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飞越群山的翅膀

飞越群山的翅膀

作者:阿卓务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ISBN: 978752120371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中国现当代诗歌 SKU:5d816c34b5d8bfc22f30e66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714

编辑推荐

彝人有着伟大的史诗传统,他们是天生的神话诗人。他们往来于三界之间,发出的声音,万物的耳朵都能辨认。阿卓务林沿袭了这一天赋,于清凉于苍古的氛围中,亦人亦鬼地歌吟,以粗砺、素朴、坦荡的语言方式,构筑起了一座远在天边的诗歌宫殿,让我们得以在诗歌谱系中获取一份久违了的地老天荒、太初有道的精神气象。它的不可替代性让我们明白,诗歌有着数不清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一切都基于神示。

阿卓务林的诗来自于小凉山,又归于小凉山,它们可以让小凉山从无数的山峰中独立出来,并尽可能地接近蔚蓝的天空。这是诗歌和诗人得以流传的基本条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阿卓务林诗歌*修订版168首,是其20余年诗歌创作的精华。本书以山水生命、彝人生活、俗世生机为主题,分无邪的山、天堂的粮票、美好的时光三辑,抒写眼中所见、脑中所忆、心中所思。本书试图把想象的触角伸进历史深处,用爱激活神话传说;试图把现实融进心灵,以现代人冷峻的视镜去转述。试图从脆弱而顽强的生命个体身上,寻找原始的美,同时对他们的悲壮表达抚慰;试图从生生不息的俗世生活中,寻找佛光和胎记,同时对包含真理的事相和细节,致以崇高的敬意。本书中的诗歌来源于凉山高地每一间会唱歌的土墙屋,来源于彩云之南每一条会跳舞的河流,来源于彝人世代相传的说唱文化和传统习俗。

作者简介

阿卓务林 彝族,1976年秋生于云南宁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社第23届“青春诗会”。诗作见《新华文摘》《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诗选刊》《大家》等期刊,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数十种选本。著有诗集《耳朵里的天堂》《凉山雪》。曾获云南文艺基金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

 

目  录

“我也会有游到大海的一天”    张清华     /1

 

第一辑        无邪的山

 

故乡     /3

一只鹰     /4

峡谷     /5

腊梅     /7

雅砻江     /8

火古昭觉     /9

西朵拉达     /11

倔强的河流     /12

丽江古城     /13

乌鸦     /14

布谷鸟     /15

云南     /16

云南的天空     /17

一场雪     /18

鼻梁山     /19

神山     /21

夜之子     /22

飞越群山的翅膀     /23

青黄不接的春天     /24

宁蒗的蒗     /26

死去的翅膀     /27

夜宿泸沽湖     /28

泸沽湖畔驻足远望的马     /30

北京,北京     /31

无邪的山寨     /32

依佳拉达     /34

海的诱惑     /35

高地     /36

山东山西     /37

群山之上     /39

华南虎     /40

小镇     /41

春天     /42

唐朝的树     /43

孤寂的树     /44

万格山     /45

悲伤的大象     /46

通天河以西     /47

黄金之河     /48

泸沽湖雨夜     /49

源头     /50

万格山条约     /51

云     /52

索玛花     /53

夜鸟     /54

少数者     /55

墓志铭     /56

万物生     /58

打坐的风     /59

水     /60

雪山背后     /61

无量山的云     /63

蓝色的山     /64

云南的云     /65

草木青     /67

 

第二辑        天堂的粮票

 

在凉山     /71

亲人     /72

天菩萨     /74

天堂的粮票     /76

生日     /77

天堂的门口     /78

夜的颜色     /79

让石头压住风     /80

果实飞出窝     /81

背水姑娘     /83

母语     /84

火的河流     /85

耐寒的洋芋     /86

一头黄牛     /87

高鸣的绵羊     /89

黑马的翅膀被风吹断     /90

迷路的猎狗     /91

一窝蜜蜂     /92

红公鸡     /93

二姐     /94

苦荞花     /95

我是这个村庄的第一匹野马     /96

合影     /97

咳嗽的夜     /98

渊源     /99

依木三石     /100

泪水润湿的呼唤     /101

卖洋芋的彝族女人     /103

父亲的眼睛     /104

山歌王     /105

一张木犁     /106

罗锅帽     /107

石磨     /108

祖先的火镰     /109

向下     /110

向前     /111

回头     /112

对爱只字不提的女人     /113

沾亲带故的人     /114

游子     /115

末代酋长的传说     /116

日出     /117

史记     /118

火葬场的野火     /119

洒脱的姐姐     /120

星辰     /121

鼓舞     /123

迁徙路     /124

矮人国     /125

孩童的世界     /126

等待     /127

顺眼的脸     /128

母亲的声音     /129

外侄女阿嘎     /130

印第安图语     /131

凉山来信     /132

听风流     /133

风语者     /134

 

