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9522
目 录
章 准备:了解自己
节 散户易犯的七个错误
第二节 避免跳坑三法
第三节 敌人是犹豫不决
第四节 散户生存的七大招数
附 录 如何看穿“假重组,真双簧”
第二章 提升:了解主力
节 主力常胜的秘密
第二节 遭遇败仗的主力
第三节 起底短线主力操盘手法
第四节 主力震仓洗盘的应对办法
第五节 跟随主力的诀窍
第三章 精进:不再被套
节 磨炼识别功力
第二节 跟随主力的时机选择
第三节 避免骑牛不稳被甩
第四节 跟随主力的五大误区
第五节 选股技巧与仓位管理
第四章 出击:擒牛实操(之一)
节 板块轮动掘金法则
第二节 龙头股捕捉技巧
第三节 甄别真假龙头股
第四节 捕捉龙头股的四个步骤
第五节 三期驯“龙”术
第五章 收获:擒牛实操(之二)
节 成交量揭开牛股真实面目
第二节 参透均线密码稳定擒牛
第三节 巧用KDJ捕捉短线牛股
第四节 活用MACD寻找中线大牛股
第五节 拨开涨停板背后的迷雾
第六节 涨停板战法集锦
后记
前言
2010年和2011年,我先后出版了《老鼠戏猫》和《搏杀主力》两本股票投资的图书,书籍出版后,收到不少热心读者来信,其中,有表达感谢的,有对内容创新表示认可的,有进行技术探讨的,自然也有不同意见的。这些来信,我都认真看了,真诚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借此机会,我想简要谈一谈关于《老鼠戏猫》和《搏杀主力》的写作初衷和后续反应。2000年之后,市场上的股票书开始变得多起来,先是国外有关巴菲特、彼得·林奇的相关书籍,被无数投资者奉为圭臬。随着时间推移,当读者慢慢发现这些著名投资大师的理念和做法似乎并不完全适合A股市场之后,国内作者撰写的股票书日渐受到关注。
不过,我在深入观察后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国内不少作者写出来的股票书,都是技术图形满天飞,仿佛成了看图说话,更有甚者,解释性的文字寥寥几句,似乎不这样做,就体现不出自己的高深水平。诗歌界也是如此,有的人写诗,一门心思卖弄技巧,语句晦涩难懂,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故弄玄虚。纵观历史,真正能流传千古的经典,哪首不是老百姓能读懂而又接地气的?同理,股票书的绝大多数读者是普罗大众,并非拥有专业技能的行业专家,因此,让人看得懂、用得上、有效果才是关键。为此,我一直苦苦思索,力图把自己在征战股市10来年的心得和实战技法分享给广大散户朋友。
2010年,我独辟蹊径,将A股市场与十二生肖巧妙结合,并重点突出了其中弱的老鼠与其天敌猫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如今的股市中,有人喜欢把散户形象地比喻成“韭菜”,熊市或“股灾”一来,一茬一茬的“韭菜”被主力无情割掉。但我始终认为,这个看法并不精准。原因在于,散户的力量再小,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打法的,只不过在资金实力、信息获取等方面无法与主力正面对抗而已,但与此同时,散户也有船小好掉头、资金无高昂利息成本的优势。换句话说,散户更多像动作敏捷的老鼠,尽管贪婪的主力如不可一世的猫,但只要策略得当,应对有方,看似弱小的老鼠依旧能把猫咬上几口。2011年,我再次大胆创新,将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与A股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深度融合,推出了《搏杀主力》一书。
在这两本书中,我重点讲解了在巨浪滔天的股海中,散户应该如何锤炼生存本领,如何做到胆大心细,如何与主力巧妙周旋,后达到赢利的目的。
前面提到,两本书推出后,我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其中有热心读者希望尽快推出第三本,此后的几年,亦不断有出版社力邀我写作新书,但均被我婉拒。
之所以如此“狠心”,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基于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当自己认为没有更深入思考的结晶呈现给读者时,宁可暂时停下脚步;二是近几年本人的工作方向发生较大变化,有幸在一家全国主流财经日报任高级编辑,每日午出夜归(上班时间为下午3点至凌晨12点),实在无法腾出更多时间来潜心写作。有趣的是,距离《老鼠戏猫》《搏杀主力》上市七八年之后,一次偶然机会,巧遇股票图书的资深策划人、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审何朝霞老师,我们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股市野战军”系列,《散户擒牛战法》正是其中的一本。
《散户擒牛战法》这本书延续了前两本专著的风格,继续深度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并与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证券市场相结合,每个章节的开篇用诗词将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正文内容正常行文,围绕散户和主力的缠斗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这个小小的创新,意在提升可读性和趣味性,打破此前股票图书冷冰冰的传统印象。
