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9244320
内容简介
按照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总体部署,县域耕地质量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于2002年启动,至2012年底,已组织完成全国2498个农业县(区、场)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掌握我国重点农区耕地质量状况,推动评价成果为农业生产服务,2015-2017年,组织开展了长三角区耕地质量评价工作。
在总结3年来长三角区耕地质量汇总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编写了《长三角区耕地质量评价》-书。全书分为五章:*章长三角区概况。介绍了区域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文情况、成土母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种植结构、产量水平、施肥情况、灌溉情况、农作物品种、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机械化应用等农业生产情况,并对区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等耕地土壤类型做了介绍。同时还阐述了长三角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制度建设、耕地质量基础性工作、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建设等情况。第二章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系统地对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每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库建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专题图件编制方法等内容。第三章耕地质量等级分析。详细阐述了长三角区各等级耕地面积及分布、主要属性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第四章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重点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有效硼、有效硅12个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及变化趋势。第五章其他耕地指标。详细阐述了土壤pH、灌排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剖面土体构型、耕层质地等其他耕地指标分布情况。
在总结3年来长三角区耕地质量汇总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编写了《长三角区耕地质量评价》-书。全书分为五章:*章长三角区概况。介绍了区域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文情况、成土母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种植结构、产量水平、施肥情况、灌溉情况、农作物品种、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机械化应用等农业生产情况,并对区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等耕地土壤类型做了介绍。同时还阐述了长三角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制度建设、耕地质量基础性工作、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建设等情况。第二章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系统地对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每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库建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专题图件编制方法等内容。第三章耕地质量等级分析。详细阐述了长三角区各等级耕地面积及分布、主要属性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第四章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重点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有效硼、有效硅12个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及变化趋势。第五章其他耕地指标。详细阐述了土壤pH、灌排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剖面土体构型、耕层质地等其他耕地指标分布情况。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长三角区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区划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农业区划
第二节 自然环境条件
一、气候条件
二、地形地貌
三、生物植被
四、水文情况
五、成土母质
第三节 农业生产情况
一、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二、农作物施肥情况
三、农作物灌溉情况
四、农作物品种应用情况
五、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
六、农作物机械化情况
第四节 耕地土壤类型
一、水稻土
二、潮土
三、砂姜黑土
四、黄褐土
第五节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一、制度建设及法律保障情况
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情况
第二章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整理
一、软硬件及资料准备
二、评价样点的甄别遴选
三、评价样点补充调查
四、数据资料审核处理
五、调查结果应用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选取的方法
三、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分级标准确定
第三节 数据库建立
一、数据库建立的标准
二、数据库建立的内容及方法步骤
第四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一、评价原则与依据
二、评价流程
三、评价关键步骤
四、耕地质量等级确定
五、成果输出
六、评价结果验证方法
第五节 耕地土壤养分等专题图件编制方法
一、图件编制步骤
二、图件插值处理
三、图件整饰
……
第三章 耕地质量等级分析
第四章 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
第五章 其他耕地指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