第三辑        美好的时光

 

闲散的云     /137

穿过小镇的马车     /138

耳朵里的天堂     /139

天空     /141

在低处     /142

受伤的鱼     /143

内心是空的     /144

美好的时光     /145

高原红     /146

直到你脸红     /147

光芒     /148

给姐姐     /149

一匹辕马的哀伤     /150

奢侈的一生     /151

内伤     /152

森林     /153

龁     /154

钥匙     /155

攀枝花     /156

蚂蚁     /157

一张弓     /158

那时     /159

情人节的问候     /160

盟     /161

一碗炒面的忧虑     /162

红尘     /163

抽身     /164

阿芝     /166

分别的海     /167

出卖     /168

私奔     /169

云开     /170

万象     /171

人海     /172

夜空     /173

对手     /174

被喇叭叫醒的黎明     /175

小路     /176

羞怯的光     /177

信     /178

名字     /179

看我     /180

山门外     /181

门     /182

许多愁     /183

选择     /184

怀旧的字     /185

那夜     /186

光阴谣     /188

她的名字叫红     /189

世道     /190

时间的沙漏     /191

信徒     /192

红的一瞥     /193

原谅他们     /194

 

 

前  言

“我也会有游到大海的一天”

——序阿卓务林诗集《飞越群山的翅膀》

 

 

张清华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阿卓务林,但读到他的诗歌却有些年了。我印象中这批大凉山或者川滇高原上的彝族兄弟,大都有着黧黑而精神的面庞,有着热情似火、豪爽好饮的性格,不知道阿卓是否也是如此。高原的阳光还有山地的莽苍,给了他们太多与生俱来的诗意情怀,每当读到他们的诗,都意味着同时在阅读一部高原之书,一部山地丛林的壮观的自然之书,有着几许来自天上的神卷的气息。

阿卓务林也是如此。他的诗给我最强烈印象的,就是作为自然之子的想象与形象。他是一只鹰,一只从大山和丛林中来到城市上空睃巡,同时又依依眷恋着那世外自然和渺远天空的鹰,带着几分投入与犹疑、热烈与失落,也带着他隐秘的雄心和不屈的意志,带着孤独和被拒绝的经验,坚定而又矛盾地飞翔着,寻觅着。

 

一只鹰在风的拍扇下鼓动着云朵

远离族群生生不息的山岗

 

这只有着与生俱来的乡愁的鹰,当然也有着锐利的目光、灵敏的嗅觉,有着一声不响的冷静,以及深不见底的智性与思考,但他仍然是一只有着孤单感的、浪漫本性的鹰。“一只鹰在城市找不到爱情/城市上空的烟雾射不进光芒”,“一只鹰的爱情如此雪白/犹如它素洁的羽冠一尘不染”,“一只鹰在城市张不开翅膀/城市楼房的缝隙照不进光亮”。他和城市之间还是有着格格不入的一面,他是一个城市的他者。但无论如何,他不会低头,不会放弃他的雄心和意志:

 

要么一声不响,要么轰轰烈烈

 

这就是鹰的话语。这种话语使歌者与世界保持了距离,也使诗意保持了高度,以及与一般世俗情感之间的张力。

 

身份感对于诗人是重要的,常常它就决定了写作者言说的性质,阿卓务林的身份感是如此强烈,在许多作品中都表达了这种意识。在《火古昭觉》一诗中,他强调了故地和精神之根对于他的召唤:“……没有一条道路/不通向罗马/我却以我的方言赶路/惟恐激怒了母语/弯走万里路”,显然,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在召唤他,但来自祖先与血地的冥冥之中的标记,却更在无意识中等待和指示他。“火古昭觉”是彝语地名,为大小凉山彝族文化的发祥地。“罗马”构成了“昭觉”的远方,但这个远方与“母语”和“父命”比起来,还是那么的陌生。

