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14297
精选劳拉博士回答父母问得*多的72条问题,为父母提供*全面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包括新生婴儿的养育、吃喝拉撒睡好习惯的养成、情绪管理情商培养、棘手育儿挑战的解决办法、多子女的养育。基于劳拉博士的平和养育法,你将从实例中学到*实用的育儿方法,得到有效的育儿支持。
“我们的目标是要慈爱地引导我们的孩子……当孩子们感受到与父母的深度联结之时,他们会为了维持那种情感而做任何事情,而且他们永远不会与我们作对。有了联结,如果我们的孩子越界,我们会追上他们,慈爱地将他们带回界限之内,而不会利用惩罚措施将他们隔离开来。因为在爱之中没有界限可言,只有爱而已。”
——劳拉·马卡姆博士
劳拉·马卡姆博士是美国著名育儿专家,她曾提出平和教养的三大理念(自我调节、联结和引导),让无数家庭的亲子关系获得极大改变。本书精选劳拉博士回答父母问得*多、*接地气的72条问题,集合成册,为父母提供可操作的理论和有效的方式,帮助父母走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把人生*的挑战变成*的快乐。你将学习到诸如以下的技巧和方法:
●轻松科学地养育新生儿;
●学习孩子吃喝拉撒睡的规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解决孩子各种情绪问题,培养高情商孩子;
●应对育儿挑战,例如不良行为、入园焦虑等;
●学会处理二宝问题。
第一部分 父母早知道
1 哺乳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吗?
2 到底能不能用奶嘴安抚婴儿?
3 刚满月的宝宝不抱就哭,该怎么办?
4 为什么两个月的孩子动不动就哭?
5 4 个月大的孩子会做噩梦吗?该怎么避免?
6 “亲密育儿法”是否太过了?
7 手机软件可以用来安抚婴儿吗?
8 怎样让孩子接受保姆?
9 我要上班了,应该给孩子断奶吗?
10 怎样帮助丈夫适应新爸爸的角色?
第二部分 好习惯养成
1 如何调整孩子吃奶的习惯?
2 如何给会用杯子喝水的孩子戒奶瓶?
3 怎么才能让幼儿在餐桌吃饭?
4 如何帮助孩子吃健康食品——尤其是蔬菜?
5 喂母乳的孩子半夜总是醒来,怎么办?
6 如何让孩子习惯睡婴儿床?
7 孩子不摇晃就睡不着,怎么办?
8 刚满周岁的孩子能安睡整夜吗?
9 怎么让孩子好好睡午觉?
10 孩子每天醒得太早,如何调节?
11 怎么帮助孩子从婴儿床换到单人床?
12 4 岁孩子总是半夜醒来,怎么办?
13 怎样阻止孩子咬指甲?
14 怎样才能让幼儿愿意刷牙?
15 怎么让19 个月大的孩子喜欢洗澡?
16 两岁孩子讨厌洗头,怎么办?
17 孩子的如厕训练,我应该再等等吗?
18 怎样激发孩子对如厕的兴趣?
19 孩子不愿意用便盆大便,怎么办?
20 孩子害怕使用卫生间,怎么办?
21 为什么孩子突然开始尿床?
22 4岁孩子尿裤子,是什么原因?
23 恼人的便秘和大便失禁
第三部分 情商培养
1 怎样帮助幼儿理解情绪?
2 为什么孩子总发脾气?
3 孩子一不高兴就打妈妈,怎么办?
4 1 岁孩子被烟雾报警器吓坏了!
5 孩子为何总是哼哼唧唧?
6 孩子为什么这么怕虫子?
7 两岁孩子有社交焦虑,怎么办?
8 如何教会孩子觉察情绪、体谅别人?
第四部分 父母的挑战
1 执拗的孩子挑战父母的界限,如何应对?
2 如何管教14 个月大、不听指挥的孩子?
3 如何阻止孩子咬父母?
4 16 个月大的孩子喜欢扯爸妈的头发,该怎么办?
5 怎样管教爱推人的“小霸王”?
6 怎样让孩子不再直呼我的名字?
7 孩子喜欢乱扔东西,该怎么管教?
8 如何管教不听话、精力充沛的幼儿?
9 我的孩子失控了,总是惹我生气,怎么办?!
10 3 岁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11 4 岁的孩子打妈妈,该怎么办?
12 关禁闭无效了,如何应对3 岁孩子的抓狂行为?
13 如何不关禁闭就改变孩子的行为?
14 为什么最近孩子开始爱咬衣领和毯子?
