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哲学/宗教 畅销榜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精装全10册):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大慧书、正法眼藏、禅苑清规、禅源诸诠集都序、禅林僧宝传、敕修百丈清规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精装全10册):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大慧书、正法眼藏、禅苑清规、禅源诸诠集都序、禅林僧宝传、敕修百丈清规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禅宗著述较少的情况下,该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从事佛教禅宗研究和中国哲学、文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读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杨曾文,黄夏年 主编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ISBN: 978753487738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64.90

类别: 传统文化, 宗教, 哲学/宗教 畅销榜 SKU:5c239749421aa985877a409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877384

编辑推荐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是一套关于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收录了中国禅宗方面的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邀请国内著名的学者,依据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标点。该丛刊自2001年首次出版,17年来已陆续出版10余种书,对于读者阅读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次再版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选取了《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禅林僧宝传》《大慧书》《正法眼藏》《禅源诸诠集都序》《敕修百丈清规》《禅苑清规》10种著作。在内容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增补;在体例上,统一版式设计,力求美观大方。

虽然所收文献的数量不是很大,在目前公开出版的禅宗著述较少的情况下,该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从事佛教禅宗研究和中国哲学、文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读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该丛刊的出版是在学界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曾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以及10多位专家学者的大力协助下共同完成的。谨望读者今后经常给我们提出建议,以便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佛教和道教鼎足而立,是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此后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在它们的蕴涵深刻哲学思辨内容的教义理论中,有说色空、色心和体用相即的宇宙存在论,有论善恶、净染的心性论,有讲出世不离世间的修行解脱论,有用以沟通色空、色心和体用的
“不二”的方法论……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在哲学思想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都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禅宗虽奉北魏时期来华的印度僧菩提达摩为初祖,但从历史真实情况考察,实际创立者应是被后世禅宗奉为四祖、五祖的道信(580~651)和弘忍(602~675)。在弘忍去世之后,他的门下形成以神秀 (约606~706)及其弟子普寂(651~739)为代表的北宗,以惠能(638~713)及其弟子神会(668或686~760)、行思 (?~740)、怀让(677~744)为代表的南宗。在 “安史之乱”(755~763)后,北宗逐渐衰微以至湮灭无闻,而南宗则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日益昌盛,并在唐末五代形成禅门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进入宋代,临济宗又分成杨岐、黄龙二派。两宋是禅宗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一跃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派,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文化思想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后,中国儒、释、道三教日益会通融合,佛教内部各宗也互相融通,禅宗与净土念佛信仰的结合*为密切,以至形成
“念佛禅”。

禅宗虽标榜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文字著述*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禅法语录*多。记录惠能言行的语录有《六祖坛经》,记录神会言行的语录有《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等,此后怀让、马祖、怀海、希运以及禅门五宗的创始人义玄、灵祐和慧寂、良价和本寂、文偃、文益,后世各宗著名禅师几乎都有语录行世。语录有别集,有合集。在语录集子中既有禅师在开堂、上堂、小参、普说等各种场合的说法记录,也有师徒间的答问,有对前人公案的评说——拈古,也有评述这些公案的偈颂——颂古;有代前人回答质询的代语,也有在前人答语之外另作答语的别语;还有书信、法语、序跋、碑铭、题赞、札记、遗表等。在语录中,有贴近当时民众的通俗白话,有含意清丽玄远的诗偈;在语录外,有卷帙浩繁的史传,包括以语录为主的灯史、以记事为主的传记、按编年记述的通史。此外,还有论议、杂著、清规等。这些数量庞大的禅宗文献,无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科学界对宗教研究的深入展开,在对佛教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从事佛教研究的人员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少经过校订注释的有价值的佛教参考资料。然而在大量佛教文献面前,为了让研究者和读者使用方便,有必要按类别选择其中*重要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分阶段地做校勘、标点和注释出版。

现在奉献在诸位面前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是一套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其中收录了中国禅宗的部分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皆请学者依据较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标点,并且一律改用现在通用的简化字。

作者简介

   杨曾文,1939年生于山东省即墨县,汉族。学界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曾多次到日本研修考察,为已经开过10次的中日佛教学术会议的中方主要组织者。长年从事中国佛教史、禅宗史、日本佛教史的研究。主要著作、主编并参与撰写的著作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佛教的起源》、《佛教知识读本》、《中国佛教史论》、《当代佛教与社会》、主编并参与撰写《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主编并参与撰写《佛教文化面面观》、主编并参与编写《日本近现代佛教史》、主编并参与撰写《中国佛教基础知识》、《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编校《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编校《临济录》、主编《菩提达摩四行论》、翻译《日本佛教史纲》、《印度佛教史概说》。