任何一位投资者进入股市,自然都是为了赚钱。但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可谓不小。尤其是散户投资者,因受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经常成为被主力欺负或者说“宰杀”的目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长期交易的胜率,不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帮助更多散户投资者,我也很乐意将个人征战股海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
从书名来看,本书仍是写给广大散户朋友看的。从功能上看,本书侧重实战,强调干货。因此,在内容设置上,始终围绕散户投资者关心的需求展开。比如,如何认清自己、如何认清主力、为何老是被套、如何抓牢龙头股、如何巧用常见技术指标捕捉涨停股等核心问题,无疑是每一位投资者都想知道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内容,我用了大量实战案例加以说明。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的实战技法和所列案例,都是站在散户角度,从有效管用出发,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读者带去一点实际的帮助。
本书的章节设计,是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因此,对于投资新手来说,建议仔细研读,并结合自身情况查缺补漏,直至终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体系;即便是有一定股市实战经验的读者,亦可从章开始阅读,便于进一步完善你的思维体系和投资逻辑。另外,必须特别说明一下:书中涉及的任何个股,绝非个股推荐,只是用于必要之案例说明。
很显然,读者朋友看完本书,想立马成为股市高手并不现实,毕竟经验的总结和投资技术的提升,都需要时间的积淀,但本书介绍的内容,肯定有你平时容易忽视,或者说没有认真归纳,却有助于你投资的招数。
无论你是初入股海的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老手,都需要对股市保持敬畏之心,并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无论你的过往战绩如何,唯有将自己打造成常胜将军,股市才能成为你的提款机。
姚茂敦
2018年5月10日于成都
章 准备:了解自己
所谓散户,就是在证券市场中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进行小额交易的个人投资者。散户投入股市交易的资金一般在10万元以内,甚至几千元,基本由工薪阶层、个体户、退休人员及自由职业者组成。散户虽然单个资金规模小,但人数众多,占到A股市场投资者总数的95%以上。
在股市实战交易中,因为资金规模小、信息不对称、无力影响股价走势、对政策的研究不如机构透彻,大多数散户的交易行为带有明显的非理性,其情绪极易受大盘行情和周边交易者言论的影响。
散户的概念与大户、主力相对。因在资金、政策把握、技术分析、信息获取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散户群体长期以来处于屡战屡败的尴尬境地。不过,即便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但在股海博弈的过程中,散户只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和对手的身份,不断从实战中总结成败得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一样也能把自己锻造成为常胜将军。有道是:
散户遨游股海中,腾挪闪转大鲨丛。
当潜则隐波涛下,合纵应升皓月东。
行慎思全先则立,善谋事备患无踪。
审时避短扬长处,笑看吴钩论英雄。
节 散户易犯的七个错误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A股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股市交易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22日,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达到13398亿人,其中,自然人投资者达到13362亿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投资者,俗称散户。如此惊人的规模,数量早已经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回溯历史,A股市场经历了多轮牛熊市转换,其中,始于2005年的那一轮大牛市,沪市大盘一直冲到6124点,才不得不低下高昂的牛头。但是,2008年的一轮大熊市,上证指数曾一度跌至1664点。如果说,2007年的疯狂飙升让全球瞩目,并催生了“全民炒股”的热潮,那么,2008年高达6539%的跌幅,同样也让全球投资者目瞪口呆。
2017年,先后经历了养老金入市、股指期货松绑、减持新规出台、再融资新规出台、A股被纳入MSCI指数等重大事件的A股市场,表现虽然没法与涨势如虹的美股市场相提并论,但沪深股指双双收出了阳线,其中上证指数全年涨幅656%,站稳3300点,深证成指全年涨幅848%,站稳11000点,这一成绩,比2016年两市双双下跌超过12%已经好了很多。
经过多轮暴涨暴跌,加上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征,不少参与过股市交易的中小投资者因大幅度盈亏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尽管其中部分亏损严重的投资者永远退出市场,但随着人们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不断增加,新成长的投资者群体壮大,股市的投资者人数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但令人痛心的是,A股市场有个规律至今仍未改变,那就是“一赚二平七亏”。换句话说,假设有十个人投资股市,终的结果可能是,其中只有一个人赚钱,两个人勉强打个平手不亏不赚,另外七个人亏损。应该说,这个现状很残酷,有点难以让人接受,可这个魔咒至今未破。
