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75540
编辑推荐
本书是周士琦先生的首部个人专著,填补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发展同类研究空白;
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手资料,展现我国六十年来诸多经典展览的设计历程,折射中国展陈设计发展史;
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未来的发展助力。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我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大师周士琦先生从业六十余年的精品文章,配合大量展览史料照片及艺术作品图片,包括经典展陈的老照片、设计手稿等,既谈展览之“法”,又议展览之“道”, 记载六十年中国博物馆记忆,讲述中国博物馆展览故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全书包括我国博物馆前辈专家苏东海老先生的序言及作者自序,分为上篇“再现——博物馆陈列的思考”、中篇“展陈·览新——各类陈列的设计艺术”、下篇“时空——历史文化对谈”以及附录“回想——陈列艺术六十年”,完整呈现了周士琦先生六十年博物馆展陈思想,以及中国博物馆展陈在理念、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目 录
序一 / 苏东海
序二 / 周士琦
上篇 再现——博物馆陈列的思考
培养设计敏感意识
博物馆陈列的思考
新时期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回顾与展望
对我国博物馆照明事业发展的回顾
汉字源流及形式美
培养设计敏感意识
博物馆陈列的思考
新时期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回顾与展望
对我国博物馆照明事业发展的回顾
汉字源流及形式美
中篇 展陈·览新——各类陈列的设计艺术
谈宋庆龄故居的陈列形式设计
名人故居辅助陈列的艺术设计
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总体设计
南斯拉夫革命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探讨
筹办『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文物资料展览』的体会
对『中国革命史』陈列艺术设计的思考
『钟铃大观』陈列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中山堂孙中山纪念展艺术设计构思
皇家园林·古建·展示空间——颐和园澹宁堂宫廷家具珍品展设计构想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出土文物改陈设计
见物思人 见景生情 铭刻于心 永志不忘——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后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在纪念馆的运用
谈宋庆龄故居的陈列形式设计
名人故居辅助陈列的艺术设计
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总体设计
南斯拉夫革命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探讨
筹办『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文物资料展览』的体会
对『中国革命史』陈列艺术设计的思考
『钟铃大观』陈列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中山堂孙中山纪念展艺术设计构思
皇家园林·古建·展示空间——颐和园澹宁堂宫廷家具珍品展设计构想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出土文物改陈设计
见物思人 见景生情 铭刻于心 永志不忘——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后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在纪念馆的运用
下篇 时空——历史文化对谈
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周士琦先生访谈录 / 艾晶 李晨
博物馆实用美术设计思想的火花——与周士琦先生对话 / 程旭
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周士琦先生访谈录 / 艾晶 李晨
博物馆实用美术设计思想的火花——与周士琦先生对话 / 程旭
附录 回响——陈列艺术六十年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陈列设计师
陈列·周士琦
后记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陈列设计师
陈列·周士琦
后记
前 言
序一
我与周士琦同志是多年的老朋友、好朋友,我们见解相同并且志同道合。他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方面,非常难能可贵地始终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坚持陈列艺术设计与陈列技术设计的统一;坚持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近年来,在陈列设计方面,常常出现过分强调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的现象,使技术淹没了艺术,从而降低了艺术的格调。创新是从传统中诞生出来的,“新”不能只是目的。如果把创新抽象化,它的实践价值就会降低,就会浅薄。我们应该求新,这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但要理智地对待创新。周士琦同志的坚持表明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艺术家。
苏东海
序二
我少时家贫,喜欢画画, 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北平艺专),靠救济金和解放后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2017年是我入学七十周年。 1948年,我曾接受北平艺专地下党小组的领导。经侯一民同志介绍,我加入了进步艺术青年联盟。时至 2018年,又是一个七十周年,在此之际出版本书,是我博物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激动万分,衷心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对我的培养与帮助。另外,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组同仁们为我多方查找档案材料,整理、拍照、设计、编辑并出版了本书。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在这里一并感谢!
我热爱博物馆事业,弹指一挥间,已从事陈列设计工作六十余年。从目前整理的现存手稿与绘图里,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作为设计师的思考。其中,部分内容反映了当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的一些教学成果,它们也是我学习的笔记和设计资料。如今翻阅它们,也自然让我想起当年徐悲鸿院长的教导:“尽精微、致广大,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些也是我对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是我学习传统如何与新设计思想结合的集成,是我继续在博物馆之路上前进的印证。尽管我的人生道路有过坎坷,但我一直保持信念。在美院毕业典礼上,我给母校留下了纪念牌匾——“坚守岗位,永不掉队”——这是指引我一生的誓言。
今天我有幸逢上新时代,更想多做些奉献。愿本书的出版,能为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奉献绵薄之力。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周士琦
近年来,在陈列设计方面,常常出现过分强调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的现象,使技术淹没了艺术,从而降低了艺术的格调。创新是从传统中诞生出来的,“新”不能只是目的。如果把创新抽象化,它的实践价值就会降低,就会浅薄。我们应该求新,这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但要理智地对待创新。周士琦同志的坚持表明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艺术家。
苏东海
序二
我少时家贫,喜欢画画, 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北平艺专),靠救济金和解放后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2017年是我入学七十周年。 1948年,我曾接受北平艺专地下党小组的领导。经侯一民同志介绍,我加入了进步艺术青年联盟。时至 2018年,又是一个七十周年,在此之际出版本书,是我博物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激动万分,衷心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对我的培养与帮助。另外,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组同仁们为我多方查找档案材料,整理、拍照、设计、编辑并出版了本书。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在这里一并感谢!