   黄夏年,男,1954年生。江苏常熟市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系,专业宗教学,方向佛教学。导师杨曾文教授。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杂志社工作,任副编审、杂志社社长、《世界宗教文化》主编。曾撰写有关佛教研究的文章与著作等多(篇)本,主编过多本学术著作。并且多次参与国内外佛教学术活动,在当今中国,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中都有重要的影响力。

目  录

临济录

目录

 

临济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序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勘辨

行录

附录明藏本《临济录》所增加的部分

 

附编一

临济和尚传

唐真定府临济院义玄传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传

附录(一)《传灯玉英集》卷六《镇州临济义玄禅

师》

(二)《景德传灯录》卷二八《镇州临济义玄

和尚语》

临济义玄禅师略传

临济义玄禅师法嗣

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

临济宗旨

人天眼目·临济宗(选录)

 

附编二

临济义玄和《临济录》

一、河朔三镇和临济宗发源地镇州

二、洪州宗的传承者,临济宗的创始人

三、临济义玄的主要弟子

四、《临济录》的版本和结构

五、临济禅法述评

 

主要参考书目

祖堂集

 

目录

 

祖堂集序

海东新开印版前记

 

卷

毗婆尸佛

第二尸弃佛

第三毗舍浮佛

第四拘留孙佛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

第六迦叶佛

第七释迦牟尼佛

祖大迦叶尊者

第二祖阿难尊者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祖优婆毱多尊者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第六祖弥遮迦尊者

第七祖婆须密尊者

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第九祖伏驮密多尊者

……

卷第二十

东国五冠瑞云和尚

米和尚

宝寿和尚

灌溪和尚

兴化和尚

后鲁祖和尚

隐山和尚

兴平和尚

米岭和尚

 

附录

《祖堂集》论考

主要参考资料

赵州录

目录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

补遗

 

附编之一

传记序赞等

 

附编之二

赵州从谂禅师法嗣

赵州从谂研究

有关赵州和尚的论著目录

 

本书参考书目

禅苑清规

目录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校者按语

禅苑清规序

 

卷

受戒

护戒

办道具

装包

旦过

挂搭

赴粥饭

赴茶汤

请因缘

入室

 

卷第二

上堂

念诵

小参

结夏

解夏

冬年人事

巡寮

迎接

请知事

 

卷第三

监院

维那

典座

直岁

下知事

请头首

首座

书状

藏主

 

卷第四

知客

库头

浴主

街坊水头炭头华严头

磨头园头庄主廨院主

延寿堂主净头

殿主钟头

圣僧侍者炉头直堂

寮主寮首座

堂头侍者

 

卷第五

化主

下头首

堂头煎点

僧堂内煎点

知事头首点茶

入寮腊次煎点

众中特为煎点

众中特为尊长煎点

 

卷第六

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

通众煎点烧香法

置食特为

谢茶

看藏经

中筵斋

出入

警众

驰书

发书

受书

将息参堂

 

卷第七

大小便利

亡僧

请立僧

请尊宿

尊宿受疏

尊宿入院

尊宿住持

尊宿迁化

退院

卷第八

龟镜文

坐禅仪

自警文

一百二十问

诫沙弥

 

卷第九

沙弥受戒文

训童行

卷第十

劝檀信

斋僧仪

百丈规绳颂

新添滤水法并颂

 

附编一

关于百丈生平的资料

长芦宗赜禅师生平资料

宗赜现存其他著作录文

诸清规序

 

附编二

宗赜及《禅苑清规》的内容与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前  言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杨曾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佛教和道教鼎足而立,是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此后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在它们的蕴涵深刻哲学思辨内容的教义理论中,有说色空、色心和体用相即的宇宙存在论,有论善恶、净染的心性论,有讲出世不离世间的修行解脱论,有用以沟通色空、色心和体用的
“不二”的方法论……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在哲学思想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都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禅宗虽奉北魏时期来华的印度僧菩提达摩为初祖,但从历史真实情况考察,实际创立者应是被后世禅宗奉为四祖、五祖的道信(580~651)和弘忍(602~675)。在弘忍去世之后,他的门下形成以神秀 (约606~706)及其弟子普寂(651~739)为代表的北宗,以惠能(638~713)及其弟子神会(668或686~760)、行思 (?~740)、怀让(677~744)为代表的南宗。在 “安史之乱”(755~763)后,北宗逐渐衰微以至湮灭无闻,而南宗则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日益昌盛,并在唐末五代形成禅门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进入宋代,临济宗又分成杨岐、黄龙二派。两宋是禅宗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一跃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派,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文化思想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后,中国儒、释、道三教日益会通融合,佛教内部各宗也互相融通,禅宗与净土念佛信仰的结合为密切,以至形成
“念佛禅”。

