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8908丛书名: 无
《*强大脑》科学判官、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魏坤琳
教你用科学养育方法打破“经验主义”
前沿脑科学 认知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的养育在家庭!
→在养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科学的时刻,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孩子早期的神经可塑性*强,给大脑丰富适宜的刺激,就是增强大脑驱动力。
→作为家长,了解一点认知科学,懂一点大脑发育规律,知道孩子什么能力要早培养,什么阶段要提供什么刺激,能更好地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发展适应未来的底层能力。
→做家长没有捷径。家长千万不要想把“宝”押在别人身上,早教班再好,也替代不了你对孩子的培养和影响。
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10万 家长认证的专属育儿顾问
章子怡、脱不花、张侃、方方诚挚推荐
•
孩子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
•
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
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
•
如何把全球流行的STEM 教育运用在家庭?
……
《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手把手教你日常科学养育方法,让你的孩子早早享受前沿实用的脑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养育,不是对孩子传统学科能力的培养,而是对孩子大脑底层能力的培养;不是发展数学思维就去报个数学班,培养创造力就去报个美术班,其实,*好的科学养育就在家里,在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中。
这本书围绕智力脑、语言脑、情绪脑、运动脑、创意脑“五脑”养育体系,从培养提升孩子的学习力、情绪理解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创意能力等入手,从家长实际可操作的角度出发,教你在家庭场景中就能轻松把科学养育知识用起来。
序
第1部分
智力脑
有效刺激增强大脑驱动力
1 工作记忆,用好孩子大脑里的“便利贴”
2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能力—执行功能
3 数学不只是计算,推理能力更重要
4 元认知,提高孩子学习力的关键
5 怎样加强孩子的“数感”?
6 STEM教育,在家也能进行的学习活动
7 怎样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育儿魏来答
第2部分
语言脑
语言学习要趁早
1 三个妙招,解决孩子说话晚问题
2 家长英语不好,也能培养英语小达人
3 应该让孩子读《论语》等传统典籍吗?
4 阅读是培养聪明孩子的重要窍门
5 家长会聊天,孩子记得牢
育儿魏来答
第3部分
情绪脑
情绪管理从小抓起
1 孩子一去幼儿园就哭闹怎么办?
2 走出认识误区,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3 家庭支持是增强孩子抗压能力的关键
4 孩子说谎不一定是坏事
5 孩子争抢玩具,不要一味地教他“让”
6 提升认知灵活性,改善孩子倔脾气
育儿魏来答
第4部分
运动脑
运动有利大脑健康
1 如何解决小胖子的大麻烦
2 打打闹闹好处多
3 孩子参加团体运动该注意什么?
4 多动不是多动症,多动更要多运动
5 孩子学走路,该不该牵他的手?
育儿魏来
第5部分
创意脑
用创造力开创未来
1 怎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 在家当“演员”,戏剧游戏培养孩子创造力
3 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
4 摆脱畏难情绪的秘诀:跳一跳,够得着
5 如何布置家庭玩具角,让孩子边玩边学?
6 带孩子逛博物馆,重点看什么?
