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1947
《通用航空发展路径法治化研究》以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为研究方法,从通用航空基本范畴入手,对我国通用航空进行了现实考察,探讨了通用航空法律体系和通用航空法价值理念等基本理论问题,然后在对欧美通用航空立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通过抛砖引玉,希望本书能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和理论先导作用。
章 通用航空基本范畴
节 通用航空的内涵与外延
一、通用航空的法律界定
二、通用航空的理论界定
三、本文对通用航空的理解
第二节 通用航空特点与优势
一、通用航空的特点
二、通用航空的优势
第三节 通用航空类型化
一、通用航空类型化及其意义
二、通用航空的类型
三、通用航空类型化的应用
第四节 通用航空应用领域和作用价值
一、通用航空应用领域
二、通用航空的地位
三、通用航空的作用
第二章 通用航空现实考察
节 通用航空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成就
第二节 我国通用航空的定量定性分析
一、我国通用航空定量分析
二、我国通用航空定性分析
三、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需求与前景分析
第三节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瓶颈
一、历史文化条件导致航空文化不发达
二、通用航空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三、通用航空管理体制多头交叉
四、空域划设和使用亟须优化
五、通用航空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六、通用航空市场运营环境有待改善
七、通航服务保障未能满足通航发展需求
八、通航教育培训滞后于通航社会需求
九、通航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第四节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对策
一、美国通用航空发展经验借鉴
二、积极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环境
第三章 欧美通用航空立法经验启示
节 通用航空发展的法制驱动因素
一、通用航空发展的驱动因素
二、通用航空发展的法制保障
第二节 美国通用航空立法经验
一、美国通用航空法概览
二、美国《通用航空振兴法》
三、美国通用航空其他政策法规
第三节 欧盟及其他国家通用航空立法经验
一、欧盟通用航空立法
二、其他国家通用航空立法
第四节 欧美通用航空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通用航空法体系
节 我国通用航空法历史变迁与现状评估
一、我国通用航空政策梳理
二、我国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
三、我国通用航空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我国通用航空法制评析
一、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我国通用航空立法
二、我国通用航空立法的整体评价
三、通用航空宏观调控立法不健全
四、通用航空市场规制立法不完善
五、我国通用航空立法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我国通用航空法律体系重构
一、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二、制定《空域使用管理法》
三、制定《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条例》
四、修改《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五、制定系统充实的《通用航空管理条例》
六、修订民用航空业的内外投资规定
七、出台加大对通用航空业扶持力度的国家财政制度
八、制定《通用机场建设标准》和编制相关技术标准
九、修改院校和培训机构资质审查规章
十、完善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规范
十一、出台鼓励私人飞行的政策法规
第五章 通用航空法价值理念
节 安全理念
一、安全价值
二、安全是我国通航活动监管的首要价值理念
三、安全理念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 效率理念
一、我国尚未发挥低空空域价值
二、对低空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类管理
第三节 自由理念
一、航空自由化的内涵和渊源
二、航空自由化趋势
三、航空自由与通用航空发展
四、完善通用航空产业市场准入
第四节 秩序理念
第六章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法治保障
节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一、低空空域管理滞后是阻碍我国通航发展的瓶颈
二、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三、通用航空发展趋势及其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新要求
第二节 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法治保障
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空域管理改革的内容维度
三、我国空域管理改革的利弊得失
四、低空空域管理体制的域外考察
五、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取向
第三节 低空空域分类制度改革法治保障
一、国际民航组织及美国空域划分体系
二、我国空域划分的法律准则
三、我国低空空域分类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
节 通航产业概述
一、通航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通航产业链
三、通航产业的价值
第二节 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现状
一、通航产业园基本情况
二、我国通航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通航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我国通航产业发展前景
二、我国通航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三、发展通航产业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 完善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
一、建立多层级的通航产业立法体系
二、《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
三、《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设计
第八章 通用航空市场规制法
节 通航市场准入制度
一、《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评析
二、资本进入通用航空的现状
三、完善我国通航产业准入制度
第二节 通用航空机场民营化问题
一、通航机场民营化的发展现状
二、通用航空机场的经济特点
三、通用航空机场的分类
四、通用航空机场民营化面临的问题
五、通用航空机场的民营化发展策略
第三节 通航市场竞争制度
一、通用航空运营企业竞争现状分析
二、通航产业市场规制
第九章 通用航空服务保障法
节 美国通用航空保障服务借鉴
第二节 我国通用航空保障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通航基础设施保障
二、空中管制服务
三、通航人才保障
第三节 通航服务保障改进措施
一、完善机场保障制度
二、提升空中服务保障能力
三、完善通用航空保险法律制度
第十章 通用航空安全法律监管
