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689825
一、一位被世人忽略的音乐大师的音乐回忆
圣-桑两岁起便开始学习音乐,且不久便可作曲,他的*份钢琴作品至今仍保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圣-桑十六岁时完成了他的*交响乐;他的第二交响乐则以降E大调*交响乐之名面世。他精通各类音乐作品,几乎涉及所有音乐领域。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圣-桑曾赢得多个奖项,但却无缘于1852年及1864年赢取知名的罗马大奖。这对圣桑有些不公,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光彩也愈发夺目,岁月无法掩盖他的才华。
二、被好友李斯特誉为“世界上*伟大的管风琴家”
圣-桑不仅能够创作音乐作品,他的管风琴和钢琴演奏更是响誉法国,巴黎大众曾为其疯狂。《圣-桑传》以优美的笔触讲述了圣-桑自幼与音乐所结下的那份情缘和对音乐的挚爱,并讲述了与他有缘的音乐家的故事和他们的音乐风格及贡献,态度极为诚肯,评价客观。
三、译文优美、装帧精美。
译者兼有文学和音乐功底,译文流畅而优美,适合一边听着古典音乐一边阅读,一起品味圣-桑有关音乐的优美记忆。
01 童年记忆
02 老音乐院
03 维克多·雨果
04 一部喜歌剧的历史
05 路易·加莱
06 歌剧中的历史和神话
07 为艺术而艺术
08 通俗科学与艺术
09 音乐的无政府状态
10 管风琴
11 海顿与《临终七言》
12 李斯特百年诞辰纪念
13 柏辽兹的《安魂曲》
14 波利娜·维阿尔多
15 奥尔菲斯
16 德萨尔特
17 塞热
18 罗西尼
19 朱尔·马斯内
20 迈耶贝尔
21 雅克·奥芬巴赫
22 君主
23 美术界的音乐家
注释
专有名词表
写维克多·雨果:
众所周知,大师对音乐一无所知,他周围的人同样如此。大师和他的追随者居然会错把一些荒谬虚无的动机当作贝多芬壮丽的灵感表现之一,个中原因就只能凭空猜测了。维克多·雨果按照这个模棱两可的动机改编出了《斯泰拉》的美丽诗句。它作为《惩罚集》的一个附录出版,附注中说这是两个天才的结合,伟大诗人的诗句与大音乐家“绝妙”的乐章融合到了一起。诗人想请德鲁埃女士不停地在钢琴上弹奏这奇妙的音乐!悲夫,赫拉克勒斯!
写年轻音乐家:
年轻的音乐家总爱抱怨事业的艰辛,这确是有情可原。不过或许应该提醒他们,老一辈音乐家也并不总是睡在玫瑰床上;他们在韶华之时也曾被困在港口内,无法启航,不得不时常挺胸直面风雨。他们往往四处碰壁,遭遇人间卑鄙的冷眼——剧院的回绝、公众的漠视;而只有当作品符合剧院和公众的利益时,他们才会被批准开足马力、扬帆远航。
论管风琴的即兴演奏:
如今,法国乐派的即兴创作堪称一流,但近来在德国乐派的影响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年轻的管风琴演奏者认为即兴作品远不如塞巴斯蒂安·巴赫或门德尔松的大作那般优秀,因而也便放弃了即兴演奏。
这种错误的观点十分有害,它是对创作才华的简单否定。试想,如果人们只是朗读事先写好的文章,那么立法大厅、讲堂和法庭会变成怎样一番情景?众所周知,杰出的演讲家和律师往往口若悬河,但他们若尝试写点文字,便变得枯燥无味。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勒菲布赫-维利是一位出色的即兴演奏家(我可以着重强调这一点,因为我曾听过他的演奏),但他只留下了几部并不出名的管风琴作品。与我同时代的音乐家中也有许多人只有通过即兴创作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管风琴总能激发人的灵感。当手指触到管风琴时,想象苏醒,不可预知的力量从意识深处迸发出来。这是想象的世界,它总是崭新的,绝不会重复出现,如同一个充满魔力的小岛从黑暗中浮出海面。
写海顿:
