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39727
目 录
第-章 建构共享性的社区舞蹈集成创新机制
节 以公共舞蹈“ 点亮” 社区
第二节 建构基于 3O 模式的公共艺术创意孵化支持平台
第三节 舞蹈公共创意分享体系模型构建研探
第四节 构建创意人才与全民育成机制
第二章 公共艺术教育的行为主体及其作用机制
节 从自我到自觉: 艺术机构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第二节 政府文化采购政策对艺术普惠作用的强调
第三节 艺术机构社会外展体系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1 - 1——— 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公共艺术项目
第五节 政府主导的国民素质提升及公共艺术教育政策设计
第六节 案例分析 1 - 2——— 美国艺术基金会的公共教育项目
第七节 澳洲公共艺术实践案例研究
第三章 观众拓展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操作方法
节 基于艺术项目接受程度的观众深化研究
第二节 艺术机构社会外展实践体系建设的实际作用
第四章 公共舞蹈激活城市空间经典案例( 一)
英国伦敦“
大舞汇” ( Big Dance)
节 街头舞蹈盛典( The big street dance day) : 伦敦“ 大舞汇”
第二节 英国伦敦“ 大舞汇” 概念在北京
第五章 公共舞蹈激活城市社区经典案例( 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日
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舞蹈日” 的设立于推广
第二节 文化传承与交流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日的文化诉求
第三节 和谐共存与多元共享: 联合国国际舞蹈日的社会目标
第六章 舞蹈激活社区经典研究( 三)
社区舞蹈的新趋势及中国舞协的“ 百姓健康舞”
节 关于社区舞蹈与中国特色城市群众舞蹈
第二节 我国群众舞蹈分类新进阶: 群众性舞蹈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专业舞蹈国家机构领域舞蹈观众拓展: 百姓健康舞
第四节 走向未来的中国特色: 社区舞蹈
第七章 舞蹈激活社区实验研究( 一)
舞蹈生活体验营
节 我为心舞, 天地和谐: 舞蹈生活美学与自然文化空间再造活动
第二节 社区品牌艺术项目活动的持续发酵与壁垒分解
第八章 舞蹈激活社区实验研究( 二)
青年艺术户外营地
节 艺术与空间的碰撞: 提供在地青年艺术家创作交流的园地
第二节 青年亚文化: 非主流艺术空间的时尚与华丽跨界
第三节 关于营地建设的构想: 馆校联合与艺术跨界机制
第四节 北京关于舞蹈跨界激活城市空间的几个案例
第九章 舞蹈激活社区实验研究( 三)
目 录
北京舞蹈学院公共歌舞集“
人人舞”
节 艺术进驻社区——— 共建公众歌舞剧场与舞蹈剧场空间新概念
第二节 “ 人人舞” 剧场版——— 《 L不老, 情不了——— 筑梦• 人人舞公众歌舞集》
第十章 从“ 社区艺术” 到“ 艺术社区” :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化路径
节 台湾“ 艺术社区” 带动下交互式在地互联模式、 理念
第二节 舞蹈公共创意分享体系品牌实验区构建: “ 在线” 与“ 线上”
“ 艺术社区”
第三节 社区公共舞蹈艺术的“ 线上微群” 建设与社会拓展功能
第四节 舞蹈艺术观众拓展: 社区舞蹈教学与交互式舞蹈课例研究
第五节 面向未来: 全民共舞与艺术狂欢时代的到来
近年来,在城市小区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内,几乎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些以中、老年女性群体为主的城镇居民开始跳起了“自己的舞蹈”。其中,有时尚的国际标准舞、有质朴的民族民间舞,也有配合道具和简单音律的健身舞。在传统的太极、合唱、水书等自发文娱活动外,城市的公共空间又平添了几抹靓丽、灵动的色彩。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席卷大江南北的争议声。有人赞叹、有人喜欢,也有人不解,甚至有人指责。根据上海市的一份民意调查,市民中竟然有90.4%不支持大妈们的广场舞。为此,上海市人大代表陈萍提交过一份书面意见,建议借助政府管理的方式,把城市公共空间里的广场舞纳入一个有序的群众文化管道中。陈萍认为,目前广场舞的主力人群是曾经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她们青少年时期生活枯燥单调,经历了上山下乡、自然灾害等;到了中年,又逢社会剧变,有不少人下岗,甚至被社会边缘化,承受着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变迁;及至晚年,生活条件好起来了,社会医疗等保障逐步改善,即使到了五六十岁,身板还硬朗,精力还充沛,希望多一些文化娱乐生活和休闲消遣的需求,而广场舞就在家门口,简便易学”。陈萍还指出,大妈们“跳广场舞对于改善身心健康均有好处”;同时,“退休后的大妈们生活改善了,不再满足窝在自己家里,开始寻找社交‘新天地’——通过广场舞,结交朋友,排忧解闷。” 。相对于陈萍的客观态度,某些网络言论对于这些热衷于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则颇有些深文周纳的色彩了。2014年4月14日,微博认证名为“民办教育专家”的网络大V信利建撰文《从“广场大妈舞”看“文革流毒”》,直接将“大妈广场舞”热遍大江南北的原因归之某种特殊的文化情结——“她们所以热衷‘广场舞’,除了健身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找回在她们儿童少年曾经为之热血沸腾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或者说是对文革那种大轰大闹,在伟大领袖指引下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他人头上的火红时代的追忆。”