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29068
内容简介
雍正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的暴君,又是有着重大事迹的帝王。本书作者在检阅了有关他的大部分资料之后,认为他敢于革除旧弊,办事雷厉风行,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可以肯定的历史人物,因而觉得过往的评论不够中肯,诬罔较多。作者力求通过雍正史的研讨,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说明它的状况和特点,探索中国封建社会进程中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还原雍正帝的历史面貌。
目 录
自序
第一章 储位斗争的胜利者
第一节 侍从康熙巡幸四方
第二节 八面玲珑,初试锋芒
第三节 夺取储位的全面计划和活动
第四节 康熙之死和胤稹的嗣位
第五节 简论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稹的争位活动
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继位前后社会矛盾概述
第二节 “振数百年颓风”的革新思想
第三章 迭兴阿、塞、年、隆诸狱
第一节 分化瓦解允禩、允禵集团
第二节 年羹尧、隆科多与雍正初政
第三节 允禊集团收拾净尽
第四章 改革赋役,整顿吏治
第一节 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
第二节 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第三节 士民一体当差
第四节 实行益贫损富利国的回归田粮制度
第五节 汇追与首隐
第六节 钱法与铜禁
第五章 查抄江宁织造曹家
第一节 康熙后期曹家的潜伏危机
第二节 雍正对曹頫的希望与失望
第三节 抄家及其原因
第六章 实行重农抑末的政策
第一节 种种重农措施及其弊病
第二节 严禁开矿和滇铜的生产
第七章 围绕士人的冲突和政治斗争
第一节 李绂与田文镜互参案,打击“科甲朋党”
第二节 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
第三节 文字之祸的蔓延
第八章 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台省合一”和观风整俗使的设置
第二节 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
第三节 设立军机处与皇帝综理庶务
第四节 改定律令
第五节 升府州和更定地方官缺
第九章 改革旗务和处理满汉矛盾
第一节 下五旗私属关系的终结
第二节 试图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第三节 满汉关系的调处
第十章 西南改土归流与西北两路用兵
第一节 经营青海和西藏
第二节 批准鄂尔泰的建议与改土归流的实行
第三节 调度乖方,西北两路用兵的失败
第十一章 设立族政与推行除豁贱民等社会政策
第一节 推行保甲制度
第二节 提倡宗法伦理与设立族政
第三节 更定服色婚丧仪制
第四节 宣讲《圣谕广训》与乡约制度
第五节 倡建善堂与“乐善好施”的议叙
第六节 除豁贱民
第七节 残暴镇压民众运动
第八节 雍正社会政策旨归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迁西洋人于澳门和开闽粤洋禁
第二节 签订《恰克图条约》
第十三章 文化、思想、教育政策
第一节 向孔子顶礼膜拜和教育方针
第二节 讲求祥瑞
第三节 崇佛、用佛的精神教主
第十四章 用人、待人和宠臣
第一节 论才技而不限成例的方针
第二节 宠臣允祥、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和李卫
第三节 接见中下级官员
第十五章 才识、性格与作风
第一节 才能、学识和自信
第二节 “朝乾夕惕”
第三节 刚毅和急躁的性格
第四节 著述
第十六章 生活、辞世与政治的延续
第一节 家庭生活
第二节 雍正之死
第三节 秘密立储与乾隆嗣位
第四节 乾隆初政及其与雍正政治的关系
第五节 野史和文艺作品中的雍正
第十七章 总结:雍正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奋发有为的君主
第二节 雍正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雍正在君主专制制度衰落和满族发展时代发挥个人历史作用
第四节 雍正的才能、性格对其政治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的结语
附录
后记
第一章 储位斗争的胜利者
第一节 侍从康熙巡幸四方
第二节 八面玲珑,初试锋芒
第三节 夺取储位的全面计划和活动
第四节 康熙之死和胤稹的嗣位
第五节 简论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稹的争位活动
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继位前后社会矛盾概述
