容之一。
但对于班主任来说,上好一节主题班会并非易事,从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目标定位到素材及形式的选择都考验着班主任的综合素养。本书借助丰富的案例为班主任展示了召开主题班会应该把握的要素以及如何把握各个要素,并引导读者思考主题班会的本质,从而获得对主题班会体系的整体认知。
编辑推荐篇章:
P17-21 主要问题
P42-45 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主题班会对促进班集体建设及学生发展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肯定,召开主题班会也成为考察班主任基本功的内容之一。但现实中很多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仍存在很多问题:班会主题过大,过空,过于教导化;班会素材过多,过杂, 逻辑混乱;班会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班会形式呆板,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班会课怎么上才有效?》为班主任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在对丰富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课进行了清晰且具体的解读。
序言1
前言3
章对主题班会的认识1
一、班会的起源与发展3
二、班会与主题班会5
三、开好主题班会的要点6
给予学生对话的空间6
关注学生的情感沟通8
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10
重视班会的综合教育成效15
发挥教师指导者与参与者的作用16
四、主要问题17
无主题17
无计划18
大杂烩18
等同于学科课程19
第二章班会主题的确定23
一、区分班会主题与教育主题25
二、确定班会主题应坚持的原则26
班会主题要明确26
班会主题切入点要小28
班会主题要体现学段性34
班会主题要体现时代性35
班会主题要体现互动性39
班会主题要系列化41
四、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42
对学生发展有预测性42
对学生现状随时把脉43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44
第三章班会背景的分析47
一、班会背景的重要性49
二、撰写班会背景的要点52
从时代背景和学生分析两方面入手52
问题指向明确54
现象呈现与问题分析一致57
三、撰写班会背景示例60
第四章班会目标的制定63
一、从班会整体来把握目标的制定65
二、班会目标的基本要点67
教育目标要具体67
教育目标要清晰70
教育目标要集中72
教育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74
教育方法要体现在目标表述中75
第五章班会内容的选择与布局77
一、内容选择的基本要点80
主题要集中80
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85
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93
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沟通96
内容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99
班会导入很关键101
班会的延续很重要105
二、常出现的问题106
不是用一条主线贯穿内容设计106
部分活动设计游离于主题之外108
没有找到学生的成长点109
所选素材不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111
内容设计以告知为主113
所选素材与班会主题不匹配116
内容侧重点与班会目标不一致117
第六章班会形式的选择与设计119
一、班会形式也很重要121
二、常用的班会形式124
专题辩论125
体验活动132
讨论法141
调查法149
角色体验155
三、多种形式的综合使用157
第七章班会案例分析163
规则助我自由成长165
未来与现在——哪个职业不需要美术技能174
后记181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及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渠道。借助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班集体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甚至社会公共问题,借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营造班级正气。通过主题班会,学生也能习得学习以及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讨论、辩论、明理、表达等。
主题班会对促进班集体建设及学生发展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肯定。召开主题班会自然就成为了考察班主任基本功的内容之一。但对于班主任来说,上好一节主题班会并非易事,从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目标定位到素材及形式的选择都考验着班主任的综合素养。
《班主任》杂志设有常规栏目“班队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不仅给班主任搭建交流平台,同时集广大班主任以及研究者智慧探讨一节好的班队会的标准。从班主任的来稿中,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班主任对班会的认识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改变了原先班会追求表演、追求形式热闹、班主任一言堂的风格,转向能基于班级及学生问题、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来召开主题班会。这些变化是几十年来一线班主任与理论研究者共同研究及积极实践的结果。
对主题班会本质以及要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探讨的空间。反映在班主任身上,突出的表现是不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吸取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他人优秀班会案例中的成果,结合自身特点转化为实际能力。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不进行学情分析、确定的主题大而空、班会内容逻辑混乱、班会载体不符合学生实际、班会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等问题。为了提高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的能力,急需为班主任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基于案例分析为班主任解析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的本质。
本书作者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很强的研究功底。作者在观摩、指导、点评大量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始终在思考“为什么有的主题班会召开非常成功”“为什么有的主题班会召开不成功”“为什么有的主题班会方案完美,但却没有达到实际效果”。本书正是作者在对丰富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主题班会要素及其本质进行解读的尝试。
这种研究路径注定了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基于实践但又不停留在实践上,而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作者借助丰富的案例为一线班主任展示了召开主题班会应该把握的要素以及如何把握各个要素,并基于丰富的案例引导读者思考主题班会的本质,使读者带着思考和深入学习的态度,获得对主题班会体系的整体认知。
