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7891
村庄类分序【徐 勇】
大族崛起:以分促合的治理——粤北山池村调查
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节 谢氏由来与迁居
一 “因仕而兴,以邑为氏”
二 “仕途受阻,南下入粤”
三 “谋求复兴,入主山池”
第二节 村落由来与发展
一 村落由来
二 宗族竞争
三 房支分化
第三节 山池村行政建制与变迁
一 传统行政建制
二 当代行政建制
第二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交通区位
二 自然观念
三 村庄布局
第三节 山池村自然实态
一 交通改造
二 水利建设
三 自然观念
第三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产业构成
二 生产能力
三 经济水平
第二节 产权
一 共有产权
二 私有产权
三 混合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经营
二 家庭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
二 族外交换
三 宗族产品市场化
第五节 分配
一 族产分配
二 家产分配
三 赋税分配
第六节 消费
一 宗族大锅饭
二 家庭大锅饭
第七节 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第八节 山池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九节 山池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二 经营
三 交换
四 继承
第四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节 社会形态概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绅士会”
二 “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阶层间交往
二 房支间交往
三 宗族间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分化
二 职业分化
三 财富分化
四 宗族的应对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房支冲突
二 家庭冲突
三 宗族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宗族救济
二 宗族保护
第八节 山池村社会变迁
一 从“男丁为本”到“女性解放”
二 从“血缘分化”到“利益分化”
三 走向缓和的“宗族冲突”
第九节 山池村社会实态
一 人口关系实态
二 婚姻关系实态
三 社会交往实态
四 社会冲突实态
第五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节 信仰
一 祖宗崇拜
二 生育崇拜
三 神灵信仰
第二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三节 文化习俗
一 婚嫁
二 丧葬
三 节日活动
第四节 文娱活动
一 祭神活动
二 “打龙”
三 日常活动
第五节 教育
一 教育概况
二 教育资助
第六节 山池村文化实态
一 祠堂祭拜
二 祖坟祭扫
三 族谱修撰
四 赏灯活动
五 文娱活动
六 神灵信仰
第六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权力
二 国家权力
三 微弱的神权
第二节 治理内容
一 “公域治理”
二 “私域治理”
三 国家治理
第三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祖训
三 国法
第四节 治理方式
一 教导
二 激励
三 惩罚
四 其他方式
第五节 山池村治理实态
一 村委会治理
二 小姓参与
三 宗族组织
四 宗族治理
山池村调查小记
山池村调查日记(节选)
因规而合: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粤北坪村调查
章 始与兴:蓝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节 蓝氏的由来与迁徙
一 蓝姓源流考
二 祖居北地,繁衍八州
三 避乱南迁,入闽进粤
第二节 坪村蓝氏的繁衍
一 坪村蓝氏开基建村
二 坪村之兴:开基创业,聚族而居
第三节 坪村建制变迁
第四节 坪村当下概况
第二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自然
一 祖宗建筑:“百一公祠”
二 人居建筑
三 神灵建筑
第三节 村庄自然实态
一 自然观念的变化
二 交通状况
三 民居与村庄布局
四 村落、房支与村民小组的重叠
第三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土地占有
二 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堂居小市场”
二 族外交换
第五节 产业
一 农业生产
二 借贷商业
三 手工业
第六节 分配
一 族内分配
二 家内分配
三 税赋分配
第七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八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九节 坪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十节 坪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实态
二 经营实态
三 交换实态
四 村内商业
五 农民收入现状
六 集体收入
第四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情况
二 人口概况
三 世代繁衍情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房亲会
二 谷会
三 叔公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二 财富分化
三 职业分化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救困济贫
二 族内庇护
第八节 坪村社会变迁
一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宗族社会
二 集体化时期的宗族社会
三 改革开放后的宗族社会
第九节 坪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二 社会组织
三 社会交往
四 社会分化
五 社会保障
第五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文化观念概况
二 文化活动概况
三 文化教育概况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三 神灵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生活习俗
二 节庆习俗
第五节 文娱活动
一 文化活动
二 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私塾学校
二 教育资助
第七节 坪村文化变迁
一 集体化时期:消失的宗族文化
二 改革开放之后:复兴的宗族文化
第八节 坪村文化实态
一 春祭与冬祭
二 族谱与上谱
三 舞龙活动
四 拜神现状
五 坪村教育现状
第六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政权建设概况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以“族长”为主的单一治理
二 以宗族组织为主的多元治理
三 政权与族权的合二为一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房支公共事务
三 家庭事务
四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祖训
三 家训
四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二 管理
三 参与
四 监督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教育方式
二 奖励方式
三 惩罚方式
四 官府治理方式
第七节 坪村治理变迁
一 集体化时期的坪村治理
二 村民自治时期的坪村治理
第八节 坪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主体实态:宗族组织、村委会
二 选举与“分片”村治
三 传统治理规则与当下村治
四 党员现状与村治
坪村调查小记
坪村调研日记(部分)
族推儒助:仕贾并举的兴族之道——徽州呈坎村调查
章 宗族村庄的由来与发展
节 罗姓的由来与迁徙
一 罗姓源流考
二 罗姓先祖的迁徙
三 呈坎始祖的迁徙
第二节 村庄的由来与呈坎罗姓的繁衍
一 呈坎村庄的由来和发展
二 呈坎罗姓族人的繁衍
第三节 呈坎的建制变迁
第四节 当下村庄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自然形态与实态
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祠堂建筑
二 居住建筑
三 神灵建筑
第三节 风水观及先祖选择
一 族人的风水观
二 始祖的选择
第四节 呈坎村自然实态
一 自然实态
二 人文实态
第三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人口与土地形态
二 产业形态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有产权
二 家户私有产权
三 产权变更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财产的经营
