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89517
内容简介
山东地区是鲁文化的发源地,鲁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一直以来,鲁文化都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鲁文化的研究,组织召开了“保护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于鲁文化的深入讨论成果被收入该论文集。通过该论文集,我们可以对鲁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
目 录
《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序 ………………………………………… 刘 绪 1
由文献指导的“证经补史”到遗存本位的考古学研究———丰镐考古理念与
方法的发展历程 ………………………………………………………… 徐良高 1
丰镐遗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岳连建 11
关于早期中国复合城市的几个问题 ……………………………………… 惠夕平 20
怀柔百姓———基于亚其铜器群的殷遗民个案分析 ……………………… 李宝军 25
青铜器的明器化和复古现象———青铜觯的个案分析
…………………………………………… 曹 斌 王晓妮 董津汁 罗 璇 40
曲阜鲁故城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 韩 辉 刘延常 徐倩倩 赵国靖 51
曲阜鲁国故城、鲁文化与传统文化……………………………… 刘延常 戴尊萍 70
东周时期鲁故城聚落群的历时性变迁初探 ……………………………… 曹 洋 86
论曲阜鲁故城两种居葬形态…………………………………… 蔡 宁 雷兴山 101
鲁国故城布局与新田模式………………………………………………… 马俊才 112
东周城市内壕沟功用探析………………………………………………… 徐团辉 126
从青铜器铭文看齐、鲁两国对外婚姻关系 …………………… 徐倩倩 戴尊萍 133
海岱地区周瓦初探………………………………………………………… 张 森 149
卞城鲁文化来源及其特点……………………………………… 颜伟明 闫 鑫 166
资源、经略与制盐产业化视野下的齐国东扩 ………………… 王子孟 王春云 174
邹城馆藏邾国陶文综述…………………………………………………… 郑建芳 182
徐海地区西周时期考古新进展及初步研究……………………………… 原 丰 192
徐国与山东周代古国关系考……………………………………………… 钱益汇 202
试论东周时期海岱地区青铜器中的吴越文化因素……………………… 吴伟华 212
考古视野下的郑文化研究———以郑都新郑出土陶器材料为中心……… 樊温泉 226
追寻晋国都城……………………………………………………………… 吉琨璋 239
宜阳韩都故城考古调查新收获……………………… 吴业恒 吕劲松 陈南南 250
楚都纪南城宫城区发现与认识…………………………… 闻 磊 周国平 264
铜器铭文与楚简中所见“鲁侯”…………………………………………… 蒋鲁敬 280
清华简《系年》齐鲁地名四考……………………………………………… 侯乃峰 292
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周公事绩与《豳风》毛序…………………………… 薮敏裕 300
由清华简《系年》再看周初“三监”———兼论西周的诸监问题…………… 张念征 316
从春秋中晚期齐鲁金文形体特征比较看鲁文化的重礼性……………… 张俊成 329
两周金文与滕国官制……………………………………………………… 孙敬明 336
史密簋所见僰国地望新探………………………………………………… 朱继平 350
以鲁为首的姬姓诸国在东方地区的受封………………………………… 燕生东 364
鲁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 东 371
考古经史情结与鲁文化………………………………………… 钦白兰 丰 杨 382
鲁卿季文子评传…………………………………………………………… 刘 伟 386
鲁文化在中国上古区域文化中的地位…………………………………… 杨朝明 397
鲁文化视域中的女性问题探析………………………………… 宋 赟 胡 娜 403
也谈齐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吕世忠 410
儒家文化的渊源与表象…………………………………………………… 张 勄 422
何以称周公“制礼作乐”…………………………………………………… 徐义华 436
汉武帝的鲁文化情结……………………………………………………… 周新芳 444
汉代出土文献所见《孝经》考述…………………………………………… 刘海宇 454
也论孔子见老子…………………………………………………………… 王培永 468
石说“鲁礼”———济宁地区汉碑汉画中的“鲁礼”文化研究…… 王 莉 傅吉峰 487
汉画像石建筑图像考———以济宁地区出土画像石为例……… 胡广跃 宋忙忙 509
浅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王 军 516