节 通用航空安全监管基础理论
一、通用航空安全问题
二、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的管理学基础
三、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的法学基础
第二节 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法制域外考察
一、美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模式
二、欧盟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模式
三、日本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模式
第三节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法律监管模式考评
一、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立法梳理
二、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现有模式特点
三、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模式评析
第四节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法律监管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新监管模式的选择
二、监管权力的配置
三、监管原则的确立
四、监管制度的构建
五、监管责任的承担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期刊文章
三、译著类
四、外文文献
总序
由栾爽教授主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治文丛”即将由法律出版社陆续付梓,这对丰富和发展中国航空法理论研究和培养航空法治人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特致以学术上的热烈祝贺!
”航空法治文丛”共包含六本专著:栾爽教授撰写的《民用无人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张鸣胜副教授撰写的《航空经济法专题研究》、尤春媛副教授撰写的《民用航空行政法律规制研究》、刘耀彬副教授撰写的《我国民用航空犯罪及立法研究–以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公约为参照》、高志宏副教授撰写的《通用航空发展路径法治化研究》以及张书琴副教授撰写的《民用航空法律责任体系研究》。该套丛书涵盖了航空经济法制、航空行政法制、航空刑事法制等领域,还涉及航空法研究热点–无人机法治、通航法治,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高水平航空法专题研究学术专著丛书。
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正蹄疾步稳。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样,航空强国建设也正处在攻坚克难、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为航空强国战略提供法律支持,是航空法律人的责任和光荣。近年来,航空法研究声誉日隆、成果渐丰,但高水平学术专著仍付之阙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治文丛”的付梓是航空法学界的重要事件,对进一步提升航空法学研究影响力有着重大意义。
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视航空法学的学科建设,提出面向国家法治建设需求、航空强国建设战略需求,面向学校”三航”特色需求展开深入而持续的航空法学研究,旨在为我国在国际航空航天规则制定中争得话语权提供法理依据,为我国航空法治建设、航空航天法律与政策的制定和科学决策发挥理论先导作用。该校航空法研究特色鲜明,教学和科研优势突出,先后成立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航空产业政策法规中心,发起成立了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等研究机构,2017年航空产业政策法规中心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目前已形成了以法律系教师为主体、以校内外(国外)专家为支撑、研究生为补充的稳定的研究团队。教师成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三分之一成员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成为我国航空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镇。
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聚焦国际国内前沿问题和行业法治实践,开展了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航空立法、航空运输、航空安全、航空仲裁、航空产业规制、通用航空法治、无人机立法等方向,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已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出版包括航空法治文丛在内的著作40余部。先后承担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国防科工委、民航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央高校科研业务经费等课题几十项。为制定航空航天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了诸多有建设性的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
近年来,以栾爽教授为主要带头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团队计划围绕航空法治建设主题,持续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培育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为航空法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围绕航空产业发展主题,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航空产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为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政策、企业进行重大科学决策提供意见、建议、咨询与信息服务;围绕民航法制完善主题,在民航法律、法规、规则、准则、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为解决我国民航法治体系建设中的诸多重点难点问题贡献智慧。
相信”航空法治文丛”的付梓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期待贡献出更多高水平的航空法研究成果。
是为序。
王 瀚
二○一八年五月
