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9325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对工程文化涉及的内涵、历史、现实、思维、哲学、艺术等要素的论述和分析,以若干“知识点滴”作为实例,探讨工程文化作为制造业工程创新路径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作为理论探讨的读物,也可以作为普及工程知识的参考书。
1.1工程与工程文化
1.1.1工程的概念
1.1.2工程文化的理性思考
1.2工程的本质
1.2.1基于建构观点的工程本质
1.2.2基于存在观点的工程本质
1.2.3基于价值观点的工程本质
1.2.4基于文化观点的工程本质
1.3工程的内涵
1.3.1内涵概念解析
1.3.2关于内涵式发展
1.3.3工程的文化内涵
1.4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
1.4.1概念描述
1.4.2辩证关系
第2章工程的历史溯源
2.1工程的起源
2.1.1工程与认识活动
2.1.2基于造物的工程起源
2.1.3基于方法的工程起源
2.2工程的发展
2.2.1采集、狩猎的原始工程发展阶段
2.2.2农业、手工业的工程发展阶段
2.2.3工业革命的工程发展阶段
2.2.4信息革命的工程发展阶段
2.3工程的演化
2.3.1词义辨析
2.3.2要素作用的工程演化
2.3.3工程演化的动力和机制
第3章工程的时代使命
3.1工程与经济改革
3.1.1工程活动与经济活动
3.1.2新经济下的工程发展
3.1.3供给侧改革中的工程文化
3.1.4经济新常态与工程
3.2工程与国家发展
3.2.1工程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3.2.2工程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3.2.3工程与“互联网 ”行动计划
3.3工程与教育改革
3.3.1教育与工程教育
3.3.2工程之于人的塑造
3.3.3“新工科”工程教育
3.3.4基于工程的素质教育
第4章工程与思维
4.1思维的本质
4.1.1思维的含义
4.1.2自我意识提升——思维的发展
4.1.3思维方式
4.1.4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
4.2“物”的存在——实体思维
4.2.1“实体”的词义解析
4.2.2基于经济的实体思维
4.2.3基于政治的实体思维
4.2.4基于文化的实体思维
4.3“物”的建构——工程思维
4.3.1工程对思维的影响
4.3.2工程思维的概念分析
4.3.3工程思维的特征
4.3.4工程思维的方法
4.3.5工程思维的流程
4.4“物”的新生——创新思维
4.4.1工程创新
4.4.2工程创新思维
第5章工程与哲学
5.1工程的唯物观
5.1.1工程的唯心观
5.1.2工程的旧唯物观
5.1.3工程的历史唯物观
5.1.4工程的辩证唯物观
5.2工程的系统观
5.2.1系统和系统观
5.2.2工程系统
5.2.3系统工程
5.3工程的伦理观
5.3.1伦理和伦理观
5.3.2工程的伦理观问题
5.3.3工程师的伦理意识与责任
5.4工程的价值观
5.4.1价值和价值观
5.4.2工程的利益价值观
5.4.3工程的公益价值观
第6章工程与艺术
6.1艺术的魅力与表达
6.1.1艺术的形式
6.1.2艺术的魅力
6.1.3艺术的工程表达
6.2工程设计与艺术
6.2.1工程设计的艺术要素
6.2.2工程设计的艺术方法
6.2.3工程设计的艺术特征
6.3工程材料与艺术
6.3.1材料的工程属性
6.3.2材料的艺术属性
6.3.3材料工程属性和艺术属性的关系
6.4工程制造与艺术
6.4.1传统工艺与艺术
6.4.2数控工艺与艺术
6.4.33D打印技术与艺术
6.4.4表面处理工艺与艺术
6.4.5电火花工艺与艺术
第7章工程文化的路径探析
7.1基于中国制造的路径思考
7.1.1理性的路径思考
7.1.2实践的路径思考
7.1.3创新的路径思考
7.2“文化自信”的路径探寻
7.2.1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自信
7.2.2最具实感的自信——工程文化自信
7.2.3工程文化自信筑就工程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如同“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文化”也是一个内涵极其深刻、外延极其广博的词汇,我们几乎想不到没有文化存在的任何时间、空间。正是因为文化的广博性,让我们感觉探讨文化问题是一件既简单又非常艰涩的事情。简单是指可以信手拈来,而艰涩意味着可能永远也挖掘不完甚至琢磨不透哪怕只是某一个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工程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工程贯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对工程文化的探讨也是无法穷尽的。这就是说,我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以怎样的视角去分析探讨工程文化?是泛泛地谈,罗列工程学科中的文化现象加以阐述,还是确定一条包含特定主题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抓重点方面展开思想?我选择的是后者。工程学科名目繁多,每一个学科都包含着共性的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但却缺乏一种汇聚性的、使人产生内心感悟的深度。“实体建构”是工程的本质所在,怎样在“实体建构”中发掘工程活动的文化价值,这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问题,也是探索工程创新发展路径的问题。它贴合了我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路径研究”(批准号: DIA170372))的研究本意,对于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良好的指向作用。但我仍惴惴不安,不知在书中是否能够将设想的内容表达清楚和透彻,我将尽己所能。
我选择的自认为是工程文化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1) 工程与历史。知古鉴今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哲思。历史传承下来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人类继续向前的宝贵财富。工程在人类漫长的“造物”历史中演变进化,积淀下无数让人心灵震撼、心驰神往的文化精髓。由此,工程文化体现在历史上,是一条继承与发展、吸收与创新的奋进之路。
(2) 工程与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一个时代像当今社会这样,将科学文化、产品文化、生活文化、思维文化等如此高度地融合在一起。当代中国,处处迸发着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而工程文化首当其冲。将生态的、智能的理念融入工程中,使工程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相互交融的理性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程文化体现在当代,是一条天人合一、共生共享的理想之路。
(3) 工程与思维。思维是深层次的文化现象。个体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一个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导向。工程活动中,存在实体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三种形态和层次。实体思维侧重于静态的物的构型及其功能的实现,工程思维侧重于工程物建构的动态过程,创新思维则追求产生新的工程物或改进现有工程物的思维阶跃过程。工程文化体现在思维上,是一条思维创新、寻求突破的探寻之路。