作为彝人的歌手,阿卓务林不止是一个身份的坚持者,也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思考着和求索者,这就像河流源于母亲般的土地,却最终要汇集着流向远方一样。在《倔强的河流》一诗中,他表达了这种坚韧:“这条河流/从我出生那天以前的以前/已经在倔强地流淌了/不论刮风下雨/它都没有请过一天假”——

 

哪怕是一秒钟

它也不会为谁而停留

如果我有它的那股倔强劲

我也会有游到大海的一天

 

游到大海那一天,便是诗人所期待的那个时刻,是歌手被世界召唤和认可,在更广阔的远方传扬的境地,当然会激励着大山之子,以百折不挠的意志迂回向前。

显然,游到大海也是意味着一个现代性的生成,一个认同的身份的生成,它意味着歌手融入了世界,同时也成为了他梦想的自己。我注意到,在阿卓务林的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这样一种意愿的,他所有的抒情力量与冲动的泉源,都是来自于这种意识。这种强烈的身份感,是内地诗人所不具备的。

 

谈到了抒情性的问题。当今人们通常已经不愿意承认抒情在我们时代的合法性,因为“我是谁”、“写作为何”,这样的问题已经大大困扰了写作者。浪漫主义者不容置疑的主体性,对于世界的神性认知,在现代以来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所以诗人们在谈论写作时,普遍对抒情抱以警惕。但必须承认一点,在文化的边缘地带,在那些自然地理尚未完全去魅的地方,仍然有支持抒情写作的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的诗歌仍具有强烈的“文化地理”属性的依据。对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族群来说,抒情写作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彝、藏、羌以及更多少数民族兄弟那里,自然、民俗、传统、语言、生存状况等等,依然是支持抒情诗的广泛根基。

在阿卓的诗中,我看到了这种抒情写作的脉系与构成——他自觉地增加了现代主义式的分析,甚至少许和局部的自我犹疑与颠覆,并且夹杂以“叙事性的中和”,因此使得他的抒情显得非常丰富,并不单一,更非单质。但是基于前文所说的那种强烈的“身份感”,他还是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抒情诗人,一个属于大山的、族群的、有着祖先的坚定基因和文化使命的歌手。

 

    当另一阵更大的风

从海洋刮向森林

黑马的翅膀被风吹断

黑马再也飞不起来

但它仍不死心

仍在用滚烫的蹄子

寻找飞翔的灵感

 

这是他的《黑马的翅膀被风吹断》中的诗句。这黑马来自其祖先或者神话,它一路飞奔而来,身上负载着祖先的记忆或者父母的嘱托,附体于这个年轻的歌者,让他在历经跌宕与挫折之后,仍然渴望奔驰和飞行。

令我感动的,是其中的一个类似“弥赛亚式的命运感”:这黑马既是无可推卸的“被选择者”,同时又是海子所自述的那种“单翅鸟”,所以便产生出“飞不起来”同时又“不死心”的痛苦与命运感。由这种冲突所带来的人格情境,构成了抒情的基础,同时也生成了某种现代性意味。

从这个意义上,阿卓务林的抒情确乎接近了一种合理的境地。

 

还有魅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非我所长,因为我对于彝人的生活缺少近距离的考察,实在谈不出有价值的话题。但我想与语言放到一起,事情或许会简单一些,因为某种语言方式,便意味着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以汉语书写的彝人诗歌”,这个奇特的构造让我看到两种东西的交汇,或者透过汉语看到那个依稀可见的异族兄弟,他们并不相同的想象方式与生存方式——

 

哦,那个人

操着叽里呱啦的彝语

刚刚从山坡上风风火火跑过去

像去追赶一次盟约

那个人,他是我前世的父亲

 

哦,那个人

穿着花枝招展的衣裳

刚刚从小溪旁嘻嘻哈哈飘过去

像去奔赴一场盛会

那个人,她是我来生的情人

 

前世的父亲、来生的情人,可能他们并不在一个时空中存在,但是在诗人的笔下,他们却如同触手可及,生存于同一世界,这是令人神往的。

但这似乎还不能说明语言与思维的张力,我必须借助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强调“语言的物性”所带来的“异物感”。在阿卓的诗中,这类例子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这首《渊源》:

 

