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67459
内容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59岁时所写的。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经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终于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一人在孤岛上求得生存的精彩故事。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媒体评论
“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契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当下语文教学的脉搏,译文精到,导读精准,设计精美,是中小学生应用课堂教学、运用课外知识的*读本。 ——孙绍振
免费在线读
1632年,我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英国后,从事经商活动,发家后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里娶了我母亲。母亲姓鲁滨逊,是当地的一家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名叫鲁滨逊·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在作战时阵亡,二哥下落不明。我在家里是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此没有一点兴趣,只是想着去航海。
我父亲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一意孤行必将给我的将来带来不幸,因此经常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他对我说,在家乡,我大体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因为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人,既不穷得潦倒,也没有扬名于世的必要。父亲还开导我说,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的人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接着,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他还说,只要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作出安排。他从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如果我将来遭遇到什么不幸,那就不要怪他。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打仗,但大哥没听从他的劝告,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他还对我说,他当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我如果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那么,他敢说,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当我将来呼援无门时,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成了我后来遭遇的预言;当然我相信我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有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了他的谈话。
我为这次谈话深受感动。谁听了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呢?我决心不再想出洋的事了,决定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不让父亲再纠缠我,谈话之后我就一直远远躲开他。我决定等母亲心情好的时候去找她。而后,我对母亲说,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我已经决定去航海了。如果她能去父亲那儿为我说情,让他答应我乘船出洋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那我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母亲听了我的话就大发脾气。她不会答应我去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她还说,父亲和我的谈话那样语重心长、谆谆善诱,而我竟然还想离家远游,这实在使她难以理解。她说,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谁也不会来帮助我。她要我相信,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尽管母亲当面拒绝了我的请求,表示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我听说,她还是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深为忧虑。他对母亲叹息说,这孩子要是能留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的;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同意我出去。
就这样,过了一年时间,我最终还是离家出走了,尽管在这一年里,家里人多次劝我去干点正事,但我就是顽固不化,一概不听。有一天,我来到赫尔市。当时,我还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但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朋友。他说他将乘他父亲的船去伦敦,并怂恿我与他们一起去。我一听,就来劲,在既不同父母商量,也不给他们捎个话的情况下,我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那是1651年9月1日。
……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在作战时阵亡,二哥下落不明。我在家里是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此没有一点兴趣,只是想着去航海。
我父亲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一意孤行必将给我的将来带来不幸,因此经常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他对我说,在家乡,我大体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出洋冒险的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因为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人,既不穷得潦倒,也没有扬名于世的必要。父亲还开导我说,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的人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
接着,他态度诚挚、充满慈爱地劝我不要耍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他还说,只要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作出安排。他从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如果我将来遭遇到什么不幸,那就不要怪他。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打仗,但大哥没听从他的劝告,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他还对我说,他当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我如果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那么,他敢说,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当我将来呼援无门时,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成了我后来遭遇的预言;当然我相信我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有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了他的谈话。
我为这次谈话深受感动。谁听了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呢?我决心不再想出洋的事了,决定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为了不让父亲再纠缠我,谈话之后我就一直远远躲开他。我决定等母亲心情好的时候去找她。而后,我对母亲说,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我说,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我已经决定去航海了。如果她能去父亲那儿为我说情,让他答应我乘船出洋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那我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母亲听了我的话就大发脾气。她不会答应我去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她还说,父亲和我的谈话那样语重心长、谆谆善诱,而我竟然还想离家远游,这实在使她难以理解。她说,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谁也不会来帮助我。她要我相信,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尽管母亲当面拒绝了我的请求,表示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我听说,她还是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深为忧虑。他对母亲叹息说,这孩子要是能留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的;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同意我出去。
就这样,过了一年时间,我最终还是离家出走了,尽管在这一年里,家里人多次劝我去干点正事,但我就是顽固不化,一概不听。有一天,我来到赫尔市。当时,我还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但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朋友。他说他将乘他父亲的船去伦敦,并怂恿我与他们一起去。我一听,就来劲,在既不同父母商量,也不给他们捎个话的情况下,我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那是1651年9月1日。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