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954292
★《诗国漫游录》收录数学家、翻译家欧凡二十多年来的诗歌阅读及诗歌翻译札记,信手写来,却力透纸背。
★抛却理论的堆叠和语言的兜转,以更单纯而准确的方式进入诗人和作品,言谈微中,引而不发。
★策兰、辛波斯卡、布罗茨基、扎加耶夫斯基、泰戈尔、王安石、苏轼……那些古典的现代的熟悉的陌生的诗人向我们走来,变得更加清晰、立体、亲切起来。
★这是一位诗歌赤子的精神图谱,它以对诗歌*朴素而诚挚的信仰、对世界*严肃而深沉的关怀为经,以广博透彻、深刻独到的识见为纬。
★与不事张扬的个性相关的是,欧凡先生的诗歌和随笔传达给阅读者更多的是内敛的激情、含蓄的悲悯和貌似温和的批判精神。——冯良
《诗国漫游录:欧凡说诗》汇集了欧凡对各国诗人及其作品的读后感和评介,包括读、译、写的心得以及对少数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评论,后者着重在以现代的观点和理念去考察诗人们为他们的时代所写的作品。宗旨是把读者引进更广阔的视域,希望能帮助读者们培养读诗的兴趣,提升欣赏诗的境界。
辑一
无语问苍天:战后德语天才诗人策兰
生命与自由之歌:泰戈尔的诗
诗魂难驯: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与现代主义
诗人与世界:读辛波斯卡的诗
直面灵魂的阴暗一角:波德莱尔的诗
一代诗史斯卢茨基
博尔赫斯的多棱镜
意大利诗坛怪人邓南遮
从莱奥帕尔迪到蒙塔莱
再记莱奥帕尔迪
“骰子一掷”:马拉美
诗与良知:美国诗人西密克
美国诗人兼小说家卡佛
读米沃什的诗
《明珠集》与米沃什选诗
再谈米沃什
波兰诗豪米沃什
西班牙诗人洛尔卡
美国诗人贝里曼的创作和莎学研究
罗•弗洛斯特
维吉尔
美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
美国当代诗人斯特兰德
美国诗人梅瑞耳的后一本诗集《播撒盐粒》
德国诗人海涅
初读初译普希金
情影掩映画亦工:但丁•罗塞蒂
辑二
诗与词语
雨果论词语
诗在蜕变
现代诗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现代主义
诗与历史
马利坦论诗
美国当代诗人西密克谈向国外诗人学习
诗、神祗、寂寞
奥登论诗
范登和西密克论诗的力量
柏拉图:政治与神话,或哲学与诗
辑三
从佩索阿说到中国新诗
诗和“无理而工”
金奈耳的一首诗与庄子梦蝶
牧人之乡阿卡狄亚
奥维德与司马相如
读诗与读人
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辑四
中国封建文化与古代抒情诗
爱情诗:中国古代诗坛的继母之子
李商隐
中国古典诗词与爱情
宋和后代的词
苏轼和中国古代文化
王国维
“盛世”情结
诗的盛世
李绅的两首悯农诗
四首咏英雄的诗
作诗与做官
清诗二首
清诗琐谈
咏梅诗
新文化运动与旧体诗词
白话诗
辑五
略谈译诗(一)
加斯谈诗歌翻译,兼论里尔克
略谈译诗(二)
荷马英译,代有新篇
译诗偶得
爱情诗难译
这是我在诗的海滨随意捡来的石子或贝壳,我把它们陈列在这里,供读者们随意浏览和选择。有缘人也许会捡起一些,让它们做伴,遨游在那美丽而又深邃的诗的海洋。——欧凡
作者既有天真的初心,孜孜不倦,蚌壳寻珠,像一个入迷的孩童发掘诗歌的真趣,又有老道的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向诗歌背后“时代和社会幻化的深渊”,致力于寻找诗歌映照现实的光芒。读到幽默处,我总能心领神会,忍俊不禁,独自笑上十分钟,又会被他的严肃和深沉关怀打动。这样又纯真又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现了一个学者真正的自由精神。——杨沁
欧凡先生在他的思想与诗歌之国中漫游或者筑居,那是他真正的故乡,那里,他与古今中外那些聪慧而敏感的心灵相遇,借着头顶的星光,与他们促膝长谈。每当我读到老先生的文字,就不由自主地小心翼翼起来,像站在一座宁静而美丽的花园的门扉前。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比我更知晓这位暮色里的思想者的忧戚、深刻与纯净。我庆幸我能遇到这些文字,能想象,能憧憬,能感动于浸润在文字里的风景与生命。——孙纯
