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484795
内容简介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老官山汉代古墓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和漆人等医学文物。竹简整理出10种医书:《脉诊》、《六十病方》、《诸病》、《十二经脉》、《别脉灸经》、《刺数》、《脉数》等。对之进行整理研究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重要的医学史价值和医学价值。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早、*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梁繁荣、王毅主编的这本《揭秘敝昔遗书与漆人(老官山汉墓医学文物文献初识)》是对出土医学文物考古成果的总结,包括老官山汉墓的发掘、经穴漆人经脉穴位研究、医简整理研究、医简的文字符号研究等。
目 录
章 老官山汉墓的发掘
节 发掘经过及墓葬形制
一、墓葬形式
二、随葬物品
第二节 出土文物概述
一、竹简和木牍
二、漆器
三、陶器
四、铜器、铁器、玉器等其他质地器物
五、钱币
第三节 出土医学文物情况
一、人体经穴漆人像
二、医学竹简
第四节 墓葬时代的考证
一、墓葬被盗年代
二、墓葬的年代
三、墓主的身份
第二章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针灸漆人
节 漆人的经脉研究
一、经穴髹漆人像经脉线
二、经穴髹漆人像经脉考
三、与绵阳双包山漆人比较研究
第二节 漆人的腧穴研究
一、漆人腧穴分布概况
二、老官山汉墓漆人腧穴研究价值
第三节 漆人的学术价值
一、填补了经穴理论起源及发展脉络的空白
二、探寻针灸学术流派和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三、梳理针灸理论源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概况
节 医简的成书情况
一、医简的抄录年代
二、医简的成书年代
三、医简传入蜀地的分析
第二节 医简的种类和定名
一、《敝昔诊法》
二、《诊治论》
三、《六十病方》
四、《诸病一》与《诸病二》
五、《十二脉(附相脉之过)》与《别脉》
六、《刺数》
七、《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
第三节 医简的学术源流
第四节 医简的学术价值
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脏象与经络理论已较完整
三、有丰富的诊断方法
四、对疾病的认识已达到很高程度
五、治疗方法众多
六、中医学术发展的里程碑
第四章 三种诊法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节 《敝昔诊法》的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第二节 《诊治论》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一、《诊治论》医简概况
二、《诊治论》主要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一、《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内容与特色
二、《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六十病方》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一、《六十病方》医简概况
二、《六十病方》的内容与特色
三、《六十病方》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诸病》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节 《诸病》病症名的分类整理
一、描述症候的病症
二、行文中出现的病症
三、其他可能的病症名
第二节 《诸病》内容概况
一、《诸病一》的主要内容
二、《诸病二》的主要内容
三、老官山其他医书中的病症内容
第三节 《诸病》的学术特色
一、病症名多,涉及各科
二、病症分类已较细致
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已较全面
四、中医辨证体系已基本具备
五、已形成对病症系统的认识
第四节 《诸病》的学术价值
一、病症内容为丰富的出土文献
二、认识病症源流的重要资料
第七章 三种经脉针灸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节 《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的内容和价值
一、《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医简概况
二、《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行文体例
三、《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的内容与特色
四、《十二脉(附相脉之过)》《别脉》价值初探
第二节 《刺数》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一、《刺数》医简概况
二、《刺数》行文体例
三、《刺数》内容与特色
四、《刺数》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医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一、《医马书》竹简的出土时间和地点
二、《医马书》及其竹简的产生年代
三、《医马书》竹简暨简文用字情况
四、《医马书》的内容与特色
五、《医马书》的价值与意义
第九章 医简的文字和符号研究
一、老官山医简文字概述
二、老官山医简文字及其价值
三、老官山医简文字字形特点
四、老官山医简“符号”研究
附录:老官山医简字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