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8625
萃取跨国公司国家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更有利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整理十余个有代表性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入解读26个境内外合资并购案例。
书后附赠高质量的合资协议范本(英文):书中附录的合资协议范本,结构完整,内容详尽,语言清晰,是作者在众多合资协议中认真遴选出的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可以作为设立合资公司的参考借鉴。
《合资战略:海外投资长赢之道》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法律属性、发展路径以及新进展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采取合资合作方式与收购兼并方式的优劣,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合资为始”的观点及建议,希冀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走得更稳走得更长久提供有益的参考。
章合资公司法律属性分析
节西方法律中合资公司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形态
第三节中国法下外资企业的形态与特点
第四节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的法律适用与冲突
第五节外商投资企业法与现有法律体系的整合
第二章合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与成因之法理分析
节合资公司不稳定性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合资公司治理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合资公司股东控制结构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合资公司中的文化因素对不稳定性的影响
第五节合资企业治理的适应与调整
第三章合资到独资的嬗变
节合资变独资的客观趋势
第二节外资控制三步曲——合资变独资的途径
第三节独资化成因之本土化战略发展
第四节独资化成因之投资环境改善
第五节独资化的影响冲击与控制防范
第六节加强中方股东的掌控力与话语权
第七节跨国公司横向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章狙击——来自合作伙伴
节达能与娃哈哈的口水大战
第二节法律大战
第三节达能的中国路
第四节达娃之争的反思
第五节盲目合资之痛
第五章收购与兼并——跨国公司的终南捷径
节凯雷收购徐工
第二节外资并购在中国
第三节外资在华并购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效应
第五节应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策略
第六节反垄断法——外资并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六章合资抑或并购?——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选择
节并购类型与融资安排
第二节收购引发的警觉——中国公司竞购美国石油公司之案例
第三节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
第四节来自政府的双重审查——以美的收购库卡为例
第五节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以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为例
第六节在欧洲的实践——合资独资优于跨国并购
第七节进入策略的抉择——并购抑或合资?
第七章“一带一路”视角看合资
节“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第二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文莱
第三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泰国
第四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马来西亚
第五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印度尼西亚
第六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哈萨克斯坦
第七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伊朗
第八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赞比亚
第九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俄罗斯
第十节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参考
第八章“走出去”——从合资开始
节合资合作是战胜风险的法宝
第二节合资是一些国家法律的硬性要求
第三节中中合作是“走出去”的好举措
第四节建立合资企业的关键环节——尽职调查
第五节合资公司设立要点——以一起成功的合资案例为例
附录合资协议模板(英文)
本书通过研究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实践,萃取出跨国公司国家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化解企业重大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资料翔实,逻辑清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赵忠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导)
序言
中国以公司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肇始于改革开放。《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次将有限公司这个法律概念引入中国现行企业立法之中,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限公司成了合资企业的专有名称或代名词。经过近40年的发展,合资企业在中国显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外商投资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比例在逐步降低,外资独资化趋势迅速发展,俨然已成为外资的主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资本逐利的本性从未改变,无论是合资形式抑或独资形式,均是资本用以追逐利润的工具和载体。前期以合资方式,更能保证外资风险的小化,后期以独资方式,更易实现外资利益的化。总结回顾外资在中国走过的路,研究合资企业在中国发展演变的轨迹,萃取出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当前,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投身于”一带一路”建设,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复杂、各不相同,有些是发达国家,有些是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法律体系完备,有些国家法律体系尚在建设中,还有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法律体系,需要企业提高风险意识,谨慎行事。在未做好充分准备之前贸然进入,可能会面临很大风险。许多中国企业对投资并购颇为青睐,在国际资本市场屡屡上演并购大戏,但尘埃落定后发现,大量并购案或是夭折在并购过程中,或是陷入并购后的整合陷阱,交了昂贵的学费。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借鉴西方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轨迹: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设立合资公司,先站稳脚跟,待时机成熟时再考虑更加有利的发展模式,不失为一种稳健长久的发展策略。
走出去可以合资为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