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015452
原霸:霸权的演变(The H-Word: The Peripeteia of Hegemony)
在国际关系与政治学文献中,很少有术语像“霸权”这样被使用得如此广泛,而对于其确切意涵却几乎没有共识。在首部探讨这一概念命运的历史研究中,安德森追溯了“霸权”一词在古希腊时期的起源,在1848-1849年的欧洲大陆动荡时期于德意志重新被发现;随后,作者又分别考察了在革命时期的俄国、意大利以及冷战时期的美国、戴高乐治下的法国、撒切尔治下的英国、后殖民时代的印度、封建时代的日本的“霸权”概念,直至由默克尔和特雷莎•梅、布什和奥巴马唱主角的世界。
总序
前言
一、源头
二、革命
三、战间年代
四、二战之后
五、冷战
六、美国霸权
七、消退
八、后续
九、倒转
十、交织
十一、持续,还是衰退?
十二、志向
十三、结论
索 引
无论是技术性的,还vii是政治性的,当代政治文献中,没有哪个专业术语像“霸权”这样显眼。然而,只要瞅一眼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就能发现,这一术语流行开来只不过是近来的事情。就英语文献而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目录中的首个相关词条迟至1961年才出现。此后,标题中含有“霸权”一词的书籍在20世纪60年代仅有5本,70年代为16本,80年代为34本,到90年代则实现了飞跃,数量多达98本;在21世纪的最初15年,这一数字更是上升到了161本。也就是说,几乎平均每月一本。“霸权”不再是个晦涩的术语,也不再居于边缘地位。
这样的变化背后隐藏着什么内容呢?和“现代性”“民主”“合法性”及其他诸多政治概念一样,“霸权”这一概念也有着超出其当下意义的复杂历史;如果想要把握这一概念对于当下形势的重要性的话,我们就必须探究这些历史意义。“霸权”的历史横跨了八至九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有必要对每一种都加以考察。
在此,考虑这一概念的命运时所用的方法——首先是语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但其用法之宽广——运用方式和隐含意味都截然不同——绝不是单凭研究语义的演变就足以涵盖的。它们构成了一项政治指标,测量着数世纪以来权力与时代的变化。
本书与另一本书《葛兰西的二律背反》 (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一同出版,后者则更加详尽地考察了有关霸权概念的一套作品——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套作品——及其诞生的背景。请同时阅读了两本书的读者对本书中非常简短的重复之处(在那本书中重复之处要更长一些)给予谅解,这样的重叠在思想研究上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两本书的研究目的及方法具有互补性,但并不相同。其侧重点均是写作时代的产物,而二者的写作时代又无甚相同之处,于是侧重点的差异也就更大了。不过,写作于四十年前的《葛兰西的二律背反》依然构成了写作本书的刺激因素,正是由于如此紧密的联系,才将不具有共时性的二者同时出版。
我要感谢南特高等研究院,正是在那里对美国外交政策这一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时,我萌生了写作本书的想法和布局。在写作过程中,对于我无法阅读的两种语言——中文和日语文献,我要特别感谢精通这两种语言的学者对我的指导:安德鲁•巴谢伊(Andrew Barshay)、玛丽•伊丽莎白•贝里(Mary Elizabeth Berry)、乔舒亚•福格尔(Joshua Fogel)、安妮克•堀内(Annick Horiuchi)、埃里克•赫顿(Eric Hutton)、加藤毅(Kato Tsuyoshi)、彼得•科尔尼基(Peter Kornicki)、杰伦•拉默斯(Jeroen Lamers)、马克•爱德华•刘易斯(Mark Edward Lewis)、凯特•怀尔德曼•中井(Kate Wildman Nakai)、蒂蒙•斯克里奇(Timon Screech)、王超华和章永乐。若不是他们的帮助,本书第九章将无从写就;但关于这一章中不可避免会含有的那些错误,以及本书其他地方对其他问题表达的观点,他们都不负有任何责任。本书的第八章较长一些的版本最初发表于《新左翼评论》第100期,2016年7/8月刊。
2016年10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