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6204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废弃电器处理手册,全彩色印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循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环经济学会主持编写的一部废弃电器处理实用手册,包括:实用拆解、关键拆解物资源综合利用指导、环境管理三大总分。
目 录
篇 实用拆解
第1章 电视机
第2章 电冰箱
第3章 空 调
第4章 洗衣机
第5章 微型计算机
第二篇 关键拆解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指导
第6章 废电路板
第7章 锥玻璃
第8章 液晶面板
第三篇 环境管理
第9章 通用管理
第10章 产物管理
参考文献
第1章 电视机
第2章 电冰箱
第3章 空 调
第4章 洗衣机
第5章 微型计算机
第二篇 关键拆解产物资源综合利用指导
第6章 废电路板
第7章 锥玻璃
第8章 液晶面板
第三篇 环境管理
第9章 通用管理
第10章 产物管理
参考文献
前 言
为落实国务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551号令),环境保护部先后组织编写并出台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拆解指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审核指南”)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基金补贴审核等相关配套政策。
目前,全国已有10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各企业在配套政策的指导下已经能较好的开展处理工作,但是在环保部及省、市级环保部门、第三方机构的基金补贴审核工作中,仍能发现部分不规范的情况。各处理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也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和建议,希望更加明确并统一相关规定的要求。为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拆解处理工作,有必要编制一部有别于理论研究著作,面向企业广大职工的通俗易懂的指导材料,对于规范和指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手册是基金政策实施以来,在拆解指南和审核指南的基础上,委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废弃电子电器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国内已经成熟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技术进行的总结。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实用拆解篇,对现有的四机一脑的结构,拆解工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总结;第二部分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导篇,对四机一脑拆解得到的重点拆解产物进行相关处理的处理技术汇总,作为企业深加工处理的参考资料;第三部分是环境管理篇,对正常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储存管理、危废管理等污染防治措施。各章的主要编著人员如下:章:郑洋、李金萍、叶诚;第二章:李淑媛、管世翾、舒满星;第三章:张西华、孙海涛、康俊峰;第四章:宋鑫、孙海涛、鲁习金;第五章:郑洋、郭玉文、强毅;第六章:孙绍锋、万春晖、华阳;第七章:邓毅、郭玉文、王恒广;第八章:王兆龙、郭玉文、李金萍;第九章:孙绍锋、管世翾、李道斌;第十章:管世翾、李淑媛、顾芮冰。
本处理技术中提供的方法只作为参考,不作为的处理标准。实际处理过程中,企业可以在本处理技术的指导下,在符合相关政策,兼顾效率和环保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过程中还得到了业内诸多企业、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也引用了其他大量原始数据文献资料,这些都凝聚了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及经验有限,手册中疏漏、谬误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9月
目前,全国已有109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各企业在配套政策的指导下已经能较好的开展处理工作,但是在环保部及省、市级环保部门、第三方机构的基金补贴审核工作中,仍能发现部分不规范的情况。各处理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也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和建议,希望更加明确并统一相关规定的要求。为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拆解处理工作,有必要编制一部有别于理论研究著作,面向企业广大职工的通俗易懂的指导材料,对于规范和指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手册是基金政策实施以来,在拆解指南和审核指南的基础上,委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废弃电子电器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国内已经成熟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技术进行的总结。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实用拆解篇,对现有的四机一脑的结构,拆解工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总结;第二部分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导篇,对四机一脑拆解得到的重点拆解产物进行相关处理的处理技术汇总,作为企业深加工处理的参考资料;第三部分是环境管理篇,对正常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储存管理、危废管理等污染防治措施。各章的主要编著人员如下:章:郑洋、李金萍、叶诚;第二章:李淑媛、管世翾、舒满星;第三章:张西华、孙海涛、康俊峰;第四章:宋鑫、孙海涛、鲁习金;第五章:郑洋、郭玉文、强毅;第六章:孙绍锋、万春晖、华阳;第七章:邓毅、郭玉文、王恒广;第八章:王兆龙、郭玉文、李金萍;第九章:孙绍锋、管世翾、李道斌;第十章:管世翾、李淑媛、顾芮冰。
本处理技术中提供的方法只作为参考,不作为的处理标准。实际处理过程中,企业可以在本处理技术的指导下,在符合相关政策,兼顾效率和环保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过程中还得到了业内诸多企业、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也引用了其他大量原始数据文献资料,这些都凝聚了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及经验有限,手册中疏漏、谬误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9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