禅宗虽标榜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文字著述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禅法语录多。记录惠能言行的语录有《六祖坛经》,记录神会言行的语录有《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等,此后怀让、马祖、怀海、希运以及禅门五宗的创始人义玄、灵祐和慧寂、良价和本寂、文偃、文益,后世各宗著名禅师几乎都有语录行世。语录有别集,有合集。在语录集子中既有禅师在开堂、上堂、小参、普说等各种场合的说法记录,也有师徒间的答问,有对前人公案的评说——拈古,也有评述这些公案的偈颂——颂古;有代前人回答质询的代语,也有在前人答语之外另作答语的别语;还有书信、法语、序跋、碑铭、题赞、札记、遗表等。在语录中,有贴近当时民众的通俗白话,有含意清丽玄远的诗偈;在语录外,有卷帙浩繁的史传,包括以语录为主的灯史、以记事为主的传记、按编年记述的通史。此外,还有论议、杂著、清规等。这些数量庞大的禅宗文献,无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科学界对宗教研究的深入展开,在对佛教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从事佛教研究的人员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少经过校订注释的有价值的佛教参考资料。然而在大量佛教文献面前,为了让研究者和读者使用方便,有必要按类别选择其中重要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分阶段地做校勘、标点和注释出版。

现在奉献在诸位面前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是一套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包括《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禅林僧宝传》《大慧书》《正法眼藏》《禅源诸诠集都序》《敕修百丈清规》《禅苑清规》10种著作,其中收录了中国禅宗的部分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皆请学者依据较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标点,并且一律改用现在通用的简化字。

禅门戒律典范—《敕修百丈清规》

 

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典籍有经律论三藏,了解经的人多,次有论,了解律的人比较少。这符合一般意义上文化交流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授受规律。另外的具体原因,从教内来说,有各种限制;从教外来说,律藏典籍确实庞杂烦琐,而且具体,不能随意穿凿附会,也难以抽象出什么。总之,除过个别戒本外,社会上看过广律的人很少。但是,佛教是东方重要的核心文化,要认识佛教,不能不了解一些戒律知识。经和论是理论,戒律类的典籍才是实践这些理论的指南,所以才有“以戒为师”的规定,有戒、定、慧三学的层次。综合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才具备了全面地认识佛教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

戒律是佛陀在印度所制,传入中国后不能不适应中国的国情,这就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清规”。大而言之,《大藏经》中的律藏典籍分戒律和清规两类。但在早期印度传来的律藏典籍中,只有广律,没有清规,针对团体作事,基本上是依据广律中的揵度。这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都可以看出端倪。戒律和揵度的分张,是中国人的创新,而代替揵度的就是清规,其中有名的就是《百丈清规》。《百丈清规》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典籍,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百丈清规》也入了《藏》,和六祖惠能的《坛经》一样,都是中国人的著作,是中国禅僧作的“经”,而且,经过元朝皇帝的敕令,《百丈清规》由佛教界的内部制度发展为国家的法律性文件。明代、清代,依然继承了这一定性定位。直至今天,中国汉传佛教的行事依然以《百丈清规》的精神为圭臬。

自从隋唐时代印度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其融合度在禅宗的发展上才达到了“圆融”的程度。从初百丈怀海的《禅门规式》到元代德辉的《敕修百丈清规》,其间数百年的演变轨迹,有着极为丰富的日益“圆融”的内容。以五代为界,中国佛教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前后各一千年。前一千年是印度佛教传入、发展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后一千年是“中国佛教”自主发展的过程。要认识后一千年的“中国佛教”,不能不观察其宗教实践的演化,不能不研究《百丈清规》。

