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28062
张亮教授以德国批判理论研究见长并为学界所识,而他对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研究同样令人刮目相看。《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它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爱德华·汤普森(1924—1993)是英语世界有史以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20世纪英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之一。他的著作既被人文学者也被社会科学家广泛征引,是当代罕见的具有跨学科影响力的思想大师,而这种影响力归根结底源于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本书穿越汤普森的具体历史叙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抽象或重建出了其中实际存在着的、非体系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即便放眼国际学界,本书的工作都具有明显的补白意义。
导论 爱德华·P.汤普森:一位来自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形成中的汤普森:生平与思想
1 父与兄、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
2 汤普森的“形成”(1945—1956)
3 从新思想者到新左派
4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之后
5 超越冷战
二、同时代西方学者眼中的汤普森
1 第二代新左派与《理论的贫困及其他论文》
2 汤普森思想形象的多样化建构
3 汤普森的“英格兰性”问题
三、我们的任务:重建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 阶级、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
第一节 汤普森创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的历史语境
一、阶级:一个吸引所有英国人的主题
二、“阶级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东西”
三、把工人阶级“从后世的不屑一顾中解救出来”
第二节 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学说
一、汤普森的主要批评者及对他们的评论
二、汤普森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形成学说
三、重建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学说
第三节 汤普森的阶级意识学说
一、汤普森阶级意识学说的三个来源
二、汤普森阶级意识学说的理论再现
三、汤普森阶级意识学说的当代评价
第四节 汤普森的阶级斗争分析方法
一、多布与阶级斗争分析方法的再发现
二、汤普森对阶级斗争分析方法的推进
三、阶级决定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章 文化与“文化唯物主义”
第一节 汤普森的文化概念
一、苏联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文化概念
二、汤普森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概念的反思
三、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
第二节 汤普森的平民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研究
一、什么是平民文化?
二、“道德经济学”与文化霸权
三、作为新兴文化的工人阶级文化
第三节 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与范式
一、第二代新左派眼中的“文化唯物主义”
二、作为理论的“文化唯物主义”
三、作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
第三章 民族性与本土化
第一节 “英格兰的特性”与社会主义
一、佩里·安德森与安德森—奈恩论题
二、究竟什么是“英格兰的特性”?
三、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一、新左派运动语境中的科拉克夫斯基及其背叛
二、什么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信念
第三节 汤普森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第二代新左派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贫困”
三、汤普森的“未尽之言”:移植,还是本土化?
结束语 汤普森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当代审视
一、汤普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汤普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贡献
三、汤普森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理论的贫困或太阳系仪的错误(节译)
附录2 英国新左派运动及对它的当代审理
——迈克尔·肯尼教授访谈录
附录3 《新理性者》、《大学与左派评论》和英国新左派的早期发展
附录4 爱德华·汤普森的伦理激进主义及其遗产
附录5 爱德华·汤普森:作为行动主义者的历史学家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编审 杨建平
张亮教授以德国批判理论研究见长并为学界所识,而他对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研究同样令人刮目相看。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后者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本书的再版,使这一意义更加鲜明。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胡大平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仰海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