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09810
1、对于国内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等工作的借鉴、指导意义。
2、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者、研究者和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相关工作者书籍。
目录
绪论/1
章民俗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分类/8
节民俗文化产业的概念/8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的分类/15
本章小结/35
第二章民俗文化产业的功能与特征/44
节民俗文化产业的功能/44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的特征/57
本章小结/75
第三章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经营/76
节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77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的经营/90
本章小结/104
第四章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品牌/105
节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105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116
本章小结/128
第五章民俗文化产业的集群与区域/129
节民俗文化产业集群/129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136
第三节民俗文化产业集群的功能/144
第四节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47
本章小结/154
第六章民俗文化产业的跨界与融合/155
节民俗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条件与意义/155
第二节民俗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路径/164
第三节民俗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78
本章小结/184
第七章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法规/185
节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梳理/185
第二节发达国家民俗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启示/204
第三节我国民俗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11
本章小结/219
第八章民俗文化产业的交流与传播/220
节发达国家民俗文化产业交流传播的经验/220
第二节我国民俗文化产业交流传播的路径选择/230
本章小结/247
主要参考文献/249
后记/256
绪论
民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拓展与延伸,文化产业既是资源型产业,也是创意型产业,民俗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犹如树根与大树。文化产业这棵树,它的根必须深深扎在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扎在民俗文化土壤之中。民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共享和传承的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它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形象与风采、个性与特色。从文化结构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独立的、完整的文化形态,它由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所组成。以民俗文化为资源的民俗文化产业,既具有自身独特的产业形态和系统,又具有与其他文化产业融合的极大张力。因此,凡能够作为产业开发的民俗文化,都是民俗文化产业可资利用的资源。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例如,民间工艺品、民歌民乐音像制品、民族民间歌舞演出、民俗节庆活动等,都能够在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它不仅存在于物质民俗文化之中,也存在于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之中;不仅存在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也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民俗文化是民间底层的生活文化,无论是吃、穿、住、行等物质民俗文化,还是娱乐、休闲、审美、信仰等精神民俗文化,都是融于人民群众血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例如在居住民俗中,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的吊脚楼、福建的土楼、广东的碉楼以及里面陈设的家具、物品等,无不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文化和生活气息。在艺术民俗中,如年画、剪纸、雕塑、刺绣等,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认同。人民群众既是民俗文化产业的参与主体,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民俗文化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民俗文化产业才能显示出生机与活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激情。
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重要表现形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有助于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与特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轨道,从而达到文化产业的互补与融合,扩大文化产业的空间,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如曲阳的石雕、东阳的木雕、石佛寺的玉雕、蔚县的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云南映象》、浙江的《宋城千古情》等大型演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洛阳牡丹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会、秦淮灯会等节庆活动;晋商文化的平遥古城、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等旅游品牌,都无不展现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国家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下,积极挖掘整合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资本优势,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山东临沂的柳编产业、浙江东阳画水镇的中国结产业、陕西华县皮影文化产业、贵州水城县农民画产业等都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
民俗文化产业广泛涉及民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各个领域,如民俗文化产品的设计、民俗文化节庆的筹办、民俗文化演艺的策划、民族民俗民间艺术博览会的陈列布展,等等。民俗文化产业融合性特点表明,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各行业高度融合。民俗文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文化资源。在民俗文化资源积淀丰厚的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已经或正在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如四川自贡的灯会及相关产业、河北吴桥的杂技及相关产业、潍坊的风筝及相关产业等。作为资源产业和内容产业,民俗文化产业还广泛融入报刊业、出版业、影视业、演艺业、音像业、娱乐业、广告业、会展业、艺术品经营业、网络服务及软件开发等行业,并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又比如,在城市旅游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城市民俗文化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城市民俗文化对外地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大多数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不仅是游览自然风光,而且对中国的风土人情特别感兴趣。调查显示,外国游客对自然风光感兴趣的只占约20%,而对城市风情和民间风俗感兴趣的却各占40%左右。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也同样重要。上海的城隍庙商圈、田子坊、新天地以及朱家角古镇等民俗风情浓郁的地方,都是外国游客必到之处。