《班主任》社长、主编 赵福江
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
有的班主任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开什么内容的班会好”“选什么话题来召开班会呢?”这些问题反映出班主任对班会本质理解的欠缺。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班会着力解决的是学生以及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那么,“问题”就是班主任召开班会的选题来源,而“问题”是处处可见的,只要班主任作为一个有心人,就能看到。
如,学生之间相处不和谐,那就围绕“同伴交往”召开班会;学生学习习惯差,那就围绕“习惯养成”召开班会;学生凝聚力不强,那就围绕“如何形成班级凝聚力”召开班会。因此可以说,不是缺少班会主题,而是班主任缺乏发现教育点的眼睛。
从班会主题的确定能够反映出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教育问题的敏锐程度以及整体规划教育设计的能力,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班主任应该从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对学生发展有预测性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要从消防员转变为领导者,不能等到学生出现问题才匆忙去解决,要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预测能力,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积极应对能力。班会也是如此,班会虽然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召开的,但并不等于出现问题才召开班会,班主任要有预测性,防患于未然,提前预设学生在下一阶段会面临什么问题,需要哪方面的引导,进而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确定一个切合实际学生需求、对学生具有引导性的班会主题,需要班主任有发展的眼光。
优秀的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系统设计班会主题,使班会主题系列化。
如,高中班主任对高中三年的主题班会规划如下。高一学期:“走进新班级”“文化立班”(班级文化建设)“月考之后……”“学会学习”“一箱废品引发的思考”……
高一第二学期:“人走桌净”“时间管理”“安全教育——地震预防”“说说作业那点儿事”“苏东坡的职场故事”“分别”……
高二学期:“走进新班级”“心手相连,进步发展”“爱心传递”“看平衡大师表演之后……”“元旦的礼物”……
高二第二学期:“说说雷锋,说说道德”“文明礼仪伴我行”“‘超我’渺小,难当大任”“考试之后,我对大家说……”
高三学期:“我的高三,我的路”“我的大学”“放下”“成人啦!”……
高三第二学期:“后一百天”“再一次为……喝彩”“高三压力管理”“毕业季,我想对学校说……”陈静高中三年主题班会的思考与规划[J]班主任,2017对学生现状随时把脉
班主任应该掌握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但不能用一般性问题代替个性化问题。如,虽然都需要进行诚信教育,但A班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对诚信教育的定位不一定完全等同于B班。班主任不能简单地依据别人的班会方案、别的班级学生的问题,来断定自己班级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班会的定位。班主任需要有一双慧眼,时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需要有与学生对话的能力,经常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困惑。这些都能成为班主任选择班会主题的信息源。
如,有的班主任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五年级的学生了,还经常在班里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室走道本来很窄,有的学生还是把自己的大书包横在走道上,全然不顾他人走路不方便;有的学生开门,全然不顾后面是否有人,就让门反弹回来,所以班主任计划围绕“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召开主题班会。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班会要基于问题,也就是说班主任召开班会时要思考,通过班会解决什么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首先看到的是现象,如,学生浪费粮食,学生作弊,教室里很吵闹等等。班主任应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如,学生不自信是一个现象,但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如,家庭情况不好,学习成绩差,经常受教师批评,没有好朋友等。在一节班会上,班主任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班主任需要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选择一个主要矛盾作为班会主线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看到了现象,但在问题归因时出现了错位,进而导致班会主题偏颇。
如,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看到了学生很不自信的现象,还借助心理量表进行了调查,发现确实很多学生自信心严重缺失,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呢?教师在归因时,认为是因为学生是外来务工者子弟,且不说这个归因是否有依据,假如真有依据,学生的家庭情况班主任是无法干预和解决的,因此,终就会出现班会主题定位偏颇的现象。
有时,班主任虽然透过现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但在确定班会主题时也会出现走偏现象。
如,班主任看到了班里这样的现象:学生之间经常互不相让,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有时候还跟教师顶撞。班主任认识到了“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会有小摩擦”,那么,班会主题应该定位在“如何认识自己的个性”上,如果班主任定位在了“沟通”“感恩”上则略显失当。因为,“学生之间经常互不相让,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出现学生之间互不相让的现象,主要的原因不是学生不会沟通,也不是学生不懂得感恩,而是学生不会正确处理自我个性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这一主题更为恰当。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班会形式上很热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但回到现实中,学生还是照旧。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不能从现象中归纳出问题的真实根源,导致学生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用原来的处理方式。
因此,教师看到问题后,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之后找到问题背后的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班会主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班会的实效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