但是,和隋唐相比,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逐渐失去了活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一下《百丈清规》及其实践的情况,应该能有所启发。当代佛门大德印顺法师认为:“佛教,当然是‘正法’中心的。然佛法弘传于人间而成为佛教时,正法就流布为‘法’(经)与毗尼(律)两大类。这二者,有它相对的特殊性能。大概地说,这是智的与业的,义理的与制度的,个人的与团体的,契真的与通俗的,实质的与仪式的,行善的与息恶的。这些相对的差别,不是可以机械地孤立,而有相应的、相依相承的关系。佛教是这二者的综合,因此必须是二者的均衡发展,适当配合。……不幸得很!佛教早就偏于法的发扬了!”印顺法师还呼吁:“弘扬佛法,整兴佛教,决不能偏于法——义理的研究、心性的契证,而必须重视制度。佛教的法制,是毗尼所宣说的。这里面,有道德准绳,有团体法规,有集体生活,有经济制度,有处事办法。”(《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九卷《泛论中国佛教制度》,中华书局2009年版)印顺法师在这里强调“必须重视制度”,呼吁三学精神,振兴丛林法则。所说的“制度”,指的就是清规。社会不能没有信仰,而信仰的本身兼具神圣性和世俗性。佛教只有在世俗性中来体现它的神圣性,才能完成佛陀的大业。佛教信徒只有在清规戒律上以身作则,才能在践行“人间佛教”上走得更远。

研究清规戒律类的宗教实践还有另外一重意思,即对中国宗教学的建设大有裨益。宗教古已有之,但是中国的宗教学却是一个新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1976年之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宗教学才开始建构,参考西方宗教学的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基本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这两种理论的基础都源自于两千年西方文化的背景,宗教理论的结构和具体概念的内涵与中国宗教的发展实际并不完全吻合。衣服虽然不合身,但有总比没有好。现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应该审视建构中国的宗教学基本理论了。中国宗教学的建构自然应该以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为内容来设计。在这方面,《百丈清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案例,中国宗教的特点在里面都有所反映。

《百丈清规》问世已久,但目前所能看到的大众版本极少。记得2006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杨曾文先生来电垂询,问是否有时间校勘《百丈清规》。当时我另忙于他事,虽有兴趣却分身乏术。踌躇间突然想起了我们研究所的李继武同志。李继武同志本科学法律,之后立志研究佛教戒律制度,参与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出了不少成果。由他校勘《百丈清规》有一个好处,可以发挥他法学的知识优势,增强了解《百丈清规》的现代视角。与杨先生商量,认为有道理,欣然应允。继武同志慎重地接受这个任务,认真地做准备,花了两年多的工夫搜集有关《百丈清规》的本子,从《禅门规式》到《敕修百丈清规》,以及《敕修百丈清规》之后的各种各类清规,然后在屋子里饶有兴趣地爬梳。后,根据八个不同的版本,校勘整理出现在读者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新本子。正文后有两个附编,一是有关的资料,二是一篇研究性文章。在文章中,继武同志把他四年来对《百丈清规》研读的心得汇总在一起。拜读过之后,觉得不但全面,而且其中援入现代法学的理论与视角来分析,有不少新意。如对《百丈清规》结构的分析,对其法律属性的研究,对现代国家宗教立法的影响等,都有比较实际的意义。当然,见仁见智,愚意以为,对印度僧众规则和中国儒家制度的分析似还有些不到位,能补一些实例可能会更好。在历史的长河中,《百丈清规》是个小题目,但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个大题目。这只是一个有新意的起点吧。

书稿完成后继武同志请我作小文以记之。我是穿针引线人,也乐于锦上添花。愿继武同志的学术研究有更多的突破,也愿社会上有关清规类宗教实践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王亚荣

2010年5月25日于西安吉祥村

媒体评论

北方临济 贯通古今——《临济录》

     杨曾文

《临济录》,一卷,是记载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临济义玄的简历和禅话的集录。言简意赅,笔调生动。有情真意切的谆谆教诲,有愤慨激昂的嘲讽斥骂,有寓意深刻的巧答妙问,有不着边际的指东划西,有不加修饰的白话,有意境玄丽的偈颂,有时棒打,有时声喝。静心阅读《临济录》,千年之前那位具有强烈的个性而又对禅法见解迥异的义玄禅师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对他上堂说法,接引学人,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是看得真,听得切的。在禅宗语录中,《临济录》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言文字来看,都具有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

