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24097
编辑推荐
她是国际巨星眼中的传奇女子,她同时有着男子的霸气和决断、女子的妩媚和柔韧,她像谜一般的生活和爱情,至今令人神往。她,就是孟小冬,人称“梨园冬皇”的中国**女老生。 舞台上,她一生扮演谈笑间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丈夫;生活里,她经历了爱情的百转千回,浴火重生,成为余孟流派的一代宗师。 《梨园冬皇(孟小冬)》作者许锦文集大陆及港台等地的大量资料,详尽介绍了孟氏成名前后的人生经历、从艺道路,以及她与梅兰芳、杜月笙之间的恋情、恩怨与婚变。对于前人古事,作者以严谨畅达的文字予以客观公允的评论,既不夸大,也不粉饰,其间还穿插掌故轶事,读来趣味盎然。
内容简介
在京剧成为国粹的二三百年历史中,像孟小冬这样集余派精华于一身的女须生,可谓寥若星辰,早在上个世纪之四十年代,她就唱红半边天,被人誉为“ 天下第一须生”了。《梨园冬皇(孟小冬)》是孟小冬的传记,结合多幅历史照片,记述了她作为梅兰芳前妻、杜月笙继室的名伶的成长经历与艺术生涯。
《梨园冬皇(孟小冬)》简直可以说是半部民国京剧史。作者许锦文对民国时期京剧各派艺术及诸多名伶的了解,简直如数家珍。尤其是书中所述北京的种种风俗习惯,梨园大师们的个性、癖好、交游,以及各种事件发生的地点、街道和各人先后的住处等等,真是历历如绘。全书围绕着京居名伶孟小冬延伸出来,自然的叙述水到渠成,使孟小冬这一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
《梨园冬皇(孟小冬)》简直可以说是半部民国京剧史。作者许锦文对民国时期京剧各派艺术及诸多名伶的了解,简直如数家珍。尤其是书中所述北京的种种风俗习惯,梨园大师们的个性、癖好、交游,以及各种事件发生的地点、街道和各人先后的住处等等,真是历历如绘。全书围绕着京居名伶孟小冬延伸出来,自然的叙述水到渠成,使孟小冬这一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
目 录
丛书总序一 刘厚生
丛书总序二 王家熙
一 冬皇出世
二 梨园世家
三 童年时代
四 拜师学艺
五 初登氍毹
六 无锡挑帘
七 梅开二度
八 三莅无锡
九 加盟大世界
十 登上共舞台
十一 汉口之行
十二 搭白玉昆班
十三 献艺泉城
十四 北闯津门
十五 名震京城
十六 定居北京
十七 不速之客
十八 梅孟对戏
十九 孟梅结合
二十 金屋深藏
二十一 命案始末
(一)捧角种种
(二)捧孟青年
(三)意在绑梅
(四)突出手枪
(五)强索五万
(六)一幕喜剧
(七)惨剧发生
(八)布告全文
(九)呜呼汉举
二十二 梅孟仳离
(一)逐渐淡化
(二)擅离“金屋”
(三)赴美之争
(四)戴孝风波
(五)劳燕分飞
二十三 大亨斡旋
二十四 皈依佛门
二十五 紧要启事
二十六 重返舞台
二十七 义母人家
二十八 三美剪彩
二十九 立雪余门
三十 姐妹伴学
三十一 继续深造
三十二 师徒永诀
三十三 杜寿义演
三十四 广陵绝唱
三十五 “冬皇”由来
三十六 随杜迁港
三十七 补行婚礼
三十八 在港授徒
三十九 孟小冬与张大千
四十 总理重托
四十一 十年台北
四十二 七十寿终
附录一 冬皇遗音
附录二 师承与弟子
附录三 孟小冬年谱
附录四 同时代人物年代对照
后记
新版补记
丛书总序二 王家熙
一 冬皇出世
二 梨园世家
三 童年时代
四 拜师学艺
五 初登氍毹
六 无锡挑帘
七 梅开二度
八 三莅无锡
九 加盟大世界
十 登上共舞台
十一 汉口之行
十二 搭白玉昆班
十三 献艺泉城
十四 北闯津门
十五 名震京城
十六 定居北京
十七 不速之客
十八 梅孟对戏
十九 孟梅结合
二十 金屋深藏
二十一 命案始末
(一)捧角种种
(二)捧孟青年
(三)意在绑梅
(四)突出手枪
(五)强索五万
(六)一幕喜剧
(七)惨剧发生
(八)布告全文
(九)呜呼汉举
二十二 梅孟仳离
(一)逐渐淡化
(二)擅离“金屋”
(三)赴美之争
(四)戴孝风波
(五)劳燕分飞
二十三 大亨斡旋
二十四 皈依佛门
二十五 紧要启事
二十六 重返舞台
二十七 义母人家
二十八 三美剪彩
二十九 立雪余门
三十 姐妹伴学
三十一 继续深造
三十二 师徒永诀
三十三 杜寿义演
三十四 广陵绝唱
三十五 “冬皇”由来
三十六 随杜迁港
三十七 补行婚礼
三十八 在港授徒
三十九 孟小冬与张大千
四十 总理重托
四十一 十年台北
四十二 七十寿终
附录一 冬皇遗音
附录二 师承与弟子
附录三 孟小冬年谱
附录四 同时代人物年代对照