众所周知,A股市场的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尽管近年来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成就,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因此,普通投资者要想在股海博弈中分到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投资性收入,实现让财富增值的目标,只有提高自身实战水平这条路可走,别无他途。
面对股市行情的瞬息万变和诸多制度缺陷,可能绝大多数散户都会抱怨说,人家基金、券商、私募等机构,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要内幕消息有内幕消息,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斗?的确,这些抱怨很有道理,也点到了不少问题的死穴。可问题是,对诞生不到30年的A股市场而言,要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绝非一日之功,欧美资本市场有今日相对规范的运行监管机制,也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演变,经历过不少重大负面事件,不断完善得来的。
与此同时,作为股市交易的参与者,抛开制度弊端,数量庞大的散户投资者群体中,又有多少人去认真思考失败是自己的原因呢?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少之又少,相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却为数不少。
换句话说,在股市博弈中,散户之所以经常吃败仗,除了外在因素,自身投资水平不高,反复犯错其实是致命死穴,只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或不愿承认而已。请每位投资者扪心自问一下,下面所列散户容易犯的这些错误,你占了几条?
一、把炒股当作生活的全部
人的一生,寿命长的人也不过百年光景,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因此切不可将炒股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宜把全部身家和希望压在股市上。有的人一门心思盼着靠炒股发家致富,这个出发点本身是很危险的。股票有无穷的魅力,更有独特的魔力,不少人的喜怒哀乐会随着K线变化和股价涨跌出现剧烈波动,尤其遭遇股灾时,因为手里的股票被套巨亏,后跳楼轻生的悲剧也不时见诸报端。
进入股市,的目的自然是赚钱,但你必须了解,不确定性是股市的特征,任何人都不敢保证次次交易都赢利,盈亏如行军打仗,实属兵家常事。所以,务必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坚决不做股票和金钱的奴隶,更不能因为炒股置家庭稳定和幸福于不顾,把盈亏看淡一点,心态自然就少了一分躁动,多了一分平和,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失误的次数,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二、始终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我有位亲戚,前几年刚入市时,看电视上有专家说,要相信价值投资,少做短线,买股要长线持有才能赚钱。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跟着所谓的专家荐股买入。可买入后,手里的股票一直不涨。他心里就想,这样下去和将钱存银行没啥区别嘛。而他的一位同学喜欢做短线,亏损时一声不吭,一旦逮到一只涨停板,总喜欢拿出来大吹特吹,仿佛自己是天下无敌的股神。
我这位亲戚按捺不住,立马把价值投资丢到九霄云外,跟着那位同学杀向目标股,期待一夜之间赚个盆满钵满。可等我这位亲戚杀进场内时,主力已经开始大肆出货。结果不到一周时间,不但一分钱未赚,连本钱也亏进去30%。经此一役后,我这位亲戚不但不总结经验教训,反而天天怪主力太过狡猾。所谓无利不起早,主力要赚钱,对付其他机构可能费力不讨好,但绞杀散户可是胜券在握,操作上不狡猾一点岂不是白干吗?就这样,不过几年时间,一会儿长线,一会儿短线,来回折腾,我这位亲戚已经把老本亏得所剩无几。尽管2017年A股行情整体不算太差,但他已经在2016年底挥泪退出,并发誓再不踏入股市。
从我这位亲戚的经历来看,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一直未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对抗趋势,反向操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虽然此话过去经常用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下属和臣民所言,听起来霸气十足,但反观股票市场,如果我们把某段时间内的大盘趋势看作是能掌控投资者“命运”的大王的话,那么,顺势操作和逆势操作所带来的后果肯定大不相同。
在股市交易中,如果大盘在连续上行,牛市格局已经形成,你却缩手缩脚,罔顾大势不敢进场,赢利自然不会太好;反之,如果大盘不断下挫,熊市格局确立,你却全仓杀入,跟大盘对着干,长此以往,将遭遇严重亏损!