禅宗的兴起是唐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禅宗的成立虽可追溯到被后世禅宗奉为四祖的道信(580~651)和五祖弘忍(602~675)的时候,但成为中国禅宗主流的是由弘忍弟子慧能(638~713)开创的南宗,而曾在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北方广大地区传播的以神秀(约606~706)、普寂(651~739)为代表的北宗逐渐衰微。慧能的弟子中,神会(668或686~760)曾北上与北宗辩论禅法的“是非”“邪正”,扩大南宗在北方的影响,在“安史之乱”中因参与主持度僧筹集军饷有功,得到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南宗的发展。然而成为后世禅宗主体的却是慧能的另两个弟子青原行思(?~740)和南岳怀让(677~744)的法系。从青原的法系形成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从南岳的法系形成临济宗、沩仰宗。禅宗在继承以往汉语系佛教思想的同时,又从儒道二家的人性论、本体论中吸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禅法思想体系,并且建立了适合本派存在和发展的禅寺制度,在社会各个阶层中迅速扩大影响。在禅宗的兴起过程中,曾得到各地军政高官、藩镇势力和士大夫的大力支持。禅宗强调直探心源和自修自悟的教义,生动活泼的参问方式,以及禅僧到各地行脚游方访师问道的做法,都为繁荣唐宋文化生活,丰富中国民族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禅宗五派当中,只有临济宗形成于北方,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影响也*。读《临济录》可以发现,在义玄的思想中有三点*为突出:一是要求弟子必须拥有“真正见解”,相信佛在自心,确立自悟的信心;二是将自我之心、精神、灵魂等同于“佛性”,并且加以人格化,称之为“无位真人”、无形无相的“无依道人”,是时刻伴随自我的佛,主张修行不离现实生活,精神达到高度自由就是获得解脱;三是批评传统佛教中的对外在佛、菩萨的说教和程式化的修行方法。

宗教毕竟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它的幻想的反映。禅宗内部从强调佛在自性,“即心是佛”,到临济义玄提出自我的精神就是佛,是禅宗心性论的新的发展。这多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越来自自然(包括身体)、社会的异己力量的局限和束缚的一种追求意识和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当时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和理性的思维能力。德国费尔巴哈在对宗教,特别在对基督教的研究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虽然有它历史的局限性,但能够从“人本”出发来探讨宗教的起源和本质,毕竟是一种巨大进步。他在对人的理性或理智与宗教的关系的论述中,提出:上帝“是对象化了的理智本质”,“是理智之自我意识,是理智对自己的完善性的意识”;“对于理性来说,上帝乃是理性之启示”。又说:“理性只能信仰跟理性之本质相一致的上帝;只能信仰这样一位上帝,这位上帝,按品位来说并不低于理性本身,说得更确切一些,这位上帝只是表现了自己的本质而已。”(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第三章《作为理智本质的上帝》,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1994年第二次印刷)这些论述,即使对我们今天研究佛教也有启发的意义。在佛教中,代替上帝、神的位置的是佛、菩萨。我们也可以说,佛教的发展,新的佛教理论的提出,是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与现实人们的认识和理性思维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的。从临济宗和其他禅宗派别对大乘佛教心性理论所做的新的解释,不仅可以看到佛教在深入民族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演变,而且也为我们全面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观察窗口。

现存《临济录》有不同的版本。明版《四家语录》所附的《临济录》虽比较接近早期原型,但流传不广。*流行的版本是源自北宋云门宗禅僧宗演重编的刻印本,国内常见的是明版《古尊宿语录》卷四、卷五所载的《临济录》,在内容上已稍有增加。日本《大正藏》卷四十七所载《临济录》是源自元朝大德二年(1298)的刻本,与宗演本一致。在中国,迄今尚无《临济录》单行本,更无简体字的《临济录》。为便于学术界研究参考和一般读者阅读,现特用简体字将《临济录》校订出版。

本书分三部分:一、《临济录》,以《大正藏》本《临济录》为底本,校之以明版《四家语录》本、《古尊宿语录》本的《临济录》等,对全文进行校订、标点和分段;二、附编(一),是从《祖堂集》《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等佛教史书中选录的义玄的传记和有关他的禅法的资料,以供读者参考;三、附编(二),发表笔者的研究论文《临济义玄和〈临济录〉》,对义玄的生平、《临济录》的编排结构、义玄的禅法思想做比较全面的介绍。

点校禅宗语录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对禅宗语录和偈颂进行解释难度更大。本书的校刊、研究论文当中肯定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谨望读者发现后不吝赐教。

 

                                                                                                                                                                     杨曾文

1998年1月21日于北京南方庄寓所

在线试读

抢先评论了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精装全10册):赵州录、马祖语录、临济录、祖堂集、大慧书、正法眼藏、禅苑清规、禅源诸诠集都序、禅林僧宝传、敕修百丈清规”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甲骨文丛书·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EUR €4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一位与美国总统、甘地、泰戈尔倾心交流的圣人,乔布斯每年都会重读一遍,全球19种语言,畅销百万册的现代灵性书籍的经典之作,60周年纪念版全文译本!)

EUR €33.99
评分 4.50 / 5
加入购物车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EUR €23.99
阅读更多
缺货

漫画圣经故事——新约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