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文化史老清华(民国趣读)

老清华(民国趣读)

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马约翰、费孝通等民国大家讲述百年清华民国年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

作者:本书编辑组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ISBN: 978750347271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3.99

类别: 文化史 SKU:5d841eda5f98491045407f2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472718

编辑推荐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清华》是追忆当年老清华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 
内容简介

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马约翰、费孝通等民国大家讲述百年清华民国年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清华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大学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作者简介
本丛书编辑组,由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总编领导,共有三名中青年编辑组织与编撰,他们视野开阔,历史及人文知识扎实,精通出版业务,具有多年的图书出版经验。
目  录

辑从庚子赔款到清华学堂的建立

章校史杂说

费孝通:阴谋下的人才工厂

唐绍明:革命中风雨清华

徐辅治:来之不易的清华中学(校史)

费孝通:留学费——获得途径(学费)(校史)

冯友兰:和而不同(校史)

潘光旦:重拾国文课(校史)

潘光旦:“和尚”赶“方丈”(校史)

江文汉:外敌的思想入侵(校史)

潘光旦:清华的崇美思想(校史)

安洪溪孙敦恒:清华的“驱吴”斗争(校史)

章元善:封建式出洋(校史)

王造时:国学的回归(校史)

张寿崇:那桐题匾清华园(校史)

陈岱孙:清华新体制(校史)

第二章校长,百年清华的重要奠基者

潘光旦:早期的清华校长

潘光旦:我对周校长的印象(校长)

陈中凡:我是校长我说了算(校长)

陈中凡:罗家伦的强者哲学(校长)

陈中凡:罗家伦眼中的日耳曼精神(校长)

陈中凡:强大的哲学(校长)

陈中凡:奢侈的闹剧(校长)

陈中凡:我们不要你了(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和蔼的校长(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视金钱如粪土能有几人(校长)

冯友兰: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校长)

唐绍明:留美教育奠基人(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洋翰林”周诒春(校长)

徐辅治:了不起的周诒春(校长)

孙锡三:功济后世—周诒春(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创办北京图书馆(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不图名而名自至的周诒春(校长)

章元善尚传道:被逼离校(校长)

孙锡三:任劳任怨的周校长(校长)

徐辅治:小房子里住着大学问(校长)

徐辅治:有知识有远见的周诒春(校长)

王思立宋士英唐宝心:零化缘建校(校长)

梅祖彦:大楼与大师(校长)

沈刚如:清华之船(校长)

韩咏华:没人愿意倒梅(霉)校长

韩咏华:梅贻琦公私分明(校长)

陈岱孙:梅贻琦与联大体制(校长)

韩咏华:巡夜的校长(校长)

王思立宋士英唐宝心:爱护青年人(校长)

第三章漫谈清华的校风与制度

冯友兰:教授治校(制度)

潘光旦:清华的值钱处(制度)

潘光旦:清华学制(制度)

霍启芳:创造力的消逝(校风)

潘光旦:清华的成绩计分制(制度)

潘光旦:清华的“自由教育”(校风)

冯友兰:纪律严明的军式清华(制度)

潘光旦:清华初期的教学风格(校风)

王思立宋士英唐宝心:师生·朋友(校风)

王思立宋士英唐宝心:清华学制到中学(制度)

潘光旦:清华的通才教育(制度)

附:清华历任校长与就职演说词

百年清华历任校长

梅贻琦:就职演说

第二辑老清华的读书生活拾零

章投考清华大学

潘光旦:清华早的关系学员

冯友兰:清华的转变

费孝通:清华“加工厂”(生员)

王道立:虚无的年龄限制(招生条件)

王道立:复试与假辫(生员)

潘光旦:校园内的特殊阶层(生源)

胡鉴:数学零分入清华的吴晗(生源)

潘光旦:革命年代别样生源(生员)

王佐良:良铮的诗风(生源)

第二章清华的课程与学习

潘光旦:一条腿能否出洋(学习生活)

潘光旦:清华课程与课堂生活(课程学习)

潘光旦:出洋的审判(学习课程)

潘光旦:清华的音乐(学习课程)

张岱年:我愿意接受教育但要看是谁教育我(课程学习)

王造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课程)

潘光旦:出洋前夕的演习(课程学习)

第三章 回想当年的学生生活

潘光旦:我们吃的不是饭是道德(吃)

潘光旦:制度下的生活和“斋务主任”(生活)

吴季松:清华时代的吴恩裕(学生)

潘光旦:令人心怡的学习环境(校舍)

胡鉴:特殊照顾的对象(校内)

章元善尚传道:奢华体育馆(校舍)

潘光旦:清华“识字班”(服务者)

唐绍明:浓浓的清华情(清华工人)

王道立:“负责”的校医(校医)

潘光旦:传道的校医(校医)