育儿魏来答
第6 部分
育儿育己
科学的养育在家庭
1 在家就能玩的小游戏,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 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家长的情绪管理课
3 安全意识:安全的陌生人和漂亮的坏人
4 节日礼物爱攀比,正是教育好时机
5 爸爸带孩子:如何变“猪队友”为“育儿好帮手”
育儿魏来答
三年前,我的大女儿在上幼儿园,小女儿还没出生。我和一群科学家朋友共同发起了爱贝睿,希望打造一套前沿的、科学的、服务中国新兴家庭的科学早教方案。我们期待着,将靠谱的科学早教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家庭,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前沿脑科学、认知科学和先进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益处。
一眨眼,三年过去了,我“荣升”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小女儿也该上幼儿园了。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听到她们快乐的笑声,我越发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为能够影响到那么多孩子而骄傲。作为科学家,作为父亲,我深知孩子人生的前6年对她们来说有多重要。
其实一开始做育儿科普,我是有些犹豫的。虽然看到市面上流行着太多关于脑科学的误解,甚至很多教育机构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基于错误理念的时候,我深知为新一代父母普及科学养育知识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可不小。一个担心是,中国有那么多家长对脑科学感兴趣吗?毕竟,脑科学对于多数家长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送孩子玩具,孩子能立即玩起来;而倡导科学养育,更多的是通过改善大人的观念间接影响孩子,需要家长的参与。另一个担心则是,如何平衡专业严谨与科学传播?脑科学研究边界明显,需要严谨对待,如果解释不当,就容易出现离谱的差错,比如裂脑人研究原本是在癫痫患者身上做的,后来在传播过程中被曲解,演变成了“右脑开发”,大错特错。但要想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更广,就需要通俗易懂。同时,儿童教育与脑科学的结合,在专业领域也是一个前沿话题,这又增加了普及难度。
这些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我给自己立下了三个原则:不管是通过音频、视频、App 还是书籍等各种形式,我传播的养育知识必须通俗易懂;必须实用,能够实实在在帮上各位家长;重要的,必须科学靠谱,明辨真伪,减少家长的疑惑。
幸好,在所有人的支持下,效果令人欣慰。我们在爱贝睿微信公众号和未来脑计划App 上解答了数不清的育儿问题;未来脑计划App及其相关科学早教产品的推出,获得了上百万家庭以及越来越多教育机构的认可和验证;《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上市不到一年,发行量已超过20 万册,在家长群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与第三方,如得到、喜马拉雅、爱奇艺、腾讯视频、小米电视等合作的科学养育专栏,有超过10 万的爸爸妈妈跟随我们一起学习,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我们不侧重教孩子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比如学英语、学下棋,这是细分的学科能力培养;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大脑的底层能力,这其实是一个野心更大的事情。孩子的大脑强大了,将来学习什么都会更轻松。因此,我们以循证为导向(也就是基于证据,基于科学知识,而不是基于我个人的体验),将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底层能力归结为大脑的五大方面,即智力脑、语言脑、情绪脑、运动脑、创意脑。这五大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孩子成长中重要的底层能力。
这个养育理念也收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反馈。让我印象深的是,很多家长感慨,原来“科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科学养育就发生在一个玩耍的场景、一个陪伴的行动,甚至一句话、一个拥抱当中。我真的很开心越来越多的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要科学养育孩子,不是发展数学思维就要去报个数学班,培养创造力就要去报个美术班、音乐班。实际上,好的科学养育就在家里,在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中。如果每个爸爸妈妈都懂得一些育儿相关的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并举一反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在家操作起来,就能更有效地养育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本书里,我就围绕五脑的体系,着重给宝爸宝妈们讲讲怎样在家庭场景中把科学养育的知识用起来。
我常说,教育就是对大脑的重塑,是一颗成熟大脑影响另一颗新生大脑。你的孩子,会因为你对脑科学、对科学育儿的学习和了解,拥有一颗智慧健康的大脑,掌握一份受益终生的底层能力,在变幻莫测的未来,成为更幸福的人。
魏坤琳
当妈妈比当演员可难多了——演员有剧本,有台词,而妈妈这个角色,我们都是零经验上岗。因为《*强大脑》,我认识了Dr. 魏,也因为孩子,我经常请这位懂科学、懂教育又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来“叨叨”,我获益良多。听他“叨叨”,你也一定会成为聪明的父母,给孩子科学、放心的教育。
——章子怡,醒醒妈妈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但认知能力作为人的底层能力,始终很重要。它源自从小培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孩子适应未来世界的根基。
——脱不花,罗辑思维CEO
教育实质上就是在建构人脑。0~6 岁是大脑发展*关键的时期,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在孩子发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与认知科学知识,那么孩子就能成长得更好,国家的未来就会更好。Dr. 魏一直在传播和推广科学养育的理念和方法,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父母。
——张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 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脑科学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们仍在广为流传,甚至有很多教育方法据此发展而来。作为脑科学研究者,我们特别希望能把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开来,应用起来。魏坤琳教授凭借他扎实的专业背景,给出了科学养育的实用指南,值得所有父母一读。
——方方,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走出认识误区,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吗?
