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486587
温馨提示:此书封面新旧版交替,以收到的为准,内容一致!介意者慎拍!
《曾国藩传》是曾国藩的一生一世全传。传承成功经验,传真失败教训,传奇英雄事迹。
《曾国藩传》作者是从乡村少年变成集团董事的80后
《曾国藩传》人物是从偏僻村庄登上朝庭宫殿的曾国藩
一部励志书,一门成功学
《曾国藩传》全书四部。*部写曾国藩接受父令,光宗耀祖,贵人相助,进入翰林。第二部写曾国藩接受君令,书生带兵,屡败屡战。第三部写曾国藩总揽全局,围攻金陵,成就功勋。第四部写曾国藩整顿吏治,处理教案,派遣留学,开创洋务。
*章 湘乡荷叶耕读家 高嵋山下风水地
1.风水宝地
2.浪子回头
3.输了官司
4.送儿读书
第二章 高嵋山下出巨蟒 江氏过门掌钥匙
1.读书笨人
2.江氏过门
3.巨蟒投胎
4.解说祥瑞
第三章 浪子气跑陈先生 慈母含泪教逆子
1.江氏劝夫
2.金鸡啄米
3.长沙聘师
4.先生断腿
5.含泪教子
第四章 辱后发狠走正道 归正自然有善报
1.神蟒救子
2.计审鸡蛋
3.砸缸泄愤
4.菩萨看马
5.上门许婚
6.小偷奚落
曾国藩读书被小偷奚落
转眼间,又到了数九寒天,整个荷叶塘笼罩在皑皑白雪中。寒冬腊月,田地里没有什么要忙的,农户人家都窝在家里,忙着办年货。男人杀猪打豆腐,女人忙着做猪血丸子,灶膛里烧了劈柴化成通红的木炭,盖上秋天收藏的秕谷霎时冒出浓烟,就把猪肉、豆腐和猪血丸子放在上面熏烤,真个是户户冒烟,家家飘香。小孩子不怕冷,一声吆喝便三五成群,跑到外面塑雪人,彼此对阵打雪仗,喧闹声震得树枝上的雪片哗哗掉落。
曾星冈和别人不一样,杀猪打豆腐什么的不用儿子插手,麟书更不准宽一(曾国藩小时候初名)宽一跟村里孩子嬉戏而荒废学业,督促他专心读书。江氏心细,请木匠做了一个火桶,火桶里面放一个盆子,将做饭时烧火产生的炭火装进盆子里,上面盖上滚烫的柴草灰,让宽一坐在上面读书,双脚也能放在火盆上取暖。宽一心里感激,除了吃饭,整天在书房里读书,偶儿写文章。
且说这天傍晚,宽一点上桐油灯,拿出《古文观止》。父亲给他定下任务,今天晚上就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直到能背诵为止。于是,他专心朗读起来。
宽一听爹爹说过:范仲淹才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山东朱家,范仲淹也改名朱悦。小范仲淹寄居醴泉寺读书,自己熬粥划成四块,用咸菜下饭,每餐吃两块充饥,昼夜刻苦。后来,得知母亲改嫁、自己随之改姓的屈辱伤心事,发愤离开朱家,到应天府书院攻读。书院老师见他刻苦,免收学费,对他尽心指点。一个家境富裕的同窗对他钦佩,送给他糕点美食,他谢绝不吃。经过一番勤学苦练,范仲淹在二十七岁时考上进士,从此步入官场,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自己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励了一代代寒门子弟发愤读书。每当说到范仲淹,父亲总是动情地说:“宽一呀,我们家是寒门,但你比起范仲淹来,上有父母和祖父母,下有兄弟姐妹,不知强多少!为父不敢指望你成为范仲淹那样的圣贤,希望你学习他勤学苦练的精神。如果能学到他的精神,不愁取得功名。”
想到父亲的叮嘱,想到全家的殷切期望,宽一十分激动,大声朗读:“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他潜心读书,真正进入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不知道一个小偷悄悄溜进门,还爬到房梁上隐藏身形。这是附近一个穷汉,不愿受苦受累种地,学了一手穿房入户的功夫,靠着偷窃过日子。这小偷对方圆人家的家底了如指掌,知道曾家是方圆富户,年货比平常农户丰富得多,暗中几次踩点,了解到腊肉什么的放在书房隔壁的仓库里,麟书只规定宽一晚上背诵一篇文章,正好趁寒风呼啸的夜晚捞上一把。
时间在寒风的唿哨中一分一秒过去,小偷蹲在房梁上,只觉得冷嗖嗖的两腿发麻,听得耳朵起了茧子。宽一坐在火桶上一字一句慢悠悠读着,好几次合上书,却总是背不出来。小偷心里默默念叨:小崽子,快点背,背了快去睡!宽一又合上书,背诵到“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时,怎么也背不出来,急得抓头挠耳。小偷冷得浑身发抖,肚子里骂了一千遍“笨蛋”,见宽一又翻开了书,再也忍耐不住,“嗖”地跳下来。
“你……你是……”房梁上突然跳下一个人,带起的风使灯光摇曳欲灭,宽一吓得两眼发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小偷冷笑一声,指头指着宽一的鼻子:“笨蛋!我都滚瓜烂熟了,你读了半夜还背不得,你这样的笨蛋,还有什么脸读书!”