姚秀彦:南院的女生(生活)

第四章 清华学生的校园活动与刊物

张仲碧:静斋的壁报(校内)

潘光旦:我们是这样练习口才的(校内活动)

潘光旦:舞蹈中的两性关系(校内活动)

王造时:清华学生的智力发展(校内活动)

潘光旦:清华学生“评议会”(校内社团)

潘光旦:交钱的刊物(校内刊物)

潘光旦:⊥社(校内社团)

李埏:互为师生的“十一学会”(校内活动)

郭道晖孙敦恒:清华园学生自治(校内活动)

郭道晖孙敦恒:孔教会(校内活动)

潘光旦:三分钟信仰(校内活动)

潘光旦:清华刊物(校内刊物)

潘光旦:娱乐——话剧(校内活动)

潘光旦:娱乐——电影(校内活动)

潘光旦:基督教在清华(校内活动)

潘光旦:“孔教会”(校内活动)

马约翰:强迫锻炼(校内活动)

马约翰:清华足球队(校内活动)

叶方恬:联大的壁报(校内活动)

叶方恬:教授们的“智慧之光”(校内活动)

叶方恬:积极献血(校内生活)

叶方恬:自由的空气(校风)

第五章留学生活剪影

潘光旦:不想再去美国(留学生活)

潘光旦:出洋热

章元善:热情的绮龟佳人

唐绍明:甄别入校

梅贻宝:要留美,先学游泳

梅贻宝:热情的犹太书商

梅贻宝:带礼服的会议

潘光旦:闲适的留学生活

潘光旦:留美学生中的兄弟会

费孝通:留学与科举

费孝通:留学制度的完善

费孝通:严格的英国太太

费孝通:我的生命都用来学习了

费孝通:独特的教学方式

费孝通:颇具喜感的考试

张邦永:战争杂忆——一个女子的爱国情

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说词

曹云祥:1924年秋季开学式上的讲话

曹云祥:19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梅贻琦:1932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第三辑老清华的名人与课堂趣事

章 清华名人

王道立:胡敦复——分级受学制

李任夫: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教员)

李任夫:梁启超演讲——《知命与努力》(教员)

李任夫:乐观主义者——梁启超(教员)

李任夫:梁启超谈——个人政治思想转变(教员)

罗哲文:严格的梁思成(教员)

罗哲文:梁思成的遗憾(教员)

赵俪生:风趣的张申府先生(教员)

王道立:强权下的黑幕(教员)

马约翰:踢球不许打架(教授)

许宝骙:“患难见真情”(教员)

周士观:勤思是成功的步(教员)

翁文灏:反共必须联苏(教员)

孙敦恒:爱国的张申府教授之一(名人)

安洪溪孙敦恒:张子高论科教的意义(名人)

孙敦恒:爱国的张申府教授之二(名人)

孙玉蓉:俞平伯与陈寅恪(名人)

唐纪明:刘仙洲的教学作风(名人)

安洪溪孙敦恒:张子高抵制日货(名人)

卜保怡:吴宓的三个“28年”(名人)

卜保怡:漫谈式教学(名人)

卜保怡: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的吴宓(名人)

彭国涛:引人入胜的课堂(名人)

彭国涛:德艺双馨(名人)

周传儒:卖字维持松坡图书馆(名人)

杨鸿激:梁启超的爱好(名人)

陈康定:情定杨步伟(名人)

陈康定: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名人)

陈孝全:耕耘清华园(名人)

汤杰:朱自清与清华图书馆(名人)

闻黎明:朱自清与闻一多(名人)

闻黎明:呕心沥血编成《闻一多全集》(名人)

易菲淑:闻一多与话剧(名人)

易菲淑:沈从文夜市寻宝(名人)

李德仁:哲学界人(名人)

李德仁:逻辑很好玩(名人)

陈康定:“没有一句褒语”的赵元任(名人)

王力:“干不了,谢谢!”(名人)

卜保怡:外文系培养目标(名人)

安洪溪孙敦恒:张子高的教学(名人)

马约翰:不能做“东亚病夫”(教授)

陈芳:战火中的数学家——闵嗣鹤(名人)

邓稼先:邓以蛰两离清华(名人)

史说:美国两大军校(教员)

费孝通:爱面子的导师

王国维的辫子(名人)

孙敦恒:王国维进城(名人)

孙敦恒:吴宓的罗曼史(名人)

孙敦恒:吴宓延请四大导师(名人)

孙敦恒:吴宓知人善任(名人)

孙敦恒:王国维请旨任教(名人)

千家驹:反动的观点,严肃的讲学(教员)

吴泽霖:梅先生三件事(教授)

李埏:陈寅恪的“四不讲”(名人)

钱穆:冯友兰的请教(名人)

钱穆:“宿舍长”吴宓(名人)

暴春霆:《送米图》题诗(教授)