序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机队规模、飞行员数量、飞行总量,抑或是通用航空企业数、通用航空机场数、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数,都大幅增加,在工农业生产、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海洋监测、气象探测、科学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公共运输航空相比,都不难发现,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行业规模远低于航空发达国家,与公共运输航空发展极不协调,通航大市场并未完全形成,通航产业效能尚未完全发挥,通航企业盈利模式尚未形成。笔者调研也发现,被称为”万亿大蛋糕”的通用航空产业并未呈井喷之势。”飞不上天、落不下地、赚不到钱”三大核心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产业发展热度不减,企业效益状况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通用航空涉及领域广泛、服务形式多样、飞行方式灵活、起降要求较低、产业链较长、经济带动作用强等优势尚未完全发挥。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被并称为民航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建设民航强国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着眼于通用航空发展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社会公益对通用航空的需求都大大增加。问题在于,如何激发通用航空的发展需求,如何突破通用航空的发展”瓶颈”,如何寻求通用航空的发展路径。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市场牵引,需要资金投入,需要技术推动,需要政策支持。发展通用航空的制约因素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制度方面的。欧美等西方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对通用航空的发展意义重大,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事实上,我国已经出台了大量通用航空法律法规,形成了由1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82部部门规章、1部军事法规、385部通用航空规范性文件组成的通用航空法律体系,内容涵盖空域管理、市场准入、安全运行、适航审定、机场建设、经济管理、作业标准、飞行管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执照管理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成为我国低空开放的破冰之履,是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通用航空规模化发展目标,提出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的要求,进一步强调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低空空域开放、强化全程安全监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直接的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撑;2017年2月,民航局发布的《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行业管理部门次出台通用航空五年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具体指引。
然而,如何客观评价我国通用航空政策法制体系?我国通用航空政策法律体系是否已经完善?高层次的产业立法是否已经到位?法律规范间是否已经统一?管理标准和规章是否具有针对性?规章之间的衔接性是否足够?等等,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制度变迁理论告诉我们,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制度构建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制度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制度变迁是一个持续制度创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更有效的制度,实现制度均衡。我国通用航空制度变迁的终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满足社会各界需求的通用航空法律制度,从而消除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但是,在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变迁过程中,是否存在路径依赖问题?
毋庸讳言,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滞后是造成我国通用航空落后的根本性原因,我国通用航空立法数量少、层次低、盲点多、体系不够完整、系统结构不尽合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迟迟未能出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改中关于通用航空立法理念的诸多争议,无不表明我国低空空域改革步履蹒跚,如何发展通用航空尚未达成共识。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亦需要通用航空产业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国家采取相关的政策法律措施,也因此需要对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笔者很荣幸承担了《通用航空发展路径法治化研究》课题研究,并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法治丛书”的一部分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支持。同时,笔者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民航华东局承担的2017年度民航专业项目–《华东地区通航产业立法促进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现场访谈,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我国通航产业立法及实施的现状,为本成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一手资料。
本研究成果以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为研究方法,从通用航空基本范畴入手,对我国通用航空进行了现实考察,探讨了通用航空法律体系和通用航空法价值理念等基本理论问题,然后在欧美通用航空立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法治保障、通用航空产业促进法、通用航空市场规制法、通用航空服务保障法、通用航空安全法律监管等几方面研究了通用航空具体法律制度,希望能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先导作用。
笔者努力使本成果在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然而,通用航空法治建设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扯利益多,本课题属于一项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受到研究资料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加之本人学识和水平有限,本成果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谬误之处,权当抛砖引玉,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本人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始终不渝地开展航空法治建设研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航强国添砖加瓦。后,对本成果得以顺利完成、付梓出版的家人、朋友、领导、同事以及其他所有支持的人表示真诚的谢意!
是为序。
高志宏
2017年秋于南大和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