15 为什么4 岁半的孩子总是说些很消极的话?
16 4 岁的男孩爱打人,怎么办?
17 贼大胆的孩子经常“制造惊险”,我该怎么办?
18 孩子撒谎,我应该怎么应对?
19 孩子不肯和别人分享玩具,怎么办?
20 坏习惯,还是压力?
21 如何应对5 岁孩子的攻击行为?
22 如何帮助孩子过渡到日托中心,减少她的分离焦虑?
23 孩子是个“自由分子”,不听幼儿园老师的话怎么办?
24 如何阻止孩子在学前班咬人?
第五部分 家有二宝
1 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间隔几岁最好?
2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弟弟妹妹的到来?
3 两岁的孩子因为妹妹的出生变得很缠人,怎么办?
4 如何让姐弟俩停止争吵?
5 怎样给两个孩子立家规?
6 如何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日常惯例?
7 如何帮助继女准备好迎接弟弟/ 妹妹的降生
养育孩子,就意味着让他们茁壮成长。然而, 即使那些愿意舍弃自身需求,甚至舍命保护孩子的家长,在面对育儿的艰辛时,也会感到不知所措——
养育孩子,不仅意味着全天候的陪伴,还要处理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诸如孩子生病、受伤、发脾气、不听话、兄弟姐妹争吵、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以及每个家长迟早都会面对的任性、幼稚或无礼的儿童行为。父母自己也处于各种抓狂,面对各种担忧或烦躁。更难的是,我们每天都会面对新情况,却并不知道对策。
本书从父母平时提出的数百个问题中,精心挑选出72个大家问得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我尽力为大家提供详尽的解答,希望读者能从我的分析中,知道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借助我提供的方法,给予解决。无论你是即将为人父母,或是孩子已经出现各种情况,希望你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得到支持和帮助。书中还有一个章节专门谈到了兄弟姐妹的问题,包括如何让孩子准备好迎接新的弟弟妹妹,以及如何让他们适应新宝宝降生以后的生活。
需要说明的,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给你提供大致思路,使你在面对各种育儿问题时能摸索出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之为“平和式育儿法”,它以大脑发育、情感依恋和儿童发育的最新科研成果为根据,尊敬父母的本能和直觉,因此它也是常识性的科学育儿方法。通过本书最具代表性的72个问题和答案,希望父母能够基本掌握这一育儿理念和方法,成为更出色的家长,
平和式育儿法建立在三大理念之上。
首先,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父母都无法做到始终心平气和,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但是,如果我们受到自身情绪的支配,心里难受时大发脾气,孩子就会认为,成人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曾几何时,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但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会受到许多影响。他们仍然想要尊重父母,但他们需要父母为他们树立榜样,积极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尊敬。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大吼大叫时,我们就失去了他们的尊重。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习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当我们保持冷静、寻求对策,而不是指责时,孩子也会学习这样做。他们的大脑会发育得更健康,他们会更加自律和坚韧。如果孩子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就可以管理自己的行为。因此,平和育儿意味着,我们的家中不会鸡犬不宁,而是洋溢着满满的爱。
其次,育儿,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温馨的良性关系。“认为父母喜欢自己”可能是儿童发育的最重要的因素。孩子与我们关系亲密时才会接受我们的引导,所以情感纽带是让孩子与你合作的最佳途径。出于这个原因,平和育儿法认为,80%的育儿工作是培养情感,只有20%的工作是指导。你无须做某些特殊的事情来建立和巩固亲子关系,事实上,每次互动都在建构亲子关系。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购物、拼车和洗澡的价值,不亚于面对问题时的严肃谈话。孩子不想分享自己的玩具、睡觉、做功课?你的处理方式,将会为长久的亲子关系,以及他对人际交往的看法奠定基础。
最后,平和育儿法并不试图控制或惩罚孩子。相反,它认识到孩子想做好人,也想做好事。孩子调皮捣蛋,是因为他们感到难受,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有行为都受到情绪的驱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引导和限制。当孩子觉得我们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消除难受情绪时,他们就更乐意接受我们的引导。因此,平和育儿法会训练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负面情绪,这样他们就会从亲身经验中受到启发,下次做得更好。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父母,我们就需要体谅孩子,尽量从他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即便在我们确定界限的时候。