曾有位妈妈问我:“我家孩子3岁多了,还老是黏着我,是不是安全感不足?”我说:“你具体说说,孩子是怎么黏你的?”她想了想,说了几件事。
•
只要她回到家,孩子就老爱挤在她身边,总想爬到她身上。
•
她和孩子在家,她在写文章,孩子玩小汽车。她起身去倒水,孩子就赶紧跑到她身边,抱住她的腿。
•
周末她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孩子玩一会儿游乐设施,就跑回来找她腻歪一阵,再去玩一会儿又跑回来找她,就不能自己独立地好好玩。
我一听,乐坏了。孩子有这些行为,就是安全感十足的表现,简直像教科书一样标准。这位妈妈完全误会孩子的安全感了。
对孩子安全感的四个认识误区
心理学家把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如果母子间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可以认为孩子是有安全感的。
科学研究发现,安全感不仅影响孩子的社会情绪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家长们现在很重视孩子的安全感问题,我能理解,也非常支持。但是,目前网络上关于孩子安全感的说法中,存在四个认识误区,容易误导家长。
误区一:孩子黏妈妈,就是没有安全感
个误区,就像前面我提到的那位妈妈一样,以为孩子黏妈妈就是没有安全感。可这恰恰是孩子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表现。
你可以想象一下,孩子像一艘轮船,终有一天会远航。他一方面想离开基地,探索新奇的世界;另一方面需要一个停靠的港湾,累了回来加油,受伤了回来修复。
你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要扮演这两个角色,一个是当孩子的安全基地,坚定安稳,不管他走多远,都知道你永远支持他;另一个是当孩子的安全港湾,如果他累了、怕了或伤了,随时可以回来得到你的安慰。
这下你知道了吧,孩子过一会儿就回来找妈妈,喜欢抱着妈妈、挨着妈妈,其实是把妈妈当作信任、可依赖的人了。他知道,妈妈爱他、支持他。当然,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独立探索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找妈妈的频次会渐渐减少。
误区二:孩子安全感不足,全怪妈妈
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只要孩子有安全感不足的迹象,很多人都会责怪是妈妈的问题。我得说,这锅不能都让妈妈背。
当然了,妈妈的养育质量越高,孩子越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这一点是有研究证实的。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他的妈妈通常对孩子的需求敏感,而且反应迅速、一致又恰当,与孩子的情感步调也是协调一致的。
但是,母婴依恋的双方是妈妈和孩子,孩子的特征也会影响依恋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的性情是容易哭闹发脾气,那妈妈有时候生气不理他也是可以想象的,这样自然对依恋安全性有负面影响。
此外,孩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系统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爸爸和妈妈在家里整天生气吵架,对母婴关系有什么影响?如果两个家庭内部环境差不多,一个可以请靠谱的托幼机构帮助照顾孩子,另一个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对母婴关系又有什么影响?
误区三:成年人小时候与母亲依恋关系不好,养育孩子一定有问题
有些成年人会控诉自己的妈妈,说自己现在的亲子关系处理有困难,都怪小时候妈妈对自己太残忍。这个锅,不能扣在老人身上。
依恋关系的确有代际传递性,国内曾有学者做过研究,发现妈妈与孩子的依恋类型之间的对应率在60% 以上。正如你看到的,并非完全对应。西方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妈妈不管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怎么样,都能客观冷静地讨论童年,她的孩子一般会形成安全型依恋。如果一个妈妈一回忆童年经历就愤恨,她的孩子常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小时候的经验,并不能决定你的养育方式,关键是怎样看待当时自己的经历。
误区四:幼儿时期安全感不足,一辈子都会缺乏安全感
有人说,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是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如果没有在孩子2 岁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就是给他的人生打上了悲伤的底色,永远擦不掉。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的确,孩子的依恋关系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稳定的。比如,国内学者跟踪研究了100 多个孩子,发现他们1 岁多时的依恋关系类型与3 岁时的依恋关系类型大多数一致。但是,很重要的是,你还需要考虑养育行为的持续性、环境因素的稳定性。
