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008485
编辑推荐
《建筑形态构成审美基础》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设计等从业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建筑形态构成审美基础》以如何提高建筑学学生的空间造型审美能力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美感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出“建筑形态美”的诸多特性,揭示现代主义审美标准的产生及其内涵,并以生动的实例进行细致的辨析和阐释。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设置了由易到难的七个作业,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力求让学生树立起相对全面的审美观念,提高美学修养,掌握塑造空间的基本能力。
目 录
1 形态构成概说
1.1 形态构成释义
1.2 设计与形态构成的关系
1.3 建筑形态构成释义
2 形态审美的发展演变
2.1 审美发展演变的历史
2.2 美的定义及其内涵
2.3 审美与视知觉
2.4 审美与社会学
3 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3.1 现代主义审美思潮的兴起、发展及确立
3.2 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释义
3.3 现代主义审美标准辨析
4 建筑形态构成训练作业的设置
4.1 建筑形态构成手法训练的目标和原则
4.2 建筑形态构成手法解析
4.3 建筑形态构成训练作业的选择与设置
5 平面构成
5.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形
5.2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5.3 平面构成的设计技法
5.4 平面构成训练模块
5.5 平面构成优秀作业解析
6 折纸肌理
6.1 肌理的概念
6.2 触觉肌理与视觉肌理
6.3 折纸肌理的设计技法
6.4 折纸肌理训练模块
6.5 折纸肌理优秀作业解析
7 立体构成
7.1 立体构成的概念
7.2 立体构成训练模块
7.3 立体构成优秀作业解析
8 空间组织
8.1 空间限定的概念
8.2 空间限定的类型
8.3 空间组织的概念
8.4 空间组织的类型
8.5 空间组织训练模块
8.6 空间组织优秀作业解析
9 展览空间
9.1 展览空间的设计要领
9.2 展览空间训练模块
9.3 展览空间优秀作业解析
10 建筑形态构成应用实例
10.1 建筑中的“面”构成
10.2 建筑中的肌理效果
10.3 建筑中的“体”构成
10.4 并列空间
10.5 序列空间
10.6 主从空间
10.7 形态构成手法与建筑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1.1 形态构成释义
1.2 设计与形态构成的关系
1.3 建筑形态构成释义
2 形态审美的发展演变
2.1 审美发展演变的历史
2.2 美的定义及其内涵
2.3 审美与视知觉
2.4 审美与社会学
3 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3.1 现代主义审美思潮的兴起、发展及确立
3.2 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释义
3.3 现代主义审美标准辨析
4 建筑形态构成训练作业的设置
4.1 建筑形态构成手法训练的目标和原则
4.2 建筑形态构成手法解析
4.3 建筑形态构成训练作业的选择与设置
5 平面构成
5.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形
5.2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5.3 平面构成的设计技法
5.4 平面构成训练模块
5.5 平面构成优秀作业解析
6 折纸肌理
6.1 肌理的概念
6.2 触觉肌理与视觉肌理
6.3 折纸肌理的设计技法
6.4 折纸肌理训练模块
6.5 折纸肌理优秀作业解析
7 立体构成
7.1 立体构成的概念
7.2 立体构成训练模块
7.3 立体构成优秀作业解析
8 空间组织
8.1 空间限定的概念
8.2 空间限定的类型
8.3 空间组织的概念
8.4 空间组织的类型
8.5 空间组织训练模块
8.6 空间组织优秀作业解析
9 展览空间
9.1 展览空间的设计要领
9.2 展览空间训练模块
9.3 展览空间优秀作业解析
10 建筑形态构成应用实例
10.1 建筑中的“面”构成
10.2 建筑中的肌理效果
10.3 建筑中的“体”构成
10.4 并列空间
10.5 序列空间
10.6 主从空间
10.7 形态构成手法与建筑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前 言
根据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时在美学修养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包括:掌握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掌握通过空间组织、体形塑造、结构与构造、工艺技术与材料中表现建筑艺术的基本规律。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学生要经过系统的美学基础训练,除了要学习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外,更重要的是接受立体空间的组织训练。形态构成课就是这样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体系、提高美学修养、掌握空间塑造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培养的是从事建筑设计的核心能力——空间创造能力。
本课程不仅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美的标准,同时还将美的本质进行相当程度的探讨,以帮助初学者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并掌握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另外,本书还根据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设置了由易到难的七个作业,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建立起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并掌握一定的美学原则和构图手法。通过各种形体和空间的组合创造,学生和教师就会拥有共同的审美平台,在这样一个思维认识的平台上,双方交流起来障碍就会小得多,思想和创造的火花就可以互相碰撞、共激,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本教材适用于建筑学低年级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为社会普通大众所使用,提高美学修养品位,增强其对建筑的认识。本书章由王兵、李钰编写;第二章由王琰、李钰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王琪、李钰编写;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由王非、王琪编写;第六章由吴锋、王非编写;第七章由靳亦冰、王非编写;第十章由李钰、王琪编写。其中王琪、王非、王兵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李钰、王琰、吴锋、靳亦冰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本书的酝酿及编写过程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王军教授给予了编写小组非常中肯的建议和热情洋溢的鼓励,在此真诚地表示感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支持和帮助本书写作的同事、朋友和亲人!在本书的校对修改过程中,冯璐、党群、王春梅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课程不仅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美的标准,同时还将美的本质进行相当程度的探讨,以帮助初学者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并掌握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另外,本书还根据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设置了由易到难的七个作业,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主义审美的内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建立起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并掌握一定的美学原则和构图手法。通过各种形体和空间的组合创造,学生和教师就会拥有共同的审美平台,在这样一个思维认识的平台上,双方交流起来障碍就会小得多,思想和创造的火花就可以互相碰撞、共激,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本教材适用于建筑学低年级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为社会普通大众所使用,提高美学修养品位,增强其对建筑的认识。本书章由王兵、李钰编写;第二章由王琰、李钰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王琪、李钰编写;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由王非、王琪编写;第六章由吴锋、王非编写;第七章由靳亦冰、王非编写;第十章由李钰、王琪编写。其中王琪、王非、王兵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李钰、王琰、吴锋、靳亦冰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本书的酝酿及编写过程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王军教授给予了编写小组非常中肯的建议和热情洋溢的鼓励,在此真诚地表示感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支持和帮助本书写作的同事、朋友和亲人!在本书的校对修改过程中,冯璐、党群、王春梅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