二 家产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分配
二 家庭经营分配
三 赋税劳役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族人共同消费
二 家庭日常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第七节 呈坎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的变迁
第八节 呈坎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实态
二 经营与交换实态
三 农民家庭经济
四 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与人口
二 世代分化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宗族管理组织
二 文会组织
三 其他组织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社会分化
二 分化抑制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族内救济
二 族人保护
第八节 呈坎村社会变迁
一 社会形态的形成
二 社会形态的发展
三 社会形态的改变
第九节 呈坎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二 社会交往
三 社会分化与保障
第五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佛道文化与宗族信仰
二 儒家文化与宗族规则
三 宗族教育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朱熹谱序及观念形成
二 遵儒观念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婚丧习俗
二 节日习俗
第五节 文娱活动
一 文化活动
二 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私塾教育
二 文会教育
三 新式教育
第七节 呈坎村文化变迁
一 宗族文化的形成
二 宗族文化的发展
三 宗族文化的衰败
第八节 呈坎村文化实态
一 文娱实态
二 教育状况
第六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呈坎村政权建设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权力:族权与绅权
二 家庭权力:父权与夫权
三 国家权力:村长与保长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宗族与家庭事务
三 宗族与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与祖训
二 家法与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与管理
二 监督与参与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奖励
二 处罚
三 调停与官方介入
第七节 呈坎村治理变迁
一 社的治理
二 宗族治理
三 新时期的治理
第八节 呈坎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的主体及内容
二 选举的过程
三 传统治理与当下的村治
呈坎村调查小记
呈坎村调研日记(部分)
合族共济:商优学起之族的繁荣——赣南白鹭村调查
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节 钟氏宗族的源与流
一 钟氏源流考
二 开基祖迁居白鹭的缘由
第二节 钟氏宗族的兴与衰
一 钟氏族人的繁衍
二 钟氏宗族的壮大
三 钟氏宗族的衰落
第三节 白鹭村的村庄建制
一 1949年前的建制
二 1949年之后的村庄建制
三 当下村庄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客家祠堂
二 神灵建筑
第三节 白鹭村自然实态
第三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节 经济形态概况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成果的分配
二 家庭经营成果的分配
三 国家赋税劳役的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七节 白鹭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八节 白鹭村经济实态
第四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节 社会形态概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庙会
二 桥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高低
二 财富之分
三 职业差异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救困济贫
二 族内保护
第八节 白鹭村社会变迁与实态
第五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节 文化形态概况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积善成德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婚姻习俗
二 丧葬习俗
三 节日习俗
四 礼仪往来
第五节 文娱活动
第六节 教育
第七节 白鹭村文化变迁与实态
第六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节 治理形态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以“族长”为主的单一治理
二 以宗族组织为主的多元治理
三 国家政权对宗族的治理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家庭或者个人事务
三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家训
三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二 管理
三 参与
四 监督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引导式激励
二 教育式惩罚
第七节 白鹭村治理变迁
第八节 白鹭村治理实态
白鹭村调查小记
白鹭村调研日记
后 记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历来重视农村调查与研究,《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是基地新版“中国农村调查”项目的重要成果,在付梓之际,特做以下说明。
1.根据徐勇教授提出的“中国农村七大区域学说”,即华南区域、长江区域、黄河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东北区域、东南区域,本项目在借鉴日本满铁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七大区域的次序,进行村庄形态与实态的调查。这也是整个项目实施所遵循的技术路线。
2.在村庄调查点的选取上,结合“中国农村七大区域学说”,依据每个区域所辐射的“省、市、县”,一是按照每个地级市两个县、每个县一个村的标准,二是按照典型点与普遍点结合的原则,三是按照“中心与边缘”结合的原则,随机抽样选点。每个村庄一位调查员,在调查之前均受过严格的学术培训,每个村的调查时间为60天以上。
3.每一篇村庄调查报告分为“村庄由来与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章,以“传统形态—变迁—当下实态”为主线进行写作。在每篇报告的后面附有调查员的调查小记、调查日记等,以供读者了解整个调查的心路历程。
4.在报告的写作中,“县名、镇名、村名、人名、部门单位”等均为实名。但是,报告中所出现的照片、人名、数据等信息,均得到了访谈对象或数据提供对象的口头授权或书面授权。另外,档案材料、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历史材料等,在写作中均做了详细的引用批注。
5.农村传统形态的调查,主要通过老人口述来获取信息、数据;因而报告中的数据可能不甚精确,仅供参考,也请各位读者、学者在引用、使用的过程中,酌情处理。
6.农村变迁调查会涉及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四清等内容,但是,调查者均怀揣学术研究之心,从农村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视角去调查与写作,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7.在出版方面,项目组组建了审稿与编辑小组,严格审查、校审每一篇村庄调查报告,并从中挑选优秀报告,分七大区域,集结成卷出版。
8.《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的重点在于传统形态的调查,是一项抢救历史的学术工程。由于时间仓促,其中不免有错漏,也希望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提出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提高这套丛书的质量。
《中国农村调查》编辑组
2016年12月19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