你肯定能想到,如果一个孩子2 岁前得到疼爱的照顾,2 岁以后家中发生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发生意外事故,母婴依恋关系很有可能会出现变化。如果一个孩子2 岁前缺乏亲密关系,但后来家长的养育行为有改善,或者在家庭之外孩子还有其他情感支持,那么孩子完全可能重新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可以这样做
家长们都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安全感到底够不够?首先你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都有安全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部分文化中孩子的安全型依恋都占主导地位,在60% 以上。
而不安全型依恋,可以分成三类:一种是回避型,这类孩子跟妈妈关系平淡,离开妈妈时不哭,妈妈回来也不理;一种是反抗型,离开妈妈时反抗得特别厉害、使劲哭,等再见到妈妈时既生气又想求安慰;还有一种是混乱型,有时候冷漠,有时候又激烈,比较矛盾。
在西方文化里,回避型不安全依恋比较多,大约有20% 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和日本,反抗型不安全依恋比较多,在20% 以上。混乱型不安全依恋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比较少见。可以说,不同文化中,安全是一样的,不安全则有不一样的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学者们猜测,西方文化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强调独立,鼓励他们自主探索、表达自己,所以表现为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多;东方文化中,妈妈希望跟孩子关系密切,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又不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不敏感,所以孩子对妈妈有依赖,却又因为发出的情感信号得不到回应而生气,从而产生矛盾心理,因此表现为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居多。
那么,你可以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吗?当然可以,记住一句话就行:敏锐地感知孩子发出的需求信号,及时恰当地响应孩子的需求。我举几个例子。
安静
妈妈坐在沙发上,孩子站在妈妈脚边的地板上,看看妈妈,又看看爸爸前一天晚上带回家的一个玩具箱,没吭声。遇到这种情形,有的妈妈说,孩子安静地待着,挺好啊。要知道,孩子这时其实是想探索这个陌生的玩具箱,但勇气又不足。他需要鼓励和支持。这时候妈妈可以先开口:“宝宝,你想玩什么呀?去拿吧。”
哭闹
孩子跟另一个小朋友抢玩具,没抢赢,大哭大闹。有的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拿另一个玩具哄孩子:“给,玩这个吧,这个一样好玩的,看,还闪光呢。”可孩子还是哭个不停。要知道,孩子此时只想表达愤怒和伤心的情绪,他需要的是理解和安慰。所以妈妈可以抱着孩子说:“你很想玩那个玩具,又不能玩,所以很伤心,对不对?妈妈知道。”
游戏
妈妈下班回到家,好不容易能陪孩子玩一会儿。孩子在搭积木,搭了两层的小房子,正准备搭房顶呢。妈妈拿着绘本过来,跟孩子说:“宝宝,快来,妈妈给你讲个好听的故事。”要知道,孩子需要妈妈参与他现在的活动,而不是干预和打断。你或许可以帮孩子递积木:“宝宝,你需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积木啊?我帮你拿。”
心理学家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叫“情感舞蹈”,就是指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同步互动。
生活中不可能一直是欢声笑语,关键在于你和孩子的关系协调、节奏稳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如果累了、有压力了,不必独自硬撑,可以寻求孩子爸爸的支持,或者是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孩子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里,许多因素影响着他的成长。
安全依恋清单
心理学家沃特斯(Waters)和迪因(Deane)设计了一套卡片,通过观察孩子平时的行为,测量孩子的依恋类型。整套卡片的使用需要经过培训。下面列出几种典型的安全型依恋孩子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表现,恭喜你,孩子很大概率对你是安全型依恋。
•
孩子玩的时候,一直注意你在哪里,时不时喊你一声。
•
孩子明显表现出把你当安全基地的行为模式,出去玩一下又回来,再出去玩一下又回来。
•
如果孩子被吓到,或者他伤心的时候,只要被你抱在怀里,很快就不哭了,恢复正常。
•
孩子愿意听你的话。
•
你把孩子抱起来的时候,孩子用胳膊搂着你,或者把手搭在你的肩上。
•
孩子一开始害怕某个东西,但你安慰他说没关系,他就敢靠近。
•
你一回到家,孩子就给你一个大大的笑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