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25846
本书共分5章,分别介绍了水中特征异嗅敏感物质的研究、地表水中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地表水异味物质监测布点与采样,地表水特征异味物质鉴别方法,地表水其他特征异味物质分析,典型流域地表水异味物质鉴别。书后还附有地表水异味有机物监测调查技术导则,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供从事水体质量监测、分析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第1章绪论/001
1.1水中特征异味敏感物质的研究/001
1.1.1水中异味物质的来源/001
1.1.2水中异味物质的类型/002
1.1.3水中异味物质分析方法/005
1.2地表水中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007
1.2.1样品前处理技术/008
1.2.2地表水中特征性有机污染物仪器分析现状/008
第2章地表水异味物质监测布点与采样/010
2.1地表水监测点位布设/010
2.1.1河流/010
2.1.2湖泊、水库/011
2.1.3水厂出水及自来水采样点位/011
2.2地表水水体逸出气体取样点布设/011
2.3河流沉积物(底质)样品采集点位布设/012
2.4异味物质水质监测的采样/012
2.4.1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012
2.4.2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012
2.4.3样品采集/012
2.4.4样品保存及运输/012
2.4.5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013
2.5监测项目/013
2.6采样记录/013
第3章地表水特征异味物质鉴别方法/014
3.1地表水中臭味鉴别方法/015
3.1.1适用范围/015
3.1.2方法原理/015
3.1.3仪器/015
3.1.4试剂/016
3.1.5样品采集与保存/016
3.1.6分析步骤/016
3.2生物性致味物质检测方法/017
3.2.1方法原理/017
3.2.2干扰及消除/017
3.2.3方法的适用范围/017
3.2.4仪器/017
3.2.5试剂/017
3.2.6步骤/018
3.2.7计算/019
3.2.8质控措施/019
3.3大体积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测定水质中挥发性有机物/021
3.3.1方法原理/021
3.3.2干扰及消除/021
3.3.3方法的适用范围/022
3.3.4仪器/022
3.3.5试剂/023
3.3.6步骤/024
3.3.7计算/026
3.3.8质控措施/026
3.4苏码罐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027
3.4.1方法原理/028
3.4.2干扰及消除/028
3.4.3方法的适用范围/028
3.4.4检测设备、试剂和常用器具/028
3.4.5分析环境条件/028
3.4.6步骤/029
3.4.7计算/032
3.4.8质控措施/032
3.5气相色谱-质谱/嗅辨法同步分析地表水中特征异味物质/033
3.5.1实验仪器/034
3.5.2实验试剂/034
3.5.3仪器条件/034
3.5.4同步分析方法原理/035
3.5.5异味标准物质定性识别/035
3.5.6环境人为源标准物质半定量初步识别/036
3.5.7注意事项/038
3.6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定性测定水质中极性物质/038
3.6.1方法原理/039
3.6.2干扰及消除/039
3.6.3方法的适用范围/039
3.6.4仪器/039
3.6.5试剂/039
3.6.6步骤/039
3.6.7质控措施/040
3.7APGC-QTOF测定地表水中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041
3.7.1实验仪器/041
3.7.2实验试剂/042
3.7.3仪器条件/042
3.7.4结果与讨论/042
第4章地表水其他特征异味物质分析/060
4.1地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同步分析方法/060
4.1.1实验仪器/061
4.1.2实验试剂/061
4.1.3前处理条件优化/062
4.1.4水样前处理方法/067
4.1.5仪器条件/068
4.1.6方法的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和回收率/069
4.2大体积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多环芳烃/071
4.2.1仪器和试剂/072
4.2.2样品前处理/072
4.2.3分析条件的优化/073
4.2.4仪器分析条件/076
4.2.5大体积搅拌棒吸附萃取问题的解决/076
4.2.6方法学验证/077
4.3大体积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结合热脱附-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的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080
4.3.1实验/081
4.3.2结果与讨论/083
4.4地表水中烷基酚的测定/090
4.4.1方法原理/090
4.4.2方法的适用范围/091
4.4.3仪器/091
4.4.4试剂/091
4.4.5步骤/093
4.4.6计算/095
4.4.7精密度和准确度/097
4.4.8质控措施/098
4.5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质中邻叔丁基苯酚/099
4.5.1方法原理/099
4.5.2干扰及消除/099
4.5.3方法的适用范围/099
4.5.4仪器/100
4.5.5试剂/100
4.5.6步骤/100
4.5.7计算/101
4.5.8质控措施/102
4.6磁性氮掺杂石墨烯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4种含氯有机污染物/103
4.6.1实验部分/103
4.6.2结果与讨论/106
4.6.3样品测定/110
4.7基于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的MSPE-GC-MS/MS分析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111
4.7.1实验部分/112
4.7.2结果与讨论/114
4.7.3MSPE方法评估/120
4.7.4实际样品测定/122
4.8基于磁性酸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的MSPE-GC-MS/MS分析环境水样中的酚类化合物/123
4.8.1实验部分/123
4.8.2结果与讨论/126
4.8.3方法评价/130
4.8.4实际样品测定/132
4.9基于离子液体修饰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MSPE-GC-MS/MS分析环境水样中的酚类化合物/133
4.9.1实验部分/133
4.9.2结果与讨论/136
4.9.3MSPE方法评估/142
4.9.4实际样品测定/145
4.10离子液体修饰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的磁性固相萃取/HPLC联用方法检测水样中磺胺类药物/146
4.10.1实验部分/147
4.10.2结果与讨论/149
第5章典型流域地表水异味物质鉴别/160
参考文献/182
附件地表水异味有机物监测调查技术导则(试行)/19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资源匮乏和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水资源危机日益成为全球问题,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一个十分尖锐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地表水主要是指河流、湖泊以及淡水湿地,占全球总水量的1.78%。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医院废液以及生活污水大量地排入河流、湖泊中,使得环境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据报道,中国大部分地表水的河段污染严重,10%的居民饮用水有机物污染严重。
近些年来,一些地表水异味导致的居民投诉案件日渐增多,如2013年3月开始的钱塘江流域下游地区长时间受饮用水异味侵扰,虽经过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及社会力量联合调查检测,仍然很难确定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大范围的水质污染,也无法明确是某一种或几种特征污染物来表征该水质异味的主要来源。其他如杭州东苕溪水质污染事件、兰州水质污染事件、无锡饮用水异味污染事件等异味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探究异味缘由,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某些事件虽在技术部门的配合下追究到“元凶”,但依然有很多污染事件还是很难明确其来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流域内可能产生异味的环境污染风险源的识别并未完全到位,异味污染机理尚未明确,现有的技术手段还无法满足调查需求,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或标准很难满足一些异味有机物的嗅觉阈值检测要求,异味有机物检测体系或者方法学尚未建立等。
本书结合人体嗅觉阈值,建立了一整套地表水中异味特征有机物质筛查检测技术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编制了地表水异味有机物监测技术导则,作为今后发生类似水污染事件时技术研究部门人员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建立地表水异味检测方法学体系打下基础。
浙江省重大社会发展基金(2014C03026)及浙江省环保科研基金(2014A011)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著者水平与时间,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衷心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并提出修改意见。
编著者
2018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