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04589
汉语的容器 ———序林克译《追忆》 王家新
卷一
我的决心
致春天
橡树林
许佩里翁的命运之歌
故 乡
还 乡
爱 情
致命运女神
海德堡
黄昏的遐想
我的财富
也许我每天走过……
沉坠吧,美丽的太阳……
就像在节日……
梅农为迪奥蒂玛悲歌
激 励
阿尔卑斯山放歌
浪游者
乡间行 ———致兰道尔
卷二
还 乡 ———致乡亲
面饼和酒 ———致海因策
斯图加特 ———献给西格弗里德·施密特
诗人的使命
人民的声音
在多瑙河源头
日耳曼
者 (稿)
漫 游
莱茵河 ———献给伊萨克·封·辛克莱
和平庆典
致兰道尔
帕特默斯 ———献给洪堡侯爵
帕特默斯 (初的修订稿) ———献给洪堡侯爵
帕特默斯 (修订稿片断) ———献给洪堡侯爵
帕特默斯 (末稿片断) ———献给洪堡侯爵
决 断
现在让我去吧……
生命的一半
岁 月
追 忆
伊斯特尔河
卷三
谟涅摩叙涅 (第三稿)
德意志的歌
给众所周知者
像小鸟缓缓飞行……
当葡萄的汁液……
在淡黄的叶子上……
何为人生?
何为上帝?
致圣母
提 坦
可是当天神……
下一个栖息地 (第三稿)
体验半神……
因为从深渊……
希 腊 (第三稿)
致我的妹妹
春 天
转 生
在树林里
在迷人的蓝光里……
译后记
译后记
荷尔德林疯了以后,还能够回忆起席勒和海因瑟等许多友人,奇怪的是,每次向他提到歌德的名字时,他竟然压根儿想不起他一度敬仰的这个人物。对一个精神病人而言,这正是“一种深重的敌意的标志”。歌德与下一代文人之间确有隔阂,对此已有许多解释,可是在我看来,有过狂热的青春经历,步入中年之后,变得成熟和世事洞明的歌德对这帮才华横溢的后生怀有戒心,保持距离,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18世纪后半叶,德国的人才蜂拥而出,歌德当然是大师,几乎无所不能,其他人则只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如日中天的大师之光焰有时难免掩蔽周围的星辰。但是,不服气的克莱斯特后来果真写出了可与歌德一比高低的剧本(譬如Panthesilea);诺瓦利斯以《奥夫特尔丁根》挑战《迈斯特》;濒临绝境的荷尔德林创作出《帕特默斯》等一大批绝世之作,可以说诺氏之思与荷氏之诗皆不在歌德之下。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德意志大地上天才一拨一拨地冒出来,也许人们只需想一下,黑格尔、谢林和荷尔德林原是同班好友。
荷尔德林(1770 – 1843)毕业于图宾根神学院,同时他又醉心于古希腊文化,研究过柏拉图,长期从事索福克勒斯和品达作品的翻译与注疏,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于他自然是烂熟于胸。奇特的是,他将诸神与上帝融合起来,于是真理与生命之本原变得愈加丰富、鲜活和雄浑。在他的诗歌中,狄奥尼索斯和巴科斯充当领唱,酒神精神构成了基本氛围。写作时他好像忘记了自己的悲苦,就连那些哀歌,人们从中也读不出多少悲情,不过是用来探寻人生痛苦的根源。神话和《圣经》的故事随意穿插在他的诗中,诸神的面孔闪现于字里行间,耶稣与门徒的对话随着幽暗的旋律隐隐传来。道理浅显,但是耐人寻味。他喜欢用简单的文字加以表达。他的语言朴实、遒劲,有大器之美,如果说可道出福音,那当是一种普世的福音。其实,一切皆是诗人心境的披露,一切皆源于那颗饱含着爱的心灵。荷尔德林的诗经得起不断发掘,但也是人人都可以读的,他的诗让人感觉亲切。
诗人早就预感到自己的早逝,但他也许没有料到比死亡更悲惨的结局———疯狂。神圣的使命感驱使他迎向自己的命运。奥林波斯山上的诸神似乎也有意成全他的心愿,让他担当“酒神的祭司”,作为一份牺牲贡献给天穹,将他引向深渊。于是人毁了,事成了。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但那永恒的,皆由诗人创立。”诗人之幸与不幸皆缘于疯狂。癫症肯定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诸如环境对精神的压抑,他疯在两百年前,那还是不少现代诗人渴望回归的古典时代,由此可见他的心多么纯洁,多么敏感;或是他与苏瑟特的爱情悲剧,在他心中必定造成了无法痊愈的创伤;以及当他后竞争一个教授职位时,歌德的“不光彩的行为”据说给予他致命的打击等等。