(4) 工程与哲学。工程物的建构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自身的新旧更迭,它们彼此之间能否相互协同,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何,这些问题中包含着许多诸如矛盾的、辩证的、演化的、方法的哲学观点,用这些观点审视工程、决策工程、评价工程,会使工程实践活动更加充满理性,通过工程的实施过程,人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三观得到锻炼,探索精神得到加强。工程文化体现在哲学上,是一条理性思考、探求方法的智慧之路。
(5) 工程与艺术。工程是物的建构,艺术是美的感受。人们在实现生存目标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精神的满足,艺术是这种满足的直接表达。工程与艺术的紧密相连,让工程成为传播艺术美、感受艺术美的载体,让艺术有更多、更充分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既有哲理,又充满了人性的情感。工程文化体现在艺术上,是一条向往美好、通往希望的情感之路。
这五方面的内容并不能穷尽工程文化的全部内涵,但作为一个学术架构的支撑还是有较强力度的。我反复在想,无论是一名工程领域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名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在这几方面做些思考,付诸些实践,那么其自身的修养和工作的实绩都会不枉这番功夫的。因为工程和工程文化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个体都是有身心影响力和成长推动力的。
作为一名工程领域的教师,我深知自己的学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本书中必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希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作者
2018年10月
生活在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世界,你是否会产生这样的意识: 你接触到的一切,你经历过的所有,都与“工程”息息相关?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一级台阶,一道沟渠; 复杂得让人目不暇接,如桥梁、大厦、高空栈道。无论是手的触摸,还是目光的触及,在脑中留下的印迹,或是体验,或是情感,或是不经意间的一次邂逅,究其根本都来源于“工程实体的建构”,或者说,就是“工程造物”。了解工程,认识工程,是每个人提高自身素质、发展思维能力的一条新的路径。
1.1工程与工程文化
对工程的认识来源于人自身的生存。物质的存在和形态变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人们在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物、改变物时,就逐步形成了工程的萌芽。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至今,工程的价值和功能已经成为社会牢不可破的发展基础,工程本身也在人的个体和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刻下深深的烙印。工程的中心任务是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一定的原材料和工艺方法实现目标指向的有形物的建造。在工程任务实施中,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物的实体的产生而展开,首先出现在大脑构思之中的是工程的具体内容,如人、物料、场地、设备、环境等要素。除了技术内容,还包括政策、法规、质量、安全等诸多非技术要素。在工程实施涉及的内容、目标和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文化现象,它们对工程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工程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整体,它体现的是“物的建构”的文化特征,是融合在物质需求中人的精神追求的价值体现。
1.1.1工程的概念
“工程”一词对多数人来说都耳熟能详。无论对“工程”一词多么熟悉,作为追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个体,作为有志于投身创造的受教育者,都应该从概念入手,深刻地认识工程、理解工程。工程是一种将人们构思、设计中的物的实体实现出来的主观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组织性和规律性。所以可以说工程是基于实体建构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面对历史进程中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世间万物,面对社会的物质文明进程,我们必须认识到工程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活动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应用科学原理,探寻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由此形成了工农业生产不同领域基于科学原理应用的知识体系,即所谓工程学科。故“工程”一词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实践活动,二是学科总称。
着眼于实体建构的工程是狭义的工程概念。如果将工程的外延拓展,将其拓展至文化、精神的层面,就产生了通过物的建构致力于社会普遍文明价值观念提升的广义工程概念,如希望工程、扶贫工程、爱心工程等。再进一步拓展,由物的建构引申到普遍意义的实践活动,再深入到深刻的思想领域的实践变革,就产生了思想建设工程的概念,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触及灵魂深处,涉及社会各领域的深刻意识形态和组织变革。当然,在本书中,我们还是将工程的含义聚焦于基于“物的建构”的社会实践活动。
工程是伴随人类认识活动和文明进步的历史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求,包括对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特别是对赖以生存的工具的需求。人类为获得生存的条件,进而追求生活的美好而进行辛勤劳作,逐渐制作、建构出无数新的现实存在物,从石器到硅器,从手工到智能,从土屋窑洞到高楼大厦,从荆钗布裙到绫罗绸缎……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历史。现代工程源自古代,但其内涵已经得到极大的拓展,主要表现在现代工程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
工程具有如下属性。
(1) 工程的实践性。
工程的所有实施内容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和表达出来,因此实践性是工程最突出的特性。
将工程定义为“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在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属性。
(2) 工程的社会性。工程的目标是服务于人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工程的产物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活动的过程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其社会属性贯穿于工程的始终。