后记
新版补记
前 言
这是一套为菊坛名家立传的丛书。第一辑六册,记述了六位京剧名家的艺术生平。
京剧,是我国近二百年来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民族戏曲剧种。其写意型、综合性等艺术特征构成的表演体系,在世界艺坛享有盛誉,成就之高举世公认。京剧表演艺术的建设,是全面的、体系化的,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行内称为“四功五法”的“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形成了戏曲审美的有机统一体。在我国,京剧素有“国剧”之誉。之所以能成为国剧,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它全方位地传承了我国几千年的戏剧传统;第二,在20世纪20年代,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以四大名旦、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金少山等为中心的大师群体,使这种代表我国民族戏曲特征的表演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正是因为它所积累的艺术资源实在太丰富、太宝贵了,也才值得我们认真保护、全力弘扬。不过,与表演艺术的成熟很不相称的是,京剧的理论建设与文字总结始终处于相当滞后的状态。做好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建设,是我们戏曲工作者和戏曲爱好者长年以来的愿望与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始终进行得不甚顺利、不甚迅速。那一直并未真正弄懂的“斯坦尼体系”,竞长期被作为指导一切戏曲工作的理论基础,甚至用以改造我们的舞台呈现方式。
十年动乱之后,欣逢盛世,治史修志工程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就京剧研究来说,不仅史材的发掘和积累更为广泛,而且观念的变化更具科学性了。特别是突破了数十年来干扰理论建设的左倾思潮,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了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菊坛名家丛书》的组编和出版,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整体建设,很需要以每一位艺术家个体经验的总结来奠定基础。
如“四大名旦”的艺术观,从总体而论,当均属写意范畴。但梅兰芳、荀慧生对写意戏剧观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实践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梅、杨、余之后,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京剧界继续着人才辈出的辉煌局面。本丛书第一辑的六位传主均属于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名家。他们的成就和各自走出的路数,也有记录和研讨的必要,这对我们理论体系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近三十年来,我们初步做了为大师级表演艺术家立传的工作,出版了有关的系列专辑(虽然还很少、很不够),这当然都属于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
而本从书开始为又一辈表演艺术家立传,迈出这一步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这象征着理论建设基础工程向更广阔的外延发展了。