子俄古火,古火年谷,年谷朴俄

朴俄底俄,底俄土惹,土惹土翅

土翅棉银,棉银棉基,棉基博底

博底勒伍,勒伍念暖,念暖阿素

阿素普低,普低克惹,克惹吉伙

吉伙皆布,皆布木惹,木惹阿卓

阿卓毕格,毕格金给,金给依品

依品萨金,萨金牧嘎,牧嘎比尔

比尔尼秋,尼秋布火,布火尔坡

尔坡泽蒙,泽蒙子冈,泽蒙子坡……

他们仅仅是一群绵羊,仅仅是只有我

和我的子孙们读懂的密码

他们只适合在我的牧场出生、成长

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惟有山岗上生生不息的风

世代传诵他们被草染绿的谱牒

 

坦率说,我可能并未读懂这首诗,这些陌生的词语,或许是人名、或许真的“仅仅是一群绵羊”,甚至只是一些单纯的音节,我无法获知其中的意思,但它强烈地震撼了我,它们之间的铿锵而“无法辨认”,它们名字的与其说有、不如说形同于无,让我更鲜明地感知到“存在”本身的短暂和虚无。两种语言的杂糅几乎诞生出了一种新的语言,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体验,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种创造。

 

我必须打住这篇有字数限制的序言。我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有意思的对话,两个具有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人,用同一种语言来抵达理解,中间既留有大片的空白,同时又有着兄弟般的亲和与神会,阅读变得神奇而美妙,语义也变得丰富而多解,真是一种珍贵的经历。

阿卓的诗或许还不是至境之作,但令人欢喜,给人冲撞,有机敏又有执着。希望他能够有更多超越身份拘囿的勇气和自觉,面对传统的古老召唤时,能够以另一个更为强大和理性的现代主体,去激活和改造它,从而获得更多复杂而现代的诗意,并因之抵达“游到大海的一天”的那种宽广而自由的迷人之境。

谨以为序。

 

2019年1月20日,北师大京师学堂

 

免费在线读

第一辑

 

无邪的山

 

 

 

故  乡

 

 

 

 

故乡就在脚下

再怎么用力踩

它也不会喊疼

千百年来

它已经习惯了

我们的摔打

 

故乡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习惯了苦和痛

无论穷到何等可怜的境地

火光下,照样谈笑风生

仿佛除了简单欢喜

人间再无紧要事

 

这些习惯了忍受的人

没遮拦的笑容

是他们古老的隐身衣

紧裹着他们

走过春夏和秋冬

你很难从他们的身上

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一只鹰

 

 

 

 

一只鹰在城市找不到爱情

城市上空的烟雾射不进光芒

一只鹰在风的拍扇下鼓动着云朵

远离族群生生不息的山岗

 

一只鹰的爱情如此雪白

犹如它素洁的羽冠一尘不染

尽管那是一个盛满智慧的头颅

要么轰轰烈烈,要么一声不响

 

一只鹰的眼睛能够抵达远方

就像太阳普照万物

一只鹰在城市张不开翅膀

城市楼房的缝隙照不进光亮

一旦天黑了,一只鹰

要么一声不响,要么轰轰烈烈

 

 

峡  谷

 

 

 

 

一只年轻的岩羊

悬崖上飞鸟一样飞过去

矫捷的牧童把它误作

暮归的山羊,紧紧地跟在后头

上气不接下气

 

一枚走散的滚石

山坡上游鱼一样游下来

湍急的江水把它误作

回乡的游子,打开门扉

斟满祖传的美酒

 

只要听懂小鸟的歌词

我就能从此岸的树林

与彼岸的心上人

说悄悄话,让彼此的呼吸

适合夜晚的胃口

 

只要学会蜜蜂的方言

我也能从杜鹃花的花蕊

读见春天的讯息

让种子的眼睛

闪现翅膀腾飞的一跃

 

 

 

腊  梅

 

 

 

 

雪,征服了整架山梁

那些高大的树木

和卑微的小草

一夜间白了头

那些走过长江的走兽

和飞过蓝天的飞禽

一夜间迷了路

 

而一株不起眼的腊梅

却最先点燃自己的枝丫

并点燃了整个冬天的火绒草

只要土地还有发绿的力量

纵使布谷鸟不在场

春天到了,绿色的河流

照样会从山下漫上来

 

抢先评论了 “飞越群山的翅膀”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木心作品一辑八种(木心手订八种封面珍藏版,《从前慢》作者原汁作品))

EUR €100.99
加入购物车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EUR €34.97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毛泽东诗词欣赏

EUR €1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