(3) 工程的创造性。创造性是工程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在工程活动中,通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并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从而创造出社会、经济效益,创造出具有文化特征的“工程建造物”。
(4) 工程的价值性。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活动的实施,取得一定的工程利润,这是工程的经济价值。此外,工程活动的开展应该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由此使得工程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方面发挥作用,这也就是工程的精神和文化价值。
(5) 工程的综合性。工程的综合性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学科和专业知识是综合的,必须综合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各种知识,才能保证工程产出的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技术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经济、法律、人文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 工程的科学性与经验性。遵循科学规律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同时,为使工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要求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人员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相关领域实践经验。
(7) 工程的系统性。任何一项工程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工程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并最终实现预期目标,发挥其设计功能,同时产生效益。
(8) 工程的伦理约束性。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实施用于造福人类而不是摧毁人类,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受到道德的监管和约束。尽管工程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缺乏道德制约,它对人类生活也会产生破坏性的乃至毁灭性的影响。
1.1.2工程文化的理性思考
殷瑞钰院士在《工程哲学》中对“工程文化”做了如下阐述: “工程文化在概念内涵上同时与‘工程’和‘文化’有了关联。可是,另一方面,工程文化的含义既不等于‘工程’,又不等于‘文化’。它是在工程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交叉集合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必须从两者的交叉、渗透与综合创新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工程文化这个新概念的含义。”在本书中,我们正是把工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理论和实践内涵的。当然,这个整体是建立在分别对“工程”和“文化”两个概念的深刻把握基础上的。后面我们会将工程放在文化的诸多重要组成方面去深入理解工程文化的整体内涵,并落脚于作为发展路径的现实意义上。基于对“交叉、渗透与综合创新”的理解,这里将工程文化描述为: 人类在基于物质世界的“造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创造形成的由建构目标和过程彰显出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活动总和。
基于物的建构,工程的含义是“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于是,工程文化就可以理解为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可以说,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悠久的工程造物历史,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将工程赋予文化的意义,在工程设计建造中体现出某种象征的文化内涵。工程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对人的实践认识的根本观点: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3.可以看出,人作为主体,从最初的感性活动开始,就成为并一直延续着实践的主导作用,而实践又在不断地反作用于人的主体,加深着人的主体的认识能力并促进人进一步为了生存发展去实践。马克思的实践观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就是在自觉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完善和提高自我,“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50.在不断循环和深化的实践中,人的精神、意志、思维、知识以及由此影响到的社会的形态、风貌、政治、经济、宗教等都成为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实践观在奠定了其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的同时,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清晰架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下,实践与文化并不是外在的、彼此可分离的两个概念,而是具有同生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本质联系的孪生体关系。一方面,文化本质
上是产生于实践的,社会发展中所有文化的东西都是在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积蓄形成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论述充分说明了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文化在生成并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根基的文化理论深刻阐释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从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中都可以具体地体会出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宽泛外延的概念。面对生存的需求,实践首先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是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满足,“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879.
