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52983丛书名: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由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潜心编写而成。试卷以考点为纲,以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真题为基准,精心编写,覆盖高频考点,提升考生的作答能力。本试卷的编写以求满足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所需。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由16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组成,每套试卷均严格依据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大纲及新近真题编写而成,高度契合上海考情。试卷材料主题新颖,参考答案科学合理,且加入评分说明,提示要点之间的区别和分值构成,让考生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实现科学训练。
目 录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A类)——基层治理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A类)——新型政商关系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A类)——社会监督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A类)——对口支援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A类)——大数据建设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A类)——乡村振兴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A类)——人才建设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A类)——城市营销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B类)——人工智能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B类)——自媒体乱象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B类)——减负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二)(B类)——“90后”价值观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三)(B类)——城市治理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四)(B类)——现代文明新风尚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五)(B类)——环保终身追责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六)(B类)——绿色发展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A类)——新型政商关系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A类)——社会监督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A类)——对口支援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A类)——大数据建设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A类)——乡村振兴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A类)——人才建设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A类)——城市营销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B类)——人工智能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B类)——自媒体乱象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B类)——减负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二)(B类)——“90后”价值观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三)(B类)——城市治理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四)(B类)——现代文明新风尚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五)(B类)——环保终身追责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六)(B类)——绿色发展
免费在线读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A类)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纽带”。他们工作在基层,时常走访群众,倾听民生疾苦,他们是最了解群众的干部,是最接近群众的干部。通过他们的上传下达,将群众的声音反馈给上级部门,让政府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应的物价水平也是水涨船高,但基层干部的待遇却没及时跟上。现实中,基层干部因“工作压力大、收入低”而辞职的事例可谓不少,他们肩负着“上要养老,下要养儿育女,供子女上学读书”等责任,生活压力大,买房、购车是奢望,实为“薪苦”。
乡镇干部的提拔难问题也一直为舆论所关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易教授曾撰文指出,由于乡镇党政机关处于“金字塔”底端,干部的层级低,领导职数少,就地晋升机会近乎零,越向上走,职位越少,竞争越激烈。因此,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间走完个人仕途。
而对于村干部而言,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在村组范围内根本没有任何上升的可能,同时由于农民身份的制约也很难在公务员序列中寻求上升的空间和渠道。
近些年来,大学生村官也存在上升渠道不畅的问题。有媒体在实地采访时发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完全是“零起点”,既无编制、工资作为保障,也无土地、人脉发展产业,3年时间想要干出成绩非常困难。有人直言:“3年后,我还要重新找工作,这么努力干什么?”
2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中国复杂国情的“亲历者”。中国各项改革任务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各种发展目标要靠基层干部去实现。这要求基层干部应当享有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尊严和权威。但现实中,基层干部还普遍面临尊严缺失的问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中央政策是好的,都是地方上落实得不好”。很多基层干部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他们权力最小,掌握的资源最少,能够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却要为所有政策落实不力负责。一位乡镇干部反映:“出台一个好的政策不难,而要把好政策落实好,绝不是出台文件,然后层层落实文件那么简单。”中部某省一乡党委书记说,他要签订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许多责任状,哪一项落实不好都要被一票否决,“感觉自己疲于应付各种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说啥就要干啥,落实不好还要挨批评,这样的角色很难让人感到有尊严”。
除此之外,乡镇搞发展也面临很多部门制约,为了获取支持,乡镇干部不得不看很多部门的脸色,许多部门故意制造困难、吃拿卡要。一位基层干部说:“大家都是为民办事,我们办这些事又不是为了自己,这些部门摆摆谱不要紧,我们的工作都开展不了了,还谈什么尊严。”
3某刊刊发《乡镇干部盼什么?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引发网友强烈共鸣,其微信读者留言上千条,以下是部分留言摘录。
@冷暖自知:编制外的乡镇干部多得是,像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期满之后,直接转为后勤人员,干的一样的活,承担比公务员、事业编多几倍的工作量,领着比公务员、事业编少的工资,没有车补,只能看着他们加工资。怎么一个编就差别那么大,根本不同工同酬。
