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53433
◆透过100件沉甸甸的中华国宝,感受6000年活生生的中华文明!
◆ 50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主讲人,携20年经验精讲国宝的传奇,带你领略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
◆精选40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100件镇馆之宝,涵盖钟鼎铭文、琴棋书画、金石玉器等收藏门类。
◆ 500张全彩高清大图,360°鉴赏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长信宫灯、金瓯永固杯等国宝的精彩细节。
◆ 全书采用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平摊阅读。
本书由喜马拉雅艺术畅销榜前列、评分9.8分的音频节目《国宝来了》结集而成。50位中国一级博物馆的主讲人,共同为您讲述100件超级国宝的传奇故事。这些国宝分别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40多家博物馆,涵盖钟鼎、书画、金石玉器等多个收藏门类,代表着中国从远古到近代的艺术成就。本书内容重点分析国宝的规制、技艺、铸造特点和文化背景,深入揭示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细数中华文明“美的历程”,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演进,进而启发人们共同守护国宝、传承文明。
01 百色手斧
02 人面鱼纹盆
03 尖底瓶
……
15 青铜纵目面具
……
98 金瓯永固杯
99 京张铁路人字形沙盘
100 聂耳小提琴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无论您是否参观过三星堆博物馆,提到三星堆青铜面具,恐怕多数人对它们的di一印象都是大大的眼睛和那对“招风耳”。
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这件青铜纵目面具更是三星堆面具的典型代表。它通高65厘米,重达70公斤,两眼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耳朵向面颊两侧伸展开来,两耳间宽足有138厘米。 它的体形硕大,在世界同期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中也极为罕见。
di一代蜀王“蚕丛”
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它会有如此独特而夸张的造型呢?学者们结合古文献的记载,认为这件面具与传说中的古蜀国的di一代蜀王“蚕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要从古蜀国说起。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逐步建立了国家。自蜀部鱼凫氏建立di一个蜀国开始,经历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直到蜀王杜芦瓦解,共历13位君王,存在729年,后人称作古蜀国。
di一代蜀王名为“蚕丛”,在《路史前纪》中有记载,“蜀山氏,其始祖蚕丛,纵目,王瞿上”。无论是“纵目”“瞿上”或者“蜀山氏”,从字形上看,这些文字都与“目”字,也就是与眼睛相关,着重突出眼睛的特征。
这里提到蚕丛“纵目”,是否能让您联想到这件青铜纵目面具呢?“纵目”的“纵”字,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纵横四海”“纵横交错”等成语中的“纵”,有古蜀人崇拜“眼睛”,渴望透过一双“纵目”去看得更高、更远,去了解这个世界。
广泛之意,“纵目”一词有放眼远望的含义。
而蚕丛称王的地方在“瞿上”,“瞿”字指的是鹰、雕、隼等大型飞禽鸟类注视的样子,两个“目”字仿佛是两只眼睛,位于“隹”的正上方,意为鸟类在上方的天空飞翔,俯视下方的地面,所以称“天目”,指视线广阔。
那么,“瞿上”位于何处呢?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认为“瞿上”的方位应在今双流县南18里的牧马山上。 明确表述了“瞿上”是一个“城”。 到了宋朝,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中也有记载:“今双流县南十八里有瞿上城。”20世纪40年代初,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专程到双流,对瞿上城古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他说:“《华阳国志》说杜宇‘或治瞿上’,是因为古人建国必凭险阻,方好自守。牧马山是成都平原西部di一座山,仿佛城垣一般,防守极便,立国在这里,可以控制平原。山上又好耕种,足以自给。 假使我是当时的王者,走到这个形胜所在,也不肯把它放弃的。我敢臆断,牧马山定是一块好地方,蚕丛和杜宇的都城遗址有寻得的可能。”由此可见,古蜀人选择在“瞿上”建都,是看中该地视野辽阔。无论是防备敌患,登高望远观测周边的人和事物,还是出于农业需要,观测自然来确定农时,这里都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我们再来看“蜀”字。 在甲骨文中,“蜀”字的20多种写法里,字的上方都有一个大大的眼睛。甲骨文是商朝人的文字,或许正是商朝人在和古蜀人打交道时,蜀人那双极目远眺的“眼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们才在造字的时候像煞有介事地做了强调。
古蜀人开眼看世界
古蜀人崇拜“眼睛”,渴望透过一双“纵目”去看得更高、更远,去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当时的古蜀人对世界的认知又有多少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古蜀国与中原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虽然,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蜀道难》中说蜀国闭关锁国:“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中原的神话系统中,华夏部落di一位首领“黄帝”的妻子“嫘祖”就来自古蜀国,相传嫘祖是“种桑养蚕之法”的发明者,而种桑养蚕之法正是古蜀人的特长。在古蜀国的神话系统中,di一代蜀王蚕丛“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在古蜀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 在他的领导下,蜀人学会了驯养野蚕抽丝的技术,发展成为一个善于养蚕的部族。 远嫁中原黄帝的嫘祖,很可能就来自这个拥有先进桑蚕养殖技术的部族,并将古蜀的“种桑养蚕之法”远播到华夏中原。
另外,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玉璋、玉琮,以及尊和罍。而这些器物也都是中原文明系统的礼器:璋是极具中原华夏文明色彩的玉器,琮是极具良渚文化色彩的玉器,而尊、罍这类青铜器也与三星堆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兽像和青铜树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很不一样。璋、琮、尊、罍这些器物,就成为古蜀与中原“人烟相通”的有力物证。
若说古蜀与华夏部族之间有人烟相通,或许还不难想象。 然而,如果说早在4000多年前,古蜀就与遥远的印度洋部族有贸易往来,就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了吧。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古蜀的确与其西南方向印度洋沿岸的部族有直接或间接的商贸往来。
在三星堆出土了数千枚海贝,其中大部分是一种产自印度洋深海水域的白色齿贝。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居民常用齿贝做货币。三星堆出土的齿贝,大多背部磨平、形成穿孔,可见也是便于串系,用于货币交易。此外,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与南亚方向贸易而得的象牙。
公元前129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到达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境内。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市场上竟然有蜀布,便询问何处得来,大夏国人说是从身毒国也就是如今的印度转卖过来的。张骞这才知道,原来早在他通往西域之前,就有一条从四川盆地出发,通往中亚、西亚的商路。
回到长安之后,张骞及时报道了与西北诸国往来的可能性,雄才大略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直接主导商业贸易,并且扩大疆土。然而,历经10余年的斗争,汉王朝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始终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汉族只能通过各部族、印度做中介与大夏商人间接贸易。
其实,在更早的古蜀时期,蜀人就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民间“走私通道”。这条中国zui古老的道路使四川盆地成为古蜀人“开眼看世界”的前沿哨所,驮着蜀布、丝绸和漆器的古蜀人的马队,从蜀地出发越过高黎贡山后,抵达如今的腾冲与印度商人交换商品。印度和中亚的玻璃、宝石、海贝也随着返回的马帮,进入始终被中原认为是蛮荒之地的西南夷地区。
此前,中国的史学界一直认为四川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的地区,古蜀亦是一个保守的文明古国,直到三星堆的发现才打破了这种认识,三星堆为我们呈现了高度发达的、自成系统的古蜀文明,彰显着古蜀人开拓进取、包容自觉的精神,让我们知道4000年前的古蜀人对于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