。从这个角度理解,工程就应该进入人们的视线。工程实践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进而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实践过程。而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生的大量工程事件(以工程建造物的遗存为标志)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风情的、精神意志的、政治权威的、诗情画意的……这些文化的东西以工程作为载体,永世流传。于是,“工程文化”就成为一个极具理论深度和情感意境的整体概念,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的文化理论是其无比深厚的理论源泉,而人们在历史遗存的工程建造物前发出的感慨和对历史未来的畅想就是这种情感意境的充分表达。
工程文化理性思考的另一方面是工程文化中蕴含的辩证思想。物质和意识,矛盾和运动,联系和发展,实践和理论,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问题在工程文化的深刻内涵中都有充分体现。“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 4445.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的论述,在“工程文化”中可以鲜明地体会到。工程的物质性是突出而且具体的,工程造物是亘古不变的存在真理。工程中所富含的文化意义是人们通过意识在物的存在中感受出来的,如果究其根本,经常也是人们受某种“物”(自然的或社会的)的现象的启发,在意识的作用和能动下创造出工程建造物并使之具有了文化特征。唯物论中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工程文化的内涵中得到充分体现。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工程在演化过程中,其自身内部的要素矛盾是其进化的根本动力,而社会环境的文化冲突对其也具有重要影响,诸如权力争斗、观念变化、认识不同、制度更迭等,这些文化冲突往往会从根本上左右工程的取舍及方向。有时还会用工程手段(军事)去化解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与文化的本质联系实际也是矛盾运动中的必然联系。事物都是联系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工程要素间的联系是工程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而文化也是联系产生的结果,因为无论何种联系,首先是通过人的意识建立起来的,有时意识本身就是这种联系。所以说,工程文化的整体概念也是借助联系形成并发展的。
1.2工程的本质
从对物的获取和改变角度看,工程的本质是建造。对基于建造的工程本质的理解,可以从工程目标和结果着眼。创建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需求的人工存在物是工程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工程实施的结果。在这个层面上,人工存在物的实现是工程实践活动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核心意义上的本质。应该说,作为存在物构建的工程,是人们对工程本质最本能和最直观的理解。这是由人的生存和社会属性决定的。许多先哲和学者围绕“物的建造”和“实践活动”对工程的本质做了精辟的阐释。殷瑞钰院士在《工程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工程的本质为“造物的实践活动及过程”,是“各种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其中着重强调工程是“实践活动过程对工程要素的集成”。在基于物的观点理解工程本质的基础上,其概念外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1.2.1基于建构观点的工程本质
建构的本意是物的构思、设计和建造。在文学艺术创作、社会科学研究中引申为作品或研究成果形成框架并进一步填充内容的过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从建构的角度审视工程的本质,直观而自然。无论是物的建构还是意识形态的建构,都能使人清晰明了地理解工程的本质。这里我们更多地强调物的建构,从最直接工程建造的层面探寻工程的本质。沿着人类生存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从简陋的石器到叉凿斧锯等工具的发明使用,从最原始的栖居住所到豪华宫殿的建造,从荆钗布裙到绫罗绸缎,无论是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还是显示贵族的身份地位,抑或是战争中军事谋略的表达,工程建构的步履伴随时代的变迁从未停歇过。
建构是技术,建构是艺术,建构也是文化。有了建构,才逐渐有了文明,也才逐渐积蓄下了文化。为数众多的中国古文化遗址无一不是以各具特色的出土文物——工程建构物为文化构成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代表了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色彩不同、造型各异的陶器体现出文化的主色调,民居风格、工具、器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作水平。7000年的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光耀着华夏。
从建构的角度理解工程的本质,不仅要注意物品建造的文化传承性,更应关注工程建筑结构的艺术性、巧妙性和坚实性。应县木塔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的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的辽清宁二年,是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而建。它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岁月,经受过风霜雪雨、大小地震、战乱炮火,至今仍巍然屹立。作为世界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建筑,整个结构不含一根铁钉,从建构技艺上显示了中华民族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成为世界木建筑史上最具价值、包含丰富抗震避雷等领域科学知识的宝贵财富。