@一杯空气: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先生也是,工作6年,两人分别在县城的两边,相隔50多公里,一岁的孩子在老家,县城的尽头。我们每周只有单休,除去值班,一个月3天假,工作要做,家庭呢?孩子呢?待遇暂放一边,心里的苦可以不说,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教育,期盼可以规范上班作息时间,让我们多陪陪孩子,这样才更有动力和激情去干好乡镇千头万绪的工作。
@兰曦:人家好歹100来个编,我们4万多人的乡镇只有40多个编,刨去领导和借调的,以及不会电脑业务、能力跟不上的老干部,能干活的最多十来个。
@杠精:我们乡编制资源紧缺,编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蚕茧站等一些部门职能已经弱化,完全可以通过机构改革进行撤并,减少编制;而是食品卫生安全等一些重要部门,却因为受编制限制无法增加人员。
4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法理上说,村(社区)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基层政府与村(社区)的关系不是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但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和村(社区)的权力边界很模糊,村(社区)很容易被政府行政力量“入侵”,政府为了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不仅是对村(社区)进行指导,还直接“领导”村(社区)。一是硬性指派任务多。有些村(社区)承担的工作涉及计生、环卫、综合治理、社保等共计20大项,110余小项,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交办的。二是各类会议、活动多。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把村(社区)当成本部门工作的左右手,把本应当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村(社区),使村(社区)原本已十分繁重的工作又增加了很多负担。
目前各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虽已有较大改善,但村(社区)组织运转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对各村(社区)公用经费调整幅度大,公用经费正常作用难以发挥。政府对基层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功能配套、完善的投入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基层组织缺乏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条件。政府把事务转移给村(社区)的同时,相应的权力、资源(人、财、物)很多都没有同步移交,“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如新农合、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只有任务,基本没有经费保障。随着村(居)民对村(社区)服务和文体活动需求的不断增加,村(社区)提供的资源、服务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随着村(社区)各项开支逐年增长,有限的经费很难支撑村(社区)的正常运转。
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造成了引进人才方面的困难,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村(社区)工作,在村(社区)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偏大、学历较低、能力较弱。部分地区一线村居人员平均一个月2000元,有的人员才1500元,刨除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还有人情往来,整体来讲入不敷出,有的甚至举债度日。而且,村(社区)的工作任务繁重,星期六、星期日不休息已成为常态,也没有补助和加班费,待遇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不愿到基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基层工作人员大多未受过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工作凭借经验,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村(社区)工作的开展。另外,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基层治理除村(社区)之外,还有很多社会组织。总体而言,很多社会组织的运作能力还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方面,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健全。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首先离不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只有内部运作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背负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即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也存在内容狭窄、持续性不强、力度较小等问题,无法有效支撑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都急需政府配套法规、政策的支持。
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缺乏专业人才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中,缺乏高学历的人才,而具有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就更少,或是基本没有。社会组织少有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专业价值理念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很好体现,在服务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某些社会组织的领导层基本沿袭原有“单位制”体制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对市场化、社会化管理实践的能力不足,在经费筹措、宣传沟通、活动组织、资源整合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整合现有社会组织人才教育资源,如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及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教育,促进专业人才介入社会组织发展尤为迫切。
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A类)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纽带”。他们工作在基层,时常走访群众,倾听民生疾苦,他们是最了解群众的干部,是最接近群众的干部。通过他们的上传下达,将群众的声音反馈给上级部门,让政府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应的物价水平也是水涨船高,但基层干部的待遇却没及时跟上。现实中,基层干部因“工作压力大、收入低”而辞职的事例可谓不少,他们肩负着“上要养老,下要养儿育女,供子女上学读书”等责任,生活压力大,买房、购车是奢望,实为“薪苦”。
乡镇干部的提拔难问题也一直为舆论所关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易教授曾撰文指出,由于乡镇党政机关处于“金字塔”底端,干部的层级低,领导职数少,就地晋升机会近乎零,越向上走,职位越少,竞争越激烈。因此,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间走完个人仕途。
而对于村干部而言,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在村组范围内根本没有任何上升的可能,同时由于农民身份的制约也很难在公务员序列中寻求上升的空间和渠道。
近些年来,大学生村官也存在上升渠道不畅的问题。有媒体在实地采访时发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完全是“零起点”,既无编制、工资作为保障,也无土地、人脉发展产业,3年时间想要干出成绩非常困难。有人直言:“3年后,我还要重新找工作,这么努力干什么?”