“你……”宽一明白,眼前是个小偷。但他万万想不到,一个小偷,竟然胆敢骂自己是笨蛋,气得三角眼迸出寒光,“你说我是笨蛋,那你背给我听听!”
“不服气吧?笨蛋,你翻开书好好看着,我就背给你听听。要是错了一个字,我剜一只眼珠子给你!”小偷两眼骨碌碌转动,脸上满是讥讽,不慌不忙背诵开来……
宽一耸长耳朵,瞪圆眼珠子看着书。小偷流畅地背出结尾:“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果真一字不差,他的嘴巴惊讶得张开老大。
就在这时,眼前身影一晃,霎时不见小偷踪影,书房里留下一声嗤笑:“嘻——”
宽一恼羞成怒,气得浑身发抖:一个小偷,竟敢耻笑我是笨蛋,真是奇耻大辱!他恨恨地捶捶自己的脑袋,蓦地想起母亲经常念叨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伸手将油灯拨亮,继续朗读:“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试读二:曾国藩中进士被皇帝赏识
皇上御笔钦点,曾子城(曾国藩学生时代名子城)朝考名列一等第二,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当然人选,打破了三甲进士难入翰林的惯例。捷报传来,曾子城喜出望外,连忙到劳崇光住所致谢。他明白,其中多亏了主考穆彰阿。当晚,便去拜谒穆彰阿。
穆彰阿见曾子城步履稳重举止端庄,对这个新门生颇为满意。寒暄后,穆彰阿说:“足下以三甲进入翰林院,实在不易。老夫看过足下履历,知道你乃农家子,以勤奋考取功名,更是难得。翰林院乃国家人才集中之地,需人品端方而学问纯粹者,方可入选,以培养馆阁人才。足下一生事业,将从此发祥,愿足下自勉自强。”
能得到这样一位恩师,曾子城感激得热泪盈眶:“中堂大人,门生铭记您的教诲,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以报答恩师知遇之恩!”
穆彰阿久历宦海阅人无数,有一套自己考察选拔人的经验理论,相信眼前这个湖南农家子弟说的话出自内心。他见过许多出身于官宦之家的人,也见过不少长在通都大邑的富豪子弟,一个个甜言蜜语滔滔不绝,却虚假的成分太多,内心感情太少,反而不如寒门子弟实在。寒门子弟没有靠山,会对提携他们的人感激一辈子。他欣赏地微笑着,忽然说:“你是实诚人,用不着客套。近几年,英夷在东南海疆滋事,老夫位在中枢,颇感难办。今晚没有外人,你不妨说说看法。”
穆彰阿并不指望这个门生有处理军国大事的见解,而是想借此摸摸底,了解新进士对自己处理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的反映。
曾子城知道穆彰阿对外软弱,遭到不少举子的痛斥,自己也附和过。但在心里,他还是主张和为贵的。今天堂堂首辅虚心下问,他简直受宠若惊,忙说:“中堂大人不耻下问,门生知无不言。门生以为,英夷倾销鸦片赚取银子事小,要紧的是戕害我人民身体,还陈兵海疆意欲威胁我天朝大国,实在无耻之尤。中堂大人持怀柔之策处理之,门生在湖南时曾听人非难,此次进京,也听到外省举子有怨言。然而门生以为,源于他们不理解中堂大人老成谋国的苦心,实乃坠入清谈误国的流弊。”
穆彰阿听出他的意思,心里一阵欣慰,忙说:“请说下去,让老夫听听。”