【知识点滴】应县木塔(释迦塔)千年不倒有着科学道理。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结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冲耗能作用,其减震能力设计能与现代建筑工程的科技水平相媲美。从结构上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矩形、单层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应县木塔则是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整个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又分别由梁、枋等结构件纵横相连,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式结构。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木塔外观为五层,而实际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计有一个暗层。从外看暗层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建筑格局极为巧妙。经过历代的加固,暗层内又非常科学地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框架结构层,其力学性能非常好。在四道圈梁的共同作用下,木塔的强度和抗震性能也就大大增强了。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消耗部分能量,起到了减少变形的作用。除此之外,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这样,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释迦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在当代,以建构物为突出特征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不断增强着民族自信,推动中华民族迈向世界强者之林。“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旨在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行动纲领,其工程建构的特征极为明显。不仅直接指向十大领域高端装备产品的建构,同时也是相关体制机制以及周围环境要素协调措施的建构。“中国制造2025”关注的是国家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进程,是一项波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宏伟工程,这是由其“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1.2.2基于存在观点的工程本质
存在是现实社会中作为客观对象的实体和虚体的总称。在人的意识基础上,存在可以定义为被感知的事物,其中同样包含了实体和虚体。对于实体,其占据空间位置的特征致使其与工程相联系的属性十分明显。用实体建构的概念去描述工程的本质其实更加符合人作为生物实体的思考习惯。作为实体的存在,包括人本身,在从古至今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中,以工程为载体或为方法手段,发展着文明,提高着人们生活的满足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事实上,基于实体的存在,就是基于物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理解工程的本质,就是造物的实践活动。
而对虚体的理解似乎要复杂一些。从字面上看,虚体一词是为与实体相匹配组成一对哲学概念而引出的。否则,由“虚”一个字表达相关含义便够了。况且,“虚”与“体”两个字从含义上似乎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就像科学上为了研究的清晰和方便,为了整齐划一和体系完美而构建的一些概念或提出的一些假说。虚体也是这样,终究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而定义的。如果说工程是通过构建实体并发挥其功能来实现它的社会价值,那么在实体构建过程中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一是要素本身,包括技术方面的和非技术方面的。二是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设计和工艺之间、质量和管理之间、效率和设备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把除了人、财、物等实体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归于虚体,特别是像属性、联系、影响等要素的虚体特征更为明显。这样看来,事实上,这里论述的实体与虚体直接理解为物质和意识也未尝不可,因为所有的属性、联系等都来自于意识,构建于意识。
从哲学上讲,虚与实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既没有完全彻底的虚,也没有完全彻底的实。比如科学技术里的虚拟仿真是利用虚的手段来表达实的原理。依认识的差异,很多事物可能介于虚实之间。虚体可以定义为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的“物”。在人的意识作用和加工下,虚体较之实体可能不仅仅在于产生一个或一些功能,其内在属性可能更趋丰满,更趋理性,更趋智慧,更趋哲思。从人的追求、奋斗、激发潜能来看,目标、理想、信仰都可以看作虚体的存在。而在这里,虚体所发挥的广义的“建构”作用是十分具有积极意义的,由此也就延伸出广义的工程本质。凡是针对存在而进行的创造、建造、改变都可称作工程。这就囊括了“物”的工程和“意识形态”的工程。必须注意到,“物”的工程和“意识形态”的工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在交叉的。“希望工程”是针对国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实施的一项“意识形态”工程,但其中如果剥离了学校、设施、师资等“物”的要素,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和价值; 三峡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物”的实体工程,但其中精神、文化、政治、法规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极其丰富。
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认知虚体去把握实体,再通过创造和改变实体去表达虚体的过程。
存在含义的基本阐释是“有”,它是一个很广的哲学范畴。存在的东西不一定是工程,但工程的所有一定是存在。工程本身是一种存在,工程的对象——世间所有人工物更是一种存在。用存在的观点去思考工程的本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无论是人还是物抑或是思维,或本身就是存在,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存在。这样的思考对于人们务实地看待工程、处理工程事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存在作为一个普通概念,非常简单; 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则深邃而富于哲理。如果就其本意追根溯源,恐将陷入思维逻辑的循环怪圈。不可否认,将“存在”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进行探讨对于人的发展是有价值的。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西方存在主义者殚精竭虑地探讨“存在”的问题,确也为人类留下了认识上的宝贵财富。这里在工程基础上阐述存在的本意是将其限制在“现实的存在”“实际的存在”“价值和功能的存在”范畴,以期对工程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2.3基于价值观点的工程本质