文化产业重在创新创意,民俗文化产业在创新创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民俗文化独有的文化符号、文化内涵进行的创意创新,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例如,民间故事历来是电影戏曲的创作题材,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就曾被电影、电视剧、豫剧舞蹈等多种文艺形式所表现。1998年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8年,美国梦工厂又将中国国粹——武术和中国国宝——熊猫,糅合在一起,制作了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人公的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及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获得了不同凡响的票房收入。创意带来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一斑。日本很多动画片也广泛取材于中国民间文学。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的文化产业大国,他们的创意产品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作出了较好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功打造出诸多有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如《印象·刘三姐》、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海田子坊、新天地等。创意是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例如,《印象·刘三姐》广泛利用现代舞台技术效果,将桂林山水和民族文化熔铸一身,展示了一种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创造了超越舞台效果、跨越舞台概念的奇迹,彻底颠覆了人们身临剧场的传统,从而深深打动了观众。上海的马术表演也是现代技术的运用和转型,它利用马术的惊险、奇特的特点,在声、光、电等技术的运用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我国民俗文化产业在创新创意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特别在民俗文化的元素和内涵的提炼和转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兴起,被认为是继高新技术产业后的经济发展又一个新增长点。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态,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与主流方向。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将文化产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2月23日,文化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产发[2012]7号),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2014年被誉为文化产业的政策年,大大小小的扶持政策几乎没有间断。这些政策各有侧重,有推进文化产业融合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有加快文化贸易发展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有促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有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4]27号),有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等等。2015年1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下发了《关于征集文化产业项目的通知》,面向社会征集特色文化产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在各地认真组织和积极推荐下,经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确定了2015年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66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24个、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6个。其中,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占有绝大多数比例。例如: 北京的戏曲文化数字平台、山西繁峙县的刺绣、辽宁朝阳市的宫廷绒绣、黑龙江的冰山杂技、苏州的宋锦文化传播、苏州的核桃雕刻、浙江的龙泉宝剑生产、福建福安市的畲族银雕工艺、景德镇的陶瓷非遗保护、山东威海市的鲁绣、山东阿胶县的阿胶生产、广西的京族独弦琴艺术、贵州的传统手工苔茶加工、甘肃的崆峒旅游、青海的穆斯林文化特色网帽生产、宁夏的文化旅游产品、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等等。丝绸之路项目覆盖到内蒙古、广西、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八个省区。说明了文化产业发展无论从国内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文化主权战略的角度,都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候。虽然国家至今还没有正式发布专门的民俗文化产业政策,但从国家已经发布的文化产业政策来看,同样包含着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而其中关于特色文化产业、藏羌彝文化产业、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对民俗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是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特色文化产业、藏羌彝文化产业大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而民俗文化产业大多具有分散经营的特点,企业规模都不大,筹资困难,亟需相关政策助推其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本的竞争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26%,约3/4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其中,美国,达11.3%,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和俄罗斯均超过6%,加拿大、英国、南非等则分别达到5.4%、5.2%、4.1%。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055亿美元,是2003年的1.9倍,年均增长7.4%。其中,文化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738亿和4317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2.1倍和1.8倍,年均分别增长8.7%和6.6%。2014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4400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的对外投资来源地。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再创新高,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如果算上中国企业在第三地的融资再投资,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左右,超过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表明对外投资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面对越来越高的文化贸易竞争压力,以往以官方和民间文化活动为主的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显然已经不再能满足文化“走出去”的要求。必须采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的方针,推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企业“走出去”。2011年11月18日,首个国家文化对外贸易基地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目前,在上海国家文化对外贸易基地注册的企业涉及影视、出版、演艺、游戏、动漫、传播、传媒、绘画、雕塑等诸多文化领域。贸易的本质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间的社会劳动交换,是国与国之间的互通有无。要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就要向世界提供独特的文化产品,让人家愿意接受并购买。中国古代的丝绸贸易、瓷器贸易、茶叶贸易、棉布贸易等物质文化产品之所以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优势,中国古代的典籍、书画、中医药等精神文化产品之所以受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崇拜和欢迎,就是因为这些文化产品的性、独特性和无可替代性,而这正是赢得国际贸易市场的基础。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去”,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内大量影视作品、出版读物、文艺演出纷纷走出国门。如上海芭蕾舞团在“中华风韵”的美国巡演中,曾推出两部戏售卖: 欧洲古典芭蕾《仙女》和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的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梁祝》。上海芭蕾舞团原以为古典芭蕾更容易为当地市场所接受,但在终售出的32场演出中,《梁祝》意外地占到28场。《梁祝》歌颂了真挚的爱情,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这样一个故事在“芭蕾化”以后,国外观众同样能够接受。而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外的热播,都说明了我国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美好前景。
