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90443

试图在互联网和法律交集的领域推开一条门缝,让新时代的曙光透进来一点点,照到更多的人
Paytm总裁 前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监:Bhushan Patil、百度公司法务部总经理:秦健、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 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盛振中、优酷自频道学院院长《转折点》作者:许维、赢了网联合创始人:王刚、《天下网商》主编:李虎军、Miss Candy创始人CEO:赵明、59Store创始人CEO:周坤鹏倾力推荐!
★法律与商业相结合
以法律的视角深入洞察网络平台合规与运营、合同与商业模式的关系、互联网公司的专利策略、投融资的关键与技巧。
★故事与专业相结合
资深法律人以精准流畅的文字将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的法律问题乃至互联网大佬的法律故事娓娓道来。
★问题与方法相结合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相关电商法律问题进行开创式解读,提出相关观点,更主要的在于为电商、律师提供诸多预防和面对法律风险的方法。
★热点与要点相结合
内容涵盖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平台规则、电商征税、社交媒体治理、法律电商等。
第一部分 PART 1
网络创业公司篇
/ 003 / 拨开网络公司的三重法律迷雾
/ 008 / 互联网大佬的法律故事——马云篇
/ 016 / 互联网大佬的法律故事——雷军篇
/ 024 / 创业者需要怎样的律师
/ 027 / 别把融资变成卖身
/ 032 / 合同跟商业模式有何相干
/ 034 / 初创技术驱动型公司的专利策略
/ 038 / 互联网公司招聘法务面试指引
/ 041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是谁在管互联网?
第二部分 PART 2
平台篇
/ 049 / 平台的避风港与红旗
/ 055 / 《电子商务法》构建出一个怎样的“避风港”
/ 059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网络交易平台十大法定义务
/ 065 / 《电子商务法》核心要点解读
/ 074 / 社交媒体平台的法律管控
/ 083 / 网络炒信平台怎么治
/ 090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刷单是一条不归路
/ 093 / 基金“触电”法律问题初探
第三部分 PART 3
大数据篇
/ 099 / 电商立法大原则
/ 101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电商法律重要原则一览
/ 104 / 互联网,今夜请将我遗忘
/ 106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欧美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 110 / 大数据立法的逻辑
/ 115 / 数据闭门会纪要
/ 118 / 律师怎样做数据挖掘
/ 122 / 网规的生成与设计
/ 130 / 大数据相关司法案例研究报告
/ 141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云计算产业核心法律问题
第四部分 PART 4
法律电商篇
/ 145 / 消失的“巷子”
/ 147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网络促销单独立规矩
/ 151 / 法律电商的机会与困境
/ 155 / 电子商务法律服务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 160 / 一个律师眼中的互联网思维
/ 168 / 法律电商的生存原理(一):长尾理论
/ 170 / 法律电商的生存原理(二):技术替代
第五部分 PART 5
网络诉讼篇
/ 175 / 电商案件的关键问题与趋势
/ 180 / 屡败屡战的亚马逊
/ 183 / 专利自卫反击战纪实
/ 188 / 网络侵权该赔多少
/ 190 / 好看的电商律师观点——非正品、水货、尾单、假货傻傻分不清楚
/ 194 / 互联网反垄断靠谱吗
/ 197 / 司法对跨境电商的摇摆态度
/ 199 / 跨境电商,有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 202 / 融资回购条款法院怎么看
/ 205 / 证据的未来:从时间戳说开去
第六部分 PART 6
热点评论专题篇
/ 213 / 电商向谁征税
/ 215 / 朋友圈里没有消费者
/ 217 / 3D打印有可能颠覆知识产权吗
/ 219 / 网络店铺转让的法律思考
/ 222 / “水军”的进攻
/ 226 / “白富美”Apple pay 缘何“嫁到”自贸区
/ 231 / 宁丢西瓜也捡芝麻
/ 233 / “奶茶妹妹”的期权
/ 235 / 免费违法吗
/ 238 / 补贴大战该叫停吗
/ 241 / “假货门”与媒体立场
/ 244 / 专车的麻烦事儿
/ 247 / 域名这门生意
第七部分 PART 7
读者挑战篇
/ 251 / 《电子商务法》全面测试题(不定项选择)
Great to see a simple compilation which can come handy
for many entrepreneurs. The books has a lot of useful points about legal needs
a business should think about, with examples and case studies. Many books refer
to old cases but this one seem to have more recent cases linking to reality of
today. Overall it makes itself a simple handbook for business people to
understand why one needs legal support, benefits, typical tricks & frauds
to look for and prevent. Will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for new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anagers, internet leaders,
students who wish to get into business streams.