发挥旧城在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作用…………… 孔祥林 521
传统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孔府档案数字化………………………………… 成积春 528
编后记……………………………………………………………………… 刘延常 534
由文献指导的“证经补史”到遗存本位的考古学研究———丰镐考古理念与
方法的发展历程 ………………………………………………………… 徐良高 1
丰镐遗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岳连建 11
关于早期中国复合城市的几个问题 ……………………………………… 惠夕平 20
怀柔百姓———基于亚其铜器群的殷遗民个案分析 ……………………… 李宝军 25
青铜器的明器化和复古现象———青铜觯的个案分析
…………………………………………… 曹 斌 王晓妮 董津汁 罗 璇 40
曲阜鲁故城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 韩 辉 刘延常 徐倩倩 赵国靖 51
曲阜鲁国故城、鲁文化与传统文化……………………………… 刘延常 戴尊萍 70
东周时期鲁故城聚落群的历时性变迁初探 ……………………………… 曹 洋 86
论曲阜鲁故城两种居葬形态…………………………………… 蔡 宁 雷兴山 101
鲁国故城布局与新田模式………………………………………………… 马俊才 112
东周城市内壕沟功用探析………………………………………………… 徐团辉 126
从青铜器铭文看齐、鲁两国对外婚姻关系 …………………… 徐倩倩 戴尊萍 133
海岱地区周瓦初探………………………………………………………… 张 森 149
卞城鲁文化来源及其特点……………………………………… 颜伟明 闫 鑫 166
资源、经略与制盐产业化视野下的齐国东扩 ………………… 王子孟 王春云 174
邹城馆藏邾国陶文综述…………………………………………………… 郑建芳 182
徐海地区西周时期考古新进展及初步研究……………………………… 原 丰 192
徐国与山东周代古国关系考……………………………………………… 钱益汇 202
试论东周时期海岱地区青铜器中的吴越文化因素……………………… 吴伟华 212
考古视野下的郑文化研究———以郑都新郑出土陶器材料为中心……… 樊温泉 226
追寻晋国都城……………………………………………………………… 吉琨璋 239
宜阳韩都故城考古调查新收获……………………… 吴业恒 吕劲松 陈南南 250
楚都纪南城宫城区发现与认识…………………………… 闻 磊 周国平 264
铜器铭文与楚简中所见“鲁侯”…………………………………………… 蒋鲁敬 280
清华简《系年》齐鲁地名四考……………………………………………… 侯乃峰 292
从清华简《金縢》篇看周公事绩与《豳风》毛序…………………………… 薮敏裕 300
由清华简《系年》再看周初“三监”———兼论西周的诸监问题…………… 张念征 316
从春秋中晚期齐鲁金文形体特征比较看鲁文化的重礼性……………… 张俊成 329
两周金文与滕国官制……………………………………………………… 孙敬明 336
史密簋所见僰国地望新探………………………………………………… 朱继平 350
以鲁为首的姬姓诸国在东方地区的受封………………………………… 燕生东 364
鲁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 东 371
考古经史情结与鲁文化………………………………………… 钦白兰 丰 杨 382
鲁卿季文子评传…………………………………………………………… 刘 伟 386
鲁文化在中国上古区域文化中的地位…………………………………… 杨朝明 397
鲁文化视域中的女性问题探析………………………………… 宋 赟 胡 娜 403
也谈齐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吕世忠 410
儒家文化的渊源与表象…………………………………………………… 张 勄 422
何以称周公“制礼作乐”…………………………………………………… 徐义华 436
汉武帝的鲁文化情结……………………………………………………… 周新芳 444
汉代出土文献所见《孝经》考述…………………………………………… 刘海宇 454
也论孔子见老子…………………………………………………………… 王培永 468
石说“鲁礼”———济宁地区汉碑汉画中的“鲁礼”文化研究…… 王 莉 傅吉峰 487
汉画像石建筑图像考———以济宁地区出土画像石为例……… 胡广跃 宋忙忙 509
浅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王 军 516
发挥旧城在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作用…………… 孔祥林 521
传统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孔府档案数字化………………………………… 成积春 528
编后记……………………………………………………………………… 刘延常 53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