平和育儿法可能并不轻松。当我们想要吼叫或咆哮时,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生气时,很难心平气和地说话;疲倦时,很难有耐心,也很难亲近孩子。但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研究表明,平和育儿法会培养出高情商与高智商兼具的优秀孩子。
你希望家中更加和平,充满欢乐、耐心和乐趣吗?你想培养出可靠而体贴的孩子,让他蓬勃发展并实现全部潜能,并且你每天都乐意与他相处吗?你想不再惩罚孩子吗?你希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父母吗?这些你都可以做到。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做。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不会教导你如何成为超级父母;相反,它只会教导你如何体谅自己的缺陷,从而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我们常常感到压力重重,想要将家中安排得井井有条;或者每晚都赶着安排丰盛的晚餐,想要以此证明我们是很好的父母。做这些事情可能是值得的,但它们与育儿无关,因为如果你能让孩子心情愉快,也许他宁愿吃非常简单的晚餐。这本书会介绍育儿过程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你的内在状态,以及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
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我们的父母也是凡人,所以我们都背负着包袱,这限制了我们。通常,直到有了孩子,我们才会修补这些伤口,想要养育出健康的孩子。我们渴望为孩子竭尽全力,这就是无与伦比的机会,让我们去愈合、成长和绽放。
采取新式育儿法刚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你可以从以下这些方法入手:
● 每天做一个积极的小变化。寻找帮助(比如阅读这本书),为自己加油。起初,你会看到小小的变化,倾筐之土迟早会筑成九层之台。
● 当你犯下错误时(你会的,如果你是凡人的话),要充分体谅自己,向孩子道歉,并向理想的目标迈出积极的步骤。即便前进两步再后退一步,你最终也会实现目标。
● 想象相安无事并且充满爱意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注意你和孩子的感情亲近了多少;孩子开心了多少,听话了多少。
● 保证采取平和育儿法。下面10项“保证”将帮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也会帮助你变得更加快乐。
1.保证照顾好自己并且保持冷静
照顾自己并保持冷静,这样,你就可以变得更快乐、耐心,成为鼓舞人心的人。孩子需要这样的家长。这意味着你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持续的自我培育:提前睡觉保证休息充分,饮食健康保持良好体魄,将内心的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情绪,放慢节奏享受生活的乐趣。最重要的是,努力管理好自己。当你的情绪失控时,你就会处于“战斗”或“逃跑”模式,此时,孩子似乎就是你的敌人。在和孩子互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2.保证在相处时努力爱孩子
我们都知道,感到被爱和被珍惜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被关爱的孩子,父母都爱他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茁壮成长。只有当孩子感到我们按照他们的本性关爱和珍惜他们时,他们才会茁壮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关注和爱护每个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作为父母,我们难就难在按照孩子的本性接纳他们:接纳他们的缺点和所有东西,无条件地珍惜他,同时要引导他的行为。秘诀在哪里呢?那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正面看待问题,庆祝每个小小的进步。
3.保证亲近孩子
分离是难免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需要常常亲近孩子。请记住,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是需要亲近孩子,而不是教训他,所以,它基本上是轻松自由的。每天早上做的头件事情就是拥抱你的孩子,和孩子说再见时再次拥抱他。当天再次团聚时,要花15分钟时间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你在这15分钟做什么?倾听、体谅、拥抱、打闹、大笑、耐心地倾听。晚餐前不再工作,这样,你就可以在晚上专心陪伴家人。共同吃晚餐。每晚睡觉前,和每个孩子单独聊会儿天,安静地搂抱着他们。
4.保证树立尊重他人的榜样
想让孩子直到十几岁都能体贴和尊重你吗?那就做个深呼吸,然后礼貌得体地和他们说话。当你生气时,这样做并不容易。所以,记住面对孩子时管理自身情绪的基本原则:你是他的榜样、不要往心里去、这些都会过去!