——Bhushan Patil Paytm总裁 前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监
这年头,懂法律的人很多,懂电商的人更多,但能将法律和商业知识融合对接的人却不多见。阿来的《法眼电商》,即是尝试将两者融合对接的用心之作,值得肯定。
——秦健 百度公司法务部
总经理
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大数据快速发展,广泛融入经济与社会生活,由此催生诸多新问题,如怎么界定平台边界与平台责任、如何平衡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等。阿来律师敏锐地关注到这些新现象、新问题,结合案例和法律分析,深入浅出。很多文章不拘泥于案例,进一步提出更多问题与探讨,是分析新现象、解决新问题的极好探索。
——盛振中 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阿来是我任职《天下网商》执行主编时的一位专栏作家,也是国内少有的专门研究电商法律问题的专家,当时他的一系列专栏文章可以说是填补了电商法律知识方面的空白。阿来这本《法眼电商》我觉得所有电商企业的老板都应该认真读一遍,它虽然不能帮你开源,但是肯定可以帮你节流。
——许维 优酷自频道学院院长
《转折点》作者
你我都想读这样一本书:站在新业务前沿,全面鸟瞰行业格局,思路清晰,有实例、有故事、有干货的互联网 法律书籍,我看了阿来的《法眼电商》,觉得很棒。
——王刚 赢了网联合创始人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电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法律。亲,阿来律师的《法眼电商》,会给你带来价值非凡的阅读体验。
——李虎军 《天下网商》主编
阿来律师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律师,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除了能感受到他对电商法律的独特观点和丰富的法律从业经验之外,还有一些信息很有价值。比如如何融资,如何规避创业风险,如何用专利和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等等,相信这本书会让创业者收获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创业干货”。
——赵明 Miss Candy创始人,CEO
《法眼电商》,让创业者独具法眼,推荐互联网及电商行业创业者阅读。
——周坤鹏 59Store创始人,CEO
增订说明
这本书动笔的时候,《电子商务法》还只是一个初稿,并且正在被立法代表们热烈地讨论着,笔者有幸参与和目睹了期间多次重要头脑风暴,那些对新问题的疑惑、纠结和争论依然历历在目。
转眼来到2018年,《电子商务法》终于破茧,成为电子商务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水到渠成的,这本《法眼电商》也迎来了第一次修订,其中加入了更多笔者对于电子商务法的理解,以及对近几年电商合规新问题的体会和认识,当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法,笔者重新制作了一套实务测试题,基本覆盖电商法规定的要点问题,能取高分的读者可以算得上资深电商法律人了。
事实上,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线上的虚拟世界迁移,那里会有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等都只是这套规则中的一个个”先锋官”,现有法律体系作为生产关系,必将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力技术革命的要求而做出全面调整,当代法律人的使命就在于参与建立这套新规则,并帮助人们在新的游戏规则下适应新环境,这既是一个新蓝海,也是一个历史使命。
张延来
2018年12月22日
序
看了张延来律师的新书《法眼电商》,我作为一位我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法律领域的研究者,是既兴奋又惭愧。
兴奋的是,其中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有趣的案例,对这个行业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而这个领域这方面的专著又非常之少,互联网与法律,有着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和故事;而与此同时,惭愧的却是,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却没做成的事情,各种理由,拖了一年又一年,却被比我更忙更年轻的阿来律师做成了。
当然,相比之下,这本书带给我的还是兴奋、收获和启示更多。大概有四个方面:
首先,阿来律师有着其独特的视角,这一视角是非常难得的。之所以说难得,是因为在我国和世界的互联网治理中,阿里巴巴占有巨大的体量和重要的影响,但真正了解其治理的法律人却并不多。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对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治理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很难说一个人是了解中国互联网治理的。
而阿来律师不仅身在我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其律所更是在阿里巴巴早年发迹的核心区域–西湖国际科技大厦。基于这样的因缘,阿来律师长期全面关注阿里巴巴商圈的治理并从律师的角度参与其中,伴随阿里巴巴和众多网商走过了很多法律上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其中有平台治理的法律事务,也有平台对外的法律事务,有网商的法律事务,也有平台和网商之间的法律事务处理。基于这些实践经验的有感而发,一定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对于我国的互联网治理,对于世界互联网法制建设,也很有意义。
也正是因为阿来律师具有这样宝贵的实践经验,他先后参与到了杭州、浙江和全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中来,用他独特的视角和分析为我国的各个层级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的完善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在其他的法律领域,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年轻的律师,是很少见的。