这六位传主都是深受各界观众欢迎、能经受住演出市场长期考验的。他们都经过艰苦奋斗,闯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并为行内外所认可和推重。在六位名家中,除孟小冬外,我都很熟识,与他们都有较多的过往。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连续举办童芷苓、言慧珠等艺术家的纪念活动,研讨他们的舞台艺术,从中引出了许多对于表演和教学很有价值的话题。记得1963年,我随童芷苓领衔的上海京剧院二团赴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巡回演出,一路上协助她整理各种文稿,对于那期问演出剧目过少的问题,她就发表过很多有益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又在各种场合听她说过“让台不是个办法”的问题。从今天的现状来看,她当时提出的建议对我们仍然很有启示作用。她一直认为,她与言慧珠、李玉茹、赵燕侠不是四大名旦让台让出来的,她们那时都尽量争取多向四大名旦学习,在前辈的传、帮、带之下,通过艺术竞赛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这套丛书中,就详细记载了童芷苓、言慧珠40年代初在上海打对台那种激烈竞争的盛况。她们的多才多艺、剧目的丰富多彩,如今青年演员可能已无法想象了吧!看了这几本书,回顾那些场景,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年童芷苓、言慧珠、李玉茹和今天还健在的赵燕侠、小王桂卿这些艺术家,能够在那样剧烈的舞台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威信,是何等地难能可贵!值得指出的是,他们成名成家所经历的时代,与他们的师辈相比,“西学东渐”的势头似乎更为强劲,这对他们艺术风格的形成当然会有所影响。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也没有背离民族化和“京剧姓京” 的大格局。
丛书的作者们都尽心尽意,力图用精准的表达方式,展现这六位京剧名家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理念。我相信,这套丛书一定会引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相信,面对当今京剧创作演出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几位传主的成功经验是会给予我们不少启迪的。
2009年11月
京剧,是我国近二百年来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民族戏曲剧种。其写意型、综合性等艺术特征构成的表演体系,在世界艺坛享有盛誉,成就之高举世公认。京剧表演艺术的建设,是全面的、体系化的,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行内称为“四功五法”的“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形成了戏曲审美的有机统一体。在我国,京剧素有“国剧”之誉。之所以能成为国剧,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它全方位地传承了我国几千年的戏剧传统;第二,在20世纪20年代,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以四大名旦、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金少山等为中心的大师群体,使这种代表我国民族戏曲特征的表演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正是因为它所积累的艺术资源实在太丰富、太宝贵了,也才值得我们认真保护、全力弘扬。不过,与表演艺术的成熟很不相称的是,京剧的理论建设与文字总结始终处于相当滞后的状态。做好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建设,是我们戏曲工作者和戏曲爱好者长年以来的愿望与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始终进行得不甚顺利、不甚迅速。那一直并未真正弄懂的“斯坦尼体系”,竞长期被作为指导一切戏曲工作的理论基础,甚至用以改造我们的舞台呈现方式。