但我认为,还有两点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年近三十,他在经济上还不能完全自立,年迈的母亲常在烛 光下为儿子编织长袜,经济窘迫往往给文人带来不堪承受的压力,其后果有时可能比精神上的绝望更严重;另外,患病之后他对任何来访者都毕恭毕敬,不停地鞠躬,嘴里还念叨着“阁下”、“圣人”、“尊敬的教皇大人”之类的称呼,也许可以看成是诗人早年自视甚高,却不得不靠当家庭教师谋生,长期寄人篱下所导致的心理情结。
德语另有一个特殊的词指代精神病———umnachtung,意思是沉入夜色之中,仿佛伴随着诸神的隐遁,白昼过去了,黑夜笼罩大地,夜幕也渐渐浸入诗人的头颅。或许冥冥之中这就是一种命数。然而,这却是一次辉煌的沉沦,恐怕谁也不曾想到,它将带来多么丰盛的收获。荷尔德林的创作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恰好以疯狂前后划界。早期的诗模仿席勒和克罗卜史托克,过于激情和直白,而且显得观念化,属于抒情哲理诗。到了晚期,诗人的思维已经紊乱,无力驾驭语言,只留下一些思想残片,形式呆板,像是初学者的习作。正是在1800年至1806年前后,诗人一步步走向癫狂,同时变得成熟,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诗篇。也许多亏那种痴迷的状态,像是醉酒的感觉,诗人得以完全沉入自身之中,外界的压迫消除了,焦虑化解了,躁动平息了,曾经被他奉为圭杲的理论框框———英雄,理想,质朴之三段式———也已淡忘了(大概任何理论对大师都是限制)。此时他反倒格外神思清明,下笔如有神助,挥洒自如。《还乡》《面饼和酒》《斯图加特》,这三首哀歌唱响了中期的序曲。哀歌之体裁无疑与人类的当下处境相吻合,但诗中并没有渲染悲苦,毋宁说诗人想以此营造一种沉思的氛围。哀歌的宏大容量可供诗人从容运思,由叩问现实出发,追忆远古的辉煌,追寻神灵的踪影,思考生与死、爱与永恒,见证并亲历那种饱满的灵性生命,它维系着人类的未来。随后一首首颂歌应运而生,缀成闪闪发光的珠链。还有那些优美的“江河诗”,如真如幻,每一朵浪花仿佛都映现出神的身影,莱茵河、伊斯特尔河,在诗人的笔下亘古地流淌,从东到西,从源头 直到大海,回归那丰富的宝藏(reichtum)。
《帕特默斯》当是荷尔德林的代表作,写于1803年,这里特别译出了它的三个修订文本,与初稿相比较显得有些凌乱,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已力不从心。以它为首的一系列自由诗,是诗人娴熟的体裁,即使按今天的眼光来衡量,这些诗也无可挑剔,何况在同时代诗人的作品中,自由体并不多见。不用考虑押韵和格律,诗行更加流畅凝练,跌宕起伏,透出一股灵动的气势。尤其在自由诗中,德文固有的语言表达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常常是一个或几个单句或复合句被拆散,夹杂不少的插入语和分词短语,再以巧妙的方式组合起来,别出心裁却又恰到好处,形成一座语言的迷宫,虽有相当的理解难度,但是意思并不艰深晦涩。这样的诗句包含双重甚至多重意味,蕴藉隽永,耐人咀嚼,当然也提供了多种解读角度。读这种诗就像是一次解密,不时给人带来领悟的愉悦和审美的快感。荷尔德林独特的语言风格尤其在自由诗中呈现出来,绝不可能误认,于朦胧之中透出澄明,那是一种大美。当着神智由明转暗或时暗时明,多年以来积淀在心中的情感、经验、思虑、醒悟,受真正的灵感的触发,自然地势不可挡地从他的歌喉喷涌而出,如同一次次海底的火山爆发,威势而不失节制,直到终将这个高贵的灵魂毁灭。