其次,从”网络创业公司篇””平台篇””法律电商篇””数据篇”到”网络诉讼篇””热点专题篇”,四十多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也很广泛,无论是法律界人士还是IT专业人士,不管是网络菜鸟还是骨灰级网民,相信不同的专业人士和相关从业者都可以从其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尤其是其中涉及的朋友圈、3D打印、时间戳、网络炒信等问题,都是很新的重要的互联网法律问题,且在一般的论著中很少涉及,阿来律师的文章为这些法律问题的剖析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观点。对于这些互联网法律问题的发现和解析,不是经过很深入地观察和多年沉淀,是很难得出的。
再次,纵观这四十多篇文章,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阿来律师的分析讨论没有停留在律师实务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很多这个领域重要的理论问题,如网规的生成和设计的问题、大数据立法的逻辑、电子商务立法的大原则等等,都做了很多的分析。这些深入的分析不仅直接有助于我国该领域法律法规的订立和完善,对相关的法学研究,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互联网领域十几年来的各种法律热点和现象,其背后往往都有着深刻的信息社会发展演进的背景和内涵,只有深入地挖掘并将其作为整体关联起来研究讨论,才有可能避免走入”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的误区和陷阱。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阿来律师关于《网规的生成与设计》这篇文章写在六年前的2010年,这是我国网规研究刚刚起步的时间,可以说,作为一名业务繁忙的律师,在这时就有这样的洞察力和思考,确实让人惊叹。
最后,互联网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领域,往往给社会带来一次次的惊喜,就像”双十一”成为”光棍节”并进一步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节日一样,本身带有极大的黑色幽默的成分。如果我们类比”法言法语”,那么互联网就是有着自己的”网言网语”和特殊的说话方式,我一直认为,与互联网有关的分析和研究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这方面,我也注意到,阿来律师的表述也是非常互联网化的,诙谐幽默,与互联网自身的文化氛围相匹配。
总之,这本文集从其产生的基础到涉及的范围、讨论的深度和表述的方式,新颖性、可读性和参考价值等诸多方面,确实给了我们惊喜和兴奋。
中国的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下来,不仅成就了马云、马化腾和百度、微信,在一些细分和交叉学科的领域,也发展起来了一大批的专业人士,他们关注、热爱、剖析这一领域,自己的成果也在被这一领域传播和放大着。
阿来律师就是互联网法律和法律互联网的关注者、践行者和研究者,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期待这位年轻的律师能在这个特殊的领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阿拉木斯
网规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
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多方利益顾问小组中国专家
2016年6月12日 北京
自序:站在互联网与法律的十字路口
出书有个最低标准,就是书的内容值不值得为之砍掉两棵树,因为出书是要牺牲树木做纸张的。我想这本书值得,所以决定出版。
我本科读的是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那时候还没有淘宝,所以这个专业怎么看都不太靠谱,而且由于是计算机学院开的,所以课程设置也是五花八门,现在还记得的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编程、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市场营销、管理学、财务会计、电商概论、宏观微观经济等。
每一门课我都没学精,只弄懂了大概的原理,但这些混杂的知识却带给我两个最大的收获:一个是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另一个就是对电商和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学了法学专业随即进入律师行业之后,这个兴趣仍旧保持,日常工作也逐渐围绕互联网法律实务展开,恰好这一段时期正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的阶段,于是每每见证网络与法律碰撞擦出的火花,也逐渐意识到网络正在加速消解和重构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方式,法律在这样的场景下不仅不会缺席,反而会加速进化和蜕变。
互联网作为一次技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是极难遇到的,我跟所有人一样被这股大潮裹挟其中,但得益于自己的杂学背景更早也更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不放过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收获,试图在互联网经济和法律交集的领域推开一条门缝,让新时代的曙光透进来一点点,照到更多的人。
这本书里有四十余篇各自独立的文章,话题涵盖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专车、网络融资、期权、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侵权、法律电商、平台规则、社交媒体治理、炒信、电商征税、反垄断等等,还有一套互联网法律测试题和若干图媒体,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和思考后的总结与体会,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没有体系可言,只从一个个的点上向读者给出提示,能否连点成面,最终描绘出互联网法律图景的全貌,就看您的功力了。
未来充满了未知,但有一点,那一定不枯燥。
张延来
2016年6月16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