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5733
2. 短阅读,长思考,商业思维笔记,总有一些观点让你茅塞顿开。
3.人们评价一段相声或者小品好看时,往往会用“处处都是包袱”来说。而这本书,其实每一小段都是这种“包袱”,每一个“包袱“都是一个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创新与创业
一、创新有方法
二、商业模式的精髓
三、创业的那些“坑”
四、发现创业的风口
五、成功创业者的特质
六、传统企业的二次创业
第二章 真正了解用户
一、消费习惯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二、用户的需求在哪里
三、产品开发的秘籍
四、定价的“玩法”
五、用户与社群的经营
第三章 品牌那些事
一、感官是品牌的入口
二、伟大品牌的起点
三、讲好品牌故事的法则
四、产品概念的升级
五、今天的品牌思维
第四章 传播在突变
一、弄懂传播机制
二、互联网下的媒体变革
三、广告如何有效
四、怎样把品牌推出去
第五章 互联网与网红经济
一、互联网的新格局
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三、IP 与网红经济
第六章 数据商业与人工智能
一、数据中的金矿
二、人工智能的战场
三、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第七章 新零售与实体融合
一、实体向上与电商向下
二、大佬们的零售观
三、新零售怎么做
第八章 管理企业的要义
一、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二、战略思维的高度
三、有效的管理细节
四、激活团队与人才
五、把虚的企业文化做实
第九章 投资思维与其他
一、一些投资理念
二、投资机会在哪里
三、杂论
致谢
前言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耗费我时间最长的一本。整整一年,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增加或者调整一些对于商业的心得。
说是一年时间,其实又远远不止。我在本书的后面部分,提到一个故事:
毕加索在马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很崇拜他,走上前对他说:“我很喜欢你的画,但根本买不起。我知道你很忙,你就随便画两笔送给我做个纪念,可以吗?”
毕加索听后答应了。他拿出笔来,大概用了二十秒画了一个东西给了老太太。老太太谢了刚要走,毕加索把她叫住说:“放好,这画要值上百万的。”老太太大吃一惊说:“你就用了二十秒钟能值这么多钱吗?”
毕加索说:“不是二十秒,是五十年加二十秒。”所以,一年完成的这本书,其实是把我十多年来对于商
业的全部理解都在这里释放了出来。
这本书的诞生始于我的一次 MBA 课程,主要是讲授营销与品牌管理方面的内容。课程结束的时候,有同学私下跟我说:“刘老师能不能开通一个个人公众号,有时间就写点文章,这样同学们以后还能继续跟您学习交流。”我想,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和同学们保持联系与沟通的方式。于是我当场答应,以后每周六给大家推送自己的一些新的商业思考。
于是在 2016 年 5 月,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年以来,我坚持每周六推送一些碎片化的个人思考或者从他人那里学习到的东西,取名为“一周商业洞察”。自从开通公众号以来,这个栏目没有一期因为任何原因停止过,不论周六我在哪里,在何种场合。记得 2017 年春节我在日本,大年初一刚好是周六,白天从东京赶到京都,晚上和朋友家人喝得有些醉意。迷迷糊糊中我突然想起是周六推送的时间,于是离开小酒馆回到电脑前做了那期推送。
一开始的时候,我深知自己并没有很多时间写一些深度的分析文章,所以就把“短阅读、长思考”作为自己推文。
车库为何是商业创新重地?如何从词性里找到产品创新的思路?为什么说懒惰是预测未来商业趋势的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是指什么?如何构建公司的创新生态?商业模式进化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那些伟大公司的早期更值得学习?如何发现创业的风口?
为什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很难被改变?访谈时如何挖掘消费者的真实想法?从空间消费到时间消费是指什么?
产品设计中的简单原则为何如此重要?产品设计为何要有游戏化思维?结果的可期待化和可视化如何推动产品销售?讨价还价时到底谁先出价?如何实现品牌社群的自生长?社群电商的关键是什么?渠道思维的弊端在哪里?谈判时应给对方坐什么椅子?音乐跟销售达成存在哪些有趣的关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