并称“广场舞”基本上就是文革时期的“大喇叭”加“忠字舞”的结合。 比较普遍的还是“扰民论”。同样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肯定会有人有不同的文娱方式,所以,某些广场舞过高的音量成为大家公认的问题。有论者称,设若广场舞的管理和艺术水准能够有所提升,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时评作家鄢烈山则从“时代病”的角度,对“广场舞”负面影响的社会动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广场舞”大妈们之所以喜欢把音乐分贝调的过高,是一种没有分清“公域”与“私域”的不文明行为,依靠的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理 到底,发生在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空间里的这种自发的文娱活动该如何认识?如何管理?如何发展?一时间成为政府、民间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起源于2008年。在举国同庆的奥运之年,笔者带领一支小小的团队,参与了奥运热场民间活动的一次策划选拔活动。当时,担任评委的潘志涛教授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潘志涛教授一直是位社区舞蹈的热心推手。他曾经有感于“麦当劳文化”对我国市民生活的侵蚀与影响,提出了“去麦当劳化”的主张,并在这个逻辑起点上,给那些活跃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种自发的或自觉的舞蹈活动送上了一个有意思的称谓——“城市民间舞”。受潘教授启发,我们将关注的焦点从万寿寺路北侧的国家舞校——北京舞蹈学院,转移到了万寿寺路南侧的的“城市民间舞”活动基地——紫竹院公园。从清晨到日暮,万寿寺路南北两侧都是乐声声、舞翩翩……但究竟,这两者的运作机制到底有何不同呐?带着诸多的疑问,笔者开始从紫竹院公园等公共空间入手,对这一特殊的舞蹈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追踪观察与思考,并且把这一焦点问题放在北京市城市创新的大背景下进行关照。从建设“世界城市”的努力,到建成“精品文化创作中心”等六个中心的规划,北京市的城市创新战略逐步成熟。而广场舞升级等公共空间里的新艺术、新行为,无疑会成为对北京市城市创新战略的一个积极呼应。选取紫竹院公园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是因为它连接着这片地域的过去和未来,也勾连着参与性公共舞蹈与创造性舞蹈基地的辐射与交互影响。紫竹院公园地处“上风上水”的海淀区,是清代皇家游赏颐和园的必经之地。但是作为北京市远近闻名的“舞蹈公园”,紫竹院公园的参与性广场舞蹈还是从该公园免费开放之日才大兴其盛的。笔者初关注紫竹院公园里的广场舞蹈,还是从舞蹈对于中老年业余生活的积极推动作用入手的,关注的焦点还不是公共空间里的舞蹈或舞蹈创意表达。随后,通过调研访谈、交流演出、影像信息采集等实践研究方法,笔者对于广场舞蹈的关注视野逐步打开。一方面,研究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北京等大都市公共空间的舞蹈,而且也逐步放大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于某些县城和乡镇。调研显示,在当下中国城镇的公共空间中,以健身和自娱自乐的广场舞蹈已经取代早年的秧歌等普及型舞蹈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如何看待广场舞的低端化生存现状等更深层的问题,也成为笔者研究的新的重点和难点。在带领师生团队集体攻关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也在实践中验证了我们的一些理论假说。2009年,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个以拍摄紫竹院“城市民间舞”生态为题材的专题片诞生了。这部名为《紫竹》的短片,获得该年度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之后,对于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城镇公共空间内各类市民舞蹈活动的关注,成为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同时,我们也在反思专业舞蹈或称学院派的观众问题——如何有效拓展艺术舞蹈的观众,使之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高雅艺术,成为我们另一个深入系统研究得专业问题。以调研、创作、策展、翻译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我们系统调查了北京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民间舞蹈队的生存、创作和管理现状,并结合我们对国内外社区艺术管理和社区舞蹈创作研究成果的译介,集中力量探讨了积极呼应广场舞蹈热,以专业团队介入民间自发艺术团队的培训与创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从文化属性来看,应该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使广场舞等公共空间里的自发文娱活动能够逐步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在技术层面上则要让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舞者可以跳出“自己的舞蹈”。