与不事张扬的个性相关的是,欧凡先生的诗歌和随笔传达给阅读者更多的是内敛的激情、含蓄的悲悯和貌似温和的批判精神。——冯良
(一)
据说莲实在五百年后还能保持生命力,我心中埋着的莲实在五十年后发芽滋长,使我在垂暮之年还能沐浴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晚晴里,应该是不足为怪了,但不能不说这是我一生的莫大幸事。
从祖父授我以简单的古诗开始,这颗诗的莲实就已经落在我的心里了。那时当然还不甚了了诗为何物,但已经懵懵懂懂有一种诗是一位簪花美女的感觉,虽然还不识她的真身法相,心头却已荡漾着“将来长大了要追求她”的愿望。
诗的种子没有在我心里继续发芽,也许和我父母告别祖父母,带着我和弟妹迁居台湾有关。我的小学教育只有零星的片段,在抗日战争的逃难途中和病床上度过的日子加起来恐怕比在课堂里更多。(诗的莲实在我心中暂时休眠可能对我是一件幸事,它为我的方寸之地留下了更多接纳世界各国诗人的余地。)到了台湾我才重起学校学习的炉灶。初中过得很愉快,结识了几位平生的知交,我颇以常受他们父辈儒雅之风的熏陶为幸,有几位甚至还模糊地唤起我对古代诗人笔下那种淡泊无求的风范的想象。不过真正把我带回到诗的记忆的是两位高中时代的国文老师:李步衢老师和曾振生老师。他们都是诗的爱好者,喜欢在讲课之余在黑板上介绍一两首古诗词。教我高二和高三的曾老师是真正把我引进诗歌欣赏之门的启发者,他的略带客家口音的朗诵和解说常能为那些诗词更添几分古韵。我虽然只是挨近了诗国的边缘,还只能在诗的宫墙之外窥望,却已经开始体味到古代诗人们的感情波澜,他们或潇洒或亲切、或淡泊或执着,或迷惘于爱情和生活的悲喜,或满怀抚今追昔的苍凉与失落;这些都曾拨动我仍然纤弱而敏感的心弦,其余音直到今天还在我生命的晚霞中浮动。
见宋朝诗人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把晨景偷换成晚景。
(二)
进大学后,大一时英语是公共必修课,大三时我又选修了德语。于是我开始接触到英、美、德的诗人。这显然为我的眼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我就像柯提斯从他船上的瞭望塔上看到了太平洋一样兴奋和喜悦。当然,课本上读到的都是入门性的小诗,但是华兹华斯的清新自然、斯蒂文森的亲切宜人、爱伦·坡的灵动流畅……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教我们英语的是一位来自纽约州的浸信会女牧师,她朗诗时的清越婉转之音使我初次领会到西诗的音韵之美。
(三)
此后的十多年我完全埋首在专业的习、研之中。不过初入柏林工大的几年,我还规定自己在漫长的假期里至少读一本文学著作。恰好那时加缪、萨特和贝克特这几位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于是我每年都有幸沾濡巨匠们的文采。虽然与诗疏远了,但他们确实为我的诗魂提供了可贵的精神食粮。(萨特其实是我阅读生涯的转折点,此后我转向马尔库斯等“新左派”哲学家,后归于马、恩、列的经典著作了。)
直到1982年二度出国,我才重拾诗缘。在美国逗留一年后,我又重访西德,盘桓四年有余。虽是故地重游,却有几同隔世之感。我在西德故交甚多,通过他们我还结识了几位从东德移居西德的人士。在我的很多朋友眼中,东德已呈日薄西山之象,所以那时我的心境常常浮动在回顾自己回国后的生活经验和同胞们历尽的劫难,反思在美国短期生活所得的印象与感受。我的心境常常浮动在东、西德之间的微妙关系,浮动在扩张至世界政治舞台上里根、撒切尔的嚣张和戈尔巴乔夫的力图脱困等更令人纠结也更令人感到来日茫茫的背景图像中。这使我在暇时更喜欢,甚至依靠读诗来舒遣心中之感。
……
在慕尼黑我搬了好几次家。有一年夏天我寄寓在一家天主教修女办的男生宿舍,旁边就是一个小公园。恰好一位德国朋友送给了我一本小小的英、德文双语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于是我兴来时便去公园坐在长凳上读这本诗集,有时还翻译一两首。其中的第十八首是
思君如夏日
思君如夏日,璀璨照眼明。
夏日每恣肆,温婉不如君。
五月飘风至,或摧未开花。
夏夜每太促,匆匆去无涯。
烈日常炎炎,挥汗之不暇。
阴霾有时起,人间失烟霞。
沧桑多变幻,造化每无私。
何以留芳蕙,何以驻良时?