第二节 “振数百年颓风”的革新思想
第三章 迭兴阿、塞、年、隆诸狱
第一节 分化瓦解允禩、允禵集团
第二节 年羹尧、隆科多与雍正初政
第三节 允禊集团收拾净尽
第四章 改革赋役,整顿吏治
第一节 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
第二节 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第三节 士民一体当差
第四节 实行益贫损富利国的回归田粮制度
第五节 汇追与首隐
第六节 钱法与铜禁
第五章 查抄江宁织造曹家
第一节 康熙后期曹家的潜伏危机
第二节 雍正对曹頫的希望与失望
第三节 抄家及其原因
第六章 实行重农抑末的政策
第一节 种种重农措施及其弊病
第二节 严禁开矿和滇铜的生产
第七章 围绕士人的冲突和政治斗争
第一节 李绂与田文镜互参案,打击“科甲朋党”
第二节 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
第三节 文字之祸的蔓延
第八章 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台省合一”和观风整俗使的设置
第二节 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
第三节 设立军机处与皇帝综理庶务
第四节 改定律令
第五节 升府州和更定地方官缺
第九章 改革旗务和处理满汉矛盾
第一节 下五旗私属关系的终结
第二节 试图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第三节 满汉关系的调处
第十章 西南改土归流与西北两路用兵
第一节 经营青海和西藏
第二节 批准鄂尔泰的建议与改土归流的实行
第三节 调度乖方,西北两路用兵的失败
第十一章 设立族政与推行除豁贱民等社会政策
第一节 推行保甲制度
第二节 提倡宗法伦理与设立族政
第三节 更定服色婚丧仪制
第四节 宣讲《圣谕广训》与乡约制度
第五节 倡建善堂与“乐善好施”的议叙
第六节 除豁贱民
第七节 残暴镇压民众运动
第八节 雍正社会政策旨归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迁西洋人于澳门和开闽粤洋禁
第二节 签订《恰克图条约》
第十三章 文化、思想、教育政策
第一节 向孔子顶礼膜拜和教育方针
第二节 讲求祥瑞
第三节 崇佛、用佛的精神教主
第十四章 用人、待人和宠臣
第一节 论才技而不限成例的方针
第二节 宠臣允祥、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和李卫
第三节 接见中下级官员
第十五章 才识、性格与作风
第一节 才能、学识和自信
第二节 “朝乾夕惕”
第三节 刚毅和急躁的性格
第四节 著述
第十六章 生活、辞世与政治的延续
第一节 家庭生活
第二节 雍正之死
第三节 秘密立储与乾隆嗣位
第四节 乾隆初政及其与雍正政治的关系
第五节 野史和文艺作品中的雍正
第十七章 总结:雍正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奋发有为的君主
第二节 雍正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雍正在君主专制制度衰落和满族发展时代发挥个人历史作用
第四节 雍正的才能、性格对其政治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的结语
附录
后记
在线试读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漠西准噶尔部首领、野心家噶尔丹攻占漠北喀尔喀蒙古,迫使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率众南下,康熙谕其撤兵,归还喀尔喀故地,噶尔丹不听劝阻,兵犯内蒙,扬言“夺取黄河为马槽”,妄图吞灭清朝。在这严重威胁面前,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领兵抵抗,并命十九岁的皇长子胤禔为副将军从征,这是用皇子领兵的开始。康熙于三十五年(1696年)亲征噶尔丹,命皇子参与军事,胤稹时年十九岁,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随从他的有公长泰、都统齐世、原任尚书顾八代等人,与此同时,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分别管理镶黄旗、正黄旗、镶红旗大营。他们于二月出发,四月,胤稹与诸兄弟参加对噶尔丹进兵与否的议论,六月回到北京。这一次的统兵,胤稹和他的三位弟弟不过是坐镇的意思,没有真正指挥打仗,但是行军议事,也是得到一次军事训练。这次出征的第二年,康熙再次亲征,兵至狼居胥山,彻底击败噶尔丹分裂势力。此役胤稹没有参加,然而他很关心这次战斗,作《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赞扬乃父用兵功业:“指顾靖边烽,怀生尽服从。遐荒归禹甸,大漠纪尧封。庙算无遗策,神功迈昔踪。凯旋旌耀日,光景霁天容”,也表现了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