2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中国复杂国情的“亲历者”。中国各项改革任务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各种发展目标要靠基层干部去实现。这要求基层干部应当享有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尊严和权威。但现实中,基层干部还普遍面临尊严缺失的问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中央政策是好的,都是地方上落实得不好”。很多基层干部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他们权力最小,掌握的资源最少,能够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却要为所有政策落实不力负责。一位乡镇干部反映:“出台一个好的政策不难,而要把好政策落实好,绝不是出台文件,然后层层落实文件那么简单。”中部某省一乡党委书记说,他要签订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许多责任状,哪一项落实不好都要被一票否决,“感觉自己疲于应付各种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说啥就要干啥,落实不好还要挨批评,这样的角色很难让人感到有尊严”。
除此之外,乡镇搞发展也面临很多部门制约,为了获取支持,乡镇干部不得不看很多部门的脸色,许多部门故意制造困难、吃拿卡要。一位基层干部说:“大家都是为民办事,我们办这些事又不是为了自己,这些部门摆摆谱不要紧,我们的工作都开展不了了,还谈什么尊严。”
3某刊刊发《乡镇干部盼什么?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引发网友强烈共鸣,其微信读者留言上千条,以下是部分留言摘录。
@冷暖自知:编制外的乡镇干部多得是,像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期满之后,直接转为后勤人员,干的一样的活,承担比公务员、事业编多几倍的工作量,领着比公务员、事业编少的工资,没有车补,只能看着他们加工资。怎么一个编就差别那么大,根本不同工同酬。
@一杯空气: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先生也是,工作6年,两人分别在县城的两边,相隔50多公里,一岁的孩子在老家,县城的尽头。我们每周只有单休,除去值班,一个月3天假,工作要做,家庭呢?孩子呢?待遇暂放一边,心里的苦可以不说,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教育,期盼可以规范上班作息时间,让我们多陪陪孩子,这样才更有动力和激情去干好乡镇千头万绪的工作。
@兰曦:人家好歹100来个编,我们4万多人的乡镇只有40多个编,刨去领导和借调的,以及不会电脑业务、能力跟不上的老干部,能干活的最多十来个。
@杠精:我们乡编制资源紧缺,编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蚕茧站等一些部门职能已经弱化,完全可以通过机构改革进行撤并,减少编制;而是食品卫生安全等一些重要部门,却因为受编制限制无法增加人员。
4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法理上说,村(社区)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基层政府与村(社区)的关系不是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但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和村(社区)的权力边界很模糊,村(社区)很容易被政府行政力量“入侵”,政府为了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不仅是对村(社区)进行指导,还直接“领导”村(社区)。一是硬性指派任务多。有些村(社区)承担的工作涉及计生、环卫、综合治理、社保等共计20大项,110余小项,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交办的。二是各类会议、活动多。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把村(社区)当成本部门工作的左右手,把本应当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村(社区),使村(社区)原本已十分繁重的工作又增加了很多负担。
目前各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虽已有较大改善,但村(社区)组织运转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对各村(社区)公用经费调整幅度大,公用经费正常作用难以发挥。政府对基层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功能配套、完善的投入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基层组织缺乏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条件。政府把事务转移给村(社区)的同时,相应的权力、资源(人、财、物)很多都没有同步移交,“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如新农合、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只有任务,基本没有经费保障。随着村(居)民对村(社区)服务和文体活动需求的不断增加,村(社区)提供的资源、服务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随着村(社区)各项开支逐年增长,有限的经费很难支撑村(社区)的正常运转。
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造成了引进人才方面的困难,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村(社区)工作,在村(社区)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偏大、学历较低、能力较弱。部分地区一线村居人员平均一个月2000元,有的人员才1500元,刨除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还有人情往来,整体来讲入不敷出,有的甚至举债度日。而且,村(社区)的工作任务繁重,星期六、星期日不休息已成为常态,也没有补助和加班费,待遇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不愿到基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基层工作人员大多未受过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工作凭借经验,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村(社区)工作的开展。另外,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基层治理除村(社区)之外,还有很多社会组织。总体而言,很多社会组织的运作能力还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方面,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健全。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首先离不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只有内部运作规范化、科学化,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背负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即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也存在内容狭窄、持续性不强、力度较小等问题,无法有效支撑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都急需政府配套法规、政策的支持。
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缺乏专业人才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中,缺乏高学历的人才,而具有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就更少,或是基本没有。社会组织少有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专业价值理念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很好体现,在服务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某些社会组织的领导层基本沿袭原有“单位制”体制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应对市场化、社会化管理实践的能力不足,在经费筹措、宣传沟通、活动组织、资源整合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整合现有社会组织人才教育资源,如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及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教育,促进专业人才介入社会组织发展尤为迫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