唯君之永夏,不谢得长青。
长驻其风貌,永葆其精神。
死神虽峻厉,难投影阴森。
君身化为诗,历久而弥新。
千秋万世后,尚有读诗人。
此诗为君传,相照两辉映。
(我并不赞成以文言译诗,因为表达太受限制。不过如有偶得,作为点缀,也无大妨,而且十四行诗也算是带有古风的诗体。)
此后我便经常翻译英诗(在慕尼里有一家英文书店可买到牛津版的《英诗金库》和诺顿版的《诗选》)。如今大概已积累了千首以上,莎翁十四行诗也选译近半。由于我少食人间烟火,所以这些译稿都愤怒地躺在我的抽屉里。
(四)
1987年重回祖国,当时有部分海外华人对国内形势都不抢乐观之想,在我告别新老朋友之前,一位在特里尔大学读哲学、对国学颇有修养的朋友赠我以诗,其中有一句“何必以身试清浊”。我以“二度归国再别海外友人”为题相和,末两句是“此去惊雷迭起处,天涯当有耳同听”婉谢他的关怀。
二度回国对我只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当然有一点点“不负所学”的想法是难免的,次回国带着太多的冲动,这一次却灵犀隐然有动:我觉得我的诗魂还在那里,我要去唤醒它。
我写了一些纪事性的旧诗词,却深感其表现时代的无力。我还有了一个新的觉悟:诗不仅要表现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它和个人价值以及命运的联系。而我知道,为此我非改学新诗不为功。(此前我一直都在读近代和当代的新诗,但一直觉得它们去我的理想甚远。它们至少有二大病,一病于误以写诗为卖弄才情,这是封建意识形态的痼疾;二病于以语言所不能者强索于语言,误以为这就是创新。)
从《纽约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上大多出于名家之手的评论中我接触到了许多位生活在不同地区和属于不同流派的诗人。我被他们各领风骚的心智力量深深地吸引:英美诗人大体是冷静中见深情(美国诗人们似乎更爱好创新或标榜新奇,可惜艾略特的衣钵易传。庞德有着强烈的冲动,但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艾略特,他的普世胸怀也可能和他在战乱浩劫中心的欧洲的生活经验有关吧);法、意、西等拉丁诗人则多洋溢着创造热情,在他们那里诗和艺术的创造好似连枝并蒂的一体(在法国诗人中人们似乎更钟情于马拉美,波德莱尔则有些不讨喜,但是他融诗与艺术、甚至生命于一体的热力是一个难以抗拒的存在);希腊的三位近代大诗人,卡瓦菲斯、塞菲里斯和埃利蒂斯,似乎在欧洲诗人中别具一格,他们把古典风格和现代生活现实结合得那么好,真令人仰慕。
当然,我们不可能不想到有如佳人遗世独立的叶芝和劳伦斯(他似乎还有更多宝藏有待诗界发掘)。叶芝肯定会使人联想到他的同胞希尼,这位睿智而温静的诗人不失为离我们近的一位大师。
还有南美诗人,如聂鲁达,有时还有帕斯,他们笔下的爱情热烈得几乎使人透不过气来。
泰戈尔,不仅是亚洲的,也是世界的诗坛奇葩。
布莱克和奥登这两位英国诗人使偏爱理性和冷静的我情有独钟,他们的慧眼更在众多诗人之上(能同时见宠于缪斯和雅典娜,不能不说是得天独厚了。近世诗人中可能只有米沃什庶几近之)。奥登和艾略特本应是同门同宗的,但是他的诚恳、勇气和超然都使他更加可钦(因而也长期见拒于英国民众和文坛)。他在论诗时说:
我认为诗使我们更人性化,我也确信它使我们更不容易受欺骗,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极权的国家理论,自柏拉图以降,一概对艺术深怀猜忌的原因。诗人或艺术家们注意到的太多,说得也太多,这使人们开始谈论问题。
诗的首要作用,一如艺术整体,在于使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提高了的意识会不会也使我们更讲道德或更有效率,但愿不是如此。
我始终相信,这是对诗的好的诠释。一个社会如果只讲道德或只讲效率,文化就枯萎了。
英国当代历史学者Norman Hampson在他的《启蒙运动》一书中,在介绍完欧洲1715—1740年间的主要思潮后,引了一段布莱克的诗:
我瞥向欧洲的黉宫学府,
我看到了洛克的织机上织物怒吼,
又在牛顿的水轮上冲洗:卷成黑色的
布锭向每个国家拉伸开去:我还看到许多轮子的
无情运转:无形的轮子,轮齿像暴君们
一样彼此倾轧着前进……
戋戋几行诗,道尽人间烟云,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布氏的洞见简直可以使史学家们搁笔!
