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1135476
时至今日,如果没有类似于像任正非这样一些富裕雄心,试图改进世界的人物,我们对中国企业在世界商业领域的地位或许仍会有些不知所措;商业世界需要英雄辈出的气氛,没有这些英雄,很难将中国商业领域中属于中国自己的这部分内容区别出来。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来说,商业的繁荣也意味着一个不断繁荣昌盛的社会和国家。华为的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理论指导的,那就是任正非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精辟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华为在物质上创造的巨大财富,华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经验,以及华为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更为珍贵、价值更大。后者是华为永恒的、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位低调的商业思想家,数十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和几千位30多岁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到30岁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大军,纵横全球五大洲。他们过去三十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还能继续持续吗?年收入三千多亿元,华为的赚钱密码是什么?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消亡吗?
本书是《华为真相》时隔十二年后的修订版。严格来说,这是一本讲述华为发展史的新著。作者以坚韧不拔之志,克服种种困难,采访了数百位“华为人”,访谈整理稿多达400余万字,录音材料200小时以上,对原著进行了超过70%的修订,补充了十几万字新内容,历时五年,写就本书。
编者前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了解华为
推荐序一:世界的华为 (王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总裁)
推荐序二:中国企业界的骄傲 (李阳春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
推荐许三:华为之所以成为华为 (刘洲伟 《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
修订版序
初版序
上篇
华为真相
章 走进华为
任正非发声
华为为何如此强大
任正非与稻盛和夫
文化是永不枯竭的资源
华为的国际化思维
砸掉部门墙
任正非的思想脉络
灰度管理哲学
后任正非时代华为向何处去
第二章 技术策略
1992年:疯狂年代的“孤注一掷”
“七国八制”乱中华
任正非:失败了我只有跳楼
C&CO8机首战义乌
政策扶持,“巨大金中华”崛起
万门机打开农话市场
北京研究所——技术道路上的里程碑
技术“拿来主义”
思科怒告华为侵权
“压强战术”狙击国内对手
两大创新之痛
3G:站在技术领先者行列
华为云战略
第三章 市场攻伐
100 ∶1的“人海战术”
不计成本——不敢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价格进攻——击杀对手
客户关系就是核心竞争力
从“喝酒 回扣”到“咨询 营销”
坚持“普遍客户”原则
与客户(电信局)成立合资公司
华为的服务创新
构筑一流交付平台
第四章 人才秘技
万人招聘震撼全国
“魔鬼训练”
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
华为大学——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
第五章 资金链
“高利贷”时期
一言“救”华为
电信局为何纷纷为华为担保
资金暗道:邮电职工持股会
“员工持股”一箭双雕
上市谜局
华为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
第六章 华为基本法
初衷并非基本法
“管理大纲”
反思三大问题
把讨论引向深入
未定之局
第七章 过冬
后的疯狂
“冬天”冷得出奇
北国之春》呼唤创业精神
出卖“安圣”的真相
裁员、裁员、再裁员
回归传统企业竞争要义
华为的危机管理
第八章 走出去
从香港出发
俄罗斯之旅
十年磨一剑——进军美国
外交路线就是销售路线
亚非拉兄弟手拉手
拿下加拿大,北美破冰
经济:外交的基础和先导
海外战略布局遭遇重重壁垒
当市场遇上政治
破解国际化怪圈
第九章 资本玩家
互补性战略合作
与“狼”共舞
财务管理转型
工业地产大鳄
巧用资本神器
第十章 时刻
笑傲江湖
抢滩俄罗斯,覆盖独联体
与全球所有运营商合作
跃居世界500强
云时代下的华为
打破垄断,承建跨大西洋海缆系统工程
开启荣耀时代
中编
任正非
章 人生
父亲的告诫:知识就是力量
贫穷:成功者的“桶金”
长子情结
财富秘闻
家庭
第二章 思想
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
华为的主流价值观
保卫知识产权
智慧驾驭媒体
活学活用思想
任氏管理思想基础——辩证法
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
思想工作是精神生产力
没有独裁,民主不可能生长
华为动力——“耗散结构”
让“一线”拥有更多决策权
加快组织改革,简化组织管理
任正非论“奋斗文化”
任氏管理思想的印记
下编
华为批判
章 管理突围与管理批判
乱世英雄的年代
改革从人力资源开始
IPD——新的改革火花
