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30494丛书名: 考研心理学辅导用书
《中公版·2020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指南(312)》适用于考研心理学统考的考试,具有以下特色:
1.科学导读,分篇运筹帷幄
本书每部分篇的“科学导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考生可以通过“考查目标”了解每部分的重难点;详细的“参考书目”罗列了有关心理学图书的编者、出版社和版次,考生可以阅读这些图书辅助复习,排除备考中遇到的问题;“考情地图”则为考生呈现了该部分每章知识在2010-2019年考查的题数和分数;编者根据丰富的授课经验和对考研心理学的深度研究,为考生提出“复习建议”,希望有利于考生针对性复习。
2.透彻讲解,考点一手掌握
本书每章的“逻辑图解”都对本章内容行了宏观梳理;“本章考情”则为考生列出了2010-2019年试题的题型分布和主要考点;“考点梳理”对每个考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考生详细、深如地理解知识,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提示考生复习重难点。
3.再现真题,洞察考试重点
在每章的“考点梳理”中穿插了“真题再现”,帮助考生了解历年真题。同时,为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本书每章都细心编制了“重要考题”,有针对性地考查知识,提升考生作答能力。配套的“答案解析”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剖析,一步步加深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学科1 1,透析综合考点
近几年部分考题偏向于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该版块为考生总结了各科内部之间综合考查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建立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体系,对知识进行有统领性的掌握,从而应对结合考查的题型。
本教材结合导读部分、逻辑图解、本章考情、考点梳理以及历年真题,帮助考生高效率地科学备考心理学考试。
第一部分心理学导论(1)
科学导读(2)
考查目标(2)
参考书目(2)
考情地图(2)
复习建议(2)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3)
逻辑图解(3)
本章考情(3)
考点梳理(4)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1)
重要考题(11)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13)
逻辑图解(13)
本章考情(13)
考点梳理(14)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9)
重要考题(19)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22)
逻辑图解(22)
本章考情(22)
考点梳理(2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31)
重要考题(32)
第四章感觉(34)
逻辑图解(34)
本章考情(34)
考点梳理(34)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43)
重要考题(44)
第五章知觉(46)
逻辑图解(46)
本章考情(46)
考点梳理(47)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56)
重要考题(56)
第六章记忆(59)
逻辑图解(59)
本章考情(59)
考点梳理(60)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69)
重要考题(69)
第七章思维(72)
逻辑图解(72)
本章考情(73)
考点梳理(7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85)
重要考题(85)
第八章言语(87)
逻辑图解(87)
本章考情(87)
考点梳理(87)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93)
重要考题(93)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95)
逻辑图解(95)
本章考情(95)
考点梳理(95)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01)
重要考题(101)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103)
逻辑图解(103)
本章考情(103)
考点梳理(10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10)
重要考题(110)
第十一章能力(113)
逻辑图解(113)
本章考情(113)
考点梳理(11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19)
重要考题(119)
第十二章人格(121)
逻辑图解(121)
本章考情(121)
考点梳理(12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30)
重要考题(130)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132)
逻辑图解(132)
本章考情(132)
考点梳理(13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43)
重要考题(143)
学科1 1(145)
第二部分发展心理学(147)
科学导读(148)
考查目标(148)
参考书目(148)
考情地图(148)
复习建议(148)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述(149)
逻辑图解(149)
本章考情(149)
考点梳理(149)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53)
重要考题(153)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55)
逻辑图解(155)
本章考情(155)
考点梳理(156)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65)
重要考题(165)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167)
逻辑图解(167)
本章考情(167)
考点梳理(167)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69)
重要考题(169)
第四章婴儿心理发展(171)
逻辑图解(171)
本章考情(171)
考点梳理(17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80)
重要考题(180)
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181)
逻辑图解(181)
本章考情(181)
考点梳理(18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193)
重要考题(193)
第六章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195)
逻辑图解(195)
本章考情(195)
考点梳理(195)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01)
重要考题(201)
第七章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202)
逻辑图解(202)
本章考情(202)
考点梳理(20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07)
重要考题(207)
第八章成年期的心理发展(208)
逻辑图解(208)
本章考情(208)
考点梳理(208)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13)
重要考题(213)
学科1 1(215)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217)
科学导读(218)
考查目标(218)
参考书目(218)
考情地图(218)
复习建议(218)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19)
逻辑图解(219)
本章考情(219)
考点梳理(219)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21)
重要考题(221)
第二章学习与心理发展(222)
逻辑图解(222)
本章考情(222)
考点梳理(22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26)
重要考题(226)
第三章学习理论(228)
逻辑图解(228)
本章考情(228)
考点梳理(229)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41)
重要考题(241)
第四章学习动机(243)
逻辑图解(243)
本章考情(243)
考点梳理(24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50)
重要考题(250)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251)
逻辑图解(251)
本章考情(251)
考点梳理(252)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59)
重要考题(259)
学科1 1(260)
第四部分实验心理学(261)
科学导读(262)
考查目标(262)
参考书目(262)
考情地图(262)
复习建议(262)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263)
逻辑图解(263)
本章考情(264)
考点梳理(264)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70)
重要考题(270)
第二章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272)
逻辑图解(272)
本章考情(273)
考点梳理(273)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87)
重要考题(287)
第三章反应时法(290)
逻辑图解(290)
本章考情(290)
考点梳理(290)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297)
重要考题(297)
第四章心理物理学方法(299)
逻辑图解(299)
本章考情(299)
考点梳理(300)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311)
重要考题(311)
第五章主要的心理学实验(313)
逻辑图解(313)
本章考情(314)
考点梳理(315)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346)
重要考题(346)
学科1 1(349)
第五部分心理统计(353)
科学导读(354)
考查目标(354)
参考书目(354)
考情地图(354)
复习建议(354)
第一章绪论(355)
逻辑图解(355)
本章考情(355)
考点梳理(355)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356)
重要考题(356)
第二章描述统计(357)
逻辑图解(357)
本章考情(358)
考点梳理(358)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368)
重要考题(368)
第三章推断统计(370)
逻辑图解(370)
本章考情(371)
考点梳理(371)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401)
重要考题(401)
学科1 1(403)
第六部分心理测量(405)
科学导读(406)
考查目标(406)
参考书目(406)
考情地图(406)
复习建议(406)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理论(407)