(五)
事实上,我心仪的是几位东欧的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布罗茨基、米沃什、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曼和布足以代表两个专制统治时期为俄罗斯人民带来的苦难,曼的挽歌风格尤其使人低回久之。米沃什其实是和艾略特东西(就欧洲而言)映辉的史诗型诗人,他对历史的正视和挑战的勇气令人在吟咏之余每每肃然起敬。我的座右铭上有一则是他的诗:
诗歌是什么,如果它不能挽救
国家和人民?
是一场与官方谎言的合谋,
是醉汉们的歌……
辛波斯卡从来都不疾言厉色,也从不皱眉蹙额,她的幽默感是古今诗人中少见的。她煦煦闲道身边事,从不对你说身边的秩序有什么不对,但是读者们在和她的诗句促膝而谈时总能发现正统意识形态所认定的秩序与生活现实的悖逆。她巧妙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来自每个人身边的生活琐事,因此读者们乐于接受它们并去寻找它们的答案;她和悦的声音也使读者们乐于接受她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把她的诗句作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被拴的两只猴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只对她表示轻蔑,而另一只似睡似醒,却又对她表示关切呢?又是什么使她在“人类进展史”口试时“结结巴巴欲言又止”呢(《勃鲁盖尔的两只猴子》)?为什么“在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像禽兽的/莫过于清楚的意识” (《对自贬的颂扬》)?为什么蚂蚁们在早晨四点钟,“由夜入晓的钟点/辗转反侧的钟点/……觉得舒服”呢(《早晨四点钟》)?为什么风吹皱湖水与风无涉(《一粒沙的所见》)?为什么生活的背面有着更多的生活(《对妹妹的称赞》)?她的平静和乐与人同的声音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一般滋润着人们面临被抹除之厄的个人意识,像吹皱池水的春风一样使人们的良知不致沉沉睡去。
布罗茨基曾说,缪斯总是以从未有过的温柔语调和扎加耶夫斯基谈话。扎的确是敏感、温柔、委婉有致,可说兼有曼德尔施塔姆和辛波斯卡之长。但是他的心中却燃烧着一位被放逐者的飘泊无依和焦虑不安。
某个旅人,不信仰一切,
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城,某个夏天。
菩提树盛开,陌生感花叶更繁。
……
组钟和鸣里的教堂塔钟
比它们日常的意味更别具深意。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旅人老要
伸手至前胸,小心翼翼地摸一摸
看看他那张回程车票还在不在:
回到他素来生活的那个地方。
——(《旅人》)
他无时不记挂那张回程车票还在不在,因为它的目的地是他的祖国。但是飘泊感和焦虑都难抑他对生命的捉摸不定而又诱人的本质的寻索,他有那么多的向往和期望:
这城市在黄昏时幽幽静静,
当苍白的星星从昏睡中醒来,
中午则回响着各色人等的声音:
野心的哲学家,
从东方载回丝绸的商人,
……
它只是这么一个城:
异乡人不必受罚,
使人很快忆起,
要忘记却极慢,
容忍诗人,宽恕
过分缺乏幽默的预言家。
这城市以
肖邦的序曲为基础,
而且只取其中的欢乐与忧伤。
……
——(《我想住的城市》)
当他展望人类命运时,异族的侵凌和专制在他受创的心灵上投下了太多的阴影:
荷兰画家们啊,告诉我们,什么
将发生,当苹果削完,当丝绸变旧,
当一切的颜色变冷,
告诉我们,什么是黑暗。
——(《荷兰画家们》)
我喜欢深睡,当我停止存在,
而单车飞驰在乡间小路
……
——(《自画像》)
当苹果削完,生命的残卷是否只剩下黑暗呢?当存在停止,深睡是否成了他的所求呢?他挽歌式的吟唱中回荡着只知把祖国好的儿子放逐的统治者们的愚蠢。
(六)
我之特别钟情于东欧诗人,是因为他们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中国近世蒙受灾难之深是世界各国难以匹比的,中国的诗人们也没有沉默过,虽然救亡之急阻碍了他们在艺术性上细加琢磨,但他们没有辜负过为民前锋的天职。外侮退去之后,同仇敌忾的精神也消散了(他们自然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弃儿)。诗人们的笔反而变得沉重起来,似乎总有一个超神的力量在控制着它的另一端。