荷尔德林始终是一个孩子。一生漂泊他乡,但他从未忘记故土。他流连于山川丛林之间,大自然是他的朋友。他对农夫和工匠,对朴实的乡民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亲情。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才可以窥见逝去的神,轻松地靠近他们,与他们交往,游戏,同欢共饮。他的诗浑然天成,大多源于直觉,似乎是神灵借他之口唱出的天籁。他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诗意地,人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和里尔克堪称德语诗歌史上的两座,相距百年的时空,双峰并峙,旷世独立,这样的大师是不世出的。十余年来,断断续续翻译了四位诗人,可以归为两类。诺瓦利斯和里尔克,比较而言以思辨见长,尤其是诺瓦利斯,既广博又深邃,玄奥而且练达,颇具原创力,在这方面几乎无人能及。不过诗歌只是他文以载道的工具,写得不多又很随意。另一类则是特拉克尔和荷尔德林,更富有激情和感性,语言感觉极佳,确是天才诗人。可惜特拉克尔英年早逝,如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却耀人眼目。同其他三位三十岁前后便或死或疯的诗人相比较,里尔克幸运地活过了五十岁,靠着他的韧性,他可以从容地给自己和世界编织神话,将自己磨炼成大师。我这样讲并无贬义,他是在四十七岁时终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哀歌》和《十四行诗》,殚精竭虑,丰盈圆融,难得的是蓄满内敛的激情,已达缥渺的神境,却又扎根于平凡的大地上,以诗的语言构建了一座思的金字塔,或可令同代和后世的哲人经师前往朝拜。
如果说里尔克的诗(尤其是晚期)连行家也难读懂,或者他的诗是专门为诗人、哲学家和神学家而写的,那么,荷尔德林是在同每一个真诚的人倾诉衷肠。荷尔德林本是神之子,所以在他那里,神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固然存在,但二者并不对立,因此人无需像里尔克所筹划的那样汲汲于自我提升和超越,而是只需守住本分,便可与神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就是幸福的根本。他本是大地之子,在他看来,善即欢乐———人世的欢乐,劳作与眠息,团聚与宴饮,友谊与爱情,风俗与节庆,样样都美好,都是欢喜。他本是自然之子,在他眼中,山峦高卧神灵,江川辉映星月,但那里也是人的栖居,真可谓“天人一切喜,花木四时春”。他不知何为原罪,人世间原本“一切皆善”。
译文学作品难,译诗也许更难,而翻译大诗人尤其难。就译诗而言,非外语专业的诗人和学者肯定有自身的优势,但原文理解不甚透彻,学者的语言感觉相对较差,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外语专业的译者则往往人文修养不够,中文功底不怎么扎实,都是难以弥补的弱点。要想译出好的作品,必须将他们的长处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要求,但是值得每一个译者为之努力。里尔克说:写诗不是靠感觉,是靠经验。这就要求译者尽可能地对诗人的所有经验有一种再经验(nacherfahrung),以便融入诗人。但是融入以二者(基本)等同为前提(成功的例子极为罕见,冯至译里尔克为一特例),于是便出现了与荷尔德林提到的人神相遇类似的困难情形——若欲承纳神,人这件容器实在太脆弱。译者尝试尽量接近诗人,无疑十分危险,不仅因为那种高度可望而不可即,而且那里的深渊险象丛生,大师之于译者纯属一个黑洞,所以与大师打交道的确是一件令人绝望的差役。对我而言,翻译特拉克尔还能勉强胜任,至于其他三位,实有力所未逮之感,修养、古汉语和诗艺等等皆有缺陷。当然,译荷尔德林,对任何译者的中文表达都是一大考验。这几本译作肯定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人诚愿得到方家的指教。每次看凡·高的《向日葵》,总觉得那正是画家自己的写照,也是与他同类的天才诗人的象征。他们的生命像他们的作品一样令我深深感动,也支撑着我终于做完了这件该做的事情。在此,我谨以几行诗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命运多舛的大师们的虔诚敬意:垂头的时候一切都饱满了谁记得从前疯狂的燃烧每一个花瓣都是火焰。
2006年4月于南充舞凤山
伊斯特尔河
快来吧,火焰!