第四节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民俗文化产业集群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于单一的产业形态,产业集群是产业规模效应的反映。作为一种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集群式发展使得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诸种经济要素相互配合,按地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特别是合理配置社会劳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建立起以区域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具特点的经济区网络,限度地形成全国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但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又可能带来隐性的、消极方面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权衡其贡献的同时,努力规避可能的破坏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贡献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力主要表现在: 首先可生产大量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其次可有效解决传统古村落沦为“空心村”、“无人村”的尴尬处境;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地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 促使大量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开发
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概念的扩大化,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园区内,通过模拟异域民俗环境、表演民俗节目或生产、生活民俗中的某些活动,形成规模展示,从多角度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的旅游产品。其形式既包括各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也包括含有民俗文化活动的综合性景区,如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青云山游乐园等。邵玲.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再认识[J].工会论坛,2008(5).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使得大量不同种类的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带有移植性特征,除了当地民俗文化特有的元素,开发商为扩大产业规模或延伸产业链,在某些情况下会根据消费市场需求而制定一些非本地民俗文化所特有的民俗文化产品或服务。社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将此种行为称之为“伪民俗”,但我们必须分清“伪民俗”与移植性民俗之间的根本区别。
“伪民俗”指的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的、趣味低级的、粗制滥造的“民俗”,其虚假与肤浅的特点破坏了民俗的自然与淳朴。其制作或再现这种“伪民俗”的动机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恢复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例如社会上至今广泛流行的电脑“算卦”或是“喝烟灰治病”等,都属于“伪民俗”,其根本特征是“伪”,是假的东西。而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是在还原真实民俗文化、民俗情景的基础上同时也符合另一地民俗文化特征而复制过来的文化现象,它虽也为商业驱动,但限度地保存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
大量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首先改变了民俗文化的地理空间范围,从而加强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人们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弘扬了民族文化,为区域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大量移植性民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民俗文化资源薄弱、产品服务形式单一的状况,反过来为该地区民俗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产生更大规模的集群效应。
再次,集群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参与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增加就业率。
(二) 有效治理传统村落消亡等社会问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著名作家冯骥才曾针对全国古村落资源调查情况说,自2000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落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10年内我国自然村总数减少90万个,传统村落每天消失100个。它显示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当前社会,古村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历史性老化造成老房子的自然颓败和无力修复;随意的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材破坏了古村落的古风古貌;村民对原有居住环境的不满意构成古村落保护的内部压力;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村落景观的破坏;土地集约化导致对民居宅基地的兼并;城市化发展进程对古村落保护构成的压力和威胁,等等。应琛.古村之急: 活态保护,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0117.如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曾被著名画家吴冠中评为“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然而,近年来李家山村村民大量外出就业或为寻求更好的居住条件而搬离村庄,只留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是中国现在典型的“无人村”、“空心村”的代表。如何才能使这些传统古村落留得住原居民,使当地民俗文化不致消失,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解决目前此种情况的有效方式之一。
丽江古城先后出现的演艺文化产业集群、东巴纸坊纸业、酒吧娱乐文化产业集群和旅游文化产业集群,聚集了各类文化企业,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游客对吃、住、行、娱、购等方面尤其是对当地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重构和新生,古城居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许多原住民纷纷搬回原来的村庄,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了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责任。民俗文化产业集群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传统村落、促使区域民俗文化得以保存的重要策略。
(三) 促进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我国于2004年加入该公约。十多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不容乐观,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仍大量存在。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为了促进非遗保护,自2007年6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至2014年年底,已相继设立了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布在16个省区市。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为其中之一,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都也是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2013年9月起,该地政府实行“8+1+3”工程,即在全州8个市县各选取1个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非遗保护完好且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寨,作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试点,并制定了3年行动方案。在此计划实施过程中湘西苗族土家族民众非遗保护意识、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比如,踏虎凿花技术是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苗族民间传统技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泸溪县专门成立了踏虎凿花传习所并对该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当地民众参与性极高,在传习所先后举办的12期培训班中培训了200余人,被培训的学员在挖掘、整理和研究该技术中都有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有部分培训学员在泸溪县小学、中学、职中等当地4所学校开设该项非遗技艺课程。