诗人们和更多在龙门下腾跃得头破血流的准诗人们无法通过回顾过去把自己融进他们正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太多的历史空白使一个个诗的天才夭折在历史的各个孤立点上。诗人们勤奋地写着,却做不到像有着和我们十分相近的经验的东欧诗人那样,不仅是作为个人写诗,同时还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写诗。这里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中国的古典诗歌是美丽的。在诗人们笔下,我们民族的性格是多么温静,它的感情是多么细腻,它的语言是多么精巧……先人们的许多杰作都足以列入世界文学的珍品而当之无愧。不过我还是要不时指出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由于受制于封建制度而缺乏进步的动力;他们置身其中的人际关系的畸形,包括他们爱情生活中的不平等基础和礼教束缚,后者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的悲剧性。
当然我们不会离弃它们,它们有时带给我们安慰,有时也通过它们的控诉激励我们、催促我们向现代性跋涉前进。
周游诗的列国后,我又匆匆奔返故土——那里有我的诗魂,等待我去把它唤醒。
(七)
我把我的周游经历汇集在这里,它们多是我阅读的心得,偶有我的寄慨和感触。我此刻的心情,多么像牛顿所说的:
我不知道世人将怎样看我,但就我自己来说,我一向就像一个在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随兴地找一找,有没有一块光滑些的小石子或一颗漂亮些的贝壳,而伸展在我面前的是一点还没有被发掘的真理之海。
它们的确是我在诗的海滨随意捡来的一些石子或贝壳,我把它们陈列在这里,供读者们随意浏览和选择。有缘人也许会捡起一些,让它们做伴,同去遨游在那美丽而又深邃的诗的海洋。
波德莱尔的诗
波德莱尔给予我启示深的是:通过诗,人可以到达自己内心的深处,那隐晦黑暗的所在,那生命的后本质和永恒。那里有着可触的颤动,却往往是邪恶的——也许这就是曾被称作原罪的那种东西,然而它是不能得救或被赎的,因为它是一种永恒,一种超越上帝的永恒。因此上帝的死亡是必然的,或者说,上帝是否死亡和人根本无所关联。
人所能做到的只是争扎着去探索并认识这种阴暗,大多数人都会半途而废,因为这阴暗之物的颤动常常迸射各种感人的光波,人总是被这些惑人的光误引到利害、欲望的陷阱里或宗教家所宣扬的求福的“捷径”上。只有极少数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凭借冷静,或诗人与艺术家,凭借疯狂(其本质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冷静,达利的《堂吉诃德》图集可作为它的一种形象化的诠释)能接近这生的黑洞,但是任何人为的努力都不能把人提升,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人可以用真或智慧或求智之爱把这阴暗照亮一些,或用善去安抚它,或用爱美之情去取悦它,这就已经是人所能期望的的赎救了。
波德莱尔的信息是明确的:人是孤立的。上帝既无力也无意把人的灵魂拯救。魔鬼固然比较亲切、比较有人情味,但他不会与人为善,他以折磨人为乐,(这当然是他比较亲切的原因。)他蔑视善,因为无善不伪。上帝和魔鬼的面目既然清楚了,天堂与地狱的景象
也就脱颖而出。地狱也较天堂更为现实和亲切。人不能逃出地狱,因为人不能摆脱欲望,地狱正是人的灵魂中隐晦的那一角。
波德莱尔肯定一切欲望,因为非此不足以肯定人,因为这些是恶之花的种子,所以恶之花实即人之花;不包含恶的花束,也即天堂之花,对于波德莱尔并不存在。
和这肯定相生的是对伪善和世俗的排斥,包括世俗的爱情。《累斯博斯》和《神谴的女人》实际上是借赞美女性同性恋来贬抑世俗的男女情爱,其被禁是可想而知的。
波德莱尔一直没有找到肉体之外的美和肉欲之外的爱,他似乎无意也无力于此,因此他近乎心甘心情愿地在阴晦的深渊里接受折磨。
波德莱尔在文学传统上是古典的、浪漫的,在社会意识上却是进步的。他在许多诗作,如《晨曦》、《好心肠的女仆》中都寄托了对社会下层成员的同情,这和他的叛逆精神是相呼应的,他的不合时宜是他的真正本色。
波德莱尔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寻找自我的传统。他后也没有找到自我,但他完成了一项到他为止从未有人能够和敢于完成的工作。他向所有的读者提出一个挑战:面向你灵魂中阴暗的一角。波德莱尔没有写过一首现代主义风格的诗,但这挑战的号角是一切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滥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