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城镇公共空间里的“舞者”并没有特定的文化身份意识,也没有明晰的创意表达诉求,才会因个别人“哄抢”公共空间等不文明行为而招致对市民自发舞蹈活动的诟病。虽然初,那些在公共空间里开始跳舞的人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健康地生活而在业余时间的“空地”上合乐律动。但随着跳舞、习舞的经验不断增长,她们也开始逐步想要跳出“自己的舞蹈”了。她们对于舞蹈的热情和付出,也感动了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她们自发地进入公园“采风”,并着手到公园跳舞、授舞,甚至和“大妈们”一起编舞。从开始零星地尝试,到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与紫竹院街道办事处的系统合作,再到一代代大学生的传帮带,再到社区和校内的一次次创意集成实验。就这样,万寿寺路两侧的两个“舞蹈基地”在创意激发与活化社区的系列实践中走出一条新的创造路径。其次,如何从专业的角度介入,提升广场舞的创造性含量和规范化呈现,则成为舞蹈界关注社区、关注民众的一个新热点。例如,近些年,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发推广的“百姓健康舞”,客观上推动了不同城市公共空间里的参与性舞蹈活动的“专业化”程度。其次,作为舞蹈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也推出了一系列催化城市公共舞蹈创意集成的实践研究。其中,“人人舞”系列创意实践活动和“青年艺术户外营地”系列跨界创新实践活动,分别从中老年群众性舞蹈和青年跨界创新舞蹈创作的角度,探讨了专业团队进入公共舞蹈创意领域,用具体措施和技法催化其创意集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后,我们主张,打通专业舞蹈与非专业舞蹈的壁垒,借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等政策平台,改“被动送戏”、“消极支教”为制度化的主动参与,倡导公共舞蹈创意集成服务,从而让公共空间里的舞蹈更具创造性,让创造性的公共舞蹈激活钢筋水泥丛林构成的城市空间。使公民在快乐生活、快乐舞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创造力,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成为一个我们可以诗意地栖居于此的共享活力空间,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本课题研究从经典案例入手,以北京地区社区舞蹈为重点研究对象,兼及其它地区和其它国家的相关资源梳理和整合,就是试图在理论上搭建一个创新型的社区舞蹈共享式信息平台,并借助有关研究性、主题性舞蹈教育或拓展项目对提升我国舞蹈生态系统建构提供个案式的或者信息网络式的集成服务机制,促进专业舞蹈和社区舞蹈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还策划了一系列舞蹈专业人与社区舞蹈参与人士的互动式主题实践项目,将从实践研究和范本研究的角度,为建构可持续化的舞蹈生态优化提供参照。希望突破的难点就是力争在理论、政策和实践等层面上,探索在原有“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等政府文化共享工程的基础上,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参与性的社区舞蹈创意集成系统,以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实现专业舞蹈的观众拓展和非专业舞蹈的创意提升这样一个双赢目的的信息资源库。在普通大众与舞蹈专业人士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专业舞者、编导、社区舞蹈爱好者、政府主导的文化场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集成平台。使民众的参与性得到化发挥,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两类不同的风格平等对话与互动。我们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将原有国家文化管理体制下纵向积累的专业舞蹈创意资源(含创作者和作品等)与现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和创意激荡的推动,推动专业“舞蹈社区”(含专业艺术院校和院团)与在地“社区舞蹈”的优势互补外,使现有舞蹈文化资源的优势化。在此基础上,职业“舞蹈社区”与在地“社区舞蹈”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推动区域舞蹈的良性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舞蹈接受者从单向接受向参与式接受的过渡。而这种过渡将有助于不同的参与主体对自我及对方文化身份建立新的认识,在打破原有文化隔阂(含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文化区隔)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城镇化背景下基于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新型“艺术社区”,从而为建构我国创意舞蹈可持续发展系统打下一个新基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