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57390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钉,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宋尤袤刻本文选》六十卷,南朝梁萧统辑,唐李善注。《文选》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选录先秦至梁初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位作家及少数佚名作者的各体文章,主要包括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奏记、书等三十八个类别,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由隋入唐,注释《文选》蔚然成风,号为“文选学”,出现了李善注、五臣注两种影响深远的注本。李善注为现存*早的、影响*的《文选》注本,其中保存的某些旧注比集注本还要多。南宋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池阳郡斋刊刻李善单注本《文选》,通称尤刻本,是“今存宋单刻李善注《文选》*的一个完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我们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以飨学界。
目 录
册
梁昭明太子文選序一
唐李善上文選注表七
目録九
卷一賦七七
京都上七七
兩都賦序班固七七
西都賦班固八二
東都賦一首班固一一三
明堂詩一三四
辟雍詩一三五
靈臺詩一三六
寳鼎詩一三七
白雉詩一三七
卷二賦一三九
京都上一三九
西京賦一首張衡一三九
卷三賦一九七
京都中一九七
東京賦張衡一九七
第二册
卷四賦一
京都中一
南都賦張衡一
三都賦序一首左思二三
蜀都賦一首左思二六
卷五賦五五
京都下五五
吳都賦一首左思五五
卷六賦一○九
京都下 一○九
魏都賦一首左思一○九
卷七賦一七一
郊祀一七一
甘泉賦一首並序揚雄一七二
耕藉一九○
藉田賦潘岳一九○
畋獵上二○三
子虛賦司馬相如二○三
第三册
卷八賦一
畋獵中一
上林賦司馬相如一
羽獵賦並序揚雄三○
卷九賦五一
畋獵下五一
長楊賦一首並序揚雄五二
射雉賦潘岳六六
紀行上七八
北征賦班彪七九
東征賦班昭八七
卷十賦九五
紀行下九五
西征賦潘岳九五
卷十一賦一五七
遊覽一五八
登樓賦王粲一五八
遊天台山賦並序孫綽一六二
蕪城賦鮑照一七五
宫殿一八一
魯靈光殿賦並序王延壽一八一
景福殿賦何晏一九九
第四册
卷十二賦一
江海一
海賦木華一
江賦郭璞一六
卷十三賦四五
物色四五
風賦宋玉四六
秋興賦並序潘岳五一
雪賦謝惠連五九
月賦謝莊六八
鳥獸上七五
鵩鳥賦並序賈誼七五
鸚鵡賦禰衡八三
鷦鷯賦張華九○
卷十四賦九七
鳥獸下九七
赭白馬賦並序顔延之九七
舞鶴賦鮑照一一一
志上一一六
幽通賦班固一一七
卷十五賦一三七
志中一三七
思玄賦張衡一三七
歸田賦張衡一七四
卷十六賦一七九
志下一八○
閒居賦並序潘岳一八○
哀傷一九三
長門賦一首並序司馬相如一九三
思舊賦一首並序向秀二○○
歎逝賦一首並序陸機二○四
懷舊賦一首並序潘岳二一一
寡婦賦一首並序潘岳二一四
恨賦江淹二二五
别賦江淹二三一
第五册
卷十七賦一
論文一
文賦並序陸機一
音樂上一九
洞簫賦王襃一九
舞賦一首並序傅毅三○
卷十八賦四一
音樂下四一
長笛賦並序馬融四一
琴賦並序嵇康六三
笙賦潘岳八三
嘯賦成公綏九一
卷十九一○一
賦癸一○二
情一○二
(节略)
蕭統(五○一—五三一)字德施,梁武帝蕭衍長子,未即位而於中大通三年(五三一)四月卒,年僅三十一歲,謚“昭明”。自天監十四年(五一五)至普通初年(五二○),他泛覽周秦以下七代詩文,由東宫學士輔佐,輯成《文選》三十卷,又稱《昭明文選》。
由隋入唐,注釋《文選》蔚然成風,號爲“文選學”,出現了李善注、五臣注兩種影響深遠的注本。李善注爲現存早的、影響的《文選》注本,其中保存的某些舊注比集注本還要多。南宋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池陽郡齋刊刻李善單注本《文選》,通稱尤刻本。版框高二十一厘米,寬十四點一厘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學界對此本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爲它是“今存宋單刻李善注《文選》的一個完本”。《中國版刻圖録》稱此本“初印精湛,字字如新硎,無一補版”,丁鈞跋亦云此本“宋刻宋印,首尾完具”,當爲此書的早期印本。此次影印《文選》所用底本即此南宋刻本。此本鈐“王延喆”“陳氏家藏”“鳳陽”“碩甫過眼”“郇齋”“祁陽陳澄中藏書記”諸印。明王延喆舊藏,入清爲陳奐所藏,民國入陳清華郇齋,現藏國家圖書館。
尤袤(一一二四—一一九三)字延之,號遂初,常州無錫(今屬江蘇)人。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以禮部尚書致仕。以詩名世,與陸游、楊萬里、范成大並稱“中興四大家”,其詩文集今存清人所輯《梁溪遺稿》二卷。尤氏又長於目録、版本學,著有《遂初堂書目》,開啓書目兼録版本的先河。
毋庸置疑,尤刻本是現存完整的李善注本,學界對於尤刻本的底本來源和參校本詳有考述,多説並存,莫衷一是。但此本仍是南宋以來李善注單刻本的祖本。其覆刻、重刻本主要有元池州路張伯顔刻本、明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唐藩朱芝址刻本、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汪諒刻本、明嘉靖四年(一五二五)晉藩養德書院刻本、明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唐藩朱碩熿刻本、明萬曆二十九年(一六○一)鄧原嶽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清嘉慶十四年(一八○九)胡克家刻本等。其中以清胡克家刻本爲通行。尤刻本末附《李善與五臣同異》,是現存的宋刻本,彌足珍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