分权的挑战
人治之下
“一把手”与制度
华为人力资源战略和方向的四大变革
华为的“互联网 ”模式
第二章 文化批判
战争文化
斗争文化
跟主流文化
封闭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与国际化矛盾批判
第三章 高层动荡与人性批判
坚持自我批评,才能成大事
“无情”大将李一男
“红颜知己”孙亚芳
轮值CEO制度与接班人难题
附录一:华为简史1988-2016
附录二:华为基本法(修订版)
后记
世界的华为
王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总裁
哈佛大学“关于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在成功的国际化企业中,90%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95%都拥有可靠的全球化流程,如卓越的管理和管理创新;88%都拥有良好的外界关系,如与政府、社会、用户、媒体、投资人、关联企业的关系等。
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必须具有上述三个核心能力,即核心技术、卓越管理、良好的外界关系。在这三个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构建起全球化品牌,发展出更大规模,缔造出水平。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上述潜质的企业,比如华为、联想、TCL、海尔等。这些中国本土的企业,已经向国际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国际化经验。尤其是华为,从其产品遍布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的销售半径来看,华为已经是个全球性公司了。而其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几十家分公司,雇佣了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员工,海外销售收入所占比重早在2005年就已经突破了50%,201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则首超千亿元。这说明,华为可谓是一个真正来自中国本土的跨国企业。而从目前来看,在非垄断性产业里,华为是在国际化之路上走得远,也是成功的企业之一。
华为已不仅仅是中国的华为,更是世界的华为。但剑桥大学辛格教授的一个结论足以让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家们心惊,他指出,会计分析和股市研究都证明,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公司的业绩往往是下降的,大约60%不成功。
但是,进,风险大;不进,风险更大。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要么采取保守策略,逐步丧失优势,将资源消耗殆尽,终被外国公司打败;要么采取攻势,以现有资源,抢占全球制高点,在发展中完善和提升自己。显然,后者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风险本身并不可怕。
《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种种危机。无论是通用电气、IBM,还是三星,今天的辉煌都并不能掩盖曾经的落魄。也许,在明天的某个时候,那些现在辉煌的企业也将遭遇重大危机。
伟大的公司并非不犯错误,关键是,犯错误之后,它们能够彻底变革,迅速调整策略。也就是说,伟大的公司自身的愈合能力很强,肌体的哪一部分受到损伤,会很快进行自我修复。这种修复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所遵循的商业精神。
实际上,正如任正非所言,经营企业没有可以松懈的时候,危机时刻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不是在危机中成熟,就是在危机中死亡。
本书的作者指出,中国企业在迈向伟大公司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规模的提升、市场的扩张、视角的转换,更是价值观的颠覆、认识论的革命,还是文化、政治、经济变革的过程,是中国从官宦社会蜕变为真正的商业社会的过程。
因此,企业出了问题,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企业家一个人。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犯错误,有时候是因为社会机制出了问题,但一旦出了事情,往往只有企业家去承担责任。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企业家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很大,已经承担了很多本应是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责任。
继《华为真相》《任正非管理日志》等多本记述、研究华为的图书后,本书作者程东升在华为公司成立三十年周年之际,推出了《华为三十年:从“土狼”到“狮子”的生死蜕变》,这是持续深入研究华为的又一成果。
我与程东升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有过接触,此后又有过一些电话沟通。这位年轻人勤奋好学,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还保持着沉静的心态,很难得,这种坚持、坚韧的精神值得提倡。期待他出版更多、更好的作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