5.保证培养孩子的情商
除了示范情绪的自我管理方法外,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 教他们学会自我安慰。和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的育儿理论相反,任由孩子哭泣并不能让他学会自我安抚(这只会让其杏仁核变得过度活跃,让他在日后表现出恐慌)。任何曾经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的人都知道,安抚是个生理过程。当我们在婴儿哭泣时安慰它们的时候,它们的身体就会释放出催产素和其他有安抚作用的生物化学物质。你会看到他们冷静下来。在生理上来讲,他们在为产生这些具有自我安抚作用的激素去强化自身的神经通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学会了在难受时安抚自己。
● 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各种感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即便他们的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 体谅他们的情绪。
● 当他们需要表露情绪时,聆听他们。诉诸于语言,有助于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你非常生气。”但更多的时候,当孩子们哭泣或愤怒地发泄情绪时,他们只需要我们充满慈爱地陪伴他们,从而给予他们安全感。他们往往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为何难受,也没有必要让他们这样做。但是,这能帮助孩子学会接纳和面对自己的情绪,这样,他们就能克服这些情绪,而不会意气用事(这就是“发泄”的含义:当情绪淹没我们之时,我们意气用事,而不仅仅是容忍他们)。
6.保证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惹你不高兴的事,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你可能认为这个理由并不恰当,但它确实在刺激着他的行为。大吼大叫不能纠正行为,关注根本需求,我们才能改变他人的行为。如果父母们关注问题的本质,事先主动满足孩子的需要(“嗯……似乎她想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即使它们不合身!”),孩子就会乐意合作。
7.保证引导而不是惩罚
孩子的行为有时是为了取悦我们。如果我们不断地批评和惩罚他们,他们就会变得冥顽不灵。如果父母们通过慈爱的榜样以身作则,关注其需求而非不良行为,事先主动加以引导而非惩罚(“你可以在外面扔球。”),体谅地为他们设置限制(“你很生气,很伤心,但我们不能打人。我们可以开口告诉弟弟,让他知道你的感受。”)。最终,孩子就会变得自律,乖乖听话。
8.保证分清主次轻重,满怀感恩
保持积极的心态,并选择你的战场。与孩子的每次消极互动都会消耗宝贵的情感资本。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比如他是怎么和兄弟姐妹相处的。要从大局考虑,孩子将夹克扔在地板上可能会惹你生气,但并不值得你将亲子关系的银行存款变成亏空状态。要感激他做的每件让你喜欢的事情,然后你会发现,他会做更多类似的事情。
9.保证完全接纳自己并体谅自己
想要在心中感受到更多的爱吗?那就爱自己吧!爱是一种行为。是的,爱完全是不可控的——但给予爱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爱意,感受到更多的爱。我们心中能够容纳多少爱,我们就能给予孩子多少爱。去吧,拓展你的心灵吧。每次感到难受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爱自己。你会惊讶地看到自身生活的变化。
10.正确认识事物
当然,你的孩子会犯错,你也会。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庭。但有些家庭会弥漫着深深的爱意,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茁壮成长。要建造这样的家庭,那就要在日常抉择中,朝这个目标努力,此外别无他法。只需要你付出辛勤的努力,不断调整航向,驶向正确的方向。如果你寻找它,你总能找到这样的路标和帮助,让它们召唤着你度过更丰盈的人生。只要始终坚持不懈就行了。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置身全新的风景之中。
愿中国家长能从这里的72个具体问题以及答案出发,学习平和式养育法,收获全新的育儿体验,孩子也因此获得更好的成长。
劳拉·马卡姆博士
劳拉·马卡姆博士认为,育儿重在培养亲情,悉心指导,而非控制孩子,她的见解能够彻底改变你为人父母的生活。
——劳伦斯·J·科恩博士,《游戏力》作者
如果你希望成为更加自信和心态平和的家长,本书是你的*指南。劳拉博士帮助你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因,为你提供改善现状的实用工具。
——伊丽莎白•潘特利,《0~6岁幼儿睡眠百科》等十二部畅销书作者
劳拉·马卡姆博士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如果我们都能按劳拉博士具有创新性和务实性的建议去做,完全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 佩吉·奥玛拉,Mothering.com 网站创始人
劳拉博士通过言传身教,在增强父母感情的同时,向他们讲述了极其珍贵、简单实用的育儿策略,让父母与孩子轻松建立安全、健康的亲子关系。
——丽萨·帕克和芭芭拉·尼克尔森,
亲密育儿国际创始人,《心之依恋》作者
我曾四处搜寻理性、简单、有效、适用的育儿指南,它不会让我感到内疚,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在我*需要的时候能够轻松想起。
——丹妮拉,2 岁和4 岁女孩的母亲
按照你提供的建议,我的儿子已经很少再发脾气。劳拉博士的建议真的很有效,让育儿变得轻松愉快(我敢说,孩子也很快乐)。我做得并不完美,但是她的确教给了我很多东西,让我对儿子的教育变得更加容易。
——比阿特丽斯,2 岁男孩的母亲
劳拉博士,我向我认识的每一个人,甚至陌生人,讲述了你的平和育儿方法。你追求的并非短暂的轰动效应,而是致力于创造亲情联系,爱心时刻,与孩子分享真正的情感。谢谢你,劳拉·马卡姆博士,感谢你向我们分享了如此众多的育儿知识和爱心展示方法。
——卡丽·B,两个4 岁以下男孩的母亲
怎么才能让幼儿在餐桌吃饭?