逻辑图解(407)
本章考情(407)
考点梳理(408)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423)
重要考题(423)
第二章心理测验及其应用(425)
逻辑图解(425)
本章考情(426)
考点梳理(426)
本章易考易错易混问题指导(441)
重要考题(441)
学科1 1(443)
心理学导论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
2.《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社会心理学》,金盛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4.《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版
心理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也是所有心理学科目的基础,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正确理解与识记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复习时,考生要夯实基础,重视基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建立起知识框架体系。同时,考生也可多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新闻,尝试用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传统的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部分,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同时,心理学也研究社会心理。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心理过程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或心理状态。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的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这种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而情绪情感过程又会反作用于认知,同时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三者都有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
(二)个性心理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综合。如果说心理过程反映的是个体在某一心理成分上的特点,那么个性心理则反映的是个体的多种心理成分组合起来的特点。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和人格。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许多成分,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控制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含义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是指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2.类型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结构化观察和参与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观察行为;结构化观察是在实验室情境中观察行为;参与观察是研究者作为观察者参与到活动或情境中。
3.适用条件
观察法一般在以下情况中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4.评价
(1)观察法的优点:适用范围较大;使用简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所获资料更真实;资料具有较多的“时间信息”。
(2)观察法的缺点:对某些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所得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易出现观察者偏差,即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错误。
(二)测验法
1.含义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类型
(1)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2)心理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3)心理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3.基本要求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要注意编制心理测验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4.评价
(1)测验法的优点:编制严谨;定量研究;施测过程易于控制;结果便于统计处理。
(2)测验法的缺点:难以揭示因果关系;灵活性差。
(三)调查法
1.含义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该方法广泛地用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2.类型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晤谈法。问卷调查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晤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
3.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调查法需注意以下两点。
(1)取样的代表性,避免抽样偏差。
(2)被试的反应会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4.评价
(1)调查法的优点:易于运用;数据收集较快;结构化问卷还可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法的缺点:不能揭示因果关系;被调查者可能没有报告正确的信息。
(四)实验法
1.含义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有用的工具,它是指在控制条件下,研究者系统地操作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随之改变情况的方法。实验法探讨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与观察法的不同在于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得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2.类型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实施的实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情境中实施的实验,其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3.评价
(1)实验法的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2)实验法的缺点:易产生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实验情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质。
(五)个案法★
1.含义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指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2.评价
(1)个案法的优点:可将个人作为整体来对待,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解个体的特殊性。
(2)个案法的缺点:可能因研究者的理论偏好而出现偏差;研究结果缺乏普遍性,推广需谨慎。
下面将五种研究方法的含义和优缺点以表格形式汇总呈现。
表1-1-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含义与评价
(六)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或特征之间关系的强度。相关研究既能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也可在实验室中进行。但需注意:相关本身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三、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背景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分别是哲学和生理学。
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近代哲学为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矗
近代哲学是指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其中主要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
表1-1-2近代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实验生理学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方法。
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表1-1-3实验生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贡献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或称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四、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即科学心理学正式诞生。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冯特(奠基人)、铁钦纳。
2.基本观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情感)三种元素,这些元素有各种属性,其他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
3.研究方法
内省法:强调被试自己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内省需要专门的训练。
4.简要评价
构造主义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研究脱离现实,研究方法也存在局限性,过度强调意识的研究,忽略更客观的行为研究。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代表人物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创始人)、杜威、安吉尔。
2.基本观点
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的整体,即“意识流”,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研究方法
机能主义的研究方法是无须专门训练的内省法、实验法。
4.简要评价
机能主义推动了心理学面向实际领域的发展道路。但是它过度强调实际应用,而忽视了心理学内容本身的研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