十年动乱之后,欣逢盛世,治史修志工程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就京剧研究来说,不仅史材的发掘和积累更为广泛,而且观念的变化更具科学性了。特别是突破了数十年来干扰理论建设的左倾思潮,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了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菊坛名家丛书》的组编和出版,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整体建设,很需要以每一位艺术家个体经验的总结来奠定基础。
如“四大名旦”的艺术观,从总体而论,当均属写意范畴。但梅兰芳、荀慧生对写意戏剧观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实践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梅、杨、余之后,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京剧界继续着人才辈出的辉煌局面。本丛书第一辑的六位传主均属于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名家。他们的成就和各自走出的路数,也有记录和研讨的必要,这对我们理论体系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近三十年来,我们初步做了为大师级表演艺术家立传的工作,出版了有关的系列专辑(虽然还很少、很不够),这当然都属于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
而本从书开始为又一辈表演艺术家立传,迈出这一步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这象征着理论建设基础工程向更广阔的外延发展了。
这六位传主都是深受各界观众欢迎、能经受住演出市场长期考验的。他们都经过艰苦奋斗,闯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并为行内外所认可和推重。在六位名家中,除孟小冬外,我都很熟识,与他们都有较多的过往。近年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连续举办童芷苓、言慧珠等艺术家的纪念活动,研讨他们的舞台艺术,从中引出了许多对于表演和教学很有价值的话题。记得1963年,我随童芷苓领衔的上海京剧院二团赴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巡回演出,一路上协助她整理各种文稿,对于那期问演出剧目过少的问题,她就发表过很多有益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又在各种场合听她说过“让台不是个办法”的问题。从今天的现状来看,她当时提出的建议对我们仍然很有启示作用。她一直认为,她与言慧珠、李玉茹、赵燕侠不是四大名旦让台让出来的,她们那时都尽量争取多向四大名旦学习,在前辈的传、帮、带之下,通过艺术竞赛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这套丛书中,就详细记载了童芷苓、言慧珠40年代初在上海打对台那种激烈竞争的盛况。她们的多才多艺、剧目的丰富多彩,如今青年演员可能已无法想象了吧!看了这几本书,回顾那些场景,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年童芷苓、言慧珠、李玉茹和今天还健在的赵燕侠、小王桂卿这些艺术家,能够在那样剧烈的舞台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威信,是何等地难能可贵!值得指出的是,他们成名成家所经历的时代,与他们的师辈相比,“西学东渐”的势头似乎更为强劲,这对他们艺术风格的形成当然会有所影响。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也没有背离民族化和“京剧姓京” 的大格局。
丛书的作者们都尽心尽意,力图用精准的表达方式,展现这六位京剧名家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理念。我相信,这套丛书一定会引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相信,面对当今京剧创作演出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几位传主的成功经验是会给予我们不少启迪的。