第三章老清华的课堂趣事

王道立:“吐字不清”的程先生(老师课堂趣事)

王道立:不修边幅的老先生马季立(教员课堂趣事)

王道立:“奖罚分明”的马先生(课堂趣事)

潘光旦:不着调的老师和学生(课堂趣事)

孙敦恒:张申府上课(课程)

孙敦恒:王国维的课程(课程)

孙敦恒: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课程)

赵俪生:“风云突变”的课(课堂趣事)

李埏:疯狂选修课(课程)

李埏:大师级必修课(课程)

李埏:教师的竞争(课程)

王道立:呼吸体操和半夜运动(课堂趣事)

卜保怡:叫座的课程(课堂)

第四辑清华运动与毕业

章清华运动与革命

潘光旦:“救灾”不救灾(社会活动)

潘光旦:清华学生运动(社会活动)

潘光旦:清华爱国运动开展的困难性(社会活动)

郭道晖孙敦恒:清华社团的平民教育(社会活动)

刘清扬:革命生活(社会活动)

冯友兰:清华保护爱国学生(社会活动)

冯友兰:宋哲元兵围清华园(社会活动)

郭道晖孙敦恒:清华园里的“革命党人”(社会活动)

罗章龙:“五四”(社会活动)

张仲碧:静斋的反逮捕斗争(社会活动)

梅贻宝:欢迎“入狱”(社会活动)

第二章毕业季——耐人寻味的后一课

邱行湘:“人才”的力量(毕业后)

马彦祥:“话剧”来源(毕业后)

潘光旦:旧清华的人才们都到哪儿去了(毕业)

费孝通:把留学作为理想的出路(毕业)

胡鉴:顺利留校(毕业)

附: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曹云祥:1924年在甲子级学生毕业式上的讲话

曹云祥:1926年对清华学子的毕业赠言

曹云祥:1931年在甲子级学生毕业式上的讲话

梅贻琦:1927年在清华赠别诸君

在线试读

马约翰:踢球不许打架

当时华北各校,谁都愿意同我们玩儿,同我们比赛,但同时又嫉妒我们。所以后来一比赛就打架。对方看到局势不利了,快输了没有希望了的时候,就起哄,打裁判,打运动员,比赛无法进行,造成无结果而散。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把北大、燕大、师大、辅仁和清华的体育教师们请来,一起研究怎样改变这种情况。我向他们讲,踢球打架,很不像话;应该讲体育道德;教师应该科学地训练学生;应该注意青年在体育道德上的修养;教师应该在体育道德、生活作风上以身作则,不要叼着烟卷去上课,不要一起床,眼睛还眯糊着,脸也不洗就去上课;要学生健康,首先教师得健康;要学生有好的体育风尚,首先教师得有好的体育风尚。总之,我们五大学应做出个榜样来,千万不能一踢球就打架。此后,五大学的教师成立了体育会,订出了比赛计划。这以后的比赛,秩序井然,好极了,各校的成绩也都上升了。北平的这种体育景象,一直继续了很长时间,到临近解放,情况都好。

《马约翰谈他的体育生涯》

 

许宝骙:“患难见真情”

许宝騄一贯具有强烈爱国心。同样,其事业心亦一贯极为强烈。其次坚决表现乃在1940年。其时,世界及中国均在战火之中。当时他早在伦敦大学充任讲师。他不惜放弃优厚待遇及舒适生活,不管国内战时后方之混乱与艰苦,不避战时海上航行之风险,毅然决然乘轮船绕道好望角而回,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果然生活不仅清苦,甚且营养不足。许宝騄体力日渐削弱,而坚持工作,不稍衰馁。深夜苦读,每至蜡泪成堆,烟蒂盈器。数年间,教学之外,研究成果尤为丰富,仅1941年一年即有论著五篇发表于国外诸刊物。与罗常培、郑天挺、袁家骥诸先生游,合伙包饭,仅餍粗粝。偶思“打牙祭”,欲烹调而苦无锅釜,乃以洗脸盆盛鸡豚煮食之,谓之“吃脸盆”。又饥鼠为患,往往啮其书籍及手稿。宝騄别出心裁,剪开枕芯以饷鼠,害乃稍戢,遂喜而扬言日:恶鼠被我感化矣。在艰难团苦之际,其精神开朗,生活风趣,又如此。在此期间,美国诸大学争相延聘,宝騄始于1945年赴美,在加州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各讲学一学期。1946年转至北加罗兰纳大学任教。

 

《许宝騄事略》

抢先评论了 “老清华(民国趣读)”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EUR €40.99
加入购物车

历史·声音·学问:近代中国文化的脉延与异变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莫高窟史话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你一定爱读的国学常识(国学爱好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一本书让你读懂国学常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智慧!)作家榜经典出品

EUR €34.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