亲爱的劳拉博士:
孩子在家吃饭时不肯坐在餐桌旁,总是吃吃停停,跑来跑去。怎样培养好的进餐习惯呢?将他们捆在椅子上是最好的做法吗?可以让孩子将泰迪熊或其他玩具带到餐桌旁吗?两三岁的孩子通常应该在餐桌旁坐多久?就餐时可以看电视吗?家长应该强迫孩子吃东西吗(比如,“你必须再吃五口饭才能去玩”)?怎样采用最温和的方式让孩子们吃饭?
一位母亲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全家人吃饭时气氛融洽,高高兴兴,孩子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但是三岁孩子很少(两岁孩子则更少)能够在餐桌旁安安静静地待1分钟。孩子不肯坐在餐桌旁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不允许他们吃吃停停,但幼儿们吃吃停停是很正常的。两岁孩子的生物钟和成人不同,很容易吃饱,大多数孩子都觉得坐在餐桌旁看别人吃饭是很无聊的事情,他们想要去玩耍。
我绝不会为了让孩子坐在餐桌上吃饭而将他们捆在餐椅上。如果你想轻轻松松地吃饭(并希望孩子情感发育正常的话),不要这样!我觉得家庭首先要明白其目标。是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呢?是让他们习惯于和家人共进午/晚餐吗?是让全家人在每天晚上都能融洽地相处吗?你所说的目标是让孩子乖乖吃饭,不让家人感到紧张。我们认为,任何让孩子感到紧张的做法本身都会让家长感到紧张,所以要放弃这样的做法。
你可以和年长的孩子共进家宴,要求他们注重礼仪并交流各种事情,但这显然很难适用于幼儿。因此,我的建议是:幼儿还在发育过程中,无法像年长的孩子那样吃饭,但他们很快就会长大。现在不要让他们讨厌吃饭,以免他们长大以后无法和你们开开心心地用餐。
孩子们嚷饿的时候,那就是饿了。很少有孩子会等到六点钟再吃饭,很少有成人会在六点钟以前吃饭。因此,孩子想吃饭时就让他吃,然后在大人吃饭时让他在身旁吃些可口的东西(比如切好的水果,加有少许香草的热牛奶、或抹有花生酱的饼干)。当然也要让他吃些大人的食物,但这样他就不会感受到吃饭的压力。他仍然有机会和父母互动,并开始有家庭聚餐的意识。
他可能不想在餐桌旁待五分钟以上,但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在他长大以后,他会愿意陪家长多坐会儿,因为他每餐饭的食量开始变大,同时,他觉得餐桌的交流很有趣。
关于吃饭时看电视。
研究表明,吃饭时看电视的孩子不太会留意食物。如果你读书给他们听,他们就会在吃饭时盯着食物。如果看电视的话,他们就不会这样。这会养成吃得过饱的坏习惯。如果你让他在家人聚餐时看电视,这就达不到用餐的目的。
关于吃吃停停的问题。
幼儿吃吃停停极有好处,因为他们的肠胃功能很弱,需要持续不断地获得热量。幼儿们吃饭时要少量多餐。不要强迫他们吃东西。只要反复提供相同的食品即可。慢慢地,他们会开始尝尝。通常,他们对新食品至少要接触10次以后才会尝尝它们。要以身作则,表明你多么喜欢吃蔬菜,并让他知道,等长大以后,他们的味蕾也会更成熟,就会喜欢这种美味的食物了。
不要执着于食物摄入量。
孩子们不会让自己挨饿。事实上,许多幼儿摄入的卡路里都超过所需。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要重要得多,这样,他就不会拼命吃(喝)牛奶和碳水化合物,否则他会缺铁;摄入的维生素A和C也远远不够。40%的幼儿都会挑食,从营养上来讲,重点不要放在正餐上,因为此外还有许多进食机会,限定吃饭时间对孩子并不好。你整天都有机会让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你的任务是提供健康食品,吃多吃少则是孩子的事儿。任何其他做法都会导致饮食失调和对抗,如果你和他较劲,你永远都赢不了。
如何让孩子待在餐桌旁呢?