曾子城受到鼓舞,索性倾吐出自己的见解:“门生以为,自宋代以来,清流只知持攘夷之论而诋毁和局,以博取爱国美名,实则心无全局。今英夷万里而来,所谋在利,其船坚炮利,远非历代夷狄可比。若凭一时意气妄开边衅,不思我大清万里海疆,用的都是木船,没有一艘轮船能与其抗衡,尤其缺乏西洋火器,难以战胜英夷。必须权衡全局,不能轻言战事。大人深谋远虑,门生深感钦佩。门生以为,我朝宜开放口岸,与外国正常交易,以利国利民。至于鸦片,宜与英夷严词拒绝。对那些勾结英夷的私贩鸦片者,当严刑峻法惩治之。只要国内禁绝,英夷的鸦片自然不会流入中国。此门生愚见,让中堂大人见笑了。”
穆彰阿脸上漾出笑容。这个新翰林不但写得一手好诗文,还能对国事提出这么精辟的见解,实在是所有门生中*有才干见识的,前途不可限量,今后还得多培植。想到这里,他忽然说:“足下学问器识非凡,不知你的名字是谁起的?”
“门生的名字,是曾祖父起的。”曾子城如实回答,却不知他为何问这。
穆彰阿微微摇头:“足下曾祖父毕竟心志狭小,才给取了个这样小气的名字。若足下不在意,老夫给你改一个名字如何?”
“请恩师给门生赐名!”大学士给自己改名字,曾子城喜出望外。
穆彰阿注视良久,郑重地说:“足下已是翰林,切莫以此自限,而要立志作国家栋梁。我朝宰辅,大半出自翰林,故此有‘非翰林莫入宰辅’之说。宰辅者,国家藩篱也。老夫想给足下改名为‘国藩’,望你日后成为国家藩篱。足下以为如何?”
“谢恩师赐名!从今日起,门生就改名曾国藩!”曾国藩赶紧离座,跪在穆彰阿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
穆彰阿满面含笑说:“名字只是名字而已。能不能成为国家藩篱,全靠你的造化喽!”
五月初二日,改名国藩的曾子城在礼部堂官引见下,走进紫禁城来到太和殿。此时,他觉得自己的心越跳越快,既兴奋又紧张。一甲进士,传胪时就面见皇上钦定翰林院庶吉士,而自己却经过朝考才获得面见皇上的荣幸。他清楚地知道,在湘乡老家亲人的心目中,进士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而在京城,进士没有任何俸禄和官职,只不过是一顶光鲜的空帽子,自己的命运,决定于宝座上的皇上。报上姓名三呼万岁之后,曾国藩恭恭敬敬跪下。
“曾国藩,你给朕说说,读书的要义是什么?”宝座上的道光皇帝扫了跪地的曾国藩一眼,出了一道面试题。
曾国藩伏在地上,略一思索朗声回答:“回皇上,学生以为,读书的要义在明理。《尚书》有云: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士必先修身而后持家,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是明理,故读书的要义在明理。”
道光皇帝心里一动,向太监放在御案上的曾国藩履历多看了一眼。大清国库,早被乾隆爷挥霍得差不多了,父亲嘉庆帝抄了和珅的家产弄了不少银子,却因镇压连年的白莲教民变,也没给自己留下多少。继位以来,灾祸连年民不聊生,道光皇帝明白家底薄,生活节俭几乎到了吝啬的程度。今天,这个曾国藩开口就说读书的要义是明理,还想到治国平天下,顿时心生好感,在曾国藩的履历上批了“明白事理,可用”,挥手说:“下去吧。”
曾国藩战战兢兢不敢抬头,连皇上是什么模样都没能看上一眼,就算瞻仰了天颜,被授翰林院庶吉士。
走出宫门,再回头看看巍巍宫阙,曾国藩如醉如痴,仿佛自己身在云端。 回想自己五岁读书,十三岁起参加童生考试,在科举道路上苦熬十五年,湘乡农家的一个田舍郎,*终登上天子堂,多荣耀啊!
评论
还没有评论。