华尔街有句名言: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那些常常抱怨运气不好的散户投资者,有无反问过,自己是不是也老犯“逆流而上,逆势而为”的错误呢?
在实战交易中,大盘趋势肯定是个要尊重的,因为这种趋势能对绝大多数个股的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是大趋势。接下来,才根据个股的小趋势和价位,配合技术指标及业绩表现等,灵活决定具体买卖行为。
四、沉溺于技术指标却无实用的招数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老百姓手里的闲钱也在快速增加。根据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7》,过去1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大幅增长6倍,2016年达到126万亿人民币,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此外,加上民众投资意识的觉醒,市场上各种有关股票投资的技术类书籍层出不穷。
古人云:“艺多不压身。”的确,多学习和了解一些技术,无疑将为我们的投资增加更多胜算。但我要特别提醒的是,技术指标再厉害、再神奇,还得靠人去操作。比如,美国的武器够先进吧?全球独霸!可面对手握简单武器的散兵游勇,美国大兵很多时候同样损失惨重!由此可见,威力强大的先进武器确实是杀敌法宝,但不是取得终胜利的因素!
在股市交易中亦如此,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人的情绪波动对操作结果显得极为重要。也就是说,懂一些技术指标自然是好事,但不必把上百个指标悉数学会,更不可过分沉溺其中。否则,当你进行短线操作时,在时间要求极短的情况下,等你反复纠结于是否符合这个指标,是否像那个技术形态时,好的入场时机已经过了,还买什么股呢?而中线选股,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公司业绩好坏,在行业里的排名情况,是否有基金入驻等,切不可单靠技术指标来决定买卖行为。
正因如此,我始终认为,炒股确实有必要学习一些技术指标,但指标太多,完全没必要全部去了解掌握,选好用好你认为适合自己、为有效的几个指标即可,更何况一旦涉及中长线操作,大量短线指标根本就用不上。基于习惯和个性不同,每个人喜欢的指标也大不一样,但作为普通散户,以下几个技术指标必须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下面先简要说明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具体使用技法在后面章节讲解实战案例时再重点说明。
(1)强实战技术指标:KDJ(又叫随机指标,较为灵敏,比较适合短线)和MACD(又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适合中短线)是上百个股市技术指标中的基础指标,使用率和准确性,二者可单独使用,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一定要多练习,务必烂熟于心。
(2)常用均线指标:又称移动平均线,其中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经常用于短线操作,30日均线、60日均线适合中线操作,120日均线(又称半年线)和250日均线(年线)属于长线指标。为防止主力或主力骗线,投资者可在股票软件上对日期略作修改,考虑主力可能对短期均线做手脚,可将5日均线、10日均线改成6日、12日均线,同时根据自身的操作风格选择不同周期的均线进行综合判断。
(3)常见K线形态:K线指标和相关组合形态千变万化,每种形态揭示的意义完全不同,尽管没人敢说自己了解所有K线形态,但常见的形态你得烂熟于心,比如锤头线、十字线、红三兵、吊颈线、大阴线等到底代表多空双方何种力量变化。不过,这些形态再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多K线形态都是从阳线、阴线和十字线三种基本形态演变而来,只要多观察,多复盘,主力就算想玩欺骗的小把戏,识别起来并不难。
至于其他的如RSI(相对强弱指标)、BOLL(布林线指标)、TAPI(量价指标)、OBV(人气指标)、ASI(振动指标)、ADL(涨落指标)、ADR(涨跌比率)、ROC(收盘动态指标)、BRAR(气势意愿指标)、SAR(止损指标)等,可能有的投资者喜欢其中部分指标,但如果使用不多,只需知道基本含义即可,或弃之不用。
必须提醒的是,懂技术是好事,但不可过分迷信,尤其是部分堪称技术派的散户投资者,沉溺于各种技术指标,却始终没找到几个自己用起来顺手的实用招数。
五、习惯做“甩手掌柜”