2009年11月
免费在线读
孟小冬生长在这样一个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近水楼台,整天被包围在“戏”中。她四岁时,父亲和几位伯父都搭麒麟童班,在顾竹轩开设的新新舞台演出。父亲早晨出去喊嗓练功,就牵着她的小手一起出门,好在练功地点离家不过半里路,五分钟就能走到。具体位置在今天大境路人民路口,这是当时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段较完好的旧上海老城厢古城墙,此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其规模沿现在中华路、人民路环城,周长 9华里,墙高2丈4(约8 米)。上海在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批准建县,经过漫长的261年才建造城墙。筑城的原因是,在明嘉靖三十二年,中国沿海倭患严重,仅当年上半年倭寇就三次袭扰上海县城。因此三个月内即将城墙突击建成。从此,将城墙内外地区统称为“城厢”。这段遗留下来的古城墙,长约 50米,高约5米,厚约3米。
台阶拾级而上,为一长方形平台,约半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边上还有座不大的大境庙,庙门前有块空地,居住在附近的一些伶人,每天一大早都聚集于此练功,有打拳压腿,有舞枪弄棒,也有“阿、衣”喊个不停。还有干唱的:“孤王,酒醉……”“父哇子们……”显得热闹非凡。不过,最使小冬看得出奇的,是两个比她稍大的小男孩,双手撑地头朝下,双脚甩在城墙垛上,纹丝不动。父亲告诉她,他们是在“拿大顶”(又称墙顶)!转而问小冬: “你也想学吗?”“想!”小丫头点了点头脱口而答。那时她虽听不懂什么叫“拿大顶”,只觉好玩,怎么用两只手也能走路呢!自那以后,孟小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顾不上妈妈替她梳小辫子,就急得要往外跑。从此,孟小冬从“拿大顶 ”开始学起,走上了一条既曲折漫长、布满荆棘,又酸甜苦辣、坎坷艰辛的戏曲人生之路。
原来,孟小冬所住的同庆街,周围艺人密集,名伶众多。最著名的是另一梨园世家夏氏家族,有夏月珊、夏月润、夏月恒、夏月华诸弟兄,还有大名鼎鼎来自江苏甘泉(今扬州市)的潘月樵。
夏月润(1878~1931),武生兼红生。谭鑫培女婿。因他擅演关公戏,竟惹来一场大祸。
孟小冬五岁那年(1913),离她家不远的九亩地( 今大境路露香园路),一幢新式剧场——“新舞台”竣工开业,它是由夏氏兄弟考察欧洲和日本的剧场以后主持精心设计的,耗资数万银元。它五年前原建在南市十六铺,因租期已到,改迁至九亩地新址。“新舞台”是我国第一家新式舞台,它的建成,在我国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舞台平面为半月形,一改旧式传统茶园两柱四方台形式。舞台很大,可骑马开车,还可旋转。观众席前低后高,连楼厅座位共容三四千人,为当时全国戏园之最。孟小冬童年常由父亲或叔伯带领至新舞台看戏,白天也常到此玩耍,观看戏园门口墙壁上张贴的五颜六色的大花脸广告。
新舞台开业不到三个月,夏月润请擅演红生的前辈王鸿寿(三麻子)编演一出关羽走麦城故事的戏,而王以此剧有辱关羽,竟不同意。夏月润就自己试排全本《关公走麦城》。1914年4月7日初演之夜,引起轰动,受到伶界的热烈欢迎。
由于是试演,不对外卖票,遍邀沪上伶界艺员观赏。
是晚孟小冬父亲孟五爷亦在被邀之列,因靠家近,五爷还携夫人及孟小冬一齐往观。谁知翌日(4月8日)凌晨六时许,天将破晓,剧场西首魁阳楼酒馆发生煤炉引火,因店伙计鲁莽,加油太多,火焰上冒,燃及楼板,火势锐不可当,顷刻蔓延,迅即殃及剧场,整个三层楼洋式剧院,竟付一炬。因尚未投保,损失惨重,并当场烧伤、跌伤多人。经理夏月珊及月润等闻警,于七时赶到,已无可施救,乃号啕大哭,竞投身火穴,欲与该舞台同归于尽。幸旁人力救出险,未被烧伤,夏氏兄弟仍痛哭不止。此火还烧毁左右多家店房,计有晋裕钱庄、文魁斋糖果店、复隆鸡蛋饼店、协昶祥烟纸店、姚文周课命馆、华兴楼茶馆、大丰祥洋货店以及米店、煤球店、豆腐店、鸡鸭店等等,所有左右三层楼十上十下,焚烧殆尽,新舞台之东空隙地上,有某木行堆存木料,亦烧成焦炭。一般迷信的人,此后流言纷纷,谓关公被擒遇害故事,向来忌讳不演,今触怒关圣,终遭此祸。但夏氏弟兄及新舞台艺员,破除迷信,不为所动。两月后租用二马路(今九江路)醒舞台再演《走麦城》,仍由夏月润饰演关公,戏院安然无恙。