我们已急不可耐
欲观白昼,
既然穿过了
考验的关口,
就能感觉树林的呼喊。
而我们一路歌唱从印度河
远道而来,
从幼法拉底河,那适度的
我们已久久找寻,
不会展翅,再近的
也不能直端端
抓住,
恐怕也到不了对岸。
但我们准备在此营造。
因为河流可开垦
土地。既然有杂草生长,
夏日里有野兽 去河边饮水,
那也是人去的地方。
有人却叫它伊斯特尔河。
美丽地躺着。柱子上树叶燃烧,
并随风摇曳。它们野性地
高高耸立,连接成一片;那上面
第二个界域,悬崖之顶
向外突出。所以这并不
令我惊讶,它曾经
邀请海格立斯来此做客,
远远放光,在下方的奥林山麓,
当他,为寻找绿荫跋涉而来
从炎热的伊斯特莫斯,
因为在那里他们虽有
斗志,却也需要,因鬼神的缘故,
一片阴凉。因此他情愿
前往这河流的滥觞和黄色的河岸,
高处散发出芳香,云杉林
一片幽暗,深深的峡谷里
一个猎人喜欢在正午
游荡,还听得见生长
在伊斯特尔河的松脂树上,
可是这条河仿佛
在倒着流淌而
我以为,它本该
来自东方。
对此也许
有许多可讲。为何它端端
悬在山间?另一条
莱茵河从旁边
绕了过去。江河不会无端地
流进干地。那为何呢?需要一个标志
而别无他意,不管好与坏,要让它
托日月于心怀,永不可分,
让它源源不断,也托着昼夜,要让
天神彼此感觉到温暖。
因此江河也是
至高者的欢乐。否则他何以
降临?像绿色赫耳塔河
它们是上天的孩子。只是太隐忍
我觉得这条河,不是
求婚者,几乎让人嘲笑。因为当
白昼即将点燃,
朝气蓬勃,这时它开始
成长,在那边高处另一条河
已浩浩荡荡,并像巨兽一般
咆哮着闯进笼头,连远方的风
也听见它奔流,
这条河倒满足;
但山岩需要裂缝
大地需要垄沟。
那会一片贫瘠,如无迂缓;
可是那条河究竟做什么,
谁也不知道。
还 乡
你们轻柔的风儿!来自意大利的使者!
你呀,亲爱的河流,岸边的白杨!
你们起伏的山脉!哦,你们,
一切灿烂的,又出现在眼前?
你寂静的家园!无望的白昼之后
你常远远地浮现在游子的梦里,
还有你,我的家,你们游戏的伙伴,
山冈的树林,我熟悉你们!
多久,哦,多久了!童子的宁静
已远去,远去了青春,爱情和欢乐;
可是你,我的祖国!你神圣,
你忍受!瞧,你依然如故。
因为你的儿女与你一同忍受,
与你同乐,亲爱的!你也教育了他们,
你在梦里儆告不忠实的人,
当他们浪游并迷失他乡。
若是少年炽热的心中
任性的誓愿趋于平和,
沉寂在命运面前,他会情愿,
这回头的浪子,投入你的怀抱。
永别了,青春的岁月,你,开满玫瑰的
爱情之路,你们,浪游者的条条小径,
永别了!请再次接受,哦,故乡的天空,
我的生命并为它祝福!
爱 情
纵然你们忘记朋友,纵然你们,
哦,值得感激者,蔑视你们的所有诗人,
愿上帝饶恕,但唯独
恋人之魂你们须敬重。
因为,哦告诉我,人还能靠什么生活,
奴仆的忧虑眼下压倒了众生?
因此头顶的上帝
也早已逍遥地隐去。
但尽管恶劣的日子里年始终寒冷,
没有歌声,白茫茫的田野
却长出绿色的麦苗,
一只孤鸟频频歌唱,
当树林渐渐延伸,河流涌动,
更温和的风已悄悄从正午
吹向那挑定的时辰,
更美好的季节的先兆,
我们相信,在坚硬荒芜的土地上空,
知足,高贵和虔诚,
爱情也在成长,
上帝的女儿,非她莫属。
让我也祝福你,哦,天国之树,
让我用歌声培育你,天神的美酒
时时把你滋养,
创造之光使你成熟。
你长吧,长成树林!一个绽放的
更赋有灵性的世界!恋人的语言
当是祖国的语言,
恋人之魂,人民的心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