大多数幼儿都很“忙”,喜欢自主行事。即便他们很饿,也很难打断他们让他们到餐桌旁吃饭。需要提前告诉孩子各种安排,包括吃饭。餐前提前提醒孩子几次可能会大有好处:“嗯,你可以暂时玩玩火车,但你得知道,我们半小时以后吃饭。”“晚餐快准备好了,我们15分钟以后吃饭。”等等。
有时候,即便提醒过孩子,孩子也很难停下手头的事情到餐桌旁吃饭。不要强迫他坐在餐椅上,尽量要将这个过程变得很有趣。例如,可以玩“给我惊喜”,问儿子他能不能爬到自己的餐椅上。当他说能的时候,表示不相信,他会赶紧这样做。或者和他比赛:“我敢肯定,你和我能够赶在爸爸前面坐在餐椅上。要不要比比看?”或者,假如你的儿子在玩飞机,你可以假装成空姐,说:“飞机在五分钟以后开始登机。请走到门口。”“所有持票乘客请现在登机,拿出票来。”然后,在你上饭上菜的时候,再次假装成空姐。
可以让孩子将玩具带到餐桌上来吗?
管理幼儿的诀窍就在于掌握好平衡,既要给予他选择权以免他觉得自己在受人摆布,又要确定恰当的界限让他感到放心。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幼儿挑选某件安静的玩具带到餐桌旁,从而给予他某种控制权,这不仅从长期来看是有益的(没有对抗,等他长成青少年时就不会消极易怒),从短期来看也有好处,这绝对能让你的儿子更加听话。
因为餐桌对孩子来说太高了,有点让他不习惯。他可能觉得坐在椅子上的加高坐垫上有点危险。他的游戏被打断了,他又被抱到椅子上,这让他觉得有点受人摆布。大人叫他坐着别动,这又违背了他的天性。他想要触摸和玩食物(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世界的)的天然欲望也会受到阻挠。他的父母经常说些他听不懂的话。他们经常督促他尝尝他觉得不放心的食物(婴儿挑食与物种进化有关,他们只吃熟悉的食物,觉得不熟悉的食物可能有毒)。
而泰迪熊是个多么可靠而可爱的朋友和同伴呀!孩子可以摆布泰迪熊。如果他对豌豆心存疑虑,可以首先让泰迪熊冒险替他品尝。这可是个双赢的对策!
让吃饭时间变得有趣。
研究表明,孩子们成长到5岁之时,就知道自己应该行为得体(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始终会这样做!)。你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会搞得乱糟糟的、在餐桌旁坐立不安、把玩食物、含着饭菜说法,有时候不使用刀叉。不要担心。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吃饭时感到轻松愉快,对吗?要重视你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显然,两三岁的孩子不是最好的沟通对象,但为了让全家人都能开开心心地吃饭,你可以关注他/她几分钟,问些非常具体的问题:“今天晨圈活动时谁坐在你身边呀?老师讲了什么故事呀?你们出门玩时有没有停呀?”。这比问“你在日托过得怎么样?”要更有用。
不要老是想着他在吃什么(记住,要提前让幼儿吃饭)。尽量不要提醒他注意就餐礼仪,要让吃饭时间变得愉快有趣,让他可以待十分钟。
应该让两三岁的孩子在餐桌旁待多久?
只要两三岁的孩子乐意坐在餐桌旁,想待多久都行。说实话,如果你想家人轻轻松松地吃饭,为何要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他坐在餐桌旁呢?为何让孩子和你无谓地较劲儿呢?为何要让他讨厌吃饭呢?我个人觉得,如果他们在你身边坐上五分钟以后再离开,这就够了,这样的话,夫妻就可以在这段时间里相视而笑,享受这段时光而不必谈些家庭琐事!(当然,要确保孩子在家中的安全,并让孩子待在附近)。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坐在餐桌旁并乐于待在那里。但要保证他当天已经摄入足够的营养,不会饿着肚子走到餐桌旁,这样就能减少你的压力。要给予她健康的食物,吃多吃少则由他自己决定。几年以后,你们可以在家庭晚餐时进行愉快的交流。而现在,则让他自己决定何时离开,并享受他的成长时光吧!
劳拉博士
为什么孩子总发脾气?
亲爱的劳拉博士:
我的儿子13个月大。当事情不如他所愿的时候,他就会大发脾气。如果你不顺从他的意思,他会打你,扔东西,声嘶力竭地哭闹几个小时。他还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很难明白他到底想要如何。
我不知道我该怎样来改善这种状况,并让他感到快乐。
忧心的妈妈
1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并不少见。我希望你能放心,这其实是非常健康的发展:你的孩子开始确立自己的独立人格,并拥有自身的愿望和需求。
随着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专注,他们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需求,如同我们成人一样,他们会尝试确立自己对于环境的某种控制能力,以便满足他们的需求。他还不会说话,但他无疑能够通过身体的反抗来表达他的感受。虽然父母很难应付这种状况,但这种自我肯定其实是健康而正常的发展阶段。事实上,它通常会让父母感到震惊——那个可爱听话的孩子到哪儿去了呢?