工程的价值属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物”的形态建造的工程,还是思想领域意识形态“建造”的工程,究其根本,是要创造一定的价值,或者说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下实现对某种价值或称某种境界的追求。从人们普遍理解的经济学范畴看,价值作为商品的一种属性,它体现的是商品满足社会需要贡献度的大小以及在构建商品过程中耗费社会有效劳动力的多少。价值直接的表达和评判物是货币。对于工程而言,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理解,它都离不开服务经济社会的基本目标。因此现实中的工程活动必然要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约束。建立在“造物”基础上的工程概念,与商品经济价值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三峡大坝的建造工程,还是智能手机的研发工程,其经济价值的体现——获取利润都是不可回避的。对于大多数产业工程项目来说,利润获取往往是决定项目命运的首要因素。
抛开经济学价值的概念,将思维上升到哲学高度去思考价值问题,就会深入到对事物的认知领域,以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层次水平、人和物存在的意义等为着眼点,在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中,在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养成中,主动历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认识水平并形成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哲学范畴中,价值属于事物的联系范畴,是客体的各个作用要素通过发挥功能满足主体需求的效益联系。以哲学的观点,价值不是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体量的,它体现的这种联系包含了丰富的抽象概念,如信仰、信念、理想、理念、规范、标准、个性、兴趣等。将这些概念纳入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中,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通过对价值观的培养,人的个体作为改造或改变客观的主体,在工程实践中,通过思维的发展,通过认识的提升,在一个阶梯上升的进程中,逐渐从一个生存的人进步到一个发展的人,再成长为一个奉献的人,这就是价值观不断提升的表现。站在价值观的角度思量工程,就物的建构来说,工程的价值也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层面。一方面工程具有社会属性,在它包含的技术和非技术要素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质量、环境等许多非技术要素,集中体现了工程的社会价值。比如一座博物馆工程的建设,其本身就包含了文化和历史的双重价值。工程的社会价值是建设者们孜孜以求、生生不息、无限向往的价值根本,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进步、步入理想殿堂的本质所在,是人们幸福指数提高的重要标准。
另外,工程具有创造属性。没有创造性,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创造,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时代标识,一种历史风韵,一种诗情画意,一种人文精神。大厦、桥梁、广场、园林、车站、工厂……在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其社会价值是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方水土、一处家园能否体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使人身心健硕、充满朝气的最佳评价。人们对工程社会价值的追求在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之后更加深刻地诠释着美好生活实现过程的愿景。
意识形态的工程同样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属性和特征,而且往往显现出更加宽宏的意义和境界,它体现的常常是关爱、人性,是精神、道德、信仰、信念的“建造”,它的社会价值集中表现在贡献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比如“希望工程”承载着全民族共同富裕、均衡发展的使命,这就是它伟大的社会价值; “一带一路”是一项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
站在价值和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工程的本质,必然会涉及工程伦理问题。在工程行为中,价值观取向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因为价值观取向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在构思、决策、实施工程活动中所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它深刻揭示出对工程起主导作用的人的本质要素在工程实施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价值引导作用,从而左右工程对于社会的价值走向。同时,它也通过工程这一具体事物集中反映出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普遍价值观,甚至可以在实践中改变价值观。由此,可以引申出工程中的伦理现象。伦理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它所体现的深意正是人的行为及其价值对社会的影响。工程涉及的要素非常丰富,特别是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等方面的要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取向的问题,也就是工程伦理的问题。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这是工程活动存在意义在伦理上的根本判别。战争年代,一些反人类的工程行为不顾伦常,大行其道,摧毁了多少人类古老灿烂的文明; 经济建设年代,为一己之利,破坏环境,弄虚作假,借工程之名,取功利之实,损害着包括人自身健康在内的人类赖以谋取幸福、持续发展的资源根基和信念根基。
1.2.4基于文化观点的工程本质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人生活在现实中,无论他是否意识到,他的所思所想、所知所感,他的行为举止、身心发展,都会伴随着无数文化现象。文化是包含物质和精神在内所有感知事物内在属性的体悟、提炼和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生存发展中通过创造、体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留存价值的事物和现象的积淀。具体来说,文化是蕴含在物质之中又通过意识萦绕于物质之外的,能够在传承和发扬中体现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来源于体现人智慧的物的建造,来源于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的发掘和流传,来源于在某种信仰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俗民风。文化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客观事物从感性到理性获取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能够称之为文化的东西,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也无论是现实的还是传说的,它都表达着人们所向往的、追求的理想和渴望。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构成,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挖掘并传承的内涵宝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做了深刻阐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从中可以感受出,文化自信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底蕴和民族自强过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