在约瑟夫·海顿浩如烟海的作品中,被如今这一代人所熟知的不过是两三部交响曲,演出屈指可数、敷衍了事——这种状况与对海顿一无所知所差无几。没有哪一位音乐家像海顿一样多产而富于想象力。我们在探寻这座宝藏时会惊讶地发现,每走一步,都会发现一颗宝石,它激发了某种现代音乐形式的诞生。它们的光芒绚丽夺目,而即使在我们以为只是单调的黑白色的地方,也能发现随着岁月暗淡下去的色彩。
比较李斯特和古诺的清唱剧:
李斯特和古诺的音乐风格迥异,但他们的清唱剧作品却不谋而合。两人的作品都摒弃了清唱剧的旧形式,探索用现实主义手法阐释音乐中的文本,尊重拉丁文诗歌的韵律,推崇简洁风格。不过李斯特的简洁中透露着弃世情结,他放弃了尘世的精美而披上忏悔者的长袍;相反地,古诺似乎怀着近乎圣洁的欢愉,回归到了他的本性。解释这差异并不难:李斯特是穿着修士长袍走完人生之旅的,而古诺的生命则是由此开始的。因此,尽管李斯特的作品在精致优雅上更胜一筹,而且他本人的成就也更加显著,但在清唱剧这一艺术形式上,古诺却是赢家。天主教徒都知道,就像女性的体香一样,教堂也有它的芳香。古诺的清唱剧充满这种芬芳之气,而在《基督》中,这种芬芳即使存在,也是非常微弱的。在李斯特的所有作品中,只有《庄严弥撒》中才流露出些许这种芳香。
写柏辽兹:
“天才”一词足以说明柏辽兹的一切。他作曲比较糟糕,对人声的处理不尽人意,有时还放任自己做出稀奇古怪的事情。然而,他是音乐艺术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作品让我们联想到阿尔卑斯山以及山上的森林、冰川、阳光、瀑布和山崖。有些人不喜欢阿尔卑斯山,这是他们的巨大损失。
写著名歌唱家维阿尔多夫人:
本性炽烈的人燃烧自我,获得欢乐;宝剑磨穿剑鞘,显现荣光。
写罗西尼:
如今,想要了解半个世纪之前罗西尼在我们美丽的巴黎占据怎样的位置,已经比较困难了。在那很久之前罗西尼便不再工作,然而过着悠闲生活的他却比许多还在活跃的人声望还要高。能获准进入他那高窗大户的豪华公寓,对任何巴黎人来说都是荣耀。这位被尊为神祗的人傍晚之后从不出门,朋友们晚上上门拜访绝不会落空。罗西尼家中时常举办盛大晚宴,三教九流在宴会上把酒言欢。出色的的歌手、著名的艺术家会在这些“夜晚”现身。谄媚之徒将主人团团围住,但他们的阿谀之词丝毫不能影响罗西尼。他知道这些人是什么货色。罗西尼高傲地驾驭着固定的追随者,他像一种更高等的生物,不向位前来朝拜的人显露自己。问题是,罗西尼到底为何能被人如此崇拜?
写马斯内:
一些人即使在处理熟悉的主题时也如同金王座上的罗马皇帝一般尊贵威严,但马斯内不属于这类人。他的魅力、吸引力和热情是狂热的而非深刻的。马斯内的旋律摇摆不定,许多时候与其说是所谓的旋律,不如说只是吟诵。这完全是他独特的风格。这些旋律缺少结构和格调;然而,在圣叙尔皮斯教堂的圣器收藏室听到玛侬跪在德古耶面前歌唱时,谁又能无动于衷呢?谁又能不被这爱情的流露深深打动呢?当人们如此感动时,便失去了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写迈耶贝尔:
迈耶贝尔总是独自生活、居无定所。他夏天会在斯帕,冬天则去蓝色海岸,只有有事要办时才会去大城市。在经济方面,迈耶贝尔可以高枕无忧,他活着就是为了继续创作佩涅罗珀般的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作曲家对完美的追求,尽管他从未找到通向完美的路径。人们想将这位勤勤恳恳的艺术家列入追名者之辈,然而那种人一般可不习惯像他这样工作。
记叙受维多利亚女王接见:
我有幸在(比阿特丽斯)公主唱《艾蒂安·马塞尔》中的咏叹调时为她伴奏。公主殿下咬字清晰,有自己的特色,但这是她次在威严的母亲面前唱歌,所以她吓得要死。女王很高兴,几天后,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她将科文特花园的经理的妻子贾伊夫人——就是著名歌唱家阿尔巴尼——召到温莎城堡,请她在科文特花园上演《艾蒂安·马塞尔》。然而,女王的愿望并未实现。
写和画家兼歌唱爱好者勒尼奥的交往:
1870年战争爆发时我创作了《波斯旋律》,勒尼奥是位演唱者。《军刀在手》是题献给他的,不过他唱得好的是《墓园》,他唱道:今日玫瑰,明日松柏!谁能想到,转瞬间一语成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