当地民众民俗保护、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民俗文化产业集群的商业化生产和经营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民众对当地民俗文化自豪感增加,自然对民俗文化保护更加尽力。因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是对某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的专门性保护,同时也为全国性的非遗保护与民俗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潜在的消极影响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具有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社会文化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显性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民俗文化带来潜在的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看待消极影响,规避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 商业利益驱使下,区域民俗文化真伪性受到拷问与非议
民俗文化作为产业化的一种可用元素,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企业开发商甚至是传承者个人,无一不在想方设法地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民俗文化资源而获取利益。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内将这一商业现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但也造成了“伪民俗”盛行,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拷问和非议。
众所周知,名人效应能带动多方面的效益,名人故里引发的争夺战在国内已经属于屡见不鲜的现象。为了发展本土文化产业,有些地方政府找来专家学者造势,号召本地居民上网宣传呐喊,大肆修建庙宇,搞近乎疯狂的祭祀仪式,恨不得让作古的名人们复活过来作个现身佐证。只为经济效益和政绩,扭曲、丧失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例子: 2010年《扬子晚报》记载了这样一则报道:“全国23名专家揭露河南安阳曹操墓造假”。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而当地政府建设的曹操高陵展馆却将于2010年9月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全国23名专家: 河南安阳曹操墓造假刘庆柱说谎.中国城市文化网,http://www.citure.net/info/2010823/2010823113040.shtml.后来因遭质疑而延期开放。在这种政绩观的影响下,民俗文化只能成为政绩工具,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真正保护。其他诸如: 到底梁祝是什么地方人?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伏羲庙更加权威?到底诸葛亮出生在哪里?不同的地方之间诸如此类的争论喋喋不休。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辨清民俗真伪,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二) 对历史遗存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原生自然式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式,是直接利用原生民族村落来开发,有村民的参与,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邵玲.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再认识[J].工会论坛,2008(5).但是,这种原生的开发方式不仅会对古村落历史遗存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对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例如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虽然在经济开发上带来一定的商机刺激了文化消费,但是喧嚣的环境吵闹的人声,与古城静谧的人文生态环境格格不入,人们的生活作息受到了干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民俗文化的区域与集群式发展在某些方面干扰破坏了原有社区生活秩序与民俗文化的自然状态,那它不是可取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着眼长远利益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三、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力,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对区域发展带来一定的破坏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开发商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和做好应对措施,以规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坚持科学规划,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保证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并监督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政府要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实力等客观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本地是否适合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以及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达到的目的都有哪些,并对所要完成的项目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区域民俗文化品牌。同时,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等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方便投资人尽快取得合法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审时度势,在维护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使产业集群发展有法可依。
(二) 加强合作交流,培养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民俗文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关键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等公共组织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等在内的各创新主体,加强合作交流、思想碰撞,从而促进技术、人才在区域网络内部的合理流动。其中,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创造者,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即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中介服务部门及公共组织可以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间接参与创新活动或过程。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构成了民俗文化产业集聚的创新系统。
(三)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民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使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牵涉到多部门利益,涉及众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这就要兼顾各部门实际情况,建设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保持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是增加民俗文化培训机构,培养专业性人才;二是完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硬件环境,为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是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培育民俗文化产业专业市场,完善金融、物流、通信、信息、咨询等服务配套;四是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技术等投入,留住人们共同的民俗文化记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