历史形成的人类共有的具有普遍传承价值的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被称作“世界遗产”。从“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这两个概念的对比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文化包含着创造的意境。就是说,通过人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去构思并建造出具有普世、向善或警醒、反思价值的人工物——文化遗产,这是一种真正的创造。莫高窟,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中华民族的图腾在这里闪烁。一座座石窟,一幅幅壁画,生动地再现着历史,映衬着民族向往与追求的美好生活,也让人从建造技艺到雕刻艺术惊叹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会被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深邃性、文化的共鸣性所感染。
一些遗产在历史的画卷中,自然与文化交相辉映。自然为文化增加华丽,文化为自然注入底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风光、灵山秀水、奇峰异石,当文人墨客抒发情怀,赋予它们精神的内涵时,它们就有了文化韵律。在世界遗产的氛围中,人们可以感受出文化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在一定社会历史的背景下,当产生的事物在时空变化中由于其自身的价值积聚而衍生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可称为文化。文化是知识的积累和生存发展的方式方法,比如在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学习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 文化是心底情感情怀的流露和表达,比如以脍炙人口、永恒流传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戏剧曲艺等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文化; 文化是教人尚善、给人信仰的哲思和行为准则,比如千百年来影响人们生存方式和处事原则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 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各种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比如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成的三观文化。文化本质的博大精深,使得对文化的思考、理解和挖掘永无止境。
探寻文化的本质,可以感受到,文化与实体建构是密不可分的。而实体建构恰恰是工程的任务。大量的文化现象都是以工程建造物为载体的,如寺庙、塔雕、碑石、博物馆等。它们的建造目的或者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承载理想、承载信念、承载厚重的历史。很多工程是为现实功能而建的。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民族的精神、智慧和力量,从而折射出文化的光辉、积淀下文化的灿烂,比如长城、都江堰、莫高窟、大运河等,而且历时越久远,其文化的底蕴就越深。即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离不开最初物的表达,比如饮食文化,归根到底脱离不了食品的建构; 一些民俗,如放风筝、踩高跷、贴吊签儿等,也是以物的建构为基础的。
还有一种文化,更能体现工程文化的本质,就是废墟文化。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繁荣,曾经的华丽,一去不返,或因自然灾害,或因人为破坏。而曾经的文明、曾经的文化是永恒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它的价值会与日俱增。所以说废墟文化是一种毁灭与坍塌造就的浴火重生的文化。余秋雨在散文《废墟》中写道: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 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 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 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大漠中的黑城遗址,在多次发掘中,出土了大量西夏文物以及庙宇。其中彩塑佛像和政治、军事、法律、历法等文献向世人昭示了西夏王朝的繁荣与兴盛。作为工程建造物的城池遭战乱遗弃了近700年,而延绵千年的西夏文明在这里汇成了黑城文化,永世留存。
【知识点滴】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方向约22km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黑城又称黑水城,位于居延地区,属于居延文明的一部分。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居延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1372年,明代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将近700年。
黑城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m。城西北角建有5座覆体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沙漠已经快将这里吞噬,黑城里面还埋藏有多少珍宝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期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圆明园是中华大地华丽园林的象征,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被焚毁后150多年的时间,它以独特的身姿静静地躺在那里,无须表白,无须重建,诉说着历史,警示着后人。“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