于是所谓关公显圣忌演走麦城的说法,不攻自破。后各戏园也纷纷搬演此剧。
潘月樵(1869~1928),艺名小连生。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 9岁登台,演老生,16岁入上海天仙茶园,蜚声沪上,每年包银高达1000两以上,一度与汪桂芬齐名。后因好善事,用唱戏所得之钱,在沪自费创办榛苓学堂,在苏州办菁莪学校,皆免费招收贫家子弟读书学戏。P25-27
台阶拾级而上,为一长方形平台,约半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边上还有座不大的大境庙,庙门前有块空地,居住在附近的一些伶人,每天一大早都聚集于此练功,有打拳压腿,有舞枪弄棒,也有“阿、衣”喊个不停。还有干唱的:“孤王,酒醉……”“父哇子们……”显得热闹非凡。不过,最使小冬看得出奇的,是两个比她稍大的小男孩,双手撑地头朝下,双脚甩在城墙垛上,纹丝不动。父亲告诉她,他们是在“拿大顶”(又称墙顶)!转而问小冬: “你也想学吗?”“想!”小丫头点了点头脱口而答。那时她虽听不懂什么叫“拿大顶”,只觉好玩,怎么用两只手也能走路呢!自那以后,孟小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顾不上妈妈替她梳小辫子,就急得要往外跑。从此,孟小冬从“拿大顶 ”开始学起,走上了一条既曲折漫长、布满荆棘,又酸甜苦辣、坎坷艰辛的戏曲人生之路。
原来,孟小冬所住的同庆街,周围艺人密集,名伶众多。最著名的是另一梨园世家夏氏家族,有夏月珊、夏月润、夏月恒、夏月华诸弟兄,还有大名鼎鼎来自江苏甘泉(今扬州市)的潘月樵。
夏月润(1878~1931),武生兼红生。谭鑫培女婿。因他擅演关公戏,竟惹来一场大祸。
孟小冬五岁那年(1913),离她家不远的九亩地( 今大境路露香园路),一幢新式剧场——“新舞台”竣工开业,它是由夏氏兄弟考察欧洲和日本的剧场以后主持精心设计的,耗资数万银元。它五年前原建在南市十六铺,因租期已到,改迁至九亩地新址。“新舞台”是我国第一家新式舞台,它的建成,在我国京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舞台平面为半月形,一改旧式传统茶园两柱四方台形式。舞台很大,可骑马开车,还可旋转。观众席前低后高,连楼厅座位共容三四千人,为当时全国戏园之最。孟小冬童年常由父亲或叔伯带领至新舞台看戏,白天也常到此玩耍,观看戏园门口墙壁上张贴的五颜六色的大花脸广告。
新舞台开业不到三个月,夏月润请擅演红生的前辈王鸿寿(三麻子)编演一出关羽走麦城故事的戏,而王以此剧有辱关羽,竟不同意。夏月润就自己试排全本《关公走麦城》。1914年4月7日初演之夜,引起轰动,受到伶界的热烈欢迎。
由于是试演,不对外卖票,遍邀沪上伶界艺员观赏。
是晚孟小冬父亲孟五爷亦在被邀之列,因靠家近,五爷还携夫人及孟小冬一齐往观。谁知翌日(4月8日)凌晨六时许,天将破晓,剧场西首魁阳楼酒馆发生煤炉引火,因店伙计鲁莽,加油太多,火焰上冒,燃及楼板,火势锐不可当,顷刻蔓延,迅即殃及剧场,整个三层楼洋式剧院,竟付一炬。因尚未投保,损失惨重,并当场烧伤、跌伤多人。经理夏月珊及月润等闻警,于七时赶到,已无可施救,乃号啕大哭,竞投身火穴,欲与该舞台同归于尽。幸旁人力救出险,未被烧伤,夏氏兄弟仍痛哭不止。此火还烧毁左右多家店房,计有晋裕钱庄、文魁斋糖果店、复隆鸡蛋饼店、协昶祥烟纸店、姚文周课命馆、华兴楼茶馆、大丰祥洋货店以及米店、煤球店、豆腐店、鸡鸭店等等,所有左右三层楼十上十下,焚烧殆尽,新舞台之东空隙地上,有某木行堆存木料,亦烧成焦炭。一般迷信的人,此后流言纷纷,谓关公被擒遇害故事,向来忌讳不演,今触怒关圣,终遭此祸。但夏氏弟兄及新舞台艺员,破除迷信,不为所动。两月后租用二马路(今九江路)醒舞台再演《走麦城》,仍由夏月润饰演关公,戏院安然无恙。
于是所谓关公显圣忌演走麦城的说法,不攻自破。后各戏园也纷纷搬演此剧。
潘月樵(1869~1928),艺名小连生。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 9岁登台,演老生,16岁入上海天仙茶园,蜚声沪上,每年包银高达1000两以上,一度与汪桂芬齐名。后因好善事,用唱戏所得之钱,在沪自费创办榛苓学堂,在苏州办菁莪学校,皆免费招收贫家子弟读书学戏。P25-2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