有人说,投资股市是吃力不讨好的活。意思是说,很多人花大把时间去研究大盘和个股,但炒股战绩依然不佳,甚至不如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的确,炒股是件磨人的事情,要想把这活干得出色,除了有资金、技术精,有时还真得靠点好运气!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就是如此。
正是因为屡战屡败,很多散户朋友,要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盯盘,要么是觉得花时间琢磨和学习太累,要么是碰不到高人指点……总之一句话,就是不愿意去独立思考,更有甚者干脆把资金交给别人,让人代理炒股,自己落得轻松,当个“甩手掌柜”。
应该说,这种“懒人”策略,在超级大牛市还好,反正买什么都赚,也省去了动脑筋的烦恼,可一旦碰到震荡市或大熊市,缺点立马显现出来,亏损是可以预期的,更让人绝望的是,说不定因经济利益问题,相关各方闹得纠纷不断,后连亲朋好友都可能反目成仇。别的不说,我身边就有这种情况。
六、整日患得患失
估计不少人都有过一种经历,在自己尚未买入股票或进行模拟炒股时,股市涨跌与自己真实的钱无关,心情自然平静如水,还可以说几句大话。可一旦投入资金,哪怕是区区几千元参与实际交易,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心情多少会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
如此一来,每当我们看到媒体或网络上说某个地方发生什么大事,导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某某公司因做假账被监管机构立案调查时,我们便会条件反射似的想:遭了,明天的大盘或手里的股票肯定跳水!如果明天真的下跌,到底是卖出还是继续持有?如果卖出,是卖掉一半还是全部清仓呢……
而这种焦躁不安、患得患失的负面情绪反映到做股票交易决策时,势必瞻前顾后,老下不了决心。具体操作时,自己会感到莫名紧张、压抑,长此以往,会使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白天无心工作,夜晚经常失眠。
不少亲朋好友经常问我该怎么办,我只能开玩笑说:你首先得问问自己的心脏是否足够强大,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建议不要轻易跳下股海,否则脆弱的神经难以承受过山车似的折磨!
摇摆、固执、痴迷、懒惰、焦躁,凡此种种都是散户容易犯的错。应该说,犯错人人都会,甚至可以说,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包括人类社会的很多伟大发明,正是人类在不断犯错、不断实践之中无形推动的。因此,犯错其实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重复犯错却不愿努力纠正,任由错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就是散户自己的问题了。
为了不被股市左右我们的正常生活,我有一条重要提醒:好利用闲钱炒股,不能借钱炒股,唯有如此,心无压力,自然不会被股市的变幻无常勾走魂魄!
七、稍有赢利就开溜
散户投资者亏损累累,原因实在太多,稍有赢利就开溜是大多数人爱犯的主要错误之一。因为股价波动较快,被套和赢利是常态,很多投资者被浅套时,不止损,等亏损超过20%,就会变得麻木起来,后干脆来个就地卧倒、不看账户的被动做法。如果本来是打定主意做长线,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是短线无奈变成长线,就该检讨了。
而稍有赢利就开溜的心态,是散户有一种错觉,总认为见好就收才是安全的,自己每次赚一点,哪怕每次赢利幅度平均只有2%,5次合计就有10%,相当于一个涨停了,事实上,账不能这样算。从概率的角度看,根据股价上涨、平盘、下跌各占三分之一的概率计算,理论上,10次操作只有不到4次是上涨赚钱的,加上不严格止损,可能5次小赚还不够一次大幅亏损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正确的做法是,买入前先想好自己是短线投机、中线还是长线投资,一旦成功买入股价上涨,就根据不同投资周期寻找不同的卖股时机。如果短线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指标结合股价所处位置来决定何时卖股,只要技术指标未遭破坏,尽量持股待涨;如果是中线,则卖股的时机较多,不在乎一两天,差别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是长线,决定卖股的时机更多。总之,做对了,就该获取合理赢利,那是对股市高风险的补偿和自己明智决策的好回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