我热爱博物馆事业,弹指一挥间,已从事陈列设计工作六十余年。从目前整理的现存手稿与绘图里,大家可以了解到我作为设计师的思考。其中,部分内容反映了当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的一些教学成果,它们也是我学习的笔记和设计资料。如今翻阅它们,也自然让我想起当年徐悲鸿院长的教导:“尽精微、致广大,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些也是我对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是我学习传统如何与新设计思想结合的集成,是我继续在博物馆之路上前进的印证。尽管我的人生道路有过坎坷,但我一直保持信念。在美院毕业典礼上,我给母校留下了纪念牌匾——“坚守岗位,永不掉队”——这是指引我一生的誓言。
今天我有幸逢上新时代,更想多做些奉献。愿本书的出版,能为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奉献绵薄之力。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周士琦
媒体评论
其一
中国博物馆发展至今,走过了百余年的道路。作为博物馆*重要的职能之一,博物馆陈列艺术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作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早一批实践与探索者,周土琦先生1951年学业有成后,即投身于博物馆规划与陈列艺术设计中,历任中央美院展览工作室、中国革命博物馆美工部设计组组长、研究员,北京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陈列设计委员会主任等,先后策划过多个国际及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展,如莫斯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成就展;鞍钢三大工程施工展等。
在6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周先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本书的四个部分,既有从宏观角度对博物馆陈列设计概念、定义、社会角色的思考,也有历史与综合类博物馆陈列艺术、人物类纪念馆陈列艺术的案例分析,同时还收录了国内一批中青年陈列艺术专家的相关文章。因此,本书从侧面理清了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以有助于总结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艺术经验。
因此,这本由从事专业近70年的*专家撰写的,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节点以鲜活的展陈为案例的陈列艺术专著,可谓填补了相关的空白。
在此我郑重推荐本书参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安来顺
国际博协副主席
在6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周先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本书的四个部分,既有从宏观角度对博物馆陈列设计概念、定义、社会角色的思考,也有历史与综合类博物馆陈列艺术、人物类纪念馆陈列艺术的案例分析,同时还收录了国内一批中青年陈列艺术专家的相关文章。因此,本书从侧面理清了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以有助于总结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艺术经验。
因此,这本由从事专业近70年的*专家撰写的,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节点以鲜活的展陈为案例的陈列艺术专著,可谓填补了相关的空白。
在此我郑重推荐本书参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安来顺
国际博协副主席
其二
中国博物馆协会艺委会陈开宇副主任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为周士琦先生著作申报国家
出版基金写一篇专家推荐意见,感到欣慰之余,内心也存些许惶恐,因为作为先生的同事我太熟悉周先生了,同时又非常敬重他,因为他的成就与为人。
周士琦先生是我国博物馆界几乎无人不知的老专家。
首先,周先生是艺术家。先生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先后在中央美院展览工作室、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任美工部设计组组长、研究员,后长期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陈列艺术设计工作,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设计艺术专家。为新中国展览艺术设计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参与设计多个国际及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展,也为博物馆陈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品难以计数,成就斐然。
其次,周先生还是教育家。作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早一批实践与探索者,先生将美院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无私传授给晚辈,他是国家文物局扬州陈列艺术培训班的主要组织者和教师。目前,他的学生已成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领域的骨干力量。
今年是周先生学艺从艺70年,本书既有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宏观思考,也有对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珍贵案例分析,内容典型直观生动,是一本多维度的跨越时空的陈列艺术论著,是对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经验的亲身体会,对于博物馆从业者是一本难得的可资珍疲的著述。
在此,我作为周土琦先生的同事,非常高兴并愿意推荐该书参评国家出版基金,相信该书的出版定会成为轰动博物馆业界的一件喜事。
中国博物馆协会艺委会陈开宇副主任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为周士琦先生著作申报国家
出版基金写一篇专家推荐意见,感到欣慰之余,内心也存些许惶恐,因为作为先生的同事我太熟悉周先生了,同时又非常敬重他,因为他的成就与为人。
周士琦先生是我国博物馆界几乎无人不知的老专家。
首先,周先生是艺术家。先生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先后在中央美院展览工作室、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任美工部设计组组长、研究员,后长期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陈列艺术设计工作,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设计艺术专家。为新中国展览艺术设计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参与设计多个国际及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展,也为博物馆陈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品难以计数,成就斐然。
其次,周先生还是教育家。作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早一批实践与探索者,先生将美院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无私传授给晚辈,他是国家文物局扬州陈列艺术培训班的主要组织者和教师。目前,他的学生已成为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领域的骨干力量。
今年是周先生学艺从艺70年,本书既有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宏观思考,也有对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珍贵案例分析,内容典型直观生动,是一本多维度的跨越时空的陈列艺术论著,是对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经验的亲身体会,对于博物馆从业者是一本难得的可资珍疲的著述。
在此,我作为周土琦先生的同事,非常高兴并愿意推荐该书参评国家出版基金,相信该书的出版定会成为轰动博物馆业界的一件喜事。
陈成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