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189388
编辑推荐
●翔实的行政区划地图,全面反映该省行政区划、标准地名、交通旅游、地形等信息●市县图清晰易读、乡镇、村庄资料翔实,及时反映乡镇调整后的分布状况●采用导航数据和卫星影像,全面核实并更新了高速公路走向,增加了高速公路名称、编号、出入口、服务区等信息,以及铁路、高速铁路、机场等交通信息●城区地图反映交通、医辽、教育、金融、商业、旅游等日新月异的变化●丰富的旅游信息,包括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省情介绍、分县概况、旅游简介等文字资料有肋于全方位了解该省及各市县情况
内容简介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青海》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之一,表示了青海省行政区划、标准地名、交通、旅游及水系、地貌等内容,旨在直观、科学、全面地反映青海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现状的面貌,是一本集自然资源图、社会经济图、普通地理图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图册。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青海》具有广泛的读者对象,是宏观了解、认识青海省情、市情、县情的窗口。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青海》内容丰富、现势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目 录
青海政区青海概况青海地形青海地理青海交通青海旅游青海旅游概况西宁市西宁城区 塔尔寺西宁市辖区(城中区 城东区 城西区 城北区)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海东城区 海东市辖区(平安区)海东市辖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环撒拉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 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 甘德县班玛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德令哈城区 格尔木城区格尔木市乌兰县 天峻县都兰县自治州直辖(花土沟镇 冷湖镇 大柴旦镇)
免费在线读
行政区划简称青,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位于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周边分别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四省区毗邻。面积约72万平方千米。全省辖2个地级市、6个民族自治州、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8个县、7个自治县。省会西宁市。
人口民族【人口分布】截至2013年,青海总人口566万。青海省人口有垂直分布明显、人口水平分布不平衡、人口城乡分布变化显著、城镇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特点。全省人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7.66人,在全国各省区中仅高于西藏。省内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少数民族】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人口的分布均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青海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4个,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5.50%。撒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甘肃省积石山县。由13世纪从中亚迁来我国青海东部循化地区的撒马尔罕人同藏、回、汉、蒙古各民族长期融合而成。撒拉族无本民族文字,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园艺业、商业和饮食业。
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互助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和甘肃省靠近青海的地区。土族有本民族语言,大部分土族通汉语和藏语。土族人精于养牛,也种植小麦、土豆等作物。青海土族信仰藏传佛教,也保留了传统的萨满教。擅长歌舞,民间文学世代相传,内容丰富,歌曲“土族花儿”、“安昭”等很有名。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自汉元鼎六年(前111)在东部河湟地区始置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之后,被正式纳入历代王朝行使管辖的范围。汉时曾设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贵南、贵德以及西宁和湟源等地,还设立护羌校尉。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更名改隶,不断扩大管辖范围。清末,全国各地形成军阀割据局面。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青海陷入了马家军统治。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行政辖区为原甘肃省西宁行政区所属的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巴戎(1931年更名为化隆)、湟源、贵德7县和都兰、玉树2理事及河南蒙旗和藏族诸部,境域范围与今天相同。1949年9月青海解放。195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文化集锦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今天的214国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约3000千米,其中一半以上在青海省。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著作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著作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个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2009年9月,“《格萨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口民族【人口分布】截至2013年,青海总人口566万。青海省人口有垂直分布明显、人口水平分布不平衡、人口城乡分布变化显著、城镇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特点。全省人口密度很小,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7.66人,在全国各省区中仅高于西藏。省内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少数民族】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人口的分布均有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青海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4个,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5.50%。撒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甘肃省积石山县。由13世纪从中亚迁来我国青海东部循化地区的撒马尔罕人同藏、回、汉、蒙古各民族长期融合而成。撒拉族无本民族文字,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园艺业、商业和饮食业。
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互助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和甘肃省靠近青海的地区。土族有本民族语言,大部分土族通汉语和藏语。土族人精于养牛,也种植小麦、土豆等作物。青海土族信仰藏传佛教,也保留了传统的萨满教。擅长歌舞,民间文学世代相传,内容丰富,歌曲“土族花儿”、“安昭”等很有名。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自汉元鼎六年(前111)在东部河湟地区始置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之后,被正式纳入历代王朝行使管辖的范围。汉时曾设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贵南、贵德以及西宁和湟源等地,还设立护羌校尉。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更名改隶,不断扩大管辖范围。清末,全国各地形成军阀割据局面。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青海陷入了马家军统治。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行政辖区为原甘肃省西宁行政区所属的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巴戎(1931年更名为化隆)、湟源、贵德7县和都兰、玉树2理事及河南蒙旗和藏族诸部,境域范围与今天相同。1949年9月青海解放。195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文化集锦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今天的214国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约3000千米,其中一半以上在青海省。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著作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著作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个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2009年9月,“《格萨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