要这样想。这是他首次表达他对这个世界上具有“影响力”,他具有表达自己需要并试图得到它的能力。你希望他觉得自己能够对世界产生影响,而乐观、能力和信心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当他看见你希望能满足他的愿望时,他就知道有人爱他。
所以,当孩子表达他的愿望,而你满足他的时候,那就太好了。如果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而你出于安全或其他重要考虑而无法满足时,你至少要让他觉得,你聆听了他的愿望,而且你有充分的理由不帮助他满足愿望,他仍然认为你在维护他的利益,关注他的需求和愿望。
因此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越多控制权,越少发脾气
小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越有控制权,他们就越不必要叛逆。因此,你可能会发现,如果你尽量让他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食物、衣服、玩具等),他就越少发脾气。
这是否意味着你必须屈服于他的所有愿望呢?当然不是。这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作为家长,你必须具有创造性。你支持他对独立自主的需求,只要确保他的安全。比如,让他从你们都认同的两种方案中做出选择:“现在我们必须上车了。你要自己爬上去呢,(你可能得帮帮他)还是要我把你抱上去呢?”
2. 孩子哭闹时请安抚他
在你无法满足他的愿望之时,你得体谅他的感受。“你想吃一块饼干,但我们的规则是,饭前不能吃饼干。到妈妈这里来,让妈妈抱抱,我们喝点牛奶吧。”他或许会继续哭闹,但最终他将明白,他不能始终如愿以偿,但他能够得到某些更好的东西:妈妈很重视他的愿望,而且知道他不高兴。
我知道,很多专家提倡父母忽略孩子的哭闹,但那种建议过时了,而且这是个很糟糕的主意。当你因为某件事感到不开心之时,如果你丈夫视而不见,你对丈夫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那样绝对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它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他不应该有自己的感受。这会让他学会压抑自己的感受,很容易导致幼儿期情绪大爆发,以及成年期的情感抑郁。
你的儿子试图表达某些他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的东西。他发脾气并非为了博取你们的关注,而是因为他只有11个月大,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热情,但还没有能力控制自己而已。
当我们忽视他们的哭闹时,孩子们会更多地发脾气。当我们“屈服于”他们的哭闹,满足他们的愿望之时,他们也会更多地发脾气。但当我们的孩子表达出不高兴的情绪,我们予以安抚并表达体谅之情时,他们就会少发脾气。因此,请不要担心安抚会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哭闹。
3. 事先做好功课,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些发脾气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避免它们,因为它们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发脾气是无能为力的体现,所以,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发脾气的可能性就会少得多。孩子开始发脾气之前如何消解它们:
避免对抗
给他留点脸面。你不必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你儿子试图证明, 他是个真正的人,在世界上拥有某些真实的权利,这非常合理。在不影响安全、健康或其他人权利的前提之下,允许他说“不”。
孩子大多是在饥饿或疲倦的时候发脾气
提前喂食和让他/她小睡,严格遵守睡眠时间,营造没有媒体刺激的平和氛围。这样可以避开导致孩子发脾气的大多数诱因,并让变得烦躁的孩子重新恢复平静。学会对自己说不!不要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孩子感到饥饿或疲倦的时候拽着他去购物,而是将就一下或者明天再买。
接纳他的感受
允许他有自己的愿望,允许他在遭到你拒绝之后产生强烈的情绪。善意地对待他的愿望,在你拒绝他的请求之时要与他维持情感联系:认可他的愿望,不要屈服于他的愿望,妨碍自己做出更好的判断。
确保你儿子和你共度足够的“惬意时光”
如果你曾经认为你的孩子发脾气“只是为了得到关注”,那么他当真需要你的关注,你能采取的唯一回应方式就是关注他。感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们更易于发脾气。如果你们整天都没有见到对方,那么在你买菜做晚饭或做其他事情之前,务必重新和他联络一下感情。
4. 试着应对他的大发脾气,避免让它们升级
如果你竭力采取了预防措施,他还是开始发脾气了,那么,记住:千万不要斩断你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便他不让你碰他,你也要待在他旁边。他需要知道你就在那里,而且仍然爱着他。保持冷静并安慰他。不要试图和他讲道理,单单认可他的感受即可大大缩短他发脾气的时间。比如,你可以说“你很生气,你在告诉我你非常想吃那块糖。”(在那种时候,不要试图解释他为什么在饭前不能吃糖,当然你不能给他糖,你只要承认并体谅他的感受即可。)
如果他试图打你,你要么走开,要么轻轻地捉住他,让他无法打到你。你可以说“你对我很生气。不能吃糖让你觉得非常伤心。”最终,他会不再感到愤怒,转而感受到愤怒背后的悲伤情绪。记住,哭泣对他来说并非坏事。小孩子有很多失望情绪。有时候他们和成人一样,也需要哭泣。
你的儿子需要知道,无论他有怎样的情绪,你都爱他,等他准备好以后,你就会帮助他重新冷静下来。之后,采取弥补措施,共同度过“惬意时光”,这样他就会知道你仍然爱他,并因此感到放心。
不要着急。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劳拉博士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弟弟妹妹的到来?
亲爱的劳拉博士:
我快要生孩子了。我们已经有一个5岁和一个2岁的女儿。5岁的孩子对此很兴奋,我们也能够很好地与她相处。但我们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嫉妒。我们该怎么办?
一位多子女妈妈
2岁的幼儿会嫉妒,这很正常。事实上,我怀疑这世界根本没有任何2岁的幼儿在新弟弟妹妹出生时不会心怀嫉妒。在生孩子期间,你务必确保2岁的孩子不会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妈妈不见了,去医院了,这对幼儿来说常常会造成创伤,这让他们在妈妈和新生儿同时出现的时候,不太欢迎弟弟妹妹的到来。
如何在孩子出生后尽量减少兄弟姐妹之间的对立?
1. 让爸爸将婴儿抱进门,并介绍给5岁大的孩子。你则直接走向2岁大的孩子,把她抱起来,甜蜜地拥抱和亲吻她。
2. 让孩子成为婴儿(以及她自己)眼中的英雄。列出你认为她所具备的全部优点,她的弟弟/妹妹也将知道姐姐的这些优点。当你有时间与两个较小的孩子独处时,把2岁大的孩子叫过来,让他依偎着你和婴儿。告诉婴儿,你要向它介绍一位姐姐,这个姐姐很棒,你希望婴儿能够以她为榜样。
3. 确保两个孩子都知道,他们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强调他们的所有优点以及他们对家庭的贡献。“杰丝,谢谢你这样帮助我”或者“萨拉,你真让我开心”,这些话指明了他们的具体贡献,帮助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何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经常告诉他们,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其自身的重要性,都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家庭的完整离不开每个人。
4. 你2岁大的孩子自然会试探你,看你是否还爱她。尽量与她保持良好亲切的关系,避免权利斗争并尽量减少冲突。但要坚持你惯常的界限,这会让她感到安全。(我所说的界限并非,后者常常会导致事与愿违。。)
5.不宜要求你2岁大的孩子乖巧听话。尽可能推迟如厕训练和断奶等。如果她晚上频繁醒来并要你安慰她,而你因为照顾婴儿而无法满足她的要求,那么,请让爸爸去安慰她,哄她入睡。她可能会退化为婴儿状态。要任由她这样做,给予她更多的爱和关心。
6. 尽量让孩子的日常作息时间与婴儿出生前保持一样。这将缓解太多改变带来的压力以及不安全感。
7. 不要让2岁大的孩子和婴儿单独相处。不能指望2岁大的孩子控制自己的嫉妒情绪。要密切注意。尽量不要责备她。如果你注意到她变得狂暴起来,要赶紧把婴儿移走,并通过提问、唱歌或讲故事转移她的注意力。
9. 不要什么事都围着婴儿转。保持你们私密的说话时间。不要说“我安顿好孩子以后再来帮你”,而要说“我忙完手头的活儿以后就来帮你”。
10.(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孩子如何与新生弟妹相处的书。借此观察你孩子的情绪。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这样有助于她管理情绪,而不是发泄情绪。直接说,“我知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忙着照顾孩子,这让你不好受。”或跟她共情:“孩子比较拖沓,是不是!”
11. 尽量每天都花时间与两个较大的孩子单独相处。当还有其他成人在场的时候,让他们抱着孩子,你则搂抱着幼儿和/或学龄前儿童。当你坐下来给婴儿喂奶的时候,请其他孩子进行读书游戏。他们将会期盼这种时间的到来。
顺便要说的是,你5岁大的孩子对于新生儿会有很多自身的感受。让她也参与照顾婴儿